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話:仙武大唐》457.第454章 李隆基,亡!
  第454章 李隆基,亡!
  白玉仙目光平靜的看著眼前面白無須的魚朝恩。

  這也是個名人啊。

  魚朝恩是宦官出身,本為宮內近侍,但在安史之亂前並不受重視。

  不過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尤其是李隆基被逼退位後,魚朝恩就抓住了機會積極向李望靠攏從而得到了李望賞識提拔。

  而在後世的平行時空中,魚朝恩也是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抓住機會積極向新天子靠攏,從而得到了新天子的賞識提拔一路高升平步青雲,先是為觀軍容使,執掌大權監管天下兵馬,後面更是被封為國子監事,兼管光祿寺、鴻臚寺、禮賓、內飛龍、閑廄使等職,進封鄭國公
  後世平行時空中安史之亂後唐朝宦官實力做大,也就是從眼前的魚朝恩開始,甚至可以說魚朝恩為唐朝宦官實力的做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魚朝恩之後,還有一個李輔國,這二人加在一起可以說是徹底做大了唐朝的宦官集團。

  甚至李輔國相比起魚朝恩而言還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後世的平行時空中,在魚朝恩被斬殺後,李輔國就接替了魚朝恩執掌唐朝的宦官大權,並與張皇后勾結把控朝綱,權傾朝堂。

  再後來張皇后察覺到李輔國有些失控後想要殺掉李輔國,卻不想被李輔國反殺,甚至就連天子唐肅宗都因為張皇后被殺後害怕李輔國而憂懼死亡。

  而且在最後,李輔國還被封了王,並且死亡都還是安排刺客才殺死,否則單從朝堂上都已經無法除掉李輔國。

  可想而知當時李輔國的權勢在大唐達到了何種程度。

  一個宦官被封王,就已經可見一般。

  魚朝恩與李輔國,這二人絕對可以說是唐朝歷史上的宦官代表人物了,甚至就算放眼古今,都絕對是排得上號權傾一時的頂級宦官人物。

  原本白玉仙還以為隨著原本的太子李亨被誅殺,後續的歷史肯定已經改變,而像魚朝恩這些人恐怕沒有再崛起的機會,結果沒想到就算換了一個太子,魚朝恩還是抓住機會爬了過來。

  果然是應了那句話,優秀的人,哪怕是換了一個環境,他們也總能抓住機會站起來。

  毫無疑問,魚朝恩就是這種人。

  像這種能在歷史上留名權傾一時的大宦官,或許他們不是個好人,但是這些人的能力絕對都是毋庸置疑,而且更懂得看形勢。

  尤其是從眼前魚朝恩到來後不是說奉天子李望的命令來監軍而是奉李隆基的命令來見白玉仙,就更能體現出來。

  魚朝恩低眉順眼的站在白玉仙面前,聽得白玉仙的問話立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正是,太上皇給了下官口諭讓下官此來告訴王爺。”

  “是何口諭。”

  “太上皇口諭,昔日馬嵬坡之變,李望趁機奪權,如今太上皇退位,全都是被逼迫所致,如今太上皇人在靈武,明面上被尊為太上皇,實則一直都在被李望監禁,所以讓下官傳命王爺即刻率兵前往靈武覲見,助太上皇撥亂反正。”

  嘩的一下。

  聽得魚朝恩這話,在場眾將頓時都是不由臉色大變。

  魚朝恩這話絕對是驚天之言,太上皇李隆基居然傳口諭要讓白玉仙率兵去靈武覲見撥亂反正對付如今的天子李望。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從當初的馬嵬坡之變就可以看出,李望能登基明顯是奪權而來,李隆基絕對不是心甘情願退位,如果有機會的話,李隆基肯定想奪回大權。

  而對於李隆基來說,只要能聯系到白玉仙,無疑也就是機會。

  在場眾將頓時也不由一個個心思閃爍起來。

  若是正常情況下,得到這個消息的話他們自然支持白玉仙率兵去覲見助李隆基重新奪回大權。

  畢竟李望和李隆基之間,顯然是李隆基對白玉仙信任器重有加,而李望對於白玉仙明顯有些忌憚提防。

  但是問題是現在天下大亂,他們這些屬下可都已經想好準備擁立白玉仙起兵了,還覲見李隆基幹啥。

  在場眾將的目光都不由看向白玉仙。

  “太上皇真如此說?”

  白玉仙的臉色也是微微的顯露出幾分變幻之色,看向魚朝恩道。

  “下官所言句句屬實,不敢絲毫欺瞞王爺。”

  這一點魚朝恩確實沒有說謊,因為李隆基衣帶詔上的內容翻譯過來確實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只不過魚朝恩隱藏了衣帶詔以及自己賣李隆基的事情罷了。

  在來的路上魚朝恩就已經想明白了,自己來到山南這邊真要按照李望的意思監管白玉仙,那絕對是和找死沒區別,但要是不監軍白玉仙,李望那邊又無法交代,所以思來想去魚朝恩決定將李望也賣了。
    反正已經賣了一個李隆基,也不差一個李望。

  乾脆將父子兩人賣個整整齊齊好了。

  都已經到了山南這邊,抱白玉仙的大腿難道不比李望的大腿強。

  “可有信物憑證。”

  白玉仙沉吟了一下則是又問道。

  “這,太上皇只是給下官傳了口諭,未曾給過憑證,因為李望對太上皇監管的緊,任何與太上皇接觸過的人都會嚴加調查,所以.”

  魚朝恩將早就想好的說辭說出道。

  沒有憑證,那魚朝恩要是說謊了怎麽辦。

  正所謂口說無憑。

  這時候在場的白子瑜立即上前一步拱手出言道。

  “王爺三思,正所謂口說無憑,或許魚大人所言為真,但是沒有太上皇的信物,萬一”

  “末將也以為白將軍所言有理,畢竟口說無憑從,此事王爺還需慎重三思,況且如今我劍南軍正與太平道僵持,牽一發而動全身。”

  “王爺三思.”

  聽得白子瑜的話眾將也當即紛紛起身出言規勸起來。

  白玉仙自然也沒有真的去靈武覲見李隆基的想法,只不過在思考說辭罷了,聽得眾將的規勸當即也是微微頷首看向魚朝恩道。

  “太上皇對我白玉仙有知遇之恩,若真是太上皇有此詔令,那麽無論上刀山火海,我白玉仙自當都是萬死不辭,但眾將之言卻也在理,此事畢竟口說無憑,僅僅憑借魚大人一則口諭,本王也很難做出決定,況且如今戰事吃緊,玉仙也不可能馬上抽身置大軍將士性命而不顧。”

  “如此,魚大人暫且就留在軍中吧,至於覲見之事,容本王再好好思慮一番。”

  “下官遵命。”

  魚朝恩聞言自無不可。

  因為他從頭到尾也沒有真的想過要白玉仙去京師覲見擁立李隆基,畢竟他都將李隆基給買了,說不得現在李望都已經對李隆基動手打算永絕後患了,而且就算現在李望還沒有對李隆基動手,真要讓白玉仙到了靈武覲見助李隆基奪回了大權,要是李隆基知道了他出賣的事情該怎麽辦。

  所以從頭到尾,從離開朔望來山南的路上,魚朝恩就已經想好,接下來自己抱白玉仙的大腿,直接擁立白玉仙稱帝,至於李隆基和李望父子,都去死好了。

  反正如今天下的局面都已經到了這一步,大唐還有什麽前途,就算大唐能續命,那也必然是依靠白玉仙續命。

  既然如此,自己幹嘛還非要抱著李唐的大腿不放,直接抱白玉仙的大腿不更好嗎。

  正好他這次來的時候賣了李隆基,以李望的性格必然會永絕後患,多半會殺李隆基。

  而只要李隆基死,那李唐對於白玉仙有知遇之恩的人可就沒了,白玉仙再起兵的話就無需再有什麽負擔,而且還能打著為李隆基報仇的名號。

  王爺,下官也是來投奔你的啊。

  魚朝恩心道一聲。

  如此魚朝恩也就這般在劍南軍中留下。

  白玉仙對於魚朝恩暫時也就是冷處理的方式,只要魚朝恩不搞事,那就隨意魚朝恩想做什麽。

  連帶著李隆基口諭的事情,白玉仙也直接選擇了冷處理。

  就這樣,又過去了十多日。

  時間進入到三月下旬。

  而這時候,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也從朔方靈武傳開。

  李隆基,病逝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