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度韶華》306.第306章 安置(一)
   第306章 安置(一)

  饑民們聽著蔡縣令的指揮,換了個方向,咚咚咚磕頭。參差不齊地喊著:“多謝郡主!”

  陶大等親衛看在眼裡,都對蔡縣令佩服不已。

  南陽十四縣,酈縣一個倒數前三的赤貧下縣,這三年來一步步發展改變,已經脫離貧困,甚至比一些中縣還要強得多。這都是蔡縣令的功勞。更令人稱道的,是蔡縣令當差的用心勤勉和對郡主的忠心忠誠。

  便是眼下,蔡縣令也沒忘了替郡主拉攏民心。怪不得蔡縣令被譽為南陽第一縣令哪!
  蔡縣令溫聲對饑民們說道:“縣衙已經給你們劃出一片空地,莫縣丞在領著人給你們蓋屋子住。在屋子建好之前,你們便先暫時借住在酈縣百姓家中。”

  “現在每戶出一個人過來,將一家人的姓名年齡籍貫都說一說登記下來。”

  這些饑民,有的是同村同鄉彼此相識,更多的是逃荒路上結伴同行的。便是原本不熟悉,這一路行了大半個月,彼此也都相熟了。

  蔡縣令這般親和,饑民們緊繃惶恐的心也平複了不少,各家基本都出男丁前去登記。其余人或墊腳張望,或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這位蔡大人,真是好官,說話和氣,還親自動筆。”

  “可不是?我這輩子,還從未見過這樣的縣令大人。不對,是聽都沒聽說過。”

  他們這些升鬥小民,平日見了縣衙的衙役都得噤若寒蟬退避三舍。哪裡想到,這世間還有蔡縣令這等親民不擺官架子的好官。

  蔡縣令親自動筆登記,寫完一家人,便令身邊的衙役領著這一家子去安置:“唐衙役,你領著他們一家五口去最近的村子裡借住。記著和百姓們說清楚,借住十天左右,每日縣衙都會送糧食來。他們出十日的房子,縣衙每日都給一斤糧食做租金。”

  這就是蔡縣令做事的細致之處了。在百姓家中借住,總是一樁麻煩事,百姓們未必樂意。每日都有租金,還是糧食,這誰不願意?北方大旱災情嚴重糧價飛漲,糧食金貴得很。

  唐衙役拱手領命,將這一戶饑民都領著去了附近的村子裡。

  村子的裡正一聽說是怎麽回事,立刻笑道:“這一戶就住在我家裡。我家裡寬敞,能騰出兩間空屋子。”

  過來湊熱鬧的百姓,一聽說每天有一斤糧食的租金,紛紛心動,高聲嚷著:“我家也能騰出空屋子來。”

  “我家也有,送我們家來。”

  唐衙役每日隨蔡縣令東奔西走當差做事,如今當差嫻熟,應對百姓十分老道:“這是第一戶,後面還有許多戶,很快就有人領著過來。大家能騰出空屋來最好。現在就去收拾。”

  百姓們聽了唐衙役的話,喜滋滋地跑回家裡忙活。住十天,就是十斤的糧食哪!
  第一戶饑民,被裡正領到了家裡。裡正沒有吹噓,他家的屋子確實是全村最大最多的,一家五口有兩間空屋,足以容身了。

  這一戶的男丁,正是當時蔡縣令張口詢問時第一個站出來的男子。他身上的衣服破得不成樣子,人也瘦得厲害,此時撲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謝謝你收留我們。”

  裡正被嚇了一跳,忙伸手扶起男子:“不用跪,快些起來。要謝就謝我們縣令大人,不對,是謝我們郡主。”

  蔡縣令的口頭禪就是“我們郡主”,不管到何處,何時何地,張口必是我們郡主如何如何。裡正聽慣了,順口就說了出來。

  那個瘦高男子紅著眼改口:“是郡主收留我們,給我們糧食活命。我們以後都是郡主的人。”
    裡正舒展眉頭笑道:“這就對了。安心住下,不要多想。瞧瞧你們,都瘦得不成樣子,這一路一定吃了不少苦頭。我這就去給你們燒一鍋熱水,再讓老婆子給你們找幾身乾淨的舊衣服,你們別嫌棄。”

  裡正這般熱心腸,一家五口激動得都快哭出來了,哪裡會嫌棄,連連道謝。

  “對了,你叫什麽?”

  瘦高男子低聲答道:“我姓石,叫大勇。我是並州人,兩年乾旱,地裡長不出糧食,縣衙還催我們交田賦。我們在家中沒有活路,隻得逃了出來……”

  石大勇帶著老娘妻子和兩個女兒逃荒,路途中受過的苦,可想而知。不過,就是在最難的時候,他也沒舍得將女兒拿去換糧食。

  湯氏賣新糧糧種,他鼓起勇氣前去乞討。被秦統領一眼看中,然後以一升糧食的價格簽了全家的賣身契。

  裡正也是個聰明人,聽到這兒已經明白過來了,低聲道:“石兄弟,如果你拋了老母和妻女,就沒有今日的好運道了。”

  石大勇琢磨了一路,早就想過這其中的緣故了,點點頭道:“是,當時求著秦統領收容的人,排出了兩裡路。單身一人的,秦統領一律不要。專要有老有少的一家人。”

  像石大勇這樣的饑民,還有很多。有奸滑之相或是拋棄妻女的,秦戰一概不要。

  能被秦戰挑中送來的,多是憨厚老實的饑民。

  說到這兒,石大勇眼睛又紅了:“這是郡主的恩典。換了別人,就是要買人,也不肯要老弱婦孺。郡主給了我們一家人活路,我這條命就是郡主的。讓我做什麽我都敢。”

  裡正笑了起來:“放心吧!郡主不會要你去拚命!你好好活著,以後在酈縣種田乾活,落地生根,就足夠了。”

  石大勇一個大男人,竟哭了起來。

  六旬的老母和瘦弱的妻子,也都哭了。十歲的大妮和七歲的二妮沒哭,兩個瘦弱的丫頭滿懷希望憧憬,頭靠著頭小聲說話。

  “姐姐,我們以後是不是不用再跑了?”

  “嗯,我們以後就在這裡了。”

  “是郡主收留了我們,給我們地方住,給我們糧吃。你說,郡主是什麽樣子?”

  “郡主就是天上的神仙,比佛祖菩薩還好。”

  “對,我們餓的時候,佛祖和菩薩都不理我們。以後,我就拜郡主!”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