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
  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

  【唐太宗·李世民】

  【軍事成績:統一天下,滅北突厥、滅吐谷渾滅高昌、滅薛延陀、重開西域安西都護府,立漠北都護府、單於都護府。

  中華大地第一次突破一千萬平方公裡。

  評價S級,得五分。】

  【制度建設:延續三省六部製,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以封駁製收三省互相牽製之效。

  沿襲隋朝郡縣兩級製,分為十個監察道。

  行府兵製、均田製、租庸調製、科舉製。

  改革軍事體系,對周方國家形成降維打擊。

  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規范諫官製與,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

  其中魏征廷諫兩百多次,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李世民尷尬下不了台的狀況。

  王圭、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等皆以極諫知名。

  晚年的李世民因國富民強,納諫的氣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之事,但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納言的風范。

  評價S級,得五分。】

  【外交策略:高昌、於闐等二十九國自發上尊號“天可汗”。

  奉行“朕以天下為家。”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推行了十分開明友善的民族關系和中外關系政策“胡越一家”

  奠定了如今中華民族的基礎。

  評價S級,得五分。】

  【民生經濟:文治天下、厲行節約,興修水利、勸課農桑。

  貞觀一朝將隋末時期的兩百萬戶發展到四百萬戶。

  也是少有的發展農業同時也一樣重視商業的治世。

  開創“貞觀之治”。

  然而自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開始有了驕逸和拒諫之風“崇飾宮宇、遊賞池台”,百姓的勞役也日漸沉重。

  朝臣勸諫,李世民回答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魏政聞言大為不安,隨即呈上一道著名的《十漸疏》。

  等到貞觀十七年魏征去世後,李世民驕逸之氣越發嚴重。

  貞觀二十二年,由於東征高句麗使得“軍旅亟動,宮室互興,百姓頗有勞弊”,后宮有長孫皇后之風的“賢妃”徐惠也忍不住上疏規諫。

  同年,李世民駕崩前又撰《帝范》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評價S級,得五分。】

  【用人識人:知人善任,用人唯賢,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忠直廉潔之士。

  運用李世績、李靖等一代名將。

  不計前嫌,重用太子李建成舊部魏政、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

  命宗室出任官吏,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評價S級,得五分。】

  【後世影響:李世民之前,皇帝的標杆是三皇五帝,堯舜禹湯。

  李世民之後,皇帝的標杆是大唐太宗文皇帝。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三十分。】

  【千古一帝·李世民】

  ……

  {哇!你居然都不問一下我們就說他是千古一帝!你有點飄了!}

  {鑒定完畢,又一個李吹,就玄武門之變和改史還千古一帝?煞筆作者!}

  {你們這幫黑子啊,就是一點書都不讀還要硬黑。}
  {李世民是一個軍事家,政治家,大唐皇帝。}
  {百姓對他的期望就是要開創盛世,國泰民安。至於他是否父慈子孝、兄弟相親、得位正不正,跟宮外百姓毫無關系。}
  {後人也只在意他的歷史功績,並不需要他去做道德楷模,因為他是帝國皇帝,不是倫理吉祥物。}
  {就像老板對公司的業務治理,提供的福利待遇,這些才是員工最關心和最貼近自身利益的。}
  {至於老板家裡是否父慈子孝,兄恭弟敬,夫妻和睦,講實話,壓根跟伱沒有半毛錢關系。}
  {他唯一能黑的點就是後期飄了和說的那句話,但落實到事實情況上就是百姓不滿意他的轉變,屬於吐槽,跟現在差不多。}
  {而那句話…確實洗不了……但後期又有所反省……你說學漢文帝也就罷了,學什麽漢武帝呢!}

  {說的有道理,可黑粉看不慣,就家裡那點事,黑來黑去,沒啥創意。}
  {做皇帝又不是當道德楷模,道德標兵。}
  {能做上皇帝的除了沒人爭,但凡有人爭奪的沒點手腕能做上去?不都是殺來殺去的。}
  ……

  大秦。

  嬴政一邊嚼著救心丸一邊皺著眉。

  就看後世子孫,還是有些天真啊。

  周代八百年,期間殺兄逼父的多了去了。

  李世民也只是學習了楊廣罷了。

  再者說,不是留了李淵一命嗎。

  楊廣之所以被罵,不就是因為眼高手低把隋朝玩崩了嗎。

  而李世民成為千古一帝也是因為他能開明且正確執政把唐朝帶向前無古人的巔峰。

  他也許對不起李淵,對不起他的兄弟。

  但他對得起大唐的百姓,這就夠了。

  “唉……”

  嬴政忍不住歎口氣。

  寡人要像此子學習啊。

  但是……

  眉頭一擰。

  他實在是想不出別人指著他鼻子“諫言”的樣子。

  沒辦法……

  寡人的威勢實在是太大了,這幫臣子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一邊自豪,一邊鬱悶。

  想要破此困境,還需“千金買馬骨”

  而如今朝堂上誰既能“大義凜然”又能“交友廣泛”呢……

  腦海中的第一人選立刻浮現出來。

  嗯……劉邦啊,大秦第一諫臣這個美名,寡人就欽定是你了!
  決定好了的嬴政一陣輕松。

  該說不說,這劉邦是挺好用的。

  ……

  大漢。

  劉邦裹了裹衣服,四處張望了一陣。

  呂雉皺眉看著他。
    “你幹嘛呢?”

  劉邦沒理她,只是四處巡視著,狐疑道:

  “娥姁啊,你有沒有感覺這大殿好像漏風啊?”

  “我怎麽感覺一陣涼風襲來呢?”

  呂雉冷笑一聲。

  “你確定是漏風?不是虧心事做多了?私德有虧?”

  劉邦一聽不樂意了。

  “乃公哪裡做過虧心事!”

  不等呂雉張嘴,下一句立刻接上。

  “朕都是光明正大的不要臉!”

  呂雉張了張嘴,又氣呼呼的閉上。

  可惡!無言反駁!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靠著軟榻嗤笑不屑。

  衛子夫柔柔弱弱的輕聲問道:

  “陛下難道認為天子私德不重要嗎?”

  劉徹揚了揚袍袖,也不避諱衛青與霍去病,坦言道:
  “能搶到天子位置的哪有道德君子。”

  “能夠治理天下善待百姓就已經是一個好皇帝了。”

  衛子夫實在忍不住,開口直言道:
  “那呂後呢?”

  一旁的衛青神色動容立馬就要開口請罪。

  劉徹抬了抬手,第一次仔細打量著眼前的皇后。

  隨後又輕聲一笑道:

  “呂後也是如此。”

  “臨朝稱製的時候面對冒頓的羞辱都能忍。”

  “朝堂之上的腥風血雨在民間卻化作了細雨。”

  “休養生息撫平了百姓自諸侯以來五百多年的瘡痍。”

  劉徹看了看神色不動的衛子夫,平靜道:
  “她所謂的手段其實相對於其他天子根本不算什麽。”

  “不過是王侯將相們自己的事罷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煩躁的撓了撓頭。

  “後世這幫蠢貨!”

  “玄武門怎麽可能是太宗皇帝的什麽黑點!”

  “相反!絕地反擊,殺伐果斷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權利的交接!”

  “使得江山社稷落入太宗皇帝之手!”

  “這是大唐之幸事!”

  李隆基站起身,赤腳站在氈墊上,提著酒壺朗聲道:
  “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

  “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

  “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

  “三代以下,朕未見其比也!”

  一旁的楊玉環捧著螓首,舒展蛾眉。

  巧笑目盼道:
  “三郎也不比太宗皇帝差多少啊。”

  李隆基看著天幕,歎了口氣。

  “朕,太宗之嗣。”

  “豈能墮太宗高宗之威名。”

  “還好……”

  飲了口酒,李隆基氣勢磅礴道:
  “開元之盛,以邁貞觀!”

  “朕,對得起太宗皇帝!”

  ……

  天幕上。

  金光閃閃的『千古一帝』射出萬丈霞光直衝鬥牛!
  似一段藍綢被撕裂。

  蔚藍的天空分開一條寬闊的道路,似退潮般向兩邊翻卷露出布滿星辰的太空。

  長安百姓一陣惶恐。

  “天……天裂開了!”

  “不不不!這是塌了!”

  “我們要死了嗎?”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望雲亭內。

  一臉蒼白的李世民瞥了一眼天上。

  沒有絲毫情緒起伏,只是滿臉悲色的抱著小兕子,牽著長孫皇后。

  天上,布滿星辰的暗色完全展現出來。

  下一瞬!
  蒼龍七宿星光閃閃,顆顆跳動!
  朱雀七宿流光溢彩,霞光豔豔!
  “嗷!”“唳!”

  一陣龍吟鳳鳴響起!
  長安城內的眾人張大嘴巴看著天上。

  “星星……掉下來了……”

  東方!

  角為首,亢為珠,氐為足,房為腹,心為腰,尾為擺,箕為風。

  七宿蒼龍自天而降!

  南方!

  井為首,鬼為目,柳為喙,星為頸,張為軀,翼為翮,軫為尾。

  七宿朱雀從天而下!

  ……

   卡文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