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130.第130章 天之無情人之自勉(四千字)
  第130章 天之無情·人之自勉(四千字)

  “哄!”驟風撞擊山脈之聲!
  彭蠡澤,長江之北,其水總納十川,同湊一瀆,俱出於彭蠡也……

  其西北接大別山脈,東南接黃山山脈,清潭遠漲,綠波凝淨,夏時漲,冬時凝,四季有大風,浩浩蕩蕩,不見終日。

  歷經多日,風允終於來到風澤之北,也就是大別山脈。

  此時他耳邊全是這大風呼嘯,撞擊山脈,或攜浪而騰,遠揚而去的聲音。

  其勢滔天,就是天上的雲都被風影響,四散驟離。

  風允在山岩之間,躲避大澤之上的驟風,望著地勢圖,與百越王所給的百越國疆域圖對照,相合。

  微微蹙眉。

  這大別山脈被揚粵、英、桐三國瓜分,而揚粵地大,又圍住了百越之西——長江與大半的幕阜山脈和大半的九嶺山脈。

  而在黃山之東北部,又為當時風允入百越時所經過的邗國所佔領,百越只有邊角小山,其東南就為古艾,百越也無險要可守,那處的豹氏依賴生存的懷玉山都是趁著古艾不為國,強行去獵……

  若是古艾為國,意圖針對百越,就可以懷玉山為堡壘,直入豹氏,直入百越之南……

  “也算是將這風澤的地勢圖記錄完全。”

  風允卻越發頭疼,這是他第一次作戰略布局,略顯青澀。

  “百越在風澤之南,即使土地優渥,但常年受到水患侵害,這才使得其余國家,特別是揚粵的忽視。”

  “若是百越之地水患治好,耕作有效,恐為覬覦之地。”

  望著四面被群山環顧,但卻佔領高處的百越國疆域圖,風允暗自揣摩。

  “百越之危,最急之處為東南角的古艾復國……”

  “但其余的邗國有攘夷之嫌,揚粵也本是不服王化,隨意征伐……”

  “兵啊……”

  百越之人擅山野之戰,若是有足夠的兵把守山中要道,則無人能侵入。

  “怪不得巫婆會攜瑤前往廬山,且還是在廬山之北,挨著廬山而建寨,此地為百越西北要道,其北之長江為大通之關,揚粵隨時可乘舟而入百越,這裡是防禦揚粵的要塞!”

  “依山而建,以山為堡壘,進退自如啊。”

  風允此番,不得不感歎巫婆對戰要的老練。

  “之後需向巫婆請教為統帥之道,祭祀與戎是為國要,祭祀,也就是國規,我如今能掌祭祀,但兵戎卻是拖了後腿。”

  “而兵戎,需先有糧,百越之民多善戰,安氏部族七千民都可召五百漢,實在驚人,但再是驚人,也需糧草養之。”

  風允也了解到,此時周地的人口與征兵比。

  非戰時為三十出一。

  戰時十五出一。

  可見百越征兵之暴力,但民卻能戰!
  ……

  “治理水患乃是利國之事,不可緩之,而糧食之事耕作方有,不可急之。”

  “苗方之地本就偏僻,還有時間發展。”

  風允收起地勢圖。

  拿起一張獸皮,提筆而寫——

  風澤之地有五方神靈,北為大別山所出之孤山神,其東為黃山所出之遠山神,其西為長江所出之長江神,其南為大澤所出之大澤神,其中為四方之主-大風神。

  今日允欲斬殺大風神,斷去風洪之災。

  信成,文氣化冶鳥。

  “啾啾啾…”冶鳥飛出,攜信而去。

  風允也一步踏出山間,驟風吹蕩,青年稚嫩的英姿在大風中不斷搖曳,仿佛下一刻就會被驟風吹走。

  但他猶如天柱,就立在山頂,這驟風吹過風允身側,唯有鬢角之間的碎發微動,在未濟卦之力下,這颶風也就只能做到如此地步了。

  他望向遠處大澤交接的大別山脈,目有尊敬,但卻不懼怕。

  “大小孤山,卻成為了聚風之階梯。”

  大別山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高聳而來,如巨刃劈砍。

  其風從西北垂落,順著溝壑之間,呼呼嘯嘯,攜大勢而墜。

  而在風澤之東南,又有黃山山脈遙遙遠望,擋住驟風,與大別山形成巨大遼闊的對峙之勢。

  風允雙眸一動,五行望氣之術大開,掃過這方天地山川。

  就見到大澤深處水寒,而水面處水熱。

  那從西北大別山墜來的風,劃過一座座孤山之間,形成一道道帶著冷意的氣流,這些氣流被大澤水面的熱性吸引、纏繞,卷起一陣又一陣的小浪。

  小浪匯合,形成數百米巨浪,向著黃山西南之處湧去。

  而黃山之地,風允也曾看過。

  這西北之水浪攜風而來,卻被遠望的黃山阻擋,往複而去。

  此時巨浪擊浪,使得這風浪向著四周奔湧,讓整個大澤都湧動著驟風,浪花奔湧,常人根本無法靠近。

  這是整個大澤都成為聚風凶地的原因。

  風允恍惚記起了前世所學的地理知識。

  “冷氣流向下流動,入氣熱地,而熱氣流向上流動,被對流吹動而冷,又向下,如此往複……”

  “這大澤白日受日照影響,散發熱流,吸引西北之冷風,而夜晚散發熱流,衝入天空,之後被氣流層影響,又從西北而下啊。”

  “何況風澤是為水熱之氣,聚於天而引大雨,驚雷方才如此頻繁,特別是夏季炎熱……”

  “這黃山倒是成了擋風屏障了。”

  “怪不得百越之民將這彭蠡澤稱為風澤。”

  風允入澤起,驟風不斷,不時有大雨傾盆,像如此明朗之時,倒是少有。

  再看了幾眼初冬之日下,水澤之上眾多連排的大小孤峰,風允這才向著風澤之南而去。

  “已經找到了風澤為凶地的緣由,破解之法也簡單了。”

  風允有望氣之術,他此時就在觀這西北墜落之風,第一次極向何地,是被何處之山阻擋,只要找到此處之山,就有機會破開一口,以成風口,泄風之威!
  風允目微微亮,祭之以旗,召出白狐九尾!

  “走吧,我們去把那山炸了。”

  風允半開玩笑,以他之力,自然無法炸毀一山,讓風泄去。

  但總有別法,完成他所欲之事……

  就見,在驟風山野之間,白狐遷躍。

  大小孤舟如同浮上水面,而白狐與風允的身影,就在此間越過。

  若是有巨浪時,白狐調皮,甚至會踏浪而躍。

  “乖些,我記些東西…”

  聞聲,白狐聽話,只在山間慢行,方便風君記事。

  風允拿出風澤地圖,將這治理風澤之策記錄在上,之後再歸入《列國策·百越》當中。

  又順著五行望氣的氣流流動,在圖上添加氣象之觀……

  隨著他添加氣象之時,這圖上隱隱泛起文氣豪光!
  “也是這般雅和的天氣,若是像昨日的狂風驟雨,電閃雷鳴,我們可過不去。”

  “轟隆!”

  風允正淡笑輕言時,卻聽雷聲轟鳴,而這風澤的天,也轉瞬布上了黑幕。

  “九尾,去山岩間走。”

  風澤每每下雨時,是最為凶惡的時候。

  那時一道驚雷就能將一座孤山劈裂,風允與白狐若在雨中奔襲,怕是被天雷擊斃。

  “呼!”

  “起大風了。”

  風允目微凜,五行之術下,望向這驟風天雷之間,不由得面色大驚。

  他收起風澤地圖。

  “踏!”而九尾奔襲,周身的狐毛被驟風吹動,它哀鳴高呼,帶著風允跑入山岩之間。

  這裡是大澤之北的一座大孤山,其間有山石壁壘,少綠木,少生靈。

  “山縫之間,應少雷電。”

  風允目光凝重。

  “轟隆!”

  “劈!”
    一道驚天巨雷打落在大孤山之上。

  瞬間山石崩塌,其聲金鳴!
  “這風澤莫非真有神?”

  風允躲避墜落的山石,此山碩大,險阻非常,即使是天雷也無法擊穿,暫時無礙。

  但風澤之上,天雷交加,隱隱有針對此山之勢。

  “或許是針對我的。”

  “萬物有靈,風澤……不,是這裡的風也有靈啊。”

  風允卻是忘記此事,這是非凡世界,天地亦然有靈,而他這習得五行之術的人,對萬物有靈的認知更為深刻。

  “人亦有靈,風亦有靈,山亦有靈,澤……”

  風允看著因為天雷擊大,這大孤山不知何時墜出的新洞道時,目光訝然。

  “風澤之風已成惡風,狂風驟雨,其間的山川河流都不喜之,這是來幫我?”

  五行之術下,風允能感知到外界之風對風允的惡意。

  但又能感覺到這大孤山對他的親近。

  “這大孤山植被甚少,怕也是因為天雷交加,狂風吹襲,難以孕生,就是生靈也少見。”

  以大澤之地,生靈怎會如此之少,還不是這狂風所害。

  “萬物應有度!”風允怒對這風澤之風!
  柔風可善萬物,惡風則損萬物而利己。

  如此風浪,莫說山間植被,就是這水中遊魚都難活下去。

  “轟隆隆!”烏雲被狂風卷來,雷電被風聲引導,一道道驚雷劈砍而下。

  這護住風允的山間,裂開了一道道裂痕。

  風允回首,卻在這驟風之中,看見了一雙眼睛。

  非人哉。

  毫無情緒,唯有滅殺之念。

  “風屬木行,聚而生靈。”

  詫然中,風允渾身一震。

  “轟!”狂風吹過,鼓動天雷擊打孤山。

  山脈不斷崩裂,山勢也越發瓦解……

  搖搖欲墜!

  而孤山還在拚命護著風允……

  並傳達,讓風允從身後出現的洞中離去的訊息。

  “漸卦——下艮上巽,本是循序漸進,漸進蓄德之術,但此時老而不退,新入又老,就如這風一樣,在一潭死水中出生,怎能是德呢?”

  風允在大庭,從一庶民小兒到守藏史,又為司徒使節,在越國為風君,幾經磨礪,一步一進,既是在積國不重用之怒,也是積自我賢能才學……

  回顧此過程,再望此時……

  艮——山也。

  巽——風也。

  惡風襲孤山,欲催孤山之堅,其勢一層勝過一層……

  而孤山的靈性也隨著惡風,一點點消散,灌入惡風,向風允襲來……

  遠遠望去,天昏地暗,烏雲湧動,水澤騰舞,其遠處驟風攜滔天巨浪襲來,而那天空中,惡風鼓動,一道道雷霆欲發。

  “呼!”大風吹!

  “孤山若人兮…”

  “驟風若大世兮……”

  “嗷!”九尾白狐不見清靈呦鳴,隻聞對著大風的怒吼之聲。

  它上前,來的風允身旁輕蹭衣角,想為風允遮擋驟風。

  而風允輕輕安撫,就直面惡風,孤立在山間。

  驟雨傾盆,順著山間裂開的裂縫灑落,打濕了風允的眉心。

  眉心微動,眉心之上的青紋亦然微亮。

  只見發髻微松,那化作青簪的青枝回歸原貌,落入其手。

  黝黑長發,迎風而散。

  發絲間青芒文氣,是風允藏在心中的不屈之意。

  其緊握青枝,高指惡風。

  “漸卦——砥身礪行!”

  “風吹雨擊,千錘百煉以磨礪初心也。”

  文氣從青枝當中,蜂擁而出,化作一個個篆文飛起,衝向天空惡風,為孤山擋住這些雷霆。

  “轟!”惡風吹拂,一道道驚雷墜擊,打在那些篆文之上。

  “鐺!”篆文被打退,越來越退!

  但上面流光溢彩,仿佛有一層薄如蟬翼的屏障。

  而隨著越來越多次的擊打,這層蟬翼一般的屏障也越發緊實。

  “叮!”篆文被雷電打入山體當中。

  “叮叮叮!”

  惡風似在狂笑,四周的風越發呼嘯。

  “共戚而連!”

  共戚策——以小墜大也!

  被打入山體中的篆文綻放文氣,蔓延而出,與周遭的篆文一同形成一個個節點屏障。

  當惡風鼓動雷霆襲擊之時,波瀾微動,山勢已穩。

  惡風大怒。

  不斷地鼓動雷霆擊打,連片的雷電揮灑在天際,整片天空都是雷鳴之音,電光火石,刺得讓人睜不開眼來!

  風允望向遠處隨著風卷來的滔天巨浪,摸了摸臉上的雨水。

  “九尾,先回去。”不顧九尾的反對,九尾就化作文氣歸入青枝當中。

  風允轉身,往那山洞之中深入。

  孤山向風允散發一股感激之意,有風允之術,它才能挨過這連綿不斷的天雷轟擊,不至於山體崩裂而消散。

  “事由我而起,我若有法卻不庇護你,那與我親手殺害你又有何異。”

  沿著山岩走在昏暗的山洞中,越發往下。

  而外面的雷霆之聲停了,水浪聲卻越來越劇烈。

  “轟隆隆……”山石倒塌,卻是孤山斷去洞窟,免得洪水入洞,衝擊到風允。

  “嘭!”外界,一道滔天巨浪,籠罩這數百米的高山,猛然撞擊。

  霎時間只見水花,而不見岩石。

  整個山勢猛然震蕩,風允扶住石壁才免於摔倒。

  而山體間的篆文猛動,隱隱有開裂跡象。

  孤山無事,但大風聚在風澤不知幾何歲月,此時欲摧毀一山,哪裡是風允這不成先天的人能阻擋的。

  怕是再來幾下,篆文就會崩裂消失。

  “等我設法離開山,這大風也不會再盯著你。”

  風澤大風,說得好聽是風神。

  但實際只是趨於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的一種風之規則,它並無人性,唯有晉升自我的意識。

  而風允欲滅風澤之風的行為,是在阻礙他的晉升。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天道無情,唯有私也。”

  “物競天擇,人道唯有自勉,自強不息,方能生存。”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