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第37章 國曰重民,民曰重國
  第37章 國曰重民,民曰重國

  策畢!

  風允眸光爍爍,一股於氣消散,眼如皓月星河。

  嗡!
  隻感胸中文氣翻湧,腦海如波濤呼嘯。

  一股接著一股的氣流湧入自身命穴,散入靈魂,最終又匯集至意識眉心!
  “文人已達入流之境界,是為真正的異人!”

  恍惚片刻,這突破來的突破,風允尚還沒緩過神。

  “就這般簡單?”

  “嗡!”又是一聲清鳴,卻是那帛書上浮現出文氣,如霧如幕,隱約能瞧見鐵索之象。

  很快,文氣收斂,隱入帛書之上的篆文當中。

  篆文隱隱豪光,但也隨著文氣退去,而變得質樸。

  風允心若有感,在帛書上,提筆寫下——共戚策-共戚而舟,以小墜大。

  同休共戚,同休者,同歡樂也;共戚者,同憂患也。

  隻取共戚而無同休,是為共同危難之時,所用之策,一旦危機解除,人心思變,應立即斷盟方可……

  而風允又著重強調了以小墜大,一墜越國,亡其惡;一墜吳國,免其貪。

  如此,此策才是大功告成。

  “阿嫂,可有獸皮?”

  風允急匆匆出門,阿嫂正在縫補衣物,聞見風允聲,立即道:“有黃羊皮,可要作何?”

  “明日君上召我出仕,我寫了些東西,想著用帛書呈上,遂來找獸皮作表。”

  “君上?”

  “你把帛書拿來,我這就給你去縫!”

  大嫂不識字,但看帛書之上的文字也似乎有感應,看之如霧裡朦朧,暈暈乎乎。

  “拿去,明日你可小心對答。”將帛書遞給風允,嫂子也不多問。

  “自是曉得其中利害,還請阿嫂勿要說出去。”

  “放心,我等伱入了君上眼,踏上了朝再說。”

  事畢,風允這才用細繩將帛書卷好,別在腰間。

  在回到屋後,他這才有時間去看面板上的變化。

  ——職業面板

  姓名:風允

  天賦:種道-《周易-四卦》

  異人階位:後天三流

  主職業:文-守藏史

  地位:禮上士
  副職業:夫子
  職業屬性:
  文氣:61
  名望:39
  管理:60
  政治:42
  職業異術:篆文11、禮劍3、共戚策11、陰陽爻10、未濟卦4
  副職異術:呵斥6
  ……

  除卻文氣和一些屬性的上升,風允的異術也有進步,還多了一個共戚策11。

  與一開始需要從1開始的異術不同,此異術是風允自己創立,與風允的實力對等。

  “異術分為術、法、道,又分別下等,中等,上等,共九品,10即為術法下品。”

  “之前困在後天三流之下,如今突破,篆文也隨之晉升。”

  可惜,《周易》之術,風允還差些火候,下一個卦象也還沒有頭緒。

  ……

  翌日——

  風允衣著玄端,頭上戴好玄冠,這是日常禮服,也是朝服。

  “咚咚咚!”門外響起激烈的敲門聲。

  “進。”風允抬手,一道文氣飛出,化作一股篆文-開,那門栓就緩緩退開,讓外面的人進來。

  “允上士,出事了,有細作刺殺了朝中的一位下士,那細作還將其人頭掛在了宮牆外。”

  “什麽?”

  越國雖蠻夷,但怎會用這樣嫌惡的手段。

  “宗伯讓我告訴上士,大宰傳來消息……”大羅緊忙將越國要求奉上美人還有公子烈為質子的要求。
    “這分明就是恐嚇!”風允氣聲道:”若是不交,越君是否要派細作刺殺君上?”

  當然,這只是隨口一說,大庭國君有國運庇佑,除非國運有異,不然刺殺只是笑話。

  但那位下士也有國運庇護,但只是下士,國運尚淺。

  “此事我已經知曉……陛下召我入宮,我先去宮中,再去與宗伯會事。”

  大羅聞聲道:“宗伯在宮中,啊,上士也要去宮中?”

  風允頷首。

  “不是宗伯讓君上召見我入宮的嗎?”

  “這……這我卻是不知。”大羅撓撓腦袋。

  “嗯,我先去也。”

  “允上士,我送您。”

  一路上,庶民們議論紛紛,義憤之人咬牙切齒,而麻木之人隻當作談資。

  這讓風允再一次想起宗伯所說的國重於庶民。

  庶民與國誰重乎?
  “大羅,你說大庭若是陷入了生死危機,你會為大庭而戰,戰至命絕嗎?”

  “不必說假。”

  大羅也是個實在人,他撓撓腦袋道:“我不知道。”

  風允點頭,他看向一位明顯是麻木之人,問大羅:“那你觀那人,會為大庭戰死嗎?”

  那人衣裳補丁,頭髮凌亂,一看就是貧苦之人。

  “不會,他應該會逃,成為他國流民。”

  風允又問一人,此人衣裳樸素,但眼中有光,其身旁還有一位婦人和孩子,家室不錯,他們聽著交談,都神色不甘,滿是憤恨。

  “越國怎可這般無禮,竟然要公子烈做質!”

  大羅轉動著小眼睛,不確定道:“會吧,他有妻兒在大庭,看他的樣子,應該是在大庭生活了幾代。”

  ……

  一路上,風允都在詢問大羅,不同的行人,他們會不會為大庭戰死,大羅給出的答案,讓風允對庶民與國的關系有了一個解讀。

  臨近大庭伯宮,風允攔下一人,親自問道:“君且留步,敢問庶民與國誰重乎?”

  這人是個庶民,衣著卻得體。

  他道:“自然是國重。”

  猶豫片刻,他道:“您是允夫子,允上士?”

  “正是,多謝賜教。”

  風允問了此人,又尋一人問,此人明顯木訥一些,是兜賣豆子的庶農。

  “國自然是大。”他說話時,望向遠處的大庭伯宮,有著懼怕之意,看見風允衣著不凡,立即擔起自己的豆子,離開。

  等人走後,風允也不再問。

  “允上士,您這是做什麽?”大羅不解。

  風允周身文氣一蕩,卻道。

  “庶民與國誰重呼——國曰重民,民曰重國。”

  “且瞧,民說國重,則為國而盡力,國說民重,則為民而施利;便國民一體,國內無憂其變亂,國外無懼其禍患也。”

  大羅雙眸一亮。

  但很快又黯淡下來。

  因為如今的大庭,似乎並不是所有的民都是真心說國重,而大庭掌權的人,也甚少為民施利……

  “到了,你回去吧。”風允清楚大庭現狀,也知道自己所說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他只是想盡力去靠近這個設想,無愧於心罷了。

  他從腰間拿下帛書,理了理頭上的玄冠,大步往前。

  而前方護衛攔下,風允受命召見,拿出禮上士的符牌後,其通傳不久,風允就在內侍的帶領下前往肅伯宮。

  其內侍,也就是後世的宦官,但並非全都是閹割之人,而這些非閹割之人,只能在宮廷外圍服務,很少深入深宮,他們更多是一種服侍君上的近臣,也是士的一種。

   早上還有一章,這一章衝一下榜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