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171.第168章 羋姝羋月
  第168章 羋姝·羋月
  三閭之論,在“已經有一個孫叔敖為王權衡諸族,不可再來一個風君壓製……”中暫熄。

  ……

  而歷經一日,轟鳴雷雨不絕,這天色已暗風允也無察覺。

  還是婢上前多點了幾盞油燈,風允才從書中恍然。

  望之,風允道:“你是殿中的?”

  這女子陌生…

  “稟風君,之前一婢手腳笨,遂換了婢來伺候風君,風君若有需求,可驅使婢…”

  風允頷首……

  “風君,風君啊!”

  蠻娃?

  風允抬眸遠望,隨著聲音越發地清晰,就見一大塊頭衝入典籍宮,撲倒在風允面前。

  “風君啊,蠻娃有罪!”

  “嗚…吸,嗚…吸……”

  蠻娃哽咽不斷,啜泣難言,卻不同求風允寬恕。

  “唉,此番怪你已無用,你自省就是,下次若遇緊急之事,莫如此莽撞了。”

  “蠻娃知道了,嗚……”

  蠻娃哭泣聲不斷,抽搐淚流。

  風允無奈,放下手中的帛書——楚國史料。

  起身道:“入夜了,隨我去偏殿烤火說話吧,那日寒氣,怕也傷了你。”

  蠻娃眼中愧疚滿滿,抹著眼淚,跟在風允身後。

  入殿,此時屈原還在抄錄黃鉞之上的《列國·百越》之言,見風允歸,他才戀戀不舍,放下黃鉞,告辭而去。

  與蠻娃在殿中交談許久,讓奴婢整理後院一室,以作居處,就讓蠻娃歸去休整。

  風允又讓婢去熬薑水,以壓寒氣。

  在入睡時,這才拿出那卷禺強相,細細揣摩……

  薑水熱騰,風允的眼皮也隨著種道之術,觀相禺強,緩緩閉上,進入夢境……

  一夜無話。

  再起之時,已是天明。

  “沙沙沙……”屈原迫不及待,早早來殿,在偏殿一角,抄錄其言。

  風允呼出一口濁氣,從榻上起身,其腰間冰寒之意不減,反而越發深厚。

  望向那卷禺強相,風允輕揉眉心。

  這畫像有問題!

  風允搖頭,微歎心道:若不是自己以種道之術觀此相,怕會被其暗算。

  禺強之相,其心口的紋路是錯誤的,若強行運轉,怕寒氣凝身,影響自我,道途入邪。

  “風君醒了…”婢上前,為風允洗漱、著衣。

  待收拾整潔,屈原才來見禮。

  如此之後——

  “風君,今日鬥廉將軍代司馬之位出征,防禦邊界…”

  午時,屈原疾步而來,訴說著今日在朝所聞所知。

  風允頷首,面色卻格外地蒼白。

  屈原蹙眉擔憂:“風君可病了?”

  “非病,只是這幾日觀典籍宮之書,一時入迷。”

  “啊…”屈原一禮:“風君這般的智者依舊尚學,原實在感歎,亦不敢懈怠啊!”

  說畢,屈原又如往常一般,觀閱黃鉞之言。

  而此時,外傳來喧囂聲。

  就見是昭陽司馬,咳嗽而來,而在其身後,是一頹然老者。

  “風君安。”昭陽施禮。

  風允回禮,一旁的屈原也起身向昭陽行禮。

  昭陽望見屈原手中的黃鉞,眼中有詫異之意,但轉瞬即逝。

  “不知昭陽司馬,來尋允,為何事?”

  風允說話時,昭陽身後的老者哀歎一聲。

  昭陽這才拿出一卷帛書,其述道:“風君賢德,暫居吾楚……楚國欲以典籍宮之友暫納風君,以便風君觀閱書籍。”

  “典籍宮之友?”風允眼中含笑,楚君亦無招他入仕之想,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昭陽又道:“風君,這位沈尹華先生,暫為典籍宮下大夫,主持一宮事務。”

  “君上令,若風君對楚之典籍有何不解之處,可詢問沈尹華先生。”

  說著,其退回,讓沈尹華與風允見禮。

  兩人相互而禮。

  “昭陽不便多待,告辭。”

  昭陽離去,沈尹華也向風允辭別,緩緩而離,似乎對君上的決定,並不滿意,甚至是哀怨。

  “風君,這沈尹華原本是為君上講解楚國典籍的下大夫。”

  屈原蹙眉,微微歎道:“之前坊間流傳,沈尹華乃是君上之師之言,這沈尹華還沾沾自喜,如今君上將此人派發來典籍宮自守…”

  風君聞,略默然。

  屈原也是。

  兩人都清楚,楚君對這樣的說法心懷不滿,遂驅離了沈尹華。

  而又令風允有不解處詢問沈尹華,也是為了抬高楚君。

  畢竟,若風君都請問過沈尹華,那楚君有何不可呢?

  對此,風允又覺好笑。

  “這世間,誰不可為師呢?“

  “農者農耕,商者商富,工者工巧,士者士禮,這些都是智慧,所謂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長處來補全自身的所需,這並不是需要為難的事情。”

  風允去坐好,淡笑搖首。

  “明日,我就去向沈尹華先生問學,其心之所向之事物,不必為之糾結。”

  一旁的屈原聞之,拱手而禮道:“風君尚學。”

  如此,又是一日。

  一早,風允就帶屈原去尋沈尹華。

  此時沈尹華正在一偏殿內,其中似乎有聲。

  “尹華啊,你說你,怎麽就去招惹費無忌呢?”一蒼老有力的聲音,從殿內傳來。

  風允還未詢問,一旁的屈原就道:“這是伍奢先生的聲音,伍奢先生是公子、公主們的夫子,為大夫位,專門教導君子六藝之學。”

  風允頷首,表示了解。

  “兩位先生,風君來見。”屈原上前,向兩位行禮,以稟。

  兩位老先生對視。

  伍奢對視沈尹華,皆詫異。

  “請風君入殿。”沈尹華也不猶豫,揮手道。

  風允入殿。

  向兩位先生行禮。

  然後攜屈原入席。

  往席間一觀,沈尹華眼中的頹然之色雖還憂,但也極力藏下,此時似平日之態。

  而伍奢卻好奇地打量風允。
    “不知風君來尋何事?”沈尹華詢問,對於風君,他是尊崇其賢德之名的。

  風允直言:“來尋沈尹華先生,是希望能了解楚史,一觀楚之風華。”

  “楚史?”沈尹華自嘲一笑,但還是略帶傲氣地抬頭,露出修剪精巧的胡須,似在驚喜。

  “我聽聞風君在楚好幾日,不曉得看了多少楚書?”

  風允對這自傲之色不覺,他並非來學這傲慢,而是來學知識。

  “楚字與余在大庭時所觀的篆文略有不同,幾日間,看得不多,隻觀閱楚之源頭至楚之開辟,其後倒是少閱。”

  “那請風君說說楚之源頭為何?”沈尹華下意識就代入了夫子身份,考問風允。

  風允一一作答:“楚,其稱熊氏,乃羋姓,是為古之祝融-吳回之後也。”

  “其於周初而立,被封子爵於楚地……”

  風允徐徐訴說,沈尹華撫須點頭。

  風允所言,無褒獎,也無貶低,如實而訴,讓沈尹華頗具好感。

  一旁的伍奢也聽得仔細,亦點頭,而在斜望時,卻看見屏風之後,兩個小人頭在浮動,見此,伍奢眼中浮過無奈之色。

  等風允訴說完畢,就聽沈尹華道:“風君啊,你對楚國的史已經很了解了,不偏不倚,這是最好的學史方式啊……”

  “嘭!”

  “什麽聲音?”屈原起身,來至屏風後面,逮住兩個小女娃。

  “兩位公主,怎麽在這?”屈原疑惑。

  伍奢此時道:“老夫今日來典籍宮,就是為兩位公主有事相求尹華先生。”

  “本讓兩位公主在典籍宮觀書等候,卻不想。”伍奢望向風允,其不言而喻,是來看風允的。

  “羋月,拜見風君。”那稍小一些,五六歲大的公主,撲哧著大眼睛,望向風允,不顧及地打量,其眼神靈動,但卻不讓人覺得心懷有異,隻覺可愛天真。

  而另一個稍大些,七八歲的公主,對著風允微微行禮,規規矩矩,小心羞赧,不敢去看風允,只是輕聲道:“羋姝,拜見風君。”

  “允,見過兩位楚公主。”

  羋月…羋姝……

  風允有些耳熟,但卻想不起來。

  見風允對自己行禮,羋月和羋姝都不好意思。

  “哈哈。”伍奢哈哈笑著。

  “兩位公主平日裡捉弄老夫時,可不是這樣的。”說著,望向沈尹華道:“尹華先生,與您說的事情…”

  沈尹華聞聲,先問道:“君上如何說,你清楚的,就是因為…所以才讓老夫來典籍宮。”

  伍奢微微點頭。

  “老夫已稟明君上,君上也同意讓兩位公主向尹華先生學習禮樂……在君上看來,您的禮樂才華,是楚國中最為得體的一位了。”

  聞之,沈尹華淚目,微歎。

  “能教導公主,是老夫的應盡之責。”

  說畢,也算是收下了兩位公主。

  而風允這邊,沈尹華眼中掙扎,思索再三,終道:“風君啊,老夫也算是嘗了虛名的苦頭了。”

  “如今在典籍宮也算不錯,能一閱楚之典籍,以向道焉。”

  “至於,您想向余學習楚史之事,在余看來,是不必的,不過在老夫教導公主之余,您若得閑,可來與余一同談論楚史。”

  風允目微閃,他明白,沈尹華已經做下了選擇,他想留著典籍宮,而非去楚君身前。

  隨即風允拱手道:“那多謝沈尹華先生。”

  見狀,伍奢道:“那老夫先離去了,君上令余前往芍地,協助孫叔敖先生治理水事,如今也要啟程。”

  “你倒是有事可做啊。”沈尹華呵笑一聲,也不留伍奢。

  待伍奢離去後,沈尹華就開始安排奴、婢,操持學習禮樂之事。

  至於風允,也暫時歸典籍宮中,去一觀典籍,待明日才準備去論楚史。

  ……

  時間流逝,在典籍宮中觀閱楚之典籍,風允見識了不少智慧言論,其各種術法有升,以至於玄門之道,都沉澱不少。

  至於其腰間的封印,隱隱有破。

  “這禺強之相,隱隱與《山海經·圖》有關系。”

  呼出一口寒氣。

  在觀想之夢中,風允已經看到了禺強的背影,等完全能看見禺強之後,也能開始如同昭陽一般,召出禺強之相,加持之身。

  這楚國的底蘊,竟不知不覺,向風允敞開了這樣一個口子。

  “風君…月兒和姐姐要考核了。”

  風允正觀閱書時,耳旁傳來聲音。

  “允祝公主月與公主姝,禮樂有成。”風允輕聲道,手中又打開了一卷竹簡,以和帛書對照。

  “哎呀,風君太敷衍了,得去看月兒和姐姐考核才行。”羋月搖晃著風允的胳膊。

  風允無奈,這羋月仗著年小,比之當初在百越時的黎月還直接。

  “去吧。”風允起身,將書放好,這才跟著羋月前往。

  而此時,羋姝已經在殿內練習,傳出略有磕絆的古琴聲。

  “嗯…”風允頷首,這一月來,風允陪同著也算是通曉了些許的音律基礎,對這音律鑒賞也有些眉目。

  羋姝彈奏的是三日前給的新曲,此時能彈奏,已經是基礎有勤,進步很大。

  “公主月啊,你覺得是羋姝彈奏得好,還是你彈奏得好呢?”

  羋月面色一苦。

  “當然是姝姐姐,我能彈出聲就不錯了。”

  風允笑笑,帶著羋月進殿。

  此時沈尹華先生還未至。

  羋姝見到風允,面色一紅,起身來迎,一禮道:“風君安。”

  如同之前一般,規規矩矩,不過因為一月相識,此時也不算羞赧。

  “進步很大,公主姝。”

  得風允誇獎,羋姝柔柔一笑。

  而羋月已經來到古琴旁邊,開始以自己的想法,彈奏古琴,其聲嘔啞,倒是難為人聽。

  “風君,你笑什麽……”羋月怒視,其不過六歲,此時瞪目,倒是有趣。

  “風君不如也來彈彈,我和姝姐姐都沒有聽過風君彈奏呢。”羋月眼睛一轉,就道:“大家都誇讚風君的德行,想必風君對音律應該也十分擅長吧。”

  君子六藝,這是此時諸國,對君子的基礎標準,羋月和羋姝都很期待。

  可風允……何曾學過古琴。

  風允也不為難,一笑道:“余蠢笨,少學,不會音律。”

  風允從破開胎中之迷,恢復前世記憶起,至今不過兩載,其學多為實用之策,治國理念,對於音律之事,卻從未放在心前。

  或者說,與其學音律,對此時的他來言,不如看些史記兵書、地理人文之類的。

  “啊…風君不會音律?”羋月目瞪口呆。

  一旁的羋姝也捂口,不敢相信。

  “不相信?”風允來至古琴前,抬手的儀態倒是因為觀沈尹華教導羋月、羋姝,十分標準,但其挑撥音弦時,卻傳出比之羋月還難以為聽的聲音。

  音高或低,不成曲調,不為人樂也。

  “風君?”

  門口,沈尹華不敢置信,愣然而視,直勾勾看著風允的雙手。

  “老夫臨近時還以為是公主月沒有耐心,心煩而亂調,卻沒想到,風君竟……竟……”

  沈尹華磕磕巴巴,似無法從方才之境中緩過神來。

  “風君怎不會樂聲,這可是君子之禮……而您也是風君,是名譽千裡的賢德之人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