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度韶華》234.第234章 收成(二)
   第234章 收成(二)

  新收的玉米,還有些水分,生嚼在口中有淡淡的甜味。

  崔渡搬了一竹筐玉米去廚房。

  薑韶華有些不舍:“還是都留著做糧種吧!就別嘗了!”

  崔渡失笑:“今年田莊種了整整一千畝玉米,收的玉米都拿來做糧種,足夠在南陽郡推廣。今晚隻用一筐玉米而已,不影響大局。郡主可以嘗一嘗新糧做出來的食物是什麽滋味。陳長史馮長史他們都在,也正好都嘗嘗。”

  薑韶華也笑了:“好吧,大家夥兒都品嘗。就這一筐,其余的玉米不能再動了。”

  崔渡爽快地應了。

  等等,郡主怎麽也跟著進廚房了?

  “廚房裡煙熏火燎的,郡主就別進來了。”崔渡笑道:“白日忙了一天,先去歇著。”

  薑韶華卻道:“我想瞧瞧,這玉米到底要怎麽做成食物。”

  崔渡再次失笑。

  郡主是天底下最慷慨大方的主公,南陽王府的一眾文武屬官親衛丫鬟們都深有體會。他還是第一次見從容不迫的郡主這般緊張在意。

  郡主執意要留在廚房,崔渡索性也不勸了。他叫來幾個廚娘,讓她們撕開玉米棒子外的皮,將玉米粒剝下。

  廚娘們手腳利索,很快剝出了一大盆玉米粒。

  再看崔渡,動作竟然半點不慢,獨自一人剝出了小半盆來。之後,用水淘洗三次,將新鮮的玉米粒洗得乾乾淨淨。

  之後,在用石磨將玉米粒磨碎。

  廚房裡本來有專門拉石磨的,薑韶華看著熱鬧有趣,親自上手推石磨。崔渡一邊往磨眼裡放玉米,另一隻手裡拿著水瓢,不時倒些水。

  “玉米曬幹了之後,放在乾燥的糧囤裡,放一兩年也沒問題。吃的時候拿一些,用石磨碾成粉。接下來的做法,就和麵粉差不多了。”

  崔渡手中忙活,嘴裡也沒閑著:“今日直接放水一同磨,是因為新鮮玉米水分多,磨不成粉末,索性就直接加水,磨成玉米糊。”

  薑韶華力大無窮,推著石磨像小孩子刷木劍一樣輕松:“玉米粉做出來的餅子,和面餅子相比如何?”

  “口感肯定粗糙一些,”崔渡實話實說:“不過,十分頂餓。”

  這就足夠了。荒年的時候,百姓連樹葉草葉都吃,只要有糧食填肚子,口感細膩粗糙都在其次了。

  薑韶華嗯一聲,繼續推磨。

  大半的玉米都磨成了玉米糊。大鐵鍋裡燉上魚,待魚肉半熟鐵鍋滾熱的時候,將玉米糊團成一個個餅子,貼在鐵鍋上。

  另外一口大鍋裡,熬著大骨頭,湯裡放了些剁成小塊的玉米。

  最後,崔渡還用新鮮玉米粒做了一道炒菜,又煮了一鍋玉米糊。

  廚房裡飄出了濃烈的香氣。

  陳馮兩位長史嗅著香氣進了廚房。

  他們本來不想打擾崔公子和郡主獨處。不過,心裡都掛記著新糧怎麽做成食物一事,到底還是沒忍住來了。

  崔渡轉頭一見兩位長史,忙笑道:“陳長史馮長史來得正好,玉米餅子已經熟了,先來嘗嘗。”

  一鍋玉米餅子,黃澄澄金燦燦的,被魚湯澆了兩回,透著鮮香。郡主已經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個。

  一口咬下去,口感確實粗糙了些,格外有嚼勁,吃起來也很香。
    陳長史吃了小半個玉米餅子,眉頭舒展開來:“這新糧吃起來還算不錯。”

  “何止不錯,以我看,好吃得很。”馮文銘就接地氣多了,學著郡主的樣子,用玉米餅子蘸一口魚湯,邊吃邊誇:“好好好,這玉米非常好!”

  崔渡笑道:“這樣吃著不方便,我來將飯菜都盛出來,去飯堂慢慢吃。還有玉米骨頭湯和炒玉米哪!”

  眾人欣然點頭。

  飯堂裡擺了兩個圓桌,薑韶華和兩位長史坐了一席,崔渡這個大功臣,也一臉坦蕩地坐在這一席,宋淵身為尋糧種的第二功臣,也坦然坐下了。

  其余屬官舍人們,通通坐了另一席。

  眾人試吃新糧做出來的食物,反應不一。

  如沈木這樣的,覺得玉米餅子耐嚼耐餓。牙口不太好的聞主簿,喝著熱騰騰的玉米糊最好。

  陳瑾瑜馬耀宗愛吃和大骨一同熬煮出來的玉米。盧琮偏愛和蔬菜清炒的玉米粒。

  唯有楊審理,吃慣了精細的食物,此時吃玉米,頗有些不適應。勉強吃了幾口,附和著眾人誇了幾句,就悄悄擱了筷子。

  “這玉米確實很好。”薑韶華對每樣食物都很滿意,笑著讚道:“做法也簡單,很容易推廣。”

  陳卓捋須一笑:“再等幾日,就能知道每畝田的玉米產量了。”

  ……

  接下來連著幾日都是好天氣。

  事實上,南陽郡已經很久不下雨了。乾燥的天氣,最適合晾曬糧食。三天過後,玉米被曬得略略變了顏色,水分也被曬幹了。

  再接下來,就是剝玉米了。

  崔渡之前畫了一張圖紙給沈木,沈木拿了圖紙回工房,帶著工匠們在三日內做了一堆剝玉米的器具。

  剝玉米是件苦差事。

  薑韶華貴為郡主之尊,事事親力親為。屬官舍人們有學有樣。親衛們也紛紛都加入勞作。這麽多人忙碌了四五天,總算將所有玉米都剝了出來。

  玉米棒子曬乾後送去廚房,可以燒火。

  玉米粒要繼續晾曬,曬到乾透了,就能放進糧囤了。

  在進糧囤之前,要稱量每畝田的產量。崔渡早有準備,分別預留了十畝田的玉米出來,分別稱量過後,一一紀錄下來。

  薑韶華凝神看去。

  這十畝田的產量各自不同。最多的是一千六百斤,最少的只有一千二百斤。如果平均一下,大概在一千四百斤左右。

  “這是第一年試種玉米,產量不如預期。”崔渡有些遺憾:“我原本以為,每畝田至少能收兩千斤。”

  這話說的,眾人紛紛為之側目。

  一畝地種麥種粟,也就收個四百斤糧食。種一畝玉米,能收一千多斤糧食,產量整整翻了四倍。

  四倍啊!

  這就意味著,同樣的田地,種玉米能養活四倍的人口。

  這是何等的功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