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158.第157章 大國千乘之國(四千)
  第157章 大國·千乘之國(四千)
  卒…死了?
  “為何如此突然?”風允詢問緣由。

  甲兵道:“隻知曉夜裡喝酒,白日就醒不過來了。”

  風允歎息一聲。

  “王對此事有何安排?”

  甲兵猶豫,但還是如實稟報。

  “王說,希望風君能厚葬,可以王之規格……”

  “不可。”甲兵未說完,風允就製止了。

  “王厚德,但百越如今有新的制度,九黎十部,除卻王外,只有大公小公之分。”

  當初百越脫離禹越名氣豹氏與王生死出入,出力頗多,可也不能因此而亂了忌諱,特別是當初豹氏還力阻國策,其功績早已功過相抵。

  “傳令,為豹氏立大公碑,評為上公,厚葬之。”

  “……諾!”

  大小公碑與九黎十部,其皆為風允為百越所創的“周禮”,是為一國規范,所有的國民、士族,包括王,都要按照這個制度來生活,不得違之。

  這個制度,確定了國內階級,也是不同階級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對於階級之事,風允也並不庇護,因為他為庶民也留下了晉升之路。

  其九黎十部中,大小公的功績皆會記錄在大小公碑,而大小公若是找一些無能之人佔據十部中的職位,而不出政績的話,其也算大小公的敗績,死後就會被評為下公,遭後人唾棄。

  而那些不顧臉面的,也有暗殺之道……

  遂,大小公必定會尋有能之人上位,為他們在九黎十部體系中獲取政績。

  其大小公自己的族內有能者,他們會去照顧,其庶民若有能力,大小公也會招,這就是為庶民留晉升之路,不至於被大小公族把持十部,滅民之晉升階梯。

  在這個政策之上,何況還有俸祿之規。

  國起監督之責,士起管理之任,民起勞作之行。

  而俸祿是先分與民,再分與各士族,最後才是國,若一部不盡職,就會影響所有人的利益。

  其怒意,豈是一大小公能承受的。

  這就是風允五行策中的《土策·規范有文》;土主孕德……是一國護善之道。

  而在《土策》之外,還有《火策》,以作添補。

  《火策·賞罰有度》就是一國刑罰,禁惡之道,其風允寄托在桐國國君所創的刑典之上,在之前的幾個月間,桐國國君以其膝下公子出行別國之由,混跡其中,來百越核對刑罰案件,以之修改刑罰。

  使刑罰既能體現大德之心,也能壓製國內因為發展,而產生的各自罪行。

  ……

  吐出一口濁氣。

  如今五行之策中,金木火土,四策皆已邁入正軌,風允不去幹涉也能讓百越繁榮,就剩下這《水策·巫醫有道》

  巫醫有道,是為傳承,讓一國中,不管是國民還是士族,甚至是王都堅守的文化。

  風允選擇了巫醫之道,其巫為祭,風允不欲改變,百越可繼續之前的九黎祭祀,由瑤地引領。

  而醫…

  此先百越醫者就是巫,但巫少,不落庶民之間,這讓百越不少的國民都因為疾病而亡。

  遂風允準備將醫道作為民之技能,此可與狩獵相互。

  狩獵之人多少知曉些外傷之治,但還不足以為一國文化。

  只有一國之人都知曉最基礎的醫,方為文化。

  這也是底蘊…

  可想而知,其戰時,舉國皆兵,又舉國皆醫,會是怎樣的場景。

  而非戰時,醫者,養生健體,尋常的疾病不染其身,國民健康,子嗣安順,國泰民安。

  隨即,風允摘下發髻上的青枝

  對那本桌上的《祝由》祭之成道。

  “嗡!”

  鄒衍早已經習慣,就靜靜等待風允所行。

  豪光四放!

  潯陽城上空,突然出現一道人首蛇身之相,高聳入天,不見其面。

  浩瀚臨空,其身如肅,其聲如律。

  “祝之緣由,康其體魄,謂之祝由!”

  潯陽之民,紛紛抬頭而望。

  “是風君之聲!”

  這人首蛇身之相,竟是風允之相。

  而隨即,就見到,一道咒鈴,從風允之相中飛出,其代表了風允所著的《祝由》。

  隨之,代表《黃帝內經》的黃爐、《神農本草經》的赭鞭,齊齊飛出。

  與咒鈴一同,高懸在天。

  一道瑩綠光華灑過,潯陽城內的國民隻覺身體一松,收割稻谷還未好透的勞傷轉瞬而愈。

  “風君!”

  “風君大德…”

  潯陽城內之人,紛紛誠心而拜。

  與之同時,這股瑩綠之光也向南,整個百越而去。

  而隨著下拜之人越多,風允之相也越高,其遠處的人也都能見。

  待到百越之人,以至領國之人都能看見風允之相時,就聽:“巫醫為國,玄之又玄!”

  “吼!”

  百越國氣運湧動。

  遠在百越都城的百越王早已經站在了宮門口,拿著代表王的大印,召出百越氣運——黑虎!
  黑虎從百越城上顯現,其身軀巨大,隨著氣運從四周聚來,不斷擴大。

  “此時,吾方知何為國!”

  百越王望著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氣運,其驅之若臂,比之風允未為國相前,不可而與啊!
  早先百越有二十萬數的人口,但各自為族,不為一團,以至於百越有民而不為國也。

  而周禮之國中——

  國有等階,其全憑國自己的實力而分。

  其可分為小國、大國、強國、天子國。

  其區別不單單在於民多少,而在戰車數,或者說是兵力。

  戰車稱為乘!
  其千乘之國是為大國分界,之下者皆為小國。

  而之上者。

  天子六軍,一軍最低有千乘。

  而大諸侯最低三軍,小諸侯最低一軍。

  何又為千乘?
  其一乘為一戰車,戰車之上應有三甲士,其後跟七十二步甲,二十五後勤甲兵,共計一百人,若是千乘之國,就是十萬兵力。

  當然,並非常備軍十萬,而是滅國之戰時,可軍十萬。

  遂,只需常備有其三分之一,即可。

  也就是說,大國之門檻,只有一個,就是常備軍可達三萬三,滅國之戰時,軍力可達十萬。

  這幾個月來,根據風允統計國民後,遞交給百越王的國力可知,在保障後勤運作的情況下,常備之軍可達兩萬,普通戰時可達四萬,滅國之戰時可達六萬。

  “距離大國,不遠矣…”

  百越王在風允的國策中看到了希望,隨即大手一揮。

  那壓在百越都城中的黑虎猛衝而上。

  而蒼穹中的風允之相也揮動,其三本醫書之言,化作篆文打入黑虎當中。

  其國運就此,與風允的玄家巫醫道,共存!

  “咚!”

  如同大鍾震魂,百越之人的眉心微動,皆心頭跳動。

  此時這些國民還看不出什麽,但是那些懂得巫醫之術的人,紛紛詫異,他們對巫醫之學,學而有悟,如同開智一般。

  至此,黑虎隱匿,風允之相也緩緩退去。

  風允重新為發髻插上青枝,將那本《祝由》遞給鄒衍道:“你可觀,但亦要抄錄一份,與之巫婆。”

  “諾。”

  鄒衍嬉笑接過。

  祝由之中,亦有不少陰陽五行之學,對鄒衍有大用。

  至此,五行之策最後一策——《水策·巫醫有道》;其水主智慧……一國傳承之道,也落到了實地。
    ……

  幾日後,王將在百越都城舉行封賜之祭。

  以此獎賞在國策之中的有功之臣。

  “轟隆隆……”

  馬車駛入百越都城。

  車上,鄒衍道:“夫子,為什麽安風族長不跟著我們一同來。”

  風允靠在馬車瞌眸,他慢聲道:“對於安風,以及安氏的獎賞,已經獎過了。”

  艾城的安居,就是其獎賞。

  艾城雖然暫不被重視,可也足夠安氏繁衍生息,比之在山間野地躲藏要安穩許多。

  “哦…”

  鄒衍望著風允身上嶄新的衣物,撇撇嘴道:“夫子,安風族長是喜歡您吧,不然為何要給您做衣……還是百越之地沒有的周禮之服。”

  風允身著一身曲裾,其布料來自邗國,可將安風心思。

  風允微微搖頭。

  “你都說了,周禮之服。”

  鄒衍微愣,但轉念一想,也明白了。

  鄒衍也很清楚,風允不會一直留在百越。

  而安風也清楚,所以才會做周禮之服,而不是百越之服。

  “夫子,您或許不知道一件事。”

  鄒衍嘿笑。

  “王女月聽聞安風給您做衣服,她也去學了,不過嘛……怕是拿不出手。”

  風允目光微黯,搖頭道:“我道在前,卻是不可駐足於此。”

  鄒衍靠近一些,瞅著風允道:“夫子,您喜歡她們嗎?”

  “她們?”

  風允自嘲一笑。

  “允一個都不敢耽誤,怎敢耽誤兩個呢。”

  鄒衍拉著風允的衣服卻道:“可夫子收了安風族長的衣服…”

  風允輕聲笑著。

  “衣服可收,心意不敢領。”

  “如實相告罷了。”

  “啊,收了不就等於收了心意嗎?”

  鄒衍打趣。

  風允輕歎。

  “你啊,這安風族長送的是周禮之服,可不是百越之服,我若不收,才是錯處。”

  鄒衍這才明白。

  “我聽說,王女月應該是在縫百越之服……”

  “咚…”

  百越王宮到。

  鄒衍也將此事放下,其跟著風允上殿。

  而風允對準備拉車離去的蠻娃道:“蠻娃,伱與我們一同去,作為百越義士之領,為那些曾經助過允的義士,尋一份獎賞。”

  蠻娃一聽,撓撓腦袋。

  “多謝風君。”

  三人一同,前往殿上。

  此時殿外殿內,人流眾多,卻都有條不紊。

  隨著九黎十部的出現,各部中的百越人也越發有規矩,不再如之前野蠻。

  “風君安。”

  “風君安…”

  一路上,都有問安之人,風允都是淡淡點頭,步履不停,走向百越王宮內。

  “風君,來了!”二長老與大長老對風允招手。

  此時二人都是九黎十部中的大公,其大長老為司戰大公,二長老為司農大公,都是要職。

  他們二人一見到風允,都熱情以待。

  “二位大公,許久不見啊。”

  “風君都在為百越操勞,我們怎能打擾,不是許久不見,是等著見。”大長老豪爽,一如往昔。

  二長老溫笑,即使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又要安排收糧分發,又要操勞第二季的農要,此時疲憊,也不遮掩其喜悅。

  “走走走,我們先入殿。”

  入殿!

  九司議政也!
  九黎十部,雖有司政部,卻只有九大公,這司政是風允之責,同樣也是王之責,無須大公。

  而此時,百越的九公也不全。

  這是風允定的,若無大德大能之人,甘願幾小公主持,也不要一大公佔位,當然,其大事都由九司議政決斷,也不會影響基本事務。

  “巫婆沒來嗎?”

  二長老詢問,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

  風允點頭。

  “巫婆年紀大了,不易操勞,這幾日強令她休息,我又以運氣之術為她養生健體,如今身體已經有了好轉,二長老若是掛牽,可前往探望。”

  二長老點頭,一旁的大長老緊忙道:“我還有半月就能傷去多余的兵力,到時我就去潯陽看看巫婆。”

  二長老也道:“這幾日我也在忙碌育苗之事,到時結束,我也去探望巫婆。”

  這時——

  “王至,眾人禮之!”

  眾人聞聲,紛紛向兩側安放的竹席案桌走去。

  風允居右,位於右首,二長老居右二……

  大長老居左首……

  而左二,卻是豹駱所居,其色陰鬱,風允望去時,緊忙移開目光。

  其側邊的二長老輕聲道:“豹大沒了,按照規矩就是這小子繼位。”

  九黎十部是風允所作,風允自然清楚。

  “大公碑如何了?”

  早先風允就安排為豹大立大公碑。

  二長老點頭。

  “如今所有的大公都立上了,之後每年在其後作補就是。”

  如今大公也不過七位,其仡氏兩位,司戰與司農。

  豹氏一位,主司法,但實際上,話語權在桐君所做的刑典上。

  瑤地倆位,司巫與司祭。

  南部的圖氏一位,主司民。

  西部的佘氏一位,主司建。

  圖氏與佘氏,風允並不多見,對其性也少知。

  “圖氏和豹氏最是親近,這圖氏老頭也乖張,當初百越獨立時就自大異常,沒什麽德性。”

  “佘氏倒是安穩一些。”

  風允點頭,這圖氏就在豹駱一側,此時觀之,他倒是對風允諂媚笑著,看著不似有德。

  風允回之以笑,就等待百越王論功行賞……

  (求月票,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