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翌日。

  盧植再度設宴款待齊聚於巨鹿城的武將文士。

  只不過相對於上一次的正式宴席,這一次無疑更偏向於私宴,甚至並不在臨時府衙之內,而是定在了郊外。

  眾人酒至微醺之際,坐於上首的盧植正式地向在場之人介紹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劉備。

  這一幕,在場之人隻當是盧植打算扶持劉備,並且是在為劉備造勢,自然也就看在盧植的面子上對劉備不乏誇讚之色。

  就連皇甫嵩、朱儁兩位中郎將,亦是對劉備道了幾句鼓勵之言。

  唯有坐於眾人之中的曹操,看著一副仁德君子姿態的劉備,心中多有鄙夷與惱怒,道。

  ‘虛偽之徒!’

  而正當眾人以為這不過是盧植安排的一個小插曲之時,盧植似乎想起了什麽,朝著劉備追問道。

  “玄德,此前老夫聞汝軍中之事多由一名為李子坤之人所決斷,此人如今可在席中?”

  “正在席中。”劉備答道。

  盧植一撫短須,頗有些期待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便勞煩玄德請那位子坤先生現身,老夫對其可也是神交已久。”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多有震驚詫異者。

  須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極其麻煩且複雜,往往縱是天子駕崩或改換年號之大事,傳及鄉野之地也需短則半年,快達數年都有可能。

  類似於零陵上將邢道榮這種隻知自己於零陵一郡罕有敵手,以為張飛、趙雲之流也不過爾爾之人,完全亦是因為信息傳遞的問題。

  因此,在場眾人除了曹操、孫堅兩人,其余人隻知劉備率軍擊敗張角,逼迫張角自焚,卻壓根就不知李子坤乃是何人,又有何本事讓盧植都自稱神交已久。

  就在眾人紛紛左右顧盼,想看看席中何人乃是李子坤之時。

  劉備高聲地開口道。

  “子坤何在?”

  “主公。”

  陪於末座,其表甚美,其態頗偉,有曠達優雅之姿,又似儒雅淡然氣質的李基起身,然後先是遙遙朝著上首的盧植、劉備行禮,又分別朝著左右四方之人拱手施禮。

  這一姿容俱佳的作派,當即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側目。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都不乏顏狗!

  以貌取人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陳述事實罷了。

  且不說是如今的漢代,就算是科舉制度之中也特意設立“探花”,以貌取之。

  因此在李基刻意整理過的風姿儀容之下,幾乎是瞬間就讓在場眾人皆為之折服。

  “此人端有著一副好皮囊。”

  “好一個名士氣度,為何吾過去未曾聞此名?”

  “子坤,操甚愛之。”

  ……

  而在眾人的注視下,李基起身走至盧植面前,然後再度行禮道。

  “隴西李基,李子坤,拜見北中郎將盧公。”

  “你就是李子坤?”

  盧植認真地打量著眼前的李基,眼中流露著讚許與滿意之色。

  李基之名,盧植可時常從劉備口中聽聞,但這亦是盧植第一次與李基的正式會面。

  盡管這一次特意在宴席上喚李基相見,乃是劉備的請托,但盧植本身心中對於李基也可謂是好奇得緊。

  “此前,與老夫以密信交流,約於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渡口者,可是汝?”盧植問道。

  “正是不才,大膽揣摩盧公之意,還請盧公見諒。”李基不卑不亢又不乏謙遜地答道。

  盧植撫須長笑地讚歎出聲,道。

  “哈哈,汝可不是大膽,而是有大才也。”

  這一番對話之下,無疑是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好奇,坐於盧植左側的皇甫嵩問道。

  “子乾,汝所言的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乃是何事?”

  “老夫正欲與諸位細說……”

  盧植道了一句,然後就以著自己的視角將此事述說了一遍,最後補充道。

  “適時,我尙以為此計隱患在於玄德一部未必能依計抵達薄落津,使張角或可率眾逃回巨鹿,以至於功虧一簣。”

  “不料,卻是老夫率軍驅趕黃巾出了差池,以至於張角竟率領五千黃巾力士脫離大部,先行逃往薄落津。”

  “老夫知曉張角行蹤之時,可謂是悔之晚矣又無計可施,還以為或會害了玄德一部所率奇兵,不料玄德一部非但如神兵天降般抵達薄落津,還率領弱勢兵力於薄落津之內擊潰五千黃巾力士,逼迫張角自焚而死。”

  “正是此戰,徹底奠定了我漢軍與黃巾亂賊的勝勢,非但逼迫巨鹿城受降,而是使天下黃巾亂賊為之膽寒潰敗也。”
    隨著盧植細細地述說著種種細節,在場眾人臉上幾乎均有著幾分驚歎之色,看向劉備與李基的眼神都明顯多了幾分變化。

  一開始,眾人聽聞劉備率一偏軍敗黃巾,逼迫張角自焚,還以為只是單純的運氣罷了,沒想到具體情況居然是如此的複雜。

  而劉備則是拱了拱手,謙遜溫和地說道。

  “盧師過譽了,此非備之功也。除了將士用命,更重要的是其中皆為子坤之謀劃,無論是以虛實之計詐巨鹿,亦或者是正面戰陣以弱破黃巾,子坤都可謂是功大莫焉。”

  “哦?”

  盧植聞言,有些好奇地問道。“老夫對於玄德是如此橫跨巨鹿郡,瞞過巨鹿城抵達薄落津,亦是萬分好奇,可否說之。”

  “自無不可。”

  劉備應了一聲,然後說道。

  “自與盧師定下五月初五圍獵薄落津之約,子坤便言及其難在於如何瞞過巨鹿城,以至於不會被巨鹿黃巾於薄落津前後夾擊。”

  “然,五千余人之行軍在平原地帶,縱可借夜色瞞一時,亦不可能一直隱瞞下去,必然會被巨鹿黃巾所察。”

  “因此,子坤決意反其道而行之,以虛實之計先詐巨鹿,再往薄落津。”

  坐在盧植另一側的朱儁聽得津津有味,追問道。

  “虛實之計,如何行之?”

  劉備也不賣關子,抑揚頓挫地開口說了起來。

  “派遣一百死士入巨鹿,焚糧草,佯勢攻城,使城內黃巾驚懼,再於南北兩側安營扎寨。北側不動,南側派遣吾三弟猛士張翼德罵戰之,單騎殺四將,耀武揚威,使黃巾不敢南望。”

  “隨後,再於夜色暗調南寨士卒往北寨之余,北寨士卒亦在寨中設下埋伏,待夜襲黃巾抵達,誘其深入,再前後合圍,於平原借助營寨之地形,使之不能走脫一人,如此即可讓巨鹿黃巾難以判斷我軍虛實。”

  “最後,我軍於天未亮之際迅速往西前往薄落津,留於巨鹿城外的營寨依然一如昨日,吾三弟亦是繼續罵戰,足可使之黃巾巨鹿不敢輕動也。”

  隨著劉備的話音落下,在場眾人依然均是一副深思之色。

  須知,在場眾人皆可謂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絕非單純誇誇而談之輩,因此他們對於劉備所複述的種種細節,更是感悟良多。

  “妙!”

  “大妙!”

  曹操率先擊掌盛讚了起來,對於此虛實之計的用兵之奇大為驚歎,更重要的是李基於其中堪稱是料敵於先,牢牢地抓住了每一個關鍵的時機節點。

  若是以著巨鹿黃巾的視角來看,那幾乎就是城外忽然神兵天降地出現了大量漢軍圍城,且巨鹿城似乎隨時都可能被強攻而下。

  頓時,緊隨於曹操之後,在場的武將文士們亦是紛紛誇讚起這一計之妙。

  就連坐於上首的盧植、皇甫嵩、朱儁這等名將,也是連連點頭。

  雖說若是換做他們坐鎮於巨鹿為將,那麽此計未必能瞞過他們,但是從來沒有最精妙之計,唯有最適合之計。

  此計對巨鹿黃巾有奇效,且完美地讓劉備一部瞞過巨鹿黃巾幾乎沒有損失地抵達薄落津,這便已盡顯李基的能力。

  “果真是如玄德多次所說那般,李子坤用兵了得,足智多謀。”盧植毫不吝嗇地盛讚了起來。

  而皇甫嵩看著李基,也是頓生愛才之心,說道。“子坤先生,吾軍中尚缺一參軍,不知子坤先生可有意乎?”

  李基拱手回禮道。“謝左中郎將提攜,但……”

  李基略微頓了頓,心中頓生羞恥之心,但也只能是強忍了下來,表情儒雅謙遜地說道。“吾所擅者,不止用兵設謀也。”

  “哦?子坤先生所擅有何?”皇甫嵩頗有些好奇地問道。

  李基正色道。“吾止修習典籍兩年半,擅長用兵設謀、治理一方以及推演局勢。”

  此言一出,場面幾乎是一片靜寂,眾人皆是定定地看著李基。

  “狂妄!”

  牛輔仿佛是受到了什麽刺激一般,怒不可遏地開口喝了一句,說道。

  “且不論你是不是真的擅長用兵設謀、治理一方以及推演局勢,僅僅是以上這些,又豈是止修習典籍兩年半便可學到。”

  “吾曾經也修習典籍兩年半,也不過是勉強識得千字,這還是在嶽父大人的日日督促下方學會的。”

  面對著率先發難質疑的牛輔,李基則是語氣平靜地答道。

  “人與人之間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你……”

  牛輔氣得滿臉通紅,又不知如何反駁。

  而劉備見狀,則是故作嚴厲地呵斥道。“子坤,休得仗著剛剛及冠便口出狂言。”

  劉備不說還好,一說方才眾人才注意到李基的年齡似乎不過是及冠之年……

  這麽說,兩年半……
——
  PS:抱歉,抱歉,今天起床遲了,晚更了一小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