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121.第121章 填報志願,高考結束
  第121章 填報志願,高考結束

  方柏現在不用操心商業上的事情,需要做的商業事,就是每個月就花兩三天時間去催下閥門公司的款,簽新訂單。

  這一兩個月,佳雨公司設備數量已經達到8台,方柏和秦東海商量過,等設備總數量達到十幾台後,就租個幾畝大小的廠房,完成工廠規模大跳躍,未來研製自己的產品。

  讓方柏放心的是,嶽父尚未知道他的真實情況,一天到晚忙著生意,估計也沒心思打聽別的事。

  方柏還要繼續隱瞞他和秦舒雨的關系,嶽父和嶽母晚兩三年知情最好不過了。

  三天后,
  二模的各科分數出來了。

  方柏總分625分!
  語文101、英語96、數學113、物理90、化學92、政治75、生物58。

  他的625分也擠進溫城前一百名,排在第38名。

  學校二模成績公示欄榜首:方柏,625分(溫城第38名)
  學校第二名是一模的第三名,江雅,572分。

  張元清跌到第三名,565分。

  六月中旬還有最後一次模擬考試,也是最接近高考成績的一次模擬考試。

  模擬考試之後,學生就要報大學志願了。

  此次二模總分低於450分的學生非常絕望,看不到考上大學的希望,教室裡的學習氣氛非常壓抑。

  總分710分,只有考上480分以上才有希望考上大專。

  這個分數相當於後世滿分750分的510分,在某些省份就是重點分數線了。

  所以說,這年頭考上大學真的非常難。

  方柏估計,複讀一班這個尖子班,能上大學的有一半人數就不錯了。

  像普通複讀班,一個班級六七十複讀生,也就幾個能上大學而已。

  沒考上的,要不繼續複讀,要不出來打工。

  星海公司招聘人員時,可以招聘這些具有高中學歷的畢業生,培養一下,都可以獨當一面。

  ……

  時間飛速流逝,很快到了六月中旬。

  白天氣溫逐漸升高,星海商場路邊的花卉開始綻放,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花香。

  商場西邊的工地上,地下一層的混凝土框架已經澆築好,工人開始壘邊牆做防水滲透工程。

  方柏剛考完三模,分數出來了。

  總分650分,溫城第二名!
  語文102、英語98、數學115、物理95、化學96、政治82、生物62!

  各科目成績達到新的高度,把全校師生都震驚了。

  如果高考是這個分數,別說複丹了,青北都沒有問題。

  江浙省高考尖子生主要集中在省城、溫城和寧城三個區域,每年差不多能包攬省前二十名。

  語文難考高分,政治也是如此。

  剩下半個月時間,方柏要死背政治和生物,其他科目則穩固學習。

  “方柏,不考慮一下青北嗎?”詹鳳找方柏談談志願的事,三模過後,學生就開始填報志願了,而不是高考前幾天。

  有些學生直接放棄了,感覺高考考多少都無所謂了,看運氣吧。

  方柏搖頭:“我未來事業在申城,帝都水太深,沒法玩。”

  “好吧,說的也是。”

  詹鳳被他的話逗得輕松一笑,依他家裡的財富,畢業後也不可能進入事業單位,肯定要經商的,要不走仕途道路。

  把一本高考填報志願參考書給方柏,讓他看看,看完後給其他學生。

  方柏拿過資料,拿回教室裡了解一下。

  這是江浙省去年各大學的錄取線資料,準不準很難說,省裡教育部門統計的,發放到各高中。

  複丹大學,招生計劃數25,招生錄取人數26,錄取最高分631,最低分568;

  青華大學,計劃122,錄124,最高分643,最低分575;

  華東化工學院,計劃127,錄128,最高分586,最低分505;

  東山大學,計劃24,錄24,最高分558,最低分530;

  帝都林業,計劃7,錄7,最高分522,最低分495;

  帝都協和大學,計劃6,錄6,最高分629,最低分583;

  申城交大,計劃155,錄155,最高分659,最低分556;

  ……

  當方柏看到575分也能上青華時,有些不相信,但想一想,這是盲選呀,也好理解了,估計報的是冷門專業。

  況且,最低分沒有參考價值,得看平均分,不過資料沒有統計。

  估計沒有620分以上,很難穩上青北。

  翻完後,發現最高分只有659分,相當於滿分製750分的695+。

  但這個最高分,而是申城交大,多半是考前沒信心報青北,超常發揮了。

  說不定,659分就是省狀元分數了。

  班裡同學看到方柏在看大學錄取分數線資料,也湊過來一起看,沒一會方柏周圍就聚集了十多名同學,大多數人嗚呼哀哉錄取分數線太高了。

  極少有500以下的,能考上的都是撿漏的。

  “方老大,交大還是複丹?”
    “說不定去青北了。”

  “還沒定。”方柏撇了撇嘴,把資料遞給同學看,揮揮手讓大家散開,他要繼續莽幹了。

  還有十幾天,說不定還能提升一些。

  兩天后,學生開始填報志願,學校要求6月22日之前上交。

  有些省份,六月初就開始準備填寫志願了,但一般都是在最後一次模擬考試之後。

  填寫志願之前,方柏跟秦舒雨打電話溝通了下,他最終選擇申城交大的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

  國內芯片人才太少,方柏覺得光靠自己搞不定,而且芯片相關配套設備難搞到,光有技術也難搞定,還不如先從機械入手,等金手指等級高了再回頭看看有沒有機會。

  當然,未來要不要搞芯片都說不定,一個人能夠在一個領域做專做精都非常厲害了。

  方柏前排的張小愛填了申城的一所專科,她三模分數考了510分,還不錯。

  她同桌三模500分,相差不大,報了溫大。

  大多同學填省內大學,有不少同學問方柏的意見。

  “雖然省內大學錄取人數多,但報的人數也多,加上咱們省考生分數普遍高一些,可能錄取分數都高,如果沒啥把握,還不如挑個偏遠地區的大學,說不定沒上線也有可能被錄取。”方柏思索了下說道,“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而已,最終沒被錄取,千萬別怪到我頭上,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他這麽一說,很多同學覺得很合理,江浙省生源好,省內大學錄取分數反而高一些,不上線就想考上不太可能。

  反而是一個偏遠城市的大學,江浙省學生都不太願意去,報考的人數太少,再加上江浙省生源好,不上線都有可能錄用。

  成績不好的同學,絕大部分都聽進去了,目光紛紛跳出省外大學,而不是省內大學。

  七月流火,7月7日,高考日如期到來。

  方柏帶了一個水瓶,防止中暑,但又不敢喝太多水免得跑廁所。

  考點在自己學校,但監考老師不是本校老師。

  第一天上午考語文,方柏還是有些擔憂,就是怕作文寫不好。

  發試卷前幾分鍾,教室裡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肅穆的氣氛,仿佛時間也被凝固了。

  每位考生坐得筆直,目光專注,臉上帶著絲絲緊張和期待。

  一會後,老師發試卷,方柏拿到試卷後,首先看題目。

  兩道作文題目?

  【1、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要求學生寫想象作文,200字左右。

  2、某班開辯論會,一方的觀點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觀點是“近墨者未必黑”。請你選定一方,寫一篇發言稿參加辯論。

  要求:(1)寫成發言稿和議論文都可以。

  (2)不少於500字。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把不選的題目劃去)。】

  多了一篇小作文,要求字數不多。

  他略想一下,滿月如圓、星球、珍珠、無規則不成圓等等,都可以寫。

  大作文二選一,常見類型,並不難寫。

  他最怕的是後世那種作文題,審題都看不明白,像古文審題《紅樓夢》的,沒看過這本書的人就很蒙,特別是那些古文,看都看不懂。

  方柏抹了下額頭,先從開頭寫。

  寫得比較順,寫完卷子還有時間檢查。

  考完語文,接著考各科目,每天考兩科。

  三天半後,終於考完。

  “哇靠,終於考完了!”

  方柏松了一口氣,好想大聲呼喊一聲。

  監考老師離開後,教室內彌漫著一種釋放出來的輕松氛圍。

  教室牆壁上的備考勵志語錄依然掛著,但它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壓迫感,變得有些蒼白而無力。

  考完後,班主任還要交代事情,讓學生暫時不要離校。

  方柏回到教室,看到大多同學輕松而愉快,但有些同學一言不發,多半沒有考好,感覺前途渺茫,仿佛這個空間裡的一切都在靜靜地等待著下一次的開始。

  書桌上的塗鴉和公式,見證了每個人奮鬥的腳步和努力的汗水。

  不少同學,在自己書桌上雕刻“加油,高四”“明年再來”“永別了,高四”“我愛你,XX”等語錄。

  大多高考生,直接把自己課本給扔了,教室裡到處是散落的書和紙。

  也有個別考生,直接趴在桌上哭了,旁邊同學安慰。

  方柏坐在自己座位上,靜靜地觀看這些同學的舉止。

  高考完,它既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

  在這裡,他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在未來的歲月裡,有人將繼續替他前行,開啟屬於他們的複讀新篇章。

  一會後,詹鳳過來開個班會,安慰一下考得不好的同學:“努力了就好,沒有誰是失敗者,未來人生還很長,上大學並不是唯一出路。

  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一般在七月底開始郵寄,第二批在八月初,同學們拿到通知書後,麻煩到學校登記一下。”

  短會開完後,同學們拿明信片讓方柏簽名,方柏一一答應,碰上關系好的同學就留下電話,就說有需要就到星海商場找他。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