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140.第140章 出使《共戚策》
  第140章 出使·《共戚策》

  “五百石粟米,我百越只能出兵五千,在東一月啊。”

  “啊這!”邗國使節一愣。

  五千甲兵,出兵一月,不夠啊!
  “這,風君啊,五千怎能敵呢,如今古艾征兵,已經是舉國出兵,足足有二萬之數啊!”

  三萬,根據風允所知,古艾不過十五萬民,出兵二萬,七出一之數,怕是男女皆有,舉國為戰。

  也是,古艾獨立,本就是亂之頂峰,皆助其勢,兵多也是正常。

  對此,風允有所預料。

  “邗國使節,這也是無奈。”

  “我百越以狩獵為主,冬時可是狩獵的好時機啊……”

  “若是我們派出兵去,就無人狩獵,那甲兵餓弱,不也與無兵一般嗎?”

  邗國使節啞然,風允此言在理,只不過他忘記了百越國情,還以為也是耕作之國。

  “就無存糧?”邗國使節試探道。

  風允搖頭,若有存糧,他也不必順大勢而謀利,準備出使別國了。

  邗國使歎氣。

  “那,要多少糧,能出多少兵,吃多久呢?”

  風允如實而言:“邗國使節也清楚一甲兵所食多少,這五百石出五千甲兵一月,三千石出一萬甲兵三月,六千石出兩萬甲兵三月。”

  “要糧之事,我百越並未欺邗國啊。”

  “這…這……”邗國使節低頭暗算。

  五百石……三千石……六千石……

  “這,風君啊,此事還需我歸國後與邗君商議啊。”

  聞聲,風允點頭。

  又道:“自無不可,且邗國此時已送來五百石,那我百越就先出五千甲兵,去東鎮守一月,轄製古艾,以表誠意。”

  對此,邗國使節起身,對風允一拜:“那多謝風君安排了,寒冬臘月,實在不易。”

  “咳咳……”

  百越王咳嗽幾聲,似受風寒所擾。

  “無事,無事,風君與使節說事就是。”

  百越王對周言也不懂多少,他來此不過是擔心邗國欺百越,欺風允,為風允撐勢罷了,不過看來,風允也無須他撐腰。

  他欲帶著桌面的策對離開。

  但風允道:“王,且等,之後余還有事與王商談。”

  這邊,風允對要離去的邗國使節道:“使節請等,我百越除卻邗國外,還欲前往在彭蠡澤周遭的周禮之國,遊說能共舉百越入周。”

  “啊?”邗國使節愣住,不明所以。

  風允笑道:“冬時,余留在百越也是蹲守在火爐旁罷了,不如趁此時去說,恰好,也與使節同去邗國,面見邗君,說明同盟之事。”

  聞之,邗國使節一喜。

  “那余等風君,不知風君何時去啊?”

  風允淡笑道:“待我與百越王說明方才與使節所說之事,就與使節一同……使節可禦車前往城門等候。”

  “可!”

  “…那余就在城門等風君。”

  ……

  待邗國使節歡喜離去,風允才對百越王道:“王,百越人少,多是狩獵為生,時正是新政交接之時,無糧恐引起慌亂……”

  “允欲出使風澤諸國,與之結風澤之盟,以期借糧。”

  百越王聽風允所說,眼中詫異,但緊忙思索,其帶著些許猶豫道:“用何理由?”

  尊周禮之國的人可看不上他們百越。

  “王之前說過依附大周之言,可還記得……”風允以之前百越王之言論定策,此時一一訴說給百越王聽。

  而又道:“王,百越若想發展,需有人口,而我們往南發展,其周圍的揚粵與古艾雖是敵人但也是防備他國的屏障。”

  “揚粵與有法強製,而古艾,允知曉此時比之百越更加缺糧,不然也不會與姑篾結盟。”

  “不若待允去借糧之後,以糧誘之國民,為其民添名做冊,定居記錄,並許諾歸百越後,有二選。”

  “其一為隱姓埋名,歸為百越人。”

  “其二為保留姓氏,稱越外人,生活之上與常人無異,政治之上保留警惕,其次代才為百越人。”

  “這些別國來人,皆送往新城,在其耕田……”

  風允細細與百越王說明有糧的好處,以此可行王道,堂而皇之,不以甲兵,就可並其國力,蠶食此時正值混亂的古艾國,但也警惕一事。

  “王,以糧為誘之時,也需以武威懾,以免刁民某逆,賊國惦記……”

  待出使之策與王交代後,風允又說明五行策對所需謹慎之事,這才向百越王辭行。

  “風君勞苦,為百越而謀,我送風君……來人,把我新打來的虎皮大氅拿來!”

  王為風允親披掛新衣,這才送風允出殿。

  “王送至宮門即可,不必興師動眾,在糧未借來時,只會徒增麻煩。”

  宮外,大雪紛飛,此時正午,也不見一絲暖陽,唯有蠻娃頂著風雪,與一隊甲兵為風允牽來馬車。

  “一切按風君所言。”

  百越王面色慘白,看來也熬不住這風雪的寒冷。

  “都備好了嗎?”王詢問禦馬的馬夫,馬夫緊忙道:“暖爐、被褥,炭火、筆墨、乾糧都已備好……”

  王點頭,親自扶風允上車。

  “風君一切安好,比之糧草更為重要。”

  風允聞聲,淡笑點頭。

  “允不會讓王失望,即使不得其策所欲,也能另起利好之事。”

  關上馬車門。

  “王,且注重身體,快回去吧。”

  “哈哈,多謝風君關心,我這身體還能熬。”

  風允不語,而蠻娃騎上巨熊之後,那百越王又叮囑。

  “巨熊冬日懶惰,能起身已經是不易,與到戰時可用魚血混雜你的血,染其目,就可激其凶性,若是再劃破其眉心,又再添一凶戾……”

  蠻娃認真聽著。

  “你一路上務必護好風君,不得有閃失!”

  蠻娃應聲道:“王您放心,我們這一隊都是各族的義勇之士,頂好的武力,一定能護送風君安全。”

  王點頭。

  而馬車輕動,裹著毛皮的駿馬徐徐向前。

  王注視風允的車隊離去,微微歎息,感歎風允的果決。

  “若是慢些行策,也不無不可,但風君啊,知曉我希望快些……他也是擔心我的身體啊。”

  百越王轉身回殿。

  “去叫巫一來。”

  “諾!”

  ……

  “允師!”方至城門,風允就聽見鄒衍那稚嫩的聲音。

  風允撩開車簾,就見鄒衍身旁,還站著其父,一位古板的中年男子。

  “且停。”

  “籲!”

  從車上下來。

  來的卻不是鄒衍和其父,而是邗國使節。

  “使節上車吧,我隨後跟上。”看見使節期許的表情,風允知曉,此時邗國急需能幫助的盟友,風允此時為百越國相,此時出使,就等於百越國有意結盟,他這2使節的職責也算是完美功成。

  “依風君所言。”

  使節上了他的車馬,風允隨之望去,就見到好幾輛馱著糧草的拖車,被邗國甲兵護送,而百越甲兵在檢測糧食,無礙後,運送回庫。

  “風君安。”鄒衍之父上前。
    “余名離。”

  鄒離……齊國人。

  此時風允看著,此人規矩,就是寒冬也秉承著周人之衣物,不曾像風允一般裹著獸皮大氅,而是從外帶來的棉厚曲裾。

  倒和百越國人大相徑庭。

  “允離百越出使別國,王增允大氅,而允之前的大氅還留在車上,此時見離先生衣裳單薄,就贈與離先生。”

  蠻娃聽見,不明所以,但還是從車廂內替風允拿出大氅。

  “大氅是百越獸皮所製,保有百越山野之風,離先生莫嫌棄……此物在百越之地,比之周地禦寒。”

  風允親自為鄒離披上。

  鄒離目光微動,蹙眉不語。

  風允又道:“允知曉先生來自齊國,齊國有禮也,而百越如今新策,允也不希望浪費先生大才,先生就披著此大氅,去瑤地,助力巫婆行百越之禮吧。”

  聞聲,鄒離一喜,但那副嚴肅的面目下,卻不易看出。

  他目光微動,語氣上帶了些許尊敬。

  “多謝風君,衍,就拜托風君了。”

  鄒離將身旁的鄒衍推出。

  鄒衍嘻嘻一笑,也不參與風允與自己父親的論話。

  “走吧,莫讓邗國使節等急了。”

  “風君請,望君一路順遂。”鄒離施禮。

  風允回禮,就帶著鄒衍離去。

  轟隆隆……車輪壓在雪地之上,滾滾不斷。

  鄒衍在車上,烤著火爐。

  “允師,咱們什麽時候歸來?”

  風允拿著那幅農咒之圖觀看。

  “春時。”

  風允不欲解釋太多,未來之事不是他能決定的,他只能保證一個時間底線。

  “哦……”

  ……

  “呼!”

  寒風吹過,從百越城至邗國,冬日裡需一整日,但這只是邗國邊境,而來到邗國都,已經是兩日之後。

  邗國都-邗城
  城門之外,是擱置的田地,風雪下白茫茫一片,只能看見覆蓋在其下的秸稈。

  而城門上,邗城二字十分敦厚,一彰邗國人之國態。

  而在城下,城門大開,就見一位風允眼熟的公子錦衣華服,他周圍站立著不少身著玄端的士大夫,其皆在寒風中瑟瑟等待。

  “停車吧。”

  見此陣仗,風允還能直溜溜駛入城內不成。

  下車後,風允緩步上前,與之相迎。

  他身上那虎皮大氅,倒與邗國的這些士大夫風情迥然不同,與之鄒離在百越一般。

  不過鄒離是要融入百越,而風允是來出使,出使之臣需秉承本國志氣,不可讓別國小覷也。

  “諸位安,允怎得諸位來此接待。”

  “風君過謙了。”先出聲的卻是邗國的公子。

  風允目微動,也不詫異。

  在途徑邗國遇到邗國公子時,風允就為其出過一策,幫助其挽回名望,此時看之,其還聰明,利用風允之策,在邗國從新獲得了些許地位,不然也不會在一眾士大夫中,作為領頭之人。

  “公子。”邗國使節此時也下車,上前行禮。

  不過他們只是點頭,就簇擁著風允。

  “風君請入城,邗國已經備好了宴席、舞樂,待風君前往驛傳休息片刻,即可前往。”

  前方有一輛四馬之架,是為卿大夫之禦,可見邗國重視。

  “有感邗國之禮,允感懷之。”

  風允頷首,上車。

  邗國的其余士大夫也紛紛上了自己的車馬,護送風允前往驛傳。

  而邗國之民見之,紛紛議論。

  “是風君來了。”

  不知是何人,在邗民之中說明,是邗君欲與百越結盟,此時百越國相-風君前來商議,共阻南下古艾與姑篾之事。

  一瞬間,邗國之人一傳而三,短時間內傳遍了邗城。

  角落處,幾位百越細作交頭。

  “風君令我等宣揚邗國欲與百越結盟之事後,就前往古艾、英方、桐告明結盟之事與百越欲歸附大周之事,且宣揚揚粵因邗國兵力空虛,有意東侵邗國……我們分出幾人去傳,剩下幾人跟在周圍,以便風君傳令……”

  “諾。”

  這人說畢後,也支身離開,他要前往百越瑤地,告知巫婆計劃,讓那些農閑之民,暫緩修建潯陽城,多結兵防禦揚粵。

  且將百越屯兵在瑤地西北的消息告知邗國,引起邗國的關注,讓邗國兵馬出動,製造有意出兵往東的跡象。

  如此,真真假假,才能讓揚粵之東的桐、英、邗相信揚粵有攻伐之心。

  如此,風允此先前在大庭作《共戚策》,也有了用武之處。

  不過並非抵禦真的大國,而是假定一大國為目標,將各小國皆拉入戰局,敵而共之,是為——休戚與共,以敵而同。

  此策行之極險,若是有國出使揚粵,必定暴露。

  “如今百越局勢,不得不用險。”

  若是暴露,只要戰事不起,不傷幾國之民,也無大礙,這些都是細作在民間議論,倒也查不出是百越所為。

  不成之,風允另尋其勢,再作別策皆可。

  “只需我掛幾國使節之印,前往揚粵,就能落實此勢……幸而有古艾與姑篾結盟牽製邗國,給了機會,不過也得快些了。”

  這時……

  “風君,熱水已備好……”

  “知曉,我即刻就沐浴,隨之前往邗國宮。”

  風允沐浴,待穿上備好的衣物,再披上虎皮大氅,這才起身,乘坐馬車前往邗國宮。

  而就在風允前往邗國宮時……

  荊楚之地——

  楚宮內,一大夫跪坐,向君稟明。

  “楚君,我荊楚周圍,非周禮之國已吞並,如今往東之地,再有一兩小國,就是揚粵了。”

  “如今揚粵與我們地勢相當,貿然打破緩衝小國,怕是會起戰亂,不若,我們向南而深?”

  楚君坐於炭火之前,其身旁是一小女娃。

  他一邊用柑橘逗笑小女娃,一邊道:“向南?”

  “西南有夜郎,其勢大而古,我們對其少有了解,隻聞其與蜀、滇皆有聯絡,不好攻之。”

  “而向之東南,是為南越,南越之地部族混雜,文明不顯,他們養活自己都難,可不是我們的目標。”

  “至於揚粵……其國君不偉,不成氣候。”

  “想一策,說動一小國,借道奇襲,就可破國……”

  “借?”那名大夫微愣,但隨之目微亮。

  借道是小事,但奇襲需時機……

  他沉吟道:“不若助力邗國之東的小國,吸引揚粵注意,我們才好奇襲啊!”

  楚君一聽。

  “小月兒,去拿阿父的地圖來。”

  “嗯!”楚君懷中的小女娃起身,歡歡喜喜地去架子上找來地圖,為楚君鋪開。

  其上,隨著大夫與楚君的目光,逐漸望向——百越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