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華娛:從03年開始做導演》第360章 邀請徐刻加盟
   第360章 邀請徐刻加盟

  將了那些人一軍後,李俞著手開始準備《長城》的籌拍事宜。

  由於這是一部帶有神話色彩的特效大片。

  為了保險起見,李俞找了一個有經驗的特效大師擔任副導演。

  這個人正是華國仙俠片的開山鼻祖,港島黃金年代的鬼才導演徐刻。

  李俞心目中的《長城》和徐刻幾十年前的《蜀山》還有後來的《狄仁傑》系列存在一些共通之處。

  就拿《狄仁傑》來說,《狄仁傑》和《長城》都是選擇了一段歷史作為骨架,然後添加一些新的內容。

  徐老怪還是非常有想法的,他的《狄仁傑》系列在劇情方面先不討論。

  畢竟港島的導演拍不好歷史題材是有傳統的,並不是徐刻一個人的問題。

  只看特效和想象力,李俞認為徐刻做的很不錯,稱得上合格的特效大片,能讓觀眾看得過癮。

  “李導,你很有想法,也很有魄力,我佩服你,敢籌集5個億進行創新拍神話片。”

  他一直都認為特效大片才是未來,可惜早年在港島他的理念太超前了。

  他參與不僅僅是因為《長城》完全對他的胃口。

  徐刻立馬動身北上京城和李俞見面詳談。

  他覺得李俞《長城》系列真的太對他的胃口了。

  外加這是投資5億的超級特效大片。

  他堅信仙俠片、特效大片的路子沒有錯。

  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希望通過《長城》這部電影了結他的遺憾。

  徐刻在收到李俞的邀請後非常興奮。

  《新蜀山》那部仙俠片的開山鼻祖就是他玩技術、玩特效的作品。

  始皇帝代表人族與天鬥,立意多好,多麽富有想象力。

  他一直都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僅通過劇本,他就能看出來李俞的野心有多大。

  特別是在看到李俞的劇本後,他發現電影裡居然有昊天上帝、天庭、仙族等神話元素。

  李俞加入了那麽多元素,就是為了玩特效大片啊。

  他的同行們還在拍黑幫片、警匪片、喜劇片,他一個怪胎用當時的最新特效技術拍仙俠片,結果撲的一塌糊塗。

  徐刻身為一個經歷過的人,他太懂李俞背負的壓力有多大了。

  再加上他這個人想法一貫天馬行空。

  天馬行空和特效這兩個他最愛的元素都有了,光看劇本他就已經手癢了,他認為自己必須要參與。

  《長城》系列的劇本由李俞親自把關,在劇本質量這一塊肯定遠勝徐刻的《狄仁傑》。

  身為一個技術派,徐刻對特效可以說愛得深沉。

  幾十年前,他跟公司的老板提出自己要拍《新蜀山》的想法,還打算邀請好萊塢的特效團隊負責特效製作。

  結果是公司的老板股東們被他的瘋狂的想法嚇壞了。

  哪怕當時的他已經有過《最佳拍檔》等賣座的前作,是一個證明過自己的導演。公司的老板仍然不敢投錢,當場就拒絕了他瘋狂的想法。

  後來他找到嘉和好不容易才拿到三千萬的投資實現自己的想法。

  拿到投資後,他當時面臨的情況和現在的李俞沒什麽兩樣。

  要走一條沒有人走通過的路子,在成功之前免不了招來非議乃至冷嘲熱諷。

  《新蜀山》從拍攝到上映,質疑的聲音從來沒有消失過。

  上映撲街後,這種負面的聲音變得更大了,對他的職業生涯造成重創。

  《新蜀山》後的十幾年時間裡,對特效愛得深沉的徐老怪都不敢再拍這種大型特效片,投資人也不會拿出真金白銀陪他一塊冒險。

  因此,徐刻說佩服李俞並不是恭維,是真心的。
    他很清楚,這是一場豪賭。

  如果《長城》失敗了,那麽李俞未來很多年也不敢碰這種大型特效片了。

  除非李俞完全不要投資人打算自己砸錢拍著玩。

  “徐導,你不也乾過和我一樣的事嗎?有些事明知道很困難,但還是會有想去做的想法。

  因為做了可能會後悔很多年,不做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李俞面掛笑容,非常隨性的道。

  “我那都是陳年舊事了,當時都賠慘了。李導,你可別拿你的《長城》和我那部撲街作品比,不吉利。”

  徐刻微微苦笑,說話的語氣裡帶著一些自嘲。

  他很清楚李俞話裡指的是什麽。

  乾過一樣的事,指的不就是他的《新蜀山》嗎?

  《新蜀山》投資三千萬,票房不到兩百萬,這都不是普通的撲街了,這是撲到十八層地獄裡去了。

  “當時賠慘了不奇怪,當時那一代的港島人都是看查老師和骨龍的武俠小說長大的。

  他們只知道武俠,根本沒有仙俠這個概念。這是失敗的原因之一,當時的港島根本沒有承載仙俠片的土壤。

  還有就是當時的特效技術太落後了,恰好仙俠片想要好看,特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特效對仙俠片的重要性完全不下於科幻片,這是第二個原因。

  兩個原因交織在一起,票房撲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除了這兩個大問題外,還有一些小問題,劇本太差了,形式大於故事。

  劇情支離破碎,凌亂又跳躍,整部電影看下來給人一種拚湊起來的感覺。”

  人家徐刻跨越上千公裡從港島飛到京城,李俞當然不會一見面就鞭屍徐刻幾十年前拍的老電影。

  在說完客觀事實後,李俞最後給出一個較為中肯的總結:“總的來說,《新蜀山》的失敗是當時的市場和特效技術太落後導致的。

  如果把《新蜀山》放在現在的內地市場,優化一下劇本一定會有市場。

  因為內地的網文太火了,各種仙俠小說玄幻小說層出不窮,內地的觀眾已經有了仙俠的概念。”

  徐刻聽了李俞的話非常感動。

  那一刻,他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

  李俞居然肯定了他的仙俠路線,還說撲街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電影本身。

  他對李俞的點評完全服氣。

  包括李俞說他的《新蜀山》劇本差,劇情凌亂。

  在編劇這一塊,國內有多少人能比李俞更權威呢?

  就拿《長城》系列的劇本和他的《新蜀山》對比,兩者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

  《長城》系列可沒有劇情凌亂的毛病,劇情非常燃、故事非常清楚,幾乎從一開始就點明了主線,統一六國後的始皇帝不想當天冊封的泰皇,他要當與天齊平的皇帝,他要讓他的子民和仙族平起平坐。

  與天鬥其樂無窮。

  故事通篇下來給人一種非常燃的感覺。

  “在華國除了李導,哪個導演能保證自己的每一部電影劇本的質量都在線呢?

  像李導這樣的,集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於一身的人整個華國只有一個,放眼全世界兩個巴掌也數得過來。”

  徐刻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不免有些羨慕。

  他要是有李俞的編劇才華,他在八九十年代早把港島影壇殺穿了。

  只能說像李俞這種導演能力很強,編劇能力也很強的怪胎真的很難得,根本羨慕不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