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56章 關羽點將,襄樊之戰開始
  第56章 關羽點將,襄樊之戰開始

  戌時。

  關羽召集了江陵城的核心文武,宣布漢中王的任命。

  “兄長於三日前在漢中禦冠稱王,關某受兄長厚恩,得授前將軍印綬和節鉞。”

  “曹賊在漢中戰敗,西城、上庸和房陵三郡也在掌控,正是我等奪取襄樊的時機。”

  聽得劉備稱王關羽受封前將軍,糜竺、糜芳、關平、諸葛喬、傅肜、王甫、趙累、樊友等眾紛紛出言恭賀。

  待得恭賀聲漸低,關羽開始調兵遣將:“兵法有雲,兵貴神速。關某有意挑選先鋒,將兵走當陽入襄陽,誰願擔此重任?”

  校尉趙累搶了個先:“君侯,小將願往!”

  趙累是個身材魁梧面容莊毅的將官,亦是曾得到關羽稱讚武藝的驍將。

  見趙累搶先,關羽輕捋美髯,丹鳳眼中頗有讚賞:“先鋒首重膽氣,其次是勇力和反應。趙累聽令!”

  趙累精神一震,單膝跪地:“小將在!”

  關羽取出軍令:“即刻起,擢升你為都督。將五千步騎為先鋒,十日內抵達襄陽。”

  “抵達襄陽後,立即深入腹地,搶佔橋梁渡口,破壞關卡工事和渠答障礙。”

  “切斷襄陽城與周邊城池的交通要道,奪取曹軍在城外的牲畜、糧草、木石等戰用物資。”

  “同時傳檄通告附近百姓:漢中王勤王討賊,隻為複興漢室,不欲百姓受苦,聞訊者可往江陵而走,以免戰禍無情枉送了性命。”

  “你可有信心?”

  趙累聲音洪亮而有力:“小將誓死,決不會有半分差池。”

  諸葛喬暗暗點頭。

  深入腹地進攻敵城,往往都會征用敵城附近的百姓服力役,以此來減輕己方士卒的體力消耗。

  關羽卻選擇了讓襄陽附近的百姓南走江陵城,這等於是增加了攻打襄陽的難度。

  雖說難度增加了,但相對於軍爭上的便利,民心才是劉備最需要維護的。

  宛城的侯音,梁郟、陸渾的孫狼等義民,就是因為漢中之戰曹操征用力役太重,才奮起反叛曹操的。

  關羽要打襄樊,就一定要比襄樊的曹軍更注重民心。

  試想。

  當戰禍一起,曹仁選擇的是強征百姓服力役,而關羽選擇的是讓百姓去江陵避禍。

  兩權相害取其輕,這民心自然就會向著關羽。

  關羽又取出軍令,語氣增加了幾分威嚴:“南郡太守糜芳聽令。三日內,備齊三萬大軍軍械以及一月糧草度用,不得有誤。”

  糜芳心頭一凜,連忙領命。

  有諸葛喬提前叮囑,糜芳倒也沒在意關羽這威嚴的語氣。

  內心在盤算今夜這火應該如何放。

  關羽雷厲風行,命令一道緊接一道。

  南郡、宜都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四郡加起來有五萬余兵,其中江陵城就有四萬。

  宜都郡有三千兵,公安城有三千兵,還有四千余兵分布在南郡各個關卡要道烽火台。

  這次出征,關羽帶走了三萬兵,留下一萬兵在江陵城固守城池以及押送糧草。

  關羽調兵遣將結束,糜竺心中犯疑,詢問道:“君侯,我聽聞曹仁在樊城有數千人,襄陽有萬余人。”

  “襄陽後方的宛城,亦有數千曹兵駐扎;襄陽東部的章陵也有數千兵。”
    “僅以三萬人攻打襄樊,是否太托大了?”

  糜竺雖然不統兵事,但也是跟著劉備南征北討過的。

  正常而言,要攻重鎮城池,至少也得兩倍的兵力。

  在兵力上,糜竺認為關羽是沒優勢的。

  “無妨,關某自有計較。”關羽言簡意賅,沒有向糜竺透露具體的戰術方案。

  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兵多有兵多的用法,兵少有兵少的用法。

  誰打仗拘泥於兵法文字啊。

  糜竺見關羽智珠在握,遂不再相勸。

  關羽冷眉掃視眾人,又取出節鉞:“兄長賜關某節鉞,關某就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不論是誰,敢延誤軍令,定斬不饒!”

  眾文武紛紛心頭凜寒。

  假節鉞,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待眾人散去,諸葛喬留在最後。

  “阿喬,可有辦妥?”關羽的眉頭舒展了不少,語氣也不似方才下命令時那般嚴厲。

  諸葛喬點頭:“我已讓習珍將軍械依計運往零陵郡,到了昭陵再謊稱受潮檢修運回臨沅。”

  “同時,我又令樊伷在臨沅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馬治中也會遊說五溪蠻的沙摩柯,以在臨沅進行皮貨生意為由,將族內的精銳聚集到臨沅。”

  “若孫權真的敢撕毀盟約,臨沅就能拉起一支三千人的兵馬,策應江陵城。”

  關羽讚許的點頭:“阿喬有心了,有臨沅藏的這支奇兵在,江陵城的防務又堅固了幾分。”

  諸葛喬又道:“潘濬父子如今尚在江陵城,雖說潘濬為人驕矜,眼中只有名仕大儒,瞧不起出身寒微的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潘濬既有名望,也有統兵的才能,父子二人若同留江陵城,不是好事。”

  “不如再征潘翥隨軍聽用。”

  關羽蹙眉:“阿喬以為,潘濬會有異心?”

  諸葛喬點頭:“江陵重鎮,其中有不少呂蒙的探子潛伏。”

  “倘若呂蒙以利相誘,而潘濬又與我等不和,我擔心會有禍事出現。”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不可不謹慎對待。”

  “有潘翥在軍中,潘濬投鼠忌器,就算呂蒙利誘潘濬,潘濬也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搖頭:“潘翥父子若真有異心,潘翥隨軍,反而會泄露軍中機密。”

  “更何況,阿喬算計了潘翥,若潘翥在軍中生事,阿喬未必能及時應對。”

  “既然阿喬認為潘濬父子可能影響大局,那就以二人為使者,將其調往西川。”

  “他們若敢不去西川,關某就以節鉞斬了,以正軍法!”

  諸葛喬凜然。

  在處理潘濬父子的態度上,關羽的考慮的確要比諸葛喬更穩妥。

  既然認為潘濬父子可能有異心,那就不適合將潘濬父子留在荊州了,更不適合將潘翥留在軍中。

  又聊了一陣,關羽止住了話題:“時間不早了,阿喬你先回去休憩,待明早再演戲給城內的探子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