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
  劉璋有些緊張地接過竹簡,打開看了第一眼,手掌就忍不住一哆唆,險些就連手中竹簡都拿不穩。

  “父親……”

  劉璋抬頭看了一眼劉焉,神色有些驚慌。

  此刻,劉璋此前心中的猜測當真是映照現實了。

  可事到臨頭之際,劉璋卻是本能地有些退縮。

  只是,感受著劉焉的注視,劉璋強忍著退縮之意,努力地保持著沉穩,繼續地翻看著竹簡之後的內容。

  並且,劉璋也清楚此刻或是自己一生中絕無僅有的時機。

  不是所謂的“王”,而是越過三位兄長成為父親繼承人的時機。

  這個時代,繼承家業幾乎可以算是嫡長子通吃,余下的兄弟們大多都是需要自力更生的。

  劉氏一族,何其多也。

  劉璋見過太多太多淪為平民,甚至餓死的劉氏血脈了。

  劉璋不想成為平民,亦不想自己的子孫會為三餐溫飽而掙扎。

  因此……

  劉璋神色沉穩地看完竹簡之中的所有內容,然後小心地重新卷起,雙手捧起遞還給劉焉。

  而整個過程之中一直觀察著劉璋表情變化的劉焉,將那一卷竹簡重新接過之余,心中卻是有些滿意。

  過去時時將劉璋帶在身邊,不僅是因為劉璋最幼,且平日裡亦是最老實且孝順之人。

  倘若帶老二、老三在身邊,而將老大置於外,必然會引起兄弟相爭,反倒是劉璋最不起眼,不會引起他的三位兄長敵意。

  只是,劉焉很清楚倘若當真萌生裂土封王之念,那麽留於洛陽充當質子的三個兒子就算不死,恐怕也再無回到益州的可能。

  屆時,繼承人便唯有劉璋一人了。

  因此劉璋的表現,同樣也是劉焉考量如今抉擇的因素之一。

  劉焉深知自己的房中之樂還能享受不少年頭,但是這個年紀再創新號斷然是來不及了,那麽劉璋這個繼承人的能力則是相當重要。

  隨即,劉焉的手掌摸著劉璋的頭頂,一副慈祥之色地開口道。

  “璋兒,其實你們兄弟四人中,為父最看好且最疼愛的便是你了,故以留了你的三位兄長在洛陽,獨獨將汝帶在身邊。”

  “兒知道。”

  劉璋順從地靠在劉焉的身旁,心中則是有著無數念頭急轉。

  而劉焉再輕拍了一下劉璋的腦袋,溫聲地問道。“璋兒,你覺得適才那竹簡所言乃是誅心之言,還是誠心提醒?”

  來了!

  霎時間,劉璋知道屬於自己的考驗來了!

  且劉璋很清楚,以著父親的性格,既然已經開口詢問,那麽心中必然已經有所傾心,且對於竹簡之中的內容心動無比。

  因此,斷然不能勸說父親放棄。

  然,如何表達同意的態度?

  不管不顧三位兄長的性命,直接讚同,過於功利且有失仁孝之心……

  含糊不清,或許也會招致父親不滿。

  而在頃刻之間,低著頭的劉璋伏在地上,語氣多了幾分哭腔地開口道。

  “我大漢以孝治國,父親有難,兒自當傾盡一切支持父親,縱是有悖忠義亦在所不惜。然,倘若父親動了裂土封王之念,恐留於洛陽的三位兄長不能全身而退。”

  “璋兒愚鈍,過去未能向父親盡孝,如今又恐無能幫助父親。故……”

  劉璋雙手撐地,上半身則是昂了起來,雙目含淚且悲戚地看著劉焉,開口道。

  “還請父親準許璋兒與三位兄弟互換,由璋兒前往洛陽充當質子,讓三位兄長歸家,想必以三位兄長之能,必然能對父親大業有所幫助。”

  “如此,璋兒既能一全孝道,亦可保三位兄長性命,乃是兩全其美之策。”

  說罷,劉璋腦袋衝著劉焉重重一磕,所發出的聲響卻是讓劉焉的心中都為之一震,看向劉璋的目光也不禁變得完全柔和了下來。

  得孝子如此,夫複何求?

  此前,劉焉隻知劉璋為人孝順且秉性純良,不想劉璋居然不惜以身全孝道,甚至願意前往洛陽將三位兄長換出來。

  一時,縱使劉焉也不禁萌生了濃濃的舔犢之情,手掌摸著劉璋的腦袋,感慨連連地說道。

  “好孩子,好孩子……”

  而劉璋的臉上似是浮現了幾分驚喜地抬頭問道。“這麽說,父親是答應了嗎?”

  “不,為父又怎麽舍得讓璋兒再去洛陽冒險呢?”

  劉焉摸了摸劉璋的臉龐,慈祥溫和地開口道,然後雙手主動將劉璋從地上拉了起來,道。

  “璋兒,地上甚涼,你我父子起來說話。”

  而劉璋順從地跟著爬了起來,眉頭依然緊皺著追問道。

  “可是倘若璋兒不去洛陽,一旦朝廷秋後算帳,三位兄長該如何脫身?豈不危矣?”
    劉焉的眼中閃過一抹不忍,歎息了一聲道。

  “或許,這便是你那三位兄長的命吧。”

  頓時,劉璋的心中升起兔死狐悲之感的同時,又有著濃濃的狂喜爆發了開來,甚至在短短的瞬息之間,想盡了人生所遇的悲傷之事方才壓製著嘴角不至於上揚的同時,又作勢欲跪下,道。

  “父親不可啊,三位兄長何其無辜,不如便讓璋兒一試之。縱是失了璋兒,父親依然還有三位兄長,可倘若失了三位兄長,父親必然心中悲痛不已。”

  劉焉硬拉著劉璋,用力地抓著劉璋的手臂,道。

  “若是失了璋兒,為父心中悲痛更甚。”

  頓了頓,劉焉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

  “此事我意已決,璋兒不用再勸了,且為父有一至關重要之事交予你去辦。”

  劉璋伸手一抹眼淚,似乎還在為三位兄長而悲痛之余,開口道。“父親請說,璋兒縱是粉身碎骨也定然為父親辦成。”

  “好!”

  劉焉應了一句,然後揚起著手中的竹簡,道。

  “那便是需要璋兒代為父前往吳郡拜謁李子坤,此人有大才且謀定而後動,既然敢於竹簡上如此狂言,心中亦必有定計。”

  “只是如今你我父子於蜀中根基未穩,此事亦是關乎闔家上下性命,唯有讓璋兒親自前往吳郡詳詢,為父方才放心。”

  劉璋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行事不密是什麽後果,劉璋如何不知?

  前有太平道叛徒唐周告密於朝堂,致使聲勢浩蕩的黃巾不得不提前行事,否則焉會敗亡得如此淒慘?
  而此事倘若托付於他人之手,被他人告密於洛陽,那麽劉焉、劉璋父子定然危矣。

  便是以書信傳遞,如此至關重要之事,劉焉又如何能放心?
  唯有劉璋親往吳郡,以耳聽之,以心記之,劉焉方能放心。

  體態略有些豐滿的劉璋,此刻卻也明白這是難得的機會且事關重大,當即開口道。

  “父親放心,璋兒這就下去準備行囊細軟,即刻出發前往吳郡。”

  “不忙!”

  劉焉擺了擺手,道。“那李子坤又豈是單純一心提醒為父?其人腹中有奇謀妙計,所思所為大有深意。”

  “父親,莫非是李子坤所求的乃是竹簡之中所言的糧食?”劉璋開口道。

  劉焉抓了抓自己的胡子,沉吟地開口道。

  “或許除了糧食之外,尚有其他深意。”

  劉璋聞言,不禁回想起涿縣府衙宴會之中的那一道身影。

  君子之態,飄然自信……

  而劉焉則是眯著眼不斷思索著喃喃道。

  “若李子坤所求僅是糧食,那尙好處理,如今蜀中最不缺的便是糧食,但就怕李子坤所求更大,那方才是讓人為難。”

  曾與李基合作過一次的劉焉,對於李基有的不僅僅是合作基礎,更是有些擔憂李基圖謀更大,甚至最後自己冒著殺頭風險裂土封王,反倒是成了他人嫁衣。

  “哼!”

  劉焉左右衡量了許久後,終是下定決心,道。

  “那李子坤既然所求的是糧食,那便多給糧食,讓其沒有開口提其余條件的機會。”

  “父親,那給多少糧食?”劉璋問道。

  “四十萬擔……不,五十萬擔。”

  坐擁天府之國,清點了蜀中府庫糧倉的劉焉可謂是財大氣粗地開口說了一個數字,然後說道。

  “為父這便調動船隻糧食,先期先送三十萬擔糧食,屆時璋兒自長江坐船沿江而下去拜謁李子坤,向其請計,待其道出可行之策,璋兒再應允余下的二十萬擔糧食。”

  “是,父親。”

  劉璋默默地將劉焉的吩咐記在心中,然後問道。“父親,可倘若李子坤要的不僅僅是糧食,那……”

  劉焉臉色微沉,然後說道。

  “為父的底線是七十萬擔糧食之內,但絕不可允益州州郡交予劉備為郡守!”

  這一點,劉焉最為警惕也是最為擔心。

  屆時,劉焉在前面好不容易裂土封王,結果佔據了益州其中一郡的劉備在後面奉朝廷之命討賊,將劉焉給拱爆了的話,那劉焉感覺自己到時候豈不是成了個冤大頭?

  甚至白白將整個益州都白送給劉備了,硬生生將劉備抬成了新的益州牧。

  這種蠢事,劉焉是決計不做的。

  且劉焉也不懷疑在李子坤的輔助下,先行佔據了益州一郡之地的劉備有沒有拿下益州的能力。

  “不過……”

  劉焉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道。“倘若李子坤有意相投於我們益州,為父亦可承諾將政務大權盡數托於其手。”(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