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200.第196章 楚人尚紅為誰而紀
  第196章 楚人尚紅·為誰而紀
  楚國的大寒之年,就這樣在風寒疾病中,草草到來,無人歡慶。

  此時楚君以竭力尋藥,治療楚人風寒,以此來宣揚聲望,引導楚人言論,堵住升爵之哀,確實奏效。

  疾病之間,楚人們對升爵失敗之事,少做提及。

  但每每想起,其目光中還是黯然之色。

  可,堵不如疏啊,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

  風允出行在郢都城內,身旁是昭陽護衛。

  “風子,君上已經允許您前往楚國各地尋訪楚情,但需余隨行。”

  昭陽腰間,別著一把寶劍,其代表了楚君。

  風允能明確感受到其上的楚國氣運。

  磅礴而大,圍繞在四周,似想束縛住風允,以免風允乘九尾、冶鳥而離。

  但又顧及風允為楚國所做的一切,尊敬而不敢亂觸。

  對此,風允搖頭。

  “暫且不用,如今楚國郢都的情況,比之城外諸地,都要麻煩,更為值得了解,以免後人遇到此時之情,難有史料可觀,難而尋策而演也。”

  聞聲,昭陽對風允更為敬仰。

  《列國》一書,因為風允的首肯,且楚君也希望楚國擁有治國之才,此時在楚國的權貴中,多有人觀風子玄門。

  其《列國》的作用,自然清楚,就是以前觀史,便後人行策,推演後事。

  但要完成這樣一本書,卻不是一時一刻能夠完成的。

  其恐耗盡一生,都難以踏遍世間諸國,都無法補全。

  但即使這樣,風允也是值得尊敬的。

  “風子,您傳道玄門,是為了讓當世之人,也能觀世而記,以傳後人嗎?”

  昭陽請教,姿態恭敬。

  風允頷首。

  “我確實有這樣的想法,畢竟我能看見的,只是自己的世界,不能代表整個人族。”

  昭陽默默難言。

  他對風允的敬仰,隨著風允在楚國的行事作風,越發濃厚。

  “風子,當初擒您入楚,是昭陽此生最大的歉意,但也是昭陽最不後悔之事,昭陽死後,必以此為墓志銘,以記此心。”

  風允愣然一笑。

  “這是你的事情,我本來就要到楚,其中插曲並不重要,我看重的是一切行為,所帶來的結果。”

  “轟隆隆……”風允與昭陽正說著,在街頭,一馬車運著浩浩蕩蕩的藥材,駛入城內。

  風允與昭陽退步,讓馬車過去。

  “立春了,寒氣不減,反而加重……”風允眺望。

  天色陰沉,白雪飄飄,地面上多是踩踏而出的黑塊,寒氣凍骨。

  此時街頭少閑人,多是立春之後不得不出門做工,以養家糊口的楚人。

  來往阡陌,卻眉目黯然。

  “堵不如疏,情緒只會積壓在心口的。”

  昭陽聞聲,詢問:“風子,您說的尊祖之事,可能成嗎?”

  尊祖……

  其言論早就在權貴之間爭吵不休。

  其小輩多還以為是詩歌雅會。

  但其中有心者,早就發現了端倪,暗中思考這尊祖如何在楚國實行,實行後,有何利弊,他們在其中又能分潤幾何。

  “若無此先的風寒,尊祖之事,年後能成,但其風寒之事出,轉移了楚人精神,其尊祖之事就要延後了。”

  “就怕再起之時,就會少去諸多機會。”

  風允掃過周圍。

  其大寒之年雖草草了事,但也有不少人掛紅而喜,慶年新立。
    “楚人真的沒有自己的精神嗎?”

  “不,其實這些精神都被《周禮》遮掩,藏在楚人心中,不表於世罷了。”

  “若是《周禮》不存,它們會自己出現,但那樣的過程是緩慢的。”

  “無人牽引,被掌權者首肯,那永遠都是不成體系,分裂之物。”

  “尊祖,是一個囊括諸多族群的精神,以它為核心,能最大限度的包容所有在這片大地上生存的族群。”

  風允已經將解,擺在了楚國權貴們的眼前。

  現在就看他們的選擇。

  “風子,君上是希望尊祖來代替《周禮》的。”昭陽猶豫,但還是說出了此事。

  “孫叔敖國相代表了君上,前日,其與昭陽論過此事。”

  風允點頭,表示明白了楚君傳達而來的意願。

  “是啊,楚君是一位有志向,目光遠望的君主,怎麽會看不到積壓的不滿呢。”

  “但楚君是楚國權貴,可楚國權貴不只楚君一人啊。”

  “屈、昭、景三氏中,或許有目光卓越者,但也只是代表了一部分權貴。”

  “剩下的,只要余一人,都是阻礙。”

  “楚國此時的官員,皆是楚國權貴……怎麽動呢?”

  風允此番極為大膽之言,讓昭陽無言以對。

  “為什麽要動呢?”

  走到民居區域。

  望著那門簷上的紅布,風允略有觸動。

  “咳咳……”

  聞聲,是一老嫗咳嗽,卻蹲坐在外燒火,以陶罐煮藥。

  昭陽為風允解釋道:“風子,國相令,各家各戶,依照人口,分領藥物,歸家自行熬煮。”

  聞此,風允點頭。

  “這樣是會快些。”

  上前,那老嫗見風允與昭陽,身著獸皮鬥篷,衣著華貴,緊忙起身,局促道:“兩位先生,可是有事?”

  老嫗不安,手上烏黑,緊忙擦拭在身,不敢去看風允與昭陽,但也護住門口,似不願讓兩人進去。

  “太姥不必慌張,余只是詢問,您家可祭祖?”

  “祭祖?。”老嫗一驚。

  “咳咳……”

  “怎可,咳咳,老嫗不過是庶民,姓氏皆無,哪來的祖。”老嫗似不欲再說,望向一旁的紅布,膽戰心驚,想驅趕風允與昭陽,卻又不敢。

  對此,風允淡笑而退。

  “走吧。”

  風允四處觀望,其掛紅布者,多矣,但祭祖卻沒有人行。

  “庶民真的無祖嗎?”風允詢問昭陽。

  昭陽思考,搖頭。

  “有,但不被承認,因為沒有姓氏,只有一稱謂之名罷了。”

  風允點頭。

  “是啊,不被承認,但是你瞧,滿目的紅布,又是為了紀念誰呢?”

  “今日飯食,他們是否會想起誰呢?”

  《周禮》,其庶民怎可擅自祭祀呢?
  但誰人沒有先祖呢,即使卑微,模糊,沒有族譜之說,可父輩一代,怎會也忘了呢。

  其銘記在心,不敢祭祀罷了。

  對於楚人對祖的心態,風允很清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