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華娛:從03年開始做導演》第334章 投資超越四大名著的大製作
   第334章 投資超越四大名著的大製作
  在李俞的授意下,華流公司正式對外公布有一個正在籌拍階段的影視劇項目。

  導演就是李俞本人。

  劉何平和華流公司簽約的正是這部戲。

  劉何平會在這部戲裡擔任編劇,主要負責權謀部分。

  在聲明裡還明確提到了一點,這部戲不能算作《琅琊榜》的續作,只能說有關聯。

  《琅琊榜》沒填的坑會在這部新戲裡填完。

  之前的小道消息已經讓網友們很興奮了。

  不過網友們不敢半場開香檳,畢竟內娛假消息是出了名的多。

  等到華流公司承認了先前的小道消息屬實,並且放出了更為詳細的最新情報,網友們總算可以放心開香檳慶祝了。

  “千呼萬喚使出來。爺爺,你期待了幾年的《琅琊榜》續集他真的來了,李導又拍電視劇了。”

  “《琅琊榜》是一本女頻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李導已經盡量修改那些不合理的外掛,讓裡面的權謀戲更合理。

  不過在權謀這一塊,《琅琊榜》被《大明王朝1566》甩了好多條街。

  我是先看《大明王朝》再看《琅琊榜》,所以我覺得《琅琊榜》的權謀有點幼稚。

  這回穩了,李導把《大明王朝》的編劇請來專門負責權謀部分,這部新戲絕對值得期待。”

  “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電視劇來了。”

  “李導時隔多年重新回歸電視圈的新作,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除了圈內藝人、網友們開始狂歡。

  資本大佬、投資公司們也在蠢蠢欲動。

  他們開始聯系華流公司,打算投上一筆錢,分上一杯羹。

  李俞的原定計劃是總投資控制在1.5億左右。

  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

  投資方砸過來的錢實在太多了,讓這部戲的總投資飆升到比李俞預期更高的數字,有足足2個億之多。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號稱國內耗資最大的電視劇《新三國》。

  要知道《新三國》是四大名著之一,真正的婦孺皆知的故事。

  像四大名著,只要好好拍,把質量保持在及格線以上基本不會虧本。

  高熙熙的《新三國》夠爛吧?裡面的諸多雷人台詞和吳白鴿的《赤壁》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結果怎麽樣?
  這版公認遠不如《老三國》的《新三國》賺了兩三個億。

  這就四大名著這個大IP的威力。

  一般來說,只要是知名導演翻拍四大名著,那麽基本不會缺投資。

  問題的關鍵在於,李俞的新戲不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名著。

  他的新戲屬於歷史題材裡的冷門分類。

  一部講述冷門歷史的歷史劇能拿到2個億投資是很不可思議的。

  這得益於李俞這些年在電影圈和電視圈取得的優秀歷史成績。

  投資人們都願意相信李俞,大把大把的錢砸過來。

  李俞不接受他們的投資他們還不樂意,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2個億的投資已經是李俞拒絕掉許多小投資方的結果。

  要是來者不拒的話,投資數字會更高。

  劉何平很激動。

  他這輩子都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仗。

  看到這麽高的投資數字,他的創作動力和創作欲望空前高漲,隻用了一個星期就把所有的權謀戲份搞定了。

  他拿著增加了大量權謀戲的新劇本跟李俞見面。

  他的臉上有非常明顯的疲倦之色。

  看得出來,他這一個星期沒少熬夜,也沒少掉頭髮。

  寫權謀這種燒腦的戲份是非常費腦子的。
    要寫的精彩、合理、還得易於觀眾理解,只會更加燒腦。

  李俞認真看了一遍劇本裡新增加的權謀戲。

  他的評價是,你永遠可以相信劉何平的權謀。

  “劉老師,你真是寫權謀的大師,古代封建王朝那一套真的被你研究的明明白白。”

  李俞給出非常高的評價。

  劉何平除了編劇外,還有一個歷史學者的身份。

  他本人肯定是一個博覽群書,對歷史了解非常精深的人。

  在權謀劇這個賽道他是國內的第一人。

  “李導過獎了,這只是我用一個星期時間趕出來的初始版本,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這不是時間緊迫嘛,等後續進了劇組,我還會慢慢調整。”

  劉何平謙虛的道。

  李俞點了點頭說:“我們這部戲有多火熱,劉老師應該有所耳聞吧?
  半個娛樂圈的明星藝人都想從我們的戲裡拿一個角色。

  既然第一版劇本定下來了,我們可以著手安排演員的試鏡了。

  試鏡那天劉老師一塊來吧,你是歷史學者,你對那段歷史的了解絕對比我深。

  有你在旁邊當參謀,我們一定可以選出更加貼合歷史人物的演員。”

  “讓我參加試鏡工作?”

  劉和平的表情很意外。

  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在華國,編劇的地位很低,導演和帶資進組的演員隨時都能改劇本,根本不需要跟編劇打招呼。

  後來就有一些小鮮肉小花自帶編劇進組。

  碰到自己不喜歡的劇情讓自己帶的編劇把劇情改了。

  真正的編劇只能縮在角落裡不敢吭聲,地位就是這麽低。

  劉和平在編劇領域是大佬,他的情況比一般的編劇好很多。

  不過在李俞這種公認的大導演面前他的話語權很有限。

  他壓根沒想到李俞會放權給他,讓他擔任演員試鏡的評委之一。

  聽李俞那意思,好像還會特別重視他的看法。

  李俞注視著一臉驚訝的劉和平,問道:“怎麽?難道劉老師不願意?”

  受寵若驚的劉和平連忙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有點意外,劇本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李導寫的。

  其實主編劇是伱,我只是一個負責權謀戲的輔助。

  在落筆寫角色的時候,你心裡對那個角色應該有了大致的形象。”

  聰明如李俞,他能聽懂劉和平的意思,於是堅持說:“角色是我寫的沒錯,不過我們這部戲的定位是歷史正劇。

  你是歷史學者,肯定比我這個導演系出身的導演更懂歷史,也比我更了解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

  你當參謀肯定不會有錯,到時候你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建議。”

  劉和平當編劇這麽多年,合作過不少導演。

  這一刻,他似乎明白李俞為什麽能越混越成功,而很多導演卻在達到一個高峰後開始走下坡路了。

  李俞在專業人士面前真的從來不自大,並且非常重視專業人士的意見。

  哪像別的大導演呢?成功後開始聽不進勸了。不僅不把專業人士的意見當回事,還認為自己比專業人士都懂。

  劉何平面帶笑意感歎道:“圈內獲得李導這個地位的大導演基本都剛愎自用了,往往聽不進旁人的意見,他們身邊的人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

  李俞笑了笑說:“我爸以前是工頭,幫煤老板挖煤的。”

  劉何平瞬間悟了:“我懂,我都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