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
  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早期的漢武帝憑借著文景兩朝積累下的財富,再加上其本人的雄才大略與提拔眾多賢人良臣的制度。】

  【把道家無為的政治思想,改變為以儒家學說為裝飾的有為政治思想,統一了朝堂上的態度,加強了皇權的統治。】

  畫面中,
  標注著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的漢朝地圖不停閃過。

  隨後鏡頭停在了漢武帝時期的疆土圖上。

  紅色的漢土極速擴張!
  河套平原、河西走廊、西域各國。

  朝鮮、南越、閩越、夜郎、滇等國,通通被紅色覆蓋!

  紅色的地圖。

  向西抵達樓蘭,向東設置樂浪!
  向北延伸至烏桓,向南吞並到交趾!
  相比漢初七十年的疆土,整整擴大一倍!
  【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對內興作,多所創建。】

  天幕的畫面中,一張張畫像不停的出現。

  畫像的旁邊還標注著人物的生平和功績。

  董仲舒、衛青、霍去病,

  司馬遷、司馬相如、唐都、落下閎,

  趙過、張騫、李延年。

  【漢武帝打造出了歷史上第一個軍事與文化上的極盛時期!】

  天幕上,
  本來是正紅色的漢土,慢慢變成了一種不詳的暗紅色。

  【但是這種盛世,是以百姓付出“百姓流離,物故者半”“海內虛耗,人口減半”“師出三十余年,天下戶口減半”而為代價的】

  【連年的天災與乾旱讓百姓入不敷出】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隻感覺一陣眩暈,
  手不由自主的扶住額頭,

  戶口減半?

  經過秦末的戰亂,天下戶口銳減到一千六百萬余。

  阿父、二兄與朕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才讓人口恢復到兩千五百萬余!
  就算啟兒一朝人口漲了五百萬余!
  那也只是剛剛到了三千萬!
  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阿父,我大漢沒有二世而亡。

  阿父,我大漢可能是五世而亡…

  神遊天外的劉恆隱約聽到有人在大喊大叫,

  “陛下暈倒了!”“太醫令!快叫太醫令!”

  最後一刻,腦海裡突然轉過一個念頭,
  阿父,我們比暴秦多挺了三世,我們贏了。

  ……

  大漢·景帝時期
  長樂宮內一片“熱鬧喧嘩”

  “陛下,陛下!你們快攔住陛下!”

  王皇后束手無措的看著殿內的一幕,急得直跺腳,一直不停的呼喊著。

  而殿內的一眾宮女和內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動不敢動。

  大殿內,
  劉啟挽著袍袖正舉著一卷竹簡四處揮舞追攆著。

  而小短腿的劉徹則是撩起衣擺,正四處騰挪躲閃著。

  一邊躲閃著勢大力沉的竹簡,一邊大聲呼喊著。

  “啊啊啊!阿父別打了,別打了!”

  劉啟一邊揮舞著竹簡,一邊怒聲大喝著!

  “你這不肖的逆子!朕是怎麽跟你說的?”

  “善待百姓!善待百姓!你是怎麽做的?你看看你是怎麽做的!你這逆子,氣死朕了!”

  躲閃著的劉徹不甘示弱的回應道:
  “阿父!那是漢武帝劉徹做的事情!跟我現在太子劉徹有什麽關系?!”

  “你這逆子還敢狡辯!站住!吃乃公一記竹簡!”

  長樂宮內吵吵鬧鬧雞飛狗跳。

  大殿外的侍衛們則是眼觀鼻,鼻觀心。

  當做什麽都沒有聽到。

  ……

  大宋·孝宗時期
  剛剛宣告決定北伐的趙眘,面色難看的看著底下不停勸說的大臣們。

  “陛下!武帝以雄心,外攘夷狄,窮邊黷武,天下可是苦其久矣!這乃是用損以持盈!我大宋如今與金人保持安詳和泰,不可輕啟戰端!陛下萬不可沽名學武帝啊!
  “陛下,自古人主好動乾戈、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如今兩國正是和平之時!豈能出師無名枉顧大國顏面!”

  “陛下!漢武帝承文景之治之余。便枉顧民生,首挑匈奴!隨後的十余年間,兵連不斷,歲歲調動而無所致!窮兵黷武三十余年,死者無數。民生調弊,苦不堪言!最後雖悔悟自克,而百姓的歿身之恨,已無及矣!望陛下三思啊!”

  ……

  大明·永樂時期
  父子四人繼續掰扯著
  “老大啊…”

  朱棣靠著軟榻開始苦口婆心,
  “元朝如何欺辱華夏你不是不知道,你爺爺高舉義旗聯合天下有志之士推翻了他們!洪武初期,咱們老朱家也才剛剛開創,但你爺爺為了咱們子孫,硬著頭皮滅了北元!”

  朱棣看著天幕,神色追往。隨後臉色一板:
  “而咱!也是為了後世子孫!”

  “這幫子草原人,總是變著法的跟咱們過不去!”

  “匈奴!突厥!遼!金!蒙古!”

  “砰!”

  朱棣越說越氣,狠狠一拍桌子!
  身前的哥仨坐在椅子上被嚇的一個激靈。

  “四夷侵略欺侮,咱就是要掃清這幫蟲豸!掃蕩犁庭!”

  “掃蕩犁庭!”

  “對!”

  那哥倆搭著話給他爹捧哏,但被朱棣狠狠的瞪了一眼!
  老子正慷慨激昂呢!你倆搗什麽亂?!
  這一口氣要是沒把老大的熱血激起來,老子打斷你倆的腿!

  朱高煦和朱高燧把頭一縮,不敢吱聲。

  “爹,您甭搭理他們,您繼續。”

  朱高熾的小眼神一掃三人,揣著的手臂搖了搖,示意他爹繼續。

  完了,沒感動住。

  朱棣看著他油鹽不進還手捏錢袋子的大兒子,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老大,咱也是為了後世子孫啊,北邊的那群家夥還沒死絕呢,此時不出兵征伐,天下就不會安定,你別忘了,咱們修養,他們也會修養!”

  “萬一後世有想像咱這麽做的,但又沒咱這個能力!那你的那些錢不還是打了水漂?說不定還會重蹈秦朝的覆轍!”

  “你敦厚,喜歡安靜,必定能安定天下,不讓咱擔心!要尋求一個守文之主,還有比太子更好的嗎?你倆說說!還有比你大哥更合適的嗎?多仁厚的一人啊!”

  朱棣大打感情牌,說到最後一指漢王兄弟倆,讓他倆也敲敲邊鼓,誇誇他們大哥。

  朱高燧還好,他爹也沒對他開過什麽太大的空頭支票。

  朱高煦可是心裡不痛快了,往事湧上心頭。

  然後就被桌子下朱棣的一腳踢碎往事。

  “是……大哥仁厚…我和老三比不過…”

  “沒錯!我跟二哥都沒大哥仁厚!”

  看著朱高煦那一臉的憋屈,朱高熾是又好氣又好笑。

  上位的朱棣看著微笑的朱高熾,直起身子大氣的說道:

  “老大!這些勞苦的事情就由爹來乾!”

  “爹把安逸都留給你和瞻基!”

  一旁的朱高煦在說完那句憋屈到不行的話後,就把手往懷裡一架,身子往後一仰,靠在了椅背上。

  而在聽到老爺子的這句話後,瞬間就感覺這犁庭其實不掃也行!
  看到老爺子把話說到這份上,朱高熾也直起身子正色道:

  “爹,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但三十年間多殺士眾,竭民財力。”

  “又趕上了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裡,人民相食,畜積一掃而空複。”

  “最後是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

  “爹,您怎麽能肯定您這一仗就一定能掃蕩犁庭了呢?”

  “漢武,太宗,他們也都以為掃蕩了,後面不還是起複了嗎?”

  朱棣一聽,胡子都氣的吹起來了!一拍桌子道:
    “那你的意思,就不管了?就讓他們養著?壯大!”

  “爹!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緩幾年,讓你們有錢打仗之余,還能留點財以備後患。”

  朱高熾連忙給自家暴脾氣的老爹解釋著。

  朱棣一甩袖子,指了一下朱高熾。

  “那你說個數!緩幾年?!”

  “十年!”

  “十年?!”

  朱棣氣的拍桌而起!

  “你看看你老子能不能活十年!”

  “那…沒錢。”

  “你TM…”

  朱棣四處張望,隨後脫下鞋子直奔朱高熾。

  “老子今天打死你!”

  “大哥快跑!”

  “老爺子慢點!”

  “老爺子這下手太狠了。”

  “要不說他是大哥呢,還是他抗揍啊。”

  乾清宮內也是一片雞飛狗跳。

  ……

  【而“戶口減半”的事情背後也有其特殊的複雜性。】

  【其中,自然災害是“戶口減半”的原因之一。】

  【根據《漢書》各本紀、《五行志》、《食貨志》《溝恤志》和其他有關的列傳記載。】

  【漢武帝時期,比較大的自然災害大約有三十起,水災和旱災頻發,蝗蟲大起持續多年。】

  【其中被黃河洪水肆虐的中原江淮地區最為嚴重。】

  【而旱災頻繁,蝗蟲大盛,糧食自然就開始減產】

  【糧食減產,百姓吃不上飯,但朝堂依然是該征調征調,該加稅加稅,該打仗打仗。】

  【而這種天災加人為的結果也導致百姓們的損失越來越大,越來越重。】

  【而其中,人為的因素佔比更大。】

  【漢武帝用兵頻繁,這導致漢朝在長期時間裡有相當數量的青壯年男子死亡,傷殘和被俘虜。】

  【而不停發動的軍事行動又對漢朝的後勤有很大的要求。】

  【根據精確具體的計算,即使是調度非常的理想。】

  【將戰爭范圍的半徑限制在600公裡】

  【把連續行軍和戰鬥行動的極限全部拉滿,全部行動的時長不超過一個月】

  【這種條件下,如果派14萬人的大軍配上7萬人的糧草輜重,也必須要有六十萬人運送糧食。】

  【而這種規模的戰爭,與那些大戰比起來也根本不算什麽。】

  【還有大興土木,大興宮殿,四處巡遊。】

  【於是數不清的牛馬被漢武帝征調。】

  【耕田和運輸的勞動力被調離了生產。】

  【而經過征兵、運糧、修建、生產力脫離等等一系列人為因素後。】

  【漢武帝時期的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了。】

  【人口減少後,此時的漢武帝還在繼續自己的豐功偉業,將口賦從七歲提到了三歲。】

  【並且把稅額從二十錢提到了二十三錢。】

  【從而導致了普通人家“生子輒殺”】

  【這些因素都非常猛,但還不至於讓大漢“戶口減半”,根據現代的考古統計,漢武帝時期的人口減少了約400萬人口。】

  【400萬人口就是大漢的一半戶口,大漢還沒這麽脆弱。】

  【其主要因素是因為漢武帝時期的“獨特”戶口統計方式】

  【漢武帝晚期,一方面漢朝的實際人口是在大量減少,而另一方面官員們統計的戶口卻越報越多。】

  【這一串的矛盾導致了一連串的惡劣影響。】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蘇醒後,看到天幕上的信息長舒一口氣。

  還好,400萬人口雖然也不少了,但也比“真·戶口減半”強多了!

  但這孫子的一連串做法還是讓他恨得牙癢癢的!

  這孫子!爺爺要好好教育教育!
  感謝泰一增加朕的壽命!

  朕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麽了!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啟看見揉著屁股的劉徹,面帶一絲不忍。

  朕是不是太過寵愛這孩子了?

  阿父早年帶朕勞作,朕覺得十分辛苦,但阿父卻說朕的辛苦相比與那些百姓來說是不值一提的。

  朕不想徹兒體會那種辛苦,卻不想讓他如此不知疾苦。

  “徹兒,從明天起,與朕去開墾荒田!”

  “啊?”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面沉如水,袖子裡的拳頭捏的緊緊的。

  一口牙恨不得咬碎了。

  一群碩鼠!害怕朕?是害怕百姓的農田喂不飽他們吧!

  跟那幫豪強鬥了好幾年的劉徹刹那間就明白了他們虛報的真正原因。

  自己的頻繁用戰讓百姓們入不敷出,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會另謀出路。

  而這個時候,就是那些豪強與地方官員吞並良田的大好時機!

  一想到自己費心費力興建的水利工程,灌溉了無數良田,而這些良田全進了狗肚子裡去!
  劉徹隻覺得面上一片害臊!
  呵呵,那幫豪強肯定在得意的蔑視朕吧?
  等衛青回來的…等衛青回來的!
  豪強:不是,這事還沒發生呢!你講講理啊陛下!
  ……

  【漢武帝天生富貴,並沒有像他父親和祖父那樣體會過民間疾苦,沒有實際的實驗體會,外加重用酷吏對臣子十分嚴苛。】

  【無數官員都不想這顆雷炸在自己手裡,於是虛報越來越高。】

  【所以一個奇特的現象出現了,人口實際上是減少的,但漢武帝不知道!】

  【他只知道“人口”是越來許多的。】

  【直到昭帝時期,漢朝重新核算人口,此時的人口除去黑戶和流民後,是真實的戶口。】

  【而真實的戶口與武帝時期的“戶口”一比較。】

  【自然是“戶口減半”】

  ……

  {說的好像當時人有的選似的,天下戶口減半,先掠之於民,民力枯竭又掠之於商,等天下中產之家都破產了,自己再搞官營經濟,逼著老百姓高價買生產力工具和生活必需品。你猜猜這都是誰乾的事!}

  {漢武帝能四處開邊是因為文景之治給他留下了一個好底子,一個人想不惜一切代價把幾代人的事情都做了,結果代價都死的差不多了。後來呢?後來天下還是老劉家的天下,老百姓受得這一茬罪都不知道圖啥。}
  {考古證據其實可以打臉這些史書上的所謂黑料,居延漢簡中出土的竹簡記載了不少士卒的名字,“x忠”出現頻率非常高,叫“延年”、“延壽”、“千秋”的人非常多,如同“國慶”、“建軍”、“建業”、“解放”一般,足見那個時代的老百姓對西漢政府的認可。}
  {所謂千古一帝,有的時候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啊,你要是現在還來一遍漢武帝時期的民生,那我指定罵你腦子有病但或許一千年後後輩會怪你當年怎不吃點苦,留點福給我呢?後人乘涼還罵著前人幹嘛不多留點遺產,但又不想受累去給後人栽樹,人之常情罷了(吃瓜)}

   你要說漢武帝是秦始皇的複刻也對,但他相比秦始皇而言更有政治頭腦。

    查資料好累,我一發Q閱平台的書幹嘛要按照起點平台的方式寫?

    我要擺爛!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