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度韶華》第46章 無知
  第46章 無知
  秦戰振臂高呼:“願為郡主效死!”

  秦戰聲如洪鍾,頓時引燃了眾親兵的熱血激情,一同高呼起來:“願為郡主效死!”

  呼喊聲驚天動地,戰馬昂著頭顱奮力嘶鳴。一時間,校武場裡戰意騰騰。

  薑韶華雙眸燦燦,等了片刻,待眾親兵稍稍安靜了,張口下令:“打起旗幟,出發!”

  秦虎孟三寶等少年親兵高聲應了,率先上馬,打出南陽王府的旗幟。

  這一杆大旗,以紅色做底,上面繡著一隻威風凜凜的赤色蛟龍。正是南陽王在世時所用的蛟龍旗。

  此時大旗展開,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旗幟上的蛟龍似活了過來,在空中遊弋。

  薑韶華策馬向前,抬頭就見蛟龍旗,腦海中閃過祖父慈愛的臉孔,鼻間驟然一酸。

  她按捺下心中酸澀,雙腳一踢馬腹,胯下寶馬精神抖擻,踢踏前行。

  一百親兵在前開道,一百親兵左右環護,秦戰領著親衛一營的六百精兵隨後,劉恆昌領著三營二百人殿後。

  每人雙馬,也就是兩千匹駿馬馳騁。塵土飛揚,大地震動。官道旁的樹林裡,不時有驚鳥飛出。

  這陣仗,令人熱血沸騰。

  宋淵緊跟在郡主身側,不時轉頭看郡主一眼。如此行了十幾裡地,只見郡主神色如常,宋淵才稍稍放了心。

  快馬去酈縣,要三日路程。行軍趕路最是辛苦,不知郡主能不能撐得住。

  行軍二十裡,便要停下歇息半個時辰。親衛們要休息,馬匹也得歇一歇,喝水吃些豆料草料。

  一夜倉促準備的軍糧,就是面餅和涼開水。另外,每人還發了一塊鹹菜疙瘩和一塊拳頭大的肉。

  這是普通親兵的軍糧。到了薑韶華這裡,吃的就豐富多了。章媽媽熬了一夜沒睡,領著王府裡的廚子忙活了一夜,準備了幾個包袱的吃食,都掛在銀朱和荼白的馬上。

  銀朱吃力地拎著沉甸甸的包袱,俏臉掙得通紅。

  孟三寶立刻過來幫忙,替銀朱將包袱拎到郡主面前。打開包袱的那一刻,香氣直撲鼻息而來,孟三寶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精巧的各色面點,兩口一個正好。鹵製的豬肉牛肉香噴噴的,還有兩盤爽口的醃製小菜。

  騎馬半日,饑腸轆轆,哪裡聞得了這樣的香氣。

  薑韶華招呼宋淵和秦戰劉恆昌過來一同吃午飯。有過先例,再看郡主吃得多,眾人也沒那麽驚訝了,埋頭填飽肚子。

  秦戰吃飽抹了一把嘴,低聲道:“郡主,我昨夜派了十個人先行一步,去打探土匪窩子的具體位置。領頭的是小田,陶大也去了。”

  小田自小長在山林裡,身形輕巧,又是神射手,領頭去探地形最合適不過。陶大沒那麽靈巧,卻力大無比皮糙肉厚。萬一遇到危險,陶大一人就能打對方七八個。

  薑韶華略一點頭,輕聲道:“放心,我沒被怒火衝昏了頭。等小田領人摸清土匪窩的具體位置和人數,我們再動手。”

  昨夜得了消息之後,秦戰立刻從二營借了小田,打發去探路的也都是身手最好的精銳。就是怕郡主年少氣盛,一腔熱血去剿匪,萬一出個什麽差錯,他們到地下都沒臉去見王爺。

  現在看郡主頭腦冷靜清醒,總能稍稍松一口氣了。

  劉恆昌低聲道:“郡主,酈縣山多匪多,土匪窩子怕是不止一處。要不要趁著這回一同剿滅乾淨?”
    南陽郡這些年一直還算太平。南陽王在世的時候,派兵剿過幾回匪。南陽王一死,土匪們沒了驚懼,這一年裡蠢蠢欲動,鬧了幾次匪禍。酈縣的匪禍最厲害。

  薑韶華也有此打算。

  來都來了,至少要將酈縣的土匪窩剿滅乾淨。

  薑韶華看向劉恆昌:“劉將軍帶了多少拔寨的器具?”

  劉恆昌答道:“兩具雲梯,三架攻城車,還有兩架投石機。這些器具高大笨重,運送不便,軍匠們拆開分著運送,等到了土匪窩外再組裝。”

  “大軍先行一步,運送輜重的速度慢,遲個兩三日路程也是難免。”

  也就是說,到了土匪寨外,也不能急著剿匪,要等上兩日。

  薑韶華略一點頭:“這些我不懂,劉將軍安排便是。”

  劉恆昌眉頭微動,深深看郡主一眼:“郡主如此信任末將,末將感激不盡。”

  得遇明主,是所有武將夢寐以求的事。這一刻,劉恆昌心裡的遺憾也幾乎到達了頂點。

  郡主什麽都好,偏偏是女兒身。

  薑韶華將劉恆昌細微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未置一詞。

  存在人心裡的偏見就如一座高山。要攀過去,絕非一朝一夕。

  她有的是時間和毅力。

  如此行路一日,天黑之際,眾人在驛館停下。這一處驛館不大,後面設了十來間客房,供出公差的官府衙役歇息。

  今日郡主駕臨,驛丞誠惶誠恐地迎了貴人。在瞥到郡主身後一張張殺氣騰騰的悍然面孔時,驛丞的腿有些發軟,聲音發顫:“微臣恭迎郡主。”

  薑韶華淡淡吩咐:“讓廚房熬肉湯,務必保證所有人都能喝一碗熱湯。”

  一千人的夥食,單憑驛館裡的兩個廚子肯定做不出來。熬肉湯倒是簡單多了。四口大鍋一同開火,半個時辰也就行了。

  驛丞擦擦額上汗珠,滿口應下。

  ……

  酈縣,縣衙後院。

  留著兩撇山羊須又黑又瘦的師爺,哈著腰對悠閑自得品茗的蔡縣令說道:“大人,王府死了三個人,消息傳到王府,郡主定然十分惱怒。大人應該親自去王府請罪,只寫一封書信,是不是太過輕忽大意了……”

  話沒說完,蔡縣令就擺擺手:“一個十歲的小姑娘,能懂什麽。寫一封信糊弄糊弄也就罷了。”

  蔡縣令今年四十有二,舉人出身。可惜朝中沒有得力的靠山,在縣令一職盤桓多年,早就歇了雄心壯志。整日喝酒品茶,懶惰怠政。

  師爺從昨天勸到現在,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大人不在意郡主,難道就不怕陳長史遷怒怪罪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