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229.第227章 VCD銷售火爆
  7月21日晚,涼風習習。

  沒有什麽娛樂活動打發時間,似乎看電視便是每天夜晚的必修課。

  雖然這年頭電視普及率較低,但看電視人數卻是非常多,根本不是2020年後可比的。

  智能手機普及後,民眾反而不願意看電視,他們可以在手機上看小說,看短視頻,看八卦新聞,家裡的電視就成了擺設。

  七點半時,全國各地觀眾剛剛看完新聞,看到Y視一台突然冒出李傑的武打片,視頻畫面高清、震撼,聲音有股壓迫感。

  在茫茫雪山峰頂,李傑抱著一個黑色的箱子,被國際悍匪開直升機拿機槍掃射追殺,子彈擦身而過,空有悍匪掃射,後有雪崩追逐,命懸一線。

  剛看前幾秒,觀眾激動興奮起來了。

  今晚有武打片!

  看場面就是不一樣,巍峨的山脈,直升飛機,老外,這肯定是國際動作片!

  而且還是李傑演的,拳拳到肉,而不像某個明星耍猴那樣。

  只是,隨後的鏡頭讓民眾大跌眼鏡,忍不住開罵:“臥艸,這是廣告片!”

  興奮的勁突然被一股冷水澆上頭,一下子就沒了。

  但是,觀眾一下子就記住了,這是一個VCD機的廣告。

  “星海VCD,可唱歌可看電影,值得你擁有!”

  李傑的台詞只有這麽多,要保證朗朗上口,容易傳播,字幕下有“全球第一款影碟機”和谘詢電話。

  國內電視保有量還是非常高的,一個廣告,不低於一億人觀看,讓無數觀眾記住了星海VCD。

  看完之後,還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啥是VCD,只知道可唱歌可看電影。

  那些擁有CD機,還有商人嗅覺的老板,那就更加好奇了。

  到了晚上七點四十五分左右時,再次跳出這個廣告。

  晚上八點鍾時,又跳出同樣的廣告。

  黃金時段,三次同樣的廣告,有些民眾還真有點煩,但沒法避開。

  帶著好奇地問旁人,啥是VCD?

  上面留有電話,有些好奇的觀眾,家裡有電話就打電話谘詢一下。

  為了保證谘詢服務,讓更多人知道VCD機,科技公司準備了幾十部電話,幾十個接話員。

  廣告結束後,服務台就電話鈴聲不斷,有問啥是VCD機的,有什麽功能,什麽價位,在哪裡可以買得到。

  最終定價為3500元,出廠價為3000元。

  也許定價四五千可以賣得出,但買的家庭不會很多。

  當初孫燕搞出來的一千台VCD機被搶購,定價四五千元,都是被廠商搶走拿去仿造。

  愛多VCD的起步價,也就是三千多,銷量才起來。

  VCD機的製造成本價,對星海集團來說並不高,接近兩百元,算上兩張贈送的正版光盤,也就是多幾塊錢而已。

  定價四五千元只能賣十萬台,而定價三千五賣上百萬台,方柏當然選擇薄利多銷,賺得更多。

  出廠價三千元也談不上薄利了,給終端商五百塊錢利潤空間並不大,方柏是考慮到廣告打得好,渠道布局廣,所以盡量壓縮終端空間利潤。

  只要賣得好,終端商還是積極賣的,利潤比得上賣三台黑白電視機了。

  如果競爭激烈,方柏就要給出終端商更大的利潤空間,那只能把出廠價壓下來。

  如果賣得多,終端商還有返利。

  最多一年時間,市場上肯定出現仿造機,定價更低,星海集團就要打擊盜版,得降價。

  第二天,不少民眾去電器商場問,有沒有賣VCD機,問的客戶多了,各地賣電器的老板谘詢哪裡可以批發VCD機。

  顧客有需求,賣電器的老板很快谘詢到各省份的供應商,也可以到廠家直接購買,出廠價都一個樣。

  供應商屬於星海機械公司的銷售點,賣泵機,也代售VCD機,員工拿業績獎勵。

  銷售員提前布局好的渠道,主動聯系終端商,這些電器老板倒是知道從哪裡進貨。

  剛開始時,終端銷售商拿貨不多,而且很多老板都是先拿顧客定金再去進貨。

  各省分還有星海VCD的廣告,統一市場價:3500元!
  雖然定了統一市場價,有些終端商還是會加一兩百塊錢,客戶還是會買的。

  在溫城星海商場,為了配合集團銷售VCD機,方石安排員工在商場大門就做了VCD機的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功能和價格。

  星海商場是浙省唯一批發點,批發價為3000元,五台以上起批,款到發貨,銷售價3500元。

  五台起批,有顧客就想多拉點朋友一起購買,星海集團也不管這些,就相當於團購價,有本事拉到五個人,直接給顧客讓利不算什麽。

  方柏直接安排第一批兩千台VCD機到溫城星海商場進行推廣。

  在7月22日這一天,星海商場隻賣出8台而已,有一半是電器商買回來拆解打算仿造。

  到了7月23日,谘詢顧客越來越多,在溫城開始有人舍得花那個錢購買,也有終端商從星海商場批發。
    在這一天,星海商場銷量就漲到30台。

  又過兩天,已經有附近城市的終端商上來批發貨。

  到了7月30日時,當天銷售達到260台,其中210台是本省終端商進貨,50台是在星海商場銷售。

  溫城當地人有錢,
  買電器,到星海商場,更何況還是星海VCD機,溫城人知道從哪裡可以買得到。

  其他城市宣傳發酵比較慢,但銷售已經打開了,一線城市重點宣傳。

  7月30日這一天,全國各省銷售代理點匯報上來後,累計出貨2500台。

  而之前的9天,僅銷售一萬多台而已。

  銷售慢,主要還是運輸慢,終端商拿貨速度慢,同時大多在觀望。

  方柏急啊,但看到每日出貨量上升非常快,壓力少了一些。

  7月31日,累計出貨3658台;
  8月1日,4566台;
  8月2日,6248台;
  8月3日,7665台;
  8月4日,9332台;
  到了8月5日,出貨量達到新的巔峰,10234台。

  正式破萬!

  出貨量並不代表終端銷售量,星海集團也沒法統計終端具體銷售量,但也算是星海集團的銷量,如果質量沒問題,可沒有退貨一說。

  Y視每天廣告還是繼續轟炸,已經宣傳了十多天,大多觀眾終於知道啥是VCD機了,新聞也有報道,說星海集團自主研發出世界第一台VCD機,大多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國產化達到90%以上。

  每日銷量破萬,真的賣火了,這可不是什麽幾十塊的電子產品。

  各方媒體進行了報道,讓VCD火上加油,更火了。

  到了8月10日,當日出貨量達到了1.5萬台,自上市以來,國內累計銷售十多萬台。

  在東南亞,反饋較慢一些,港城銷量不錯,累計銷量達到了五千台,灣省、島國和棒子國,累計銷量都是三四千台,東南亞等十一個國家加起來約三千台。

  哪怕這些國家或地區消費水平比較高,但宣傳力度比較差。

  但這都屬於出口產品,出口離岸定價為620美元,目前匯率已經漲到5.72,折合3534元。

  賺美元,還拿出口退稅,賺得可不少。

  方柏知道,現在還處於宣傳發酵階段,目前客戶主要是一些不差錢的電子發燒友,還有商家購買回去拆解,所以比較好賣,等過段時間後,銷量很快跌下去,國內能保證日銷萬台就非常不錯了。

  除非,VCD大降價,而且盜版光盤橫行。

  方柏為了推銷VCD機,花錢讓人寫了幾篇盜版光盤的賺錢攻略,在8月5日時就開始有報道了。

  星海集團不宜搞盜版,方柏也不適合玩這個,一旦曝光,對公司和他的名譽都會受損,劃不來。

  想賣正版光盤賺錢,這條路非常難走,還不如讓地攤商去搞盜版。

  《一夜暴富的秘籍》《VCD機衍生的光盤商機》《找富婆,不如賣光盤!》《零成本賺錢》《瘋狂的光盤》……

  標題就太多了,成本一塊錢,賣三元,擁有VCD機的機主,需求量至少十個光盤,一天賣上百張光盤隨隨便便,利潤數百上千元。

  光盤需要刻錄機,有人需要刻錄光盤,自然有廠家去搞刻錄機。

  批發價3000元,市場定價3500元,毛利達到500元,比賣電視還賺錢,問得人多,電器商販看到商機,就打算進幾台回來試賣。

  星海科技公司還有一個促銷方案,花錢派人到各電器商場去問商家“你家有賣VCD機嗎?Y視上面的星海VCD機。”不買就是問,營造需求人多,問得人多了,商家自然會去進貨。

  人工成本低,這種請托的營銷成本並不高,只要賣出一台,公司賺就兩千幾,促銷人員拿到的獎勵也多。

  方柏覺得日出貨量1.5萬台還不行,電視廣告太短。

  自8月10日起,星海集團在各省市紙媒打宣傳廣告,公共汽車廣告,人載三輪車和的士廣告。

  隨著各種促銷方案推出來,VCD機持續火爆。

  自8月15日起,國內開始出現盜版光盤,星海集團VCD機日出貨量達到了恐怖的2萬台!

  持續火爆了幾天之後,紙媒停止宣傳,日出貨量略有下降,穩定在1.6萬台左右。

  上市接近一個月時間,國內出貨量達到27萬台,出口約5萬台,總出貨量達到32萬台,營收十億元。

  支出最大的還是宣傳費用,不帶Y視廣告,花了一千多萬元,這可是1993年啊。

  科技公司一下子就收回成本並盈利。

  公司一個月產能已經達到三十萬台,出貨量32萬台,實際囤積還有一百多萬台。

  方柏和高層分析接下來兩三個月,月出貨量有希望穩定在四十萬台左右。

  有這個信心,主要是後期會增加一些促銷手段,比如買VCD機送禮品。

  定價暫時不會降,如果降價太快,顧客會有顧慮,覺得廠家還會降價,等優惠點再買。

  而通過贈送禮品,比如現在天氣還熱,可以送電風扇,多送光盤等促銷活動。

  沒有競爭對手,在半年內,方柏是不願意降價的。(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