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
  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

  【叮,檢測到後世強烈的情緒波動,開始同步。】

  【問:劉秀的真實身份是什麽。】

  【選項一:漢光武帝】

  【選項二:位面之子】

  【選項三:大魔導師】

  【選項四:蒂花之秀】

  {作者又搞事情,你小心挨罵啊你!(狗頭)}

  {我們秀可真有牌面啊,第一次出現四個選項!(墨鏡)}
  {就是就是!說出秀的真實身份嚇你們一跳!}

  {如果有一個皇帝大亂鬥的話,秀絕對是排名第一,還是不用動手的那種(狗頭叼花)}

  {哈哈哈哈!我可去尼瑪的!正經一點好不好!哈哈哈哈!剛噶的痔瘡非讓我笑是吧!}

  {叉腰!我說的不是事實嗎!(滑稽)}
  {沒錯!太有道理了!}

  {二鳳啊,八八啊,雖然你們是教員認定的強者,但我還是傾家蕩產賭秀兒贏!梭哈!}

  {慘,王莽,慘}
  ……

  天幕前的皇帝們都不明白這幫後世子孫是在發什麽癔症?
  這幾個選項都什麽意思?
  什麽大亂鬥?

  二鳳是誰?八八又是誰?

  ……

  大唐·太極殿

  “二鳳?八八?”

  李世民撚著胡子一臉沉思。

  “這名字很有民間百姓的取名風范啊。”

  “二,應該是說在家裡排名老二。鳳為雄,所以是位男子。”

  “看來又是一位布衣皇帝!”

  “厲害!朕十分期待啊!”

  ……

  大明·坤寧宮

  “啪!”

  朱元璋左手一錘右手,大聲道:
  “壞了!壞了!妹子!咱大明怕是亡在這個二鳳或者八八手裡了!”

  馬皇后看著朱元璋那著急上火的樣子,倒了杯茶水。

  “你別急,你怎麽知道咱大明是亡在這兩人手裡了?”

  朱元璋結果茶杯,又放回桌子上。

  “這兩名字一看就是不識字的老百姓取得!嗯,二鳳那個都算是有文化了!還知道鳳為雄。”

  “不是這個!”

  朱元璋一擺手,歎氣道:

  “妹子,你想想,從咱往前數,有哪個皇帝是叫二鳳,八八的?”

  馬皇后搖了搖頭,要是有這名字她肯定記得住,就像重八一樣……等等!重八?

  馬皇后看著在地上轉圈圈的老朱若有所思。

  而朱元璋還在老驢拉磨的轉著圈分析著。

  “沒有吧?沒有就對了!”

  “往前數,沒有!往後數咱老朱家也不會有!兒孫們的字輩都取好了!以五行為輪轉!”

  “這兩名字哪個跟五行沾邊!”

  “肯定是後世哪個不肖子孫學北元那幫人壓榨老百姓!讓他們造反了!”

  “不肖子孫!不肖啊!”

  看著朱元璋一臉悲憤的模樣,馬皇后無奈。

  “重八。”

  “不肖啊!”

  “重八!”

  “子孫不肖啊!!”

  “朱重八!!!”

  被馬皇后一嗓子嚇了一跳的朱元璋一臉委屈。

  “你總喊咱幹啥!”

  馬皇后翻了個白眼,直接點明道:

  “重八,八八,‘重’八!明白了?”

  朱元璋聽著馬皇后念叨著這一遍,又把重字加重。

  自己也跟著念叨了幾遍。

  隨後喜笑顏開!

  “哈哈哈哈!是這樣啊!這是後世那幫小混球給咱起的諢號啊!”

  “哈哈哈哈!可真有他們的!”

  “咱大明的子孫後代很有趣嗎!”

  看著朱元璋那洋洋得意的樣子,馬皇后都氣笑了。

  “開心了?”

  “開心!”

  “高興了?”

  “高興!”

  “那你知道二鳳是誰了?”

  “不!不…不知道…”

  朱元璋的笑容頓時僵硬起來。

  坤寧宮外,朱棣垂頭喪氣的往這邊趕。

  他剛才不小心把他爹最喜歡的一套茶盞給碎了,據說是北宋留下的。

  只能來找阿娘出出主意了。

  剛到門口!就聽自家老爹悲憤之聲傳來!

  “不肖子孫啊!不肖啊!要讓咱知道了!咱把他腦袋打放屁嘍!不肖啊!”

  十三歲的朱棣摸了摸頭。

  收回邁進殿門的一條腿。

  隨後對殿外的內侍說道:

  “我沒來過,知道嗎!”

  看著小太監點了點頭,朱棣在那一聲聲的“不肖”中拔腿就跑!

  ……

  大明·永樂時期
  “阿嚏!阿嚏!”

  用袖子捂著口鼻,朱棣揉了揉鼻子。

  “爹,您沒事吧?”

  胖太子舉著奏折關切道:
  “沒事,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想起你爺爺了。沒事,你繼續,我聽著呢。”

  “哦…兒臣和戶部兵部……”

  聽著自己大胖兒子的背景音,朱棣把手揣進玄色棉袍的袖子裡,看著天幕暗想道:
  ‘八八?怎麽這麽耳熟呢?’

  ……

  【昆陽之戰是華夏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

  【此戰過後,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可謂“一戰摧大敵,頓使海宇平”】

  ……

  天幕上,宛如長龍的黑甲軍隊望之不盡!
  而在黑甲軍的中間部分,還有一隊猛獸在肆意咆哮!

  【公元23年二月,綠林軍立更始帝劉玄。】

  【王莽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為統帥,征調六十三家精通兵法的人,充當軍中的參謀,任用長人巨毋霸為壘尉,負責構築營壘,將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獸圈起來飼養,以便作戰時放出。】

  【各州郡均自選精兵,由郡和牧守親自率領,限期到洛陽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陽的兵力達42萬多人,號稱百萬大軍。】

  ……

  大漢·武帝時期
  “百萬大軍?”

  衛子夫驚訝的捂住嘴,難以置信。

  “百萬不到,但也大差不差。”

  劉徹倒了一爵葡萄酒,對於這號稱“百萬”的大軍不置可否。

  “精兵四十二萬,但加上來回運送糧草的民夫,也差不多到了八九十萬之數。”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次很大的調動。”

  “按照天幕的後續來看,這甚至可以說是大漢立朝後,兩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動!”

  “可惜,居然是為了打自家人!”

  劉徹語氣裡盡是不甘心。

  此時,內侍前來稟報。

  “陛下,大司馬和驃騎將軍到長安了。”

  “衛青和子胥到了!?”
    “那你還等什麽!快!快讓他們過來!”

  劉徹騰的一下站起身,面帶笑容兩眼放光!
  指著小黃門語氣激動到破音。

  等小黃門要轉身離去時,

  劉徹又急忙喊道:

  “等等!先讓太醫令給驃騎將軍檢查一下!讓大司馬先來見朕!”

  “喏!”

  ……

  【公元23年五月,王邑、王尋率領大軍與戰敗的嚴尤、陳茂會合後,便由潁川向昆陽前進“旌旗輜重,千裡不絕”,兩三天便有十余萬軍隊到達昆陽】

  【此時,昆陽的守軍總共才九千人。被更始帝立為成國上公的王鳳和大將軍王常,對堅守昆陽的信心十分不足,又擔心後方的妻子兒女,隻想著各自散夥。】

  【昆陽城內人心惶惶。】

  ……

  大漢,

  “衛青,如果是你,這仗你會怎麽打?”

  劉徹看著換上一身常服正襟危坐的衛青,面帶笑意的開口說道。

  聽到劉徹的問話,衛青思索一下,隨後謹慎的開口說道:
  “陛下,就以現有的條件來看,第一件事是先統合城內的意見,如此才有一戰的可能。”

  “而城內如果只是人心惶惶,也只有先穩定人心,再尋找外援。非如此,臣也無能為力。”

  “哼,你呀…”

  劉徹瞥了一眼衛青,笑著點了點他。

  隨後又轉頭看向一身玄袍的霍去病,眼中盡是滿意之色。

  “子胥,你呢?你會怎麽做?”

  雙目熠熠神采飛揚的霍去病跪坐在劉徹面前,聽到問話直接開口:
  “臣會率三千騎兵連夜佯攻!”

  “不為作戰,隻為讓他們派人追擊!”

  劉徹一聽,覺得有點意思。

  “朕懂你意思了,你是想吃掉那些追擊你的兵馬,如此反覆蠶食。但你只有三千兵馬,人家要是派一萬精騎追你你又該如何?”

  霍去病一聽,狡黠一笑。

  “陛下,昆陽去宛城有一條必經之路,而這條必經之路兩面俱是山峰。”

  “如果他真敢派一萬精兵來追我,那臣有無數辦法讓這一萬精兵命喪於此!”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驃騎將軍!”

  聽到霍去病的回答,劉徹放聲大笑。

  “那要是他縮頭不出,隻圍不攻呢?”

  “那就看他這十萬人是不是各個都能不睡覺,都沉得住氣了!”

  ……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播放著,

  一身絳衣武冠威儀赫赫的劉秀正在與城內的眾將陳述利害。

  “現在城內缺少糧草,城外王邑大軍虎視眈眈。”

  “集中力量我們還有一戰之力!”

  “如果分散而逃大家都不能保全!”

  劉秀掃視眼前的眾將,沉穩道:
  “如今大司徒正在攻打宛城,根本無暇顧及我們。”

  “昆陽一旦失守,不出一天,大家都會被各個擊破!如果我們現在不能同心協力,存亡與共。城破之日,各位恐怕也無法守好自己的妻兒財物!”

  ……

  【面對昆陽城內的人心不定,劉秀以“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為由,說服了王鳳、王常固守昆陽。】

  【此時王邑的軍隊已逼近昆陽城北,劉秀則趁夜率十三名騎兵出城,直赴定陵縣、郾縣調集援兵。】

  【劉秀率領十三騎出城尋援時,王邑已經讓大軍將昆陽城團團包圍。】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昆陽城外,十萬大軍正在結營扎寨。

  一百多座軍營將昆陽城圍了近十層!

  而大營中心的帥帳內,一位容貌甚偉的將軍正向上首的黑甲將軍進言著。

  “大司馬!昆陽雖然城小但城池堅固!”

  “並且昆陽又對宛城之戰並無大礙!此時我們應該直奔宛城!待擊破圍攻宛城的漢軍,昆陽將不攻自破!”

  坐在上首的大司馬王邑挑了挑眉頭,傲氣十足的說道:
  “嚴將軍,你戰敗過而心有余悸本官能理解,但現在本將軍統帥百萬大軍,碰到敵人城池後第一件事不是馬上攻下而是繞道而過!”

  “這如何能展示能新朝的威風?”

  “而陛下又看待你我?”

  王邑從上首站起,走到嚴尤的面前。

  看著嚴將軍緊抿嘴唇一言不發的樣子,拍了拍他肩膀。

  “所以,我們應當是先攻破這座城池!殺盡城中的賊軍!讓百萬大軍踏著他們的鮮血,前歌後舞而進!”

  “這樣,才能讓陛下心喜!讓賊軍膽戰!”

  隨後衝著帳外的親兵傳令道:

  “鳴鑼擊鼓!嚇嚇城內的賊軍!”

  “挖地道!放機弩!”

  “本將軍要讓他們不敢上城頭一步!”

  嚴尤聽聞又連忙勸解道:

  “大司馬!兵法有雲:‘圍三闕一’!”

  “我們應該留出一面讓昆陽之敵逃跑一些,好讓他們傳出消息以震撼宛城之敵!”

  王邑眯著眼看了一眼嚴尤:
  “本將軍糧草充足,不怕宛城之敵!”

  ……

  【當時,固守昆陽的王鳳、王常想要投降新軍。】

  【但王邑堅決“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邪”的想法讓固守的漢軍將領放棄了這個打算。】

  【而昆陽的守軍這一抗就是半個月,也讓王邑對昆陽久攻不下。】

  【公元23年六月己卯日,劉秀率領從定陵縣、郾縣調集救援昆陽的步兵、騎兵共一萬七千精兵來到了昆陽!】

  【開始了他無法言說的‘天命加身’】

  ……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播放著。

  絳衣武冠的劉秀騎馬駐立在一處山坡上,眺望遠處的昆陽城。

  連綿不盡的營寨將昆陽城團團包圍著!

  軍營中,鼓聲驚天!震耳欲聾!
  城外,雲車居高臨下,無數箭枝從雲車內向昆陽城頭上射去!

  城門處,一眾黑甲新軍推著攻城車撞擊著城門。

  城牆下,還有無數新軍正在挖著地道。

  “要不我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一位站在劉秀身後的綠林將領看著這偌大的陣仗,心生怯意,隨後開口提議道。

  “對對對!還是從長計議!”

  “他們這麽多人,咱們才這麽點人,打不過的!”

  “是啊是啊,沒必要跟他們拚!還是要保存力量!”

  一群將領在那附和著。

  劉秀聽著身後雜亂的議論聲咬了咬牙,隨後轉頭朗聲道:

  “新軍人數雖多,但不足為懼!”

  “我將為前鋒!為眾將開路!”

  看著身後眾將面面相覷的樣子,劉秀也不多講。

  領著願意與自己出擊的一千騎兵來到了新軍營寨的四五裡處,擺開了陣勢!
  片刻後,新軍營寨裡奔出四五千的兵馬衝劉秀襲來!

  看著迎面而來的新軍。

  劉秀舉起馬槊,高呼道:

  “眾將士!隨我殺!”

  隨後一馬當先向新軍衝殺過去!

  身後的千騎也緊隨其後!

  直舉長槊的劉秀緊緊的盯著對面越來越近的黑甲新軍。

  他甚至能夠看到對面一眾兵將臉上的笑意。

  最後,在對面一眾兵甲將士的嘲笑聲中。

  劉秀狠狠的刺出手中的長槊!

   前幾天不是牙疼嗎,疼得一宿沒睡。

    然後昨天牙齦突然腫了個包,今天就去看牙醫了。

    一看,說是根尖炎,所以起的膿包,像一位書友說得一樣,得根管治療。

    治療到無所謂,但也沒說切口排膿不打麻藥啊!
    噶開一個口子就硬擠啊!
    疼死我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