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
  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
  【此戰過後,竇建德被李世民死死的阻擋在虎牢之東。】

  【從三月末到四月末這一期間,竇建德率十余萬大軍對虎牢關多次進攻,但都被唐軍一一擊退,始終無法西進半步。】

  【幾次小戰的失利,開始讓竇軍士氣低落。】

  【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命王君廓率一千輕騎偷襲都軍糧道,竇軍大將張青特被俘,竇軍的處境更為不利。】

  ……

  炎漢·光武帝時期

  虎牢關本就屬天險,又在唐軍的駐守下固若金湯。

  夏軍連日攻城都難以攻破,士氣可想而知的低落下來。

  劉秀盤算一下,赫然發現此時戰場的節奏再次落入了李世民手裡。

  此時的夏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就此撤軍。

  雖說唇亡齒寒,但也不至於為了唇就先把齒搭進去。

  二是行圍魏救趙之事。

  繞過虎牢關,北渡黃河。

  先攻佔黃河以北的河陽,再翻太行山殺入河東佔領汾陽、晉陽。

  隨後從蒲阪津渡河直取長安!

  如此一來,不但繞過唐軍主力,還能佔據黃河以北、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廣大地盤。

  ……

  【當時,竇建德的部下凌敬曾建議率主力渡河,攻取懷州、河陽,再翻越太行山,入上黨,攻佔汾陽、太原。】

  【以此震駭關中,以解洛陽之圍。】

  【竇建德認為有道理,準備采納,但王世充頻頻遣使告急,手下部將又受王世充派出使者的賄賂詆毀凌敬,竇建德因此變得遲疑不決。】

  【其中有一位叫長孫安世的使者被唐軍抓獲,經策反後成為唐軍間諜。】

  【長孫安世到了竇建德處,以珍寶收買竇建德手下一些得力將領,在竇建德面前詆毀凌敬:“凌敬,書生耳,豈可與言戰乎?”】

  【此時竇建德的妻子仍然認為應當從凌敬所言,但竇建德用一句“此非女子所知也”,否定了妻子的提醒,也否決了凌敬的建議。】

  ……

  季漢。

  諸葛亮用羽扇尾部在地上畫著簡易的地圖。

  “陛下,這是一個典型的“圍魏救趙”之策。”

  “若是按照這名謀士的設想,竇軍出兵河東、威逼關中,李世民必定要回師自保。”

  “其結果就是洛陽之圍不解而解,中原唐軍不敗而敗。”

  劉禪大約明白的點點頭,隨即問道:
  “那相父,若竇建德真的去攻長安,李世民真的會放棄洛陽嗎?”

  諸葛亮詫異的看了一眼他。

  開了事後諸葛亮的他當然知道後續是怎麽回事,但劉禪……

  “陛下為何會這般問?”

  劉禪摸摸頭,期期艾艾道:
  “朕觀李世民行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所以想著,他可能不會那麽輕易放棄洛陽。”

  羽扇落地。

  你究竟是誰!
  不許附在陛下身上!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瞥了一眼天幕,吐出棗核。

  對面都把你安排的清清楚楚了。

  你還在這裡難辨是非。

  伱用屁股想也能想明白了。

  一個是在這裡跟對方死磕,一個是攻略上黨之地盤活兵馬。

  書生之見?

  人書生比你明白多了!
  “吐,搞不懂,哪裡來的大老粗?”

  “就這也能霸佔河北之地?”

  “他憑什麽啊?”

  ……

  大隋。

  “這的確是書生之見。”

  楊堅對凌敬的辦法不置可否。

  “不說這竇建德一旦掉頭北上,東都洛陽還能撐幾天。”
    “就按這李世民的行事風格,更有可能的不是釋洛陽而自救,是分兵渡河躡其後而擊之。”

  “並且長安諸將及並州將帥也不能全是吃乾飯的。”

  “真去攻取懷孟,汾、晉、蒲津,還能不戰而下?”

  “延引日月,孤洛陽之心足見。”

  “那王世充見竇建德不救而去,危疑震懼,還能繼續堅守?”

  “一破王世充,李世民席戰勝之威加降附之眾,北取竇建德也不過遲時月間。”

  “連長安內外,行合圍之勢。”

  “還不如趁早北撤,以逸待勞呢。”

  “到時候佔據地利,糧草在手,誰贏誰輸還未可知。”

  獨孤伽羅斜睨了他一眼。

  “你哪頭的?”

  楊堅頓時收斂不出聲。

  我哪頭的?

  都是賊子!

  我哪頭也不站!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端起酒杯又放下,往複幾次。

  隨後長歎一聲。

  那竇建德若真是大軍直指長安,可能事情的發展也不會向現在這般。

  至於說那時會不會急召二郎率軍回援……

  當然是會啊!
  那時長安是真的虛啊!
  ……

  大宋。

  “竇建德有仁義之心,但無容人之量。”

  趙匡胤背負雙手望著天上。

  “他能苦民生之多艱,但性無主見不辯是非。”

  “王伏寶隨竇建德征戰多年,勇冠三軍,功績在諸將之上。”

  “結果遭到諸將忌妒汙蔑說其謀反,竇建德不問清楚便將王伏寶殺死。”

  “由此可見一斑。”

  趙匡義倒覺得這事做的對。

  他會不會謀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謀反的能力。

  “大哥,這凌敬的戰略其實不一定可行。”

  “說是攻佔上黨之地,若時間一長若不能攻下,那等唐太宗破了王世充,竇建德依然不免於亡。”

  趙匡胤聞言哂然一笑。

  “二弟啊,你這說法未免太老生常談了。”

  “假使竇建德是時果真集兵向長安進攻,一如孫臏直取大梁之事。”

  “未必不足以奪洛陽城,下唐軍之氣勢。”

  “畢竟唐高祖其人也不是什麽堅毅之主。”

  趙匡義聞言一僵,略有不自然道:

  “大哥所言甚是。”

  ……

  天幕上,
  虎牢關。

  身披戰甲的李世民與竇建德站在這座天下雄關的兩側,看向對方。

  兩者身後俱都是旌旗招展,長矛林立。

  雙方勢欲展開最後的決戰!

  ……

  【是時,竇軍得到消息,說唐軍的戰馬草料將盡,不日將到黃河北岸的草地上放牧。】

  【竇建德遂決定趁唐軍牧馬河北之機襲擊虎牢。】

  【結果此計為李世民所知,李世民便將計就計。】

  【五月初一,李世民率兵一部過黃河,從南面逼進廣武,觀察竇軍形勢的同時,留戰馬千余匹在河中沙洲放牧,隨後又轉回虎牢嚴陣以待。】

  ……

   竇建德要是真行圍魏救趙之計,李世民會不會回援長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