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我的計謀模擬器》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
  顯然中原大災以及流民蜂擁而至,不僅僅是劉備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在劉備的一紙調令之下,作為吳郡如今錢糧大管家的糜竺更是壓力山大。

  看著那一車車的錢糧不斷地運出府庫糧倉,看著大批大批的調動錢糧文書從自己的手中簽發……

  糜竺感覺自己的心就像是被鈍刀割肉那樣,一點點地不斷用力且深入。

  更重要的是,糜竺原本已經大體依照李基對於吳郡的開發計劃,做好了近一年的錢糧規劃。

  不想,不過朝夕之間,那些錢糧規劃全部作廢不說,糜竺甚至不禁要開始擔憂如何填滿吳郡之中那一個個無底洞了。

  這讓頗具責任心的糜竺下意識以著糜家的家產又算了算,發現就算是將整個糜家都給丟進去,恐怕都堵不住窟窿。

  李基拍了拍糜竺的肩膀,溫聲道。

  “子仲勿憂,且身為臣下,自當支持主公的仁德之舉。”

  “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啊!”

  糜竺感歎了一聲,然後一把抓著李基的肩膀,聲音帶著幾分懇求地開口道。

  “子坤,現在還來得及,只要你金口一開,以主公對你的看重和信任,絕對會考慮收回成命的。”

  “你知不知我找了一部份士子了解這一次的大災,所波及的范圍之大囊括青、冀、兗三州之地且還爆發了瘟疫。”

  “如此一來,倘若吳郡大肆接濟流民的口子一開,蜂擁而至吳郡的流民將會更多,乃至於將整個吳郡所壓垮。”

  “倘若是你李子坤設想之中開發了三年的吳郡尚有一絲可能做到的,但這不是如今的吳郡以一郡之力所能解決的災情,也不是如今的吳郡能承擔得住的流民數量!”

  “收手吧,李子坤,一旦口子一開,你不會不清楚到時候吳郡之外外面將都是流民、災民。”

  糜竺的言辭懇切地說著,言語之中的憂慮與悲切更是讓人聞者落淚。

  並且糜竺與李基的見面根本就不是偶遇,而是糜竺特意在這裡蹲守李基,為了就是通過李基去勸阻劉備收回成命。

  “子仲能得出這個結論,想必在錢糧耗費上計算了良多,辛苦了……”

  李基有些感慨地看著糜竺,對於糜竺所言之語沒有絲毫生惱。

  盡管糜竺所發出的聲音與劉備、李基共同的決策相悖,但是能夠聽聞這種出於公心的聲音是好事,李基自然不會介懷。

  且李基也同樣承認糜竺的擔心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吳郡的錢糧用度關乎吳郡的水利開發,水利開發又關乎開墾耕地、灌溉良田、防備天災等問題。

  可以說,唯有完成了水利開發,吳郡這一兼有五湖的水系發達之地方有那一句“太湖熟,天下足”的潛力。

  因此,在糜竺成為了吳郡的錢糧大管家,且也接觸到了李基幾乎將整個吳郡的水網完成一次大改造的恢弘計劃後。

  對李基的治政之才深感震撼之余,亦明白這一計劃一旦成功,那便是“利在當代且功在千秋”之大好事。

  吳郡的一切,都務必需要在不會干擾到水利開發的前提進行。

  “子仲,且放寬心,並且就算我在主公的心中地位尚且算是重要,但也不可能讓主公放棄仁德之念,乃至於朝令夕改的。”

  李基溫和的勸慰著糜竺的情緒。

  如今,調動吳郡上下之事中,無論缺了少都不能缺了這麽一位錢糧大管家。

  一旦糜竺倒下了,又或者是撂擔子不幹了,可以替代糜竺的人選之中李基沒空,顧雍也沒空。

  而糜竺也似乎是真的急了,高聲反問了一句。

  “子坤,那你這就不算是朝令夕改了嗎?你為了改造吳郡水利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又承載了多少希望,你就甘心看著這一切前功盡廢嗎?”

  李基的神色略微一怔,轉而笑了笑,答道。

  “子仲,我可是李基,李子坤,被主公譽為可作社稷基石之才,我心中已有定計。”

  糜竺聞言,足足數息過後,方才連忙躬身向著李基行禮道。

  “抱歉,子坤先生,適才竺心中焦慮,失禮了。”

  “不,子仲所擔心的確實都是有理有據,主公將吳郡錢糧盡交於子仲之手,可見識人之明。”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接著說道。

  “主公料想也等我良久了,還請子仲恕基失陪,他日再宴請子仲細述。”

  隨即,李基拱了拱手便轉身離去。

  只是,不等李基消失在轉角,糜竺便忍不住再度開口道了一句。

  “子坤,諸事當宜穩,萬萬不可影響水利開發。”

  李基回首看了糜竺一眼,然後神色沉穩自信的點了點頭,方才離去。

  隨即,李基重新轉頭看回面前糜竺所看不見的角度,劉備赫然正站在此處。

  對此,李基不由得感慨:糜竺此人也當真不簡單啊!

  或許劉備一開始便在此處聽完了李基與糜竺的對話,又或者是半途才到。
    但是糜竺的目的顯然易見,糜竺深知直接勸說劉備不可行,亦擔心自己同樣說不動李基。

  因此,糜竺才特意在這裡攔下李基,且料想劉備在得知李基返回府衙之下,必然會出自來迎。

  在這種情況下,糜竺攔下李基所說的話不僅是向李基進言,更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向劉備進言。

  ‘果然,但凡是君子就沒有一個心眼是單純的……’

  李基暗暗地吐槽了一下糜竺這一位濃眉大眼之人,然後走入到轉角之中向著方才向著劉備行禮。

  只是,劉備一把抓住李基的肩膀,略微搖了搖頭示意李基無須多禮後,便直接拉著李基往自己平日理事的側廳而去。

  隨後,劉備令夏侯博親自在側廳正門守備,不許任何人打擾自己與李基。

  待入了側廳之內,劉備拉著李基坐下後,方才開口道。

  “子坤,適才子仲之言你怎麽看?”

  李基聞言,心中亦是有了幾分感慨,充分地感受到了幾分身不由己的感覺。

  隨著開發吳郡的水利計劃漸漸鋪開,此事縱是李基想要停下,也同樣有著一批支持者會推著李基繼續完成這個計劃。

  糜竺的反應,不僅僅是為了那一片公心,更是由於如今糜家已經完全與劉備、吳郡綁在了一起。

  因此,在糜竺意識到水利開發持續進行下去對吳郡深遠的有利影響後,幾乎會全心全意的支持著這個計劃。

  可以說,但凡是反對開發水利之人,某種意義上幾乎算得上是糜竺的政敵。

  ‘政治,有時候當真是樸實無華又有趣……’

  李基的腦海之中閃過這個念頭,轉而答道。

  “子仲所言,想必也是如今吳郡上下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只是礙於主公與基的威望,無人能正面反對主公的決定罷了。”

  “那子坤可是支持於備?”

  劉備目光炯炯地看著李基,甚至眼神之中透露出著一絲忐忑與緊張。

  “倘若子坤當真反對的話,備亦不是一意孤行……”

  不等劉備說完,李基笑著開口道。

  “基與主公,同心同德!”

  劉備聞言,臉上不由得一喜,道。“子坤如此說,那備便放心了。”

  不過,劉備的神色再度生出幾分憂慮,開口道。“只是,子仲所言不無道理……”

  劉備一邊說著,一邊從身旁將一個裝著五六卷竹簡的托盤推到了李基的面前,道。

  “時間緊迫,這是錦衣司目前調查到的全部消息。”

  李基見狀顧不得失禮,連忙從拿起那一卷卷竹簡一目十行的翻閱起來。

  迄今為止,朝廷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且錦衣司的情報網絡也同樣還沒有伸到中原地帶,除了吳郡之外,僅僅有一小部分開始嘗試著往徐州拓展。

  而這些情報,大多是錦衣司從各個逃難的流民之中匯總而來的信息。

  片刻之後,李基的臉色略有些凝重地放下了手中竹簡,開口道。

  “情況比子仲所知的還要來得嚴峻不少,大旱、大疫算是湊到了一起。”

  不過李基對此也算是早有心理準備,內心稱不上吃驚,但也是頗感壓力。

  以著後世的研究來看,此刻的大漢正處於將會持續百年以上的“小冰河時期”的開端。

  “小冰河時期”所代表的是容易出現極端氣象,各種天災更易頻發。

  因此,李基對於吳郡水利的重視,其中也有著一部分是為了應對乾旱、水災等可能出現的極端氣候。

  只是,李基沒有料到才第二年,中原便再次發生大旱,且還是波及到冀州、青州、兗州足足三州之地的大旱。

  時逢春季,面臨乾旱的百姓們根本無法正常播種,更遑論是接下來的收成了。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為了活命只能逃!
  可以預料的是大旱之後,便是大饑!
  且饑荒恐怕也已經初步形成,大疫也是由此連鎖產生的。

  前年方才爆發了“黃巾之亂”,屍骨遍野,漢軍縱使會特意掩埋屍首,但必然也做不到細細處理。

  饑荒之下,恐怕是有饑民為求活命而饑不擇食,繼而形成了瘟疫。

  “子坤,最讓備為之擔心的便是那瘟疫不知狀況如何?又是否被控制住了?”

  劉備則也是憂心忡忡地道了一句。(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