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神通一道,悄悄觀經百年成天仙》第75章 前皇遺孫
  第75章 前皇遺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登高而望,看山下京城一片盛景。

  李真難得的舉起酒壺,自酌自飲,自顧喃呢:
  “貧道今年五十而已矣!”

  三十六載光陰如水過,眨眼逝。

  忽忽間,好似人生已過半。

  但放眼看去。

  此時的他,年華仍舊,不顯蒼老。

  只是偶爾能在鬢角發際裡,瞥見零星灰白。

  昭示著他,已非昔日少年郎。

  當年澄澈的雙眸,業已在時間的沉澱與萬千書本的打磨下。

  消了輕浮,去了毛躁。

  如若幽谷寒潭,碧空一洗。

  深邃而悠遠中,透著幾分雨過天晴般的遼闊。

  忽而轉首,似有所感。

  舉起手中酒壺,對著遠處天都峰遙遙一敬,輕聲道:
  “歲月不饒人,鬢影星星知否。”

  “知否,知否,且盡一杯春酒。”

  也不管天都峰上那人是否注意。

  李真已然將空掉的酒壺丟進雜物堆裡,起身進樓。

  只是邁步間,心裡忽然多了些思緒:

  “長生路遠,你我皆在途中。”

  “百年之後,又有誰能得償所願?”

  搖搖頭,不再多想。

  一切猶未可知,且行就是。

  至於現在。

  應是到了,該吃元宵的時候了。

  “轟隆隆~”

  伴隨著垂象樓大門合攏。

  燈火中照出人影搖曳。

  夜空中的煙火,變得越發燦爛。

  上元節過。

  整個京城便從節日的寬松氛圍中退出。

  上上下下,陷入一片忙碌當中。

  普通人為了生計打拚,官員們為了國家勞心勞力。

  各有各的忙碌,卻也各有各的苦處。

  至於,那什麽勞子南燕國師傅天鳴?

  卻是早就被大多數人拋在了腦後。

  當初豪言壯志說的有多響亮,現在的猶猶豫豫就有多打臉。

  人們過了新鮮勁,就也懶得再提。

  唯有那麽些好事的人,還在不斷收集著他的消息。

  當做茶余飯後的笑料,分享給三五人聽。

  也沒了當初熱度,沒什麽人在意。

  畢竟京城是大周的國都。

  匯聚天南海北四方人士,無時不刻都有新鮮事發生。

  這不,天授十七年剛走上正軌。

  京城裡,就生了個駭人聽聞的事情。

  直達天聽!

  一西域胡商帶一年幼小童到來京城。

  逢人便稱,那小童為昔年舊帝趙長皇孫。

  避難於外,今歸國矣。

  消息出,天下嘩然。

  眾所周知,當年大周皇宮被慕容略攻破之後。

  除了趙長自焚於宮中。

  幾乎所有的趙氏皇族一脈,都被慕容略屠了個乾淨。

  也就是有幾個遠的不能再遠的支脈,幸運逃過一劫。

  當初趙晴能順利的以女兒身登基為帝。

  除過她有恢復社稷的大功之外。

  其實,也和趙家實在是沒什麽男兒能繼承這個皇位有很大的關系。

  無奈之下,即便有很多人不願意。

  卻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直至今日,天下承平以久。

  經過這麽些年的改革治理,大周國力遠勝往昔。

  而且有心人都能看的出來,一旦南燕舊土收回。

  大周就會再度一躍成為當世最強大、最繁盛的國度。

  沒有之一。

  在這樣的局勢下,一個問題就擺在了無數既得利益者的面前。

  當今皇帝是女子,沒有繼承人!
  即便她往後和別的男人生了孩子。
    但只要這個男人不姓趙。

  在他們這些大周老臣眼中,他就血脈不純。

  在法統上,沒有皇位繼承權。

  同時,也就保證不了他們往後的利益。

  今上如今雖然春秋鼎盛。

  但也不是沒有人旁敲側擊的提起過這件事。

  要不要從宗室裡面過繼一個小兒輩,當做皇嗣培養。

  但在朝堂上說這話的人。

  第二天,就被趙晴尋了個借口打發去治理邊疆去了。

  至此往後,再無人敢提。

  不過暗地裡一直都有風言風語傳出,流言不斷。

  再加上趙晴這些年大力支持科舉,初見成效。

  極大的削弱了那些世家豪門的影響力。

  如果說當今大周,誰最想推翻趙晴的統治另立新君。

  那這些失去了過往利益的人,絕對要排在前列。

  只是以前的他們無力施為。

  但眼下這個孩童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些許曙光!
  無論這個孩童的身份真與假。

  只要能借助此事,撬開一些縫隙。

  那.
  事情,就會變得大有可為。

  於是乎。

  在沒有任何準確消息情況下。

  前帝正統皇孫歸來大周,有意帝位的消息,不脛而走。

  飛快的,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

  同時開始向大江南北蔓延。

  無論感興趣還是不感興趣。

  此時,天下無數人的目光都隱隱投在大周京城。

  他們想要看看,眼下的大周皇帝。

  她又會,怎樣做?
  “道長,你說我該怎麽做才好?”

  仙茗山,垂象樓。

  冬寒未去,冷意依舊。

  樓中暖爐正旺,熱意熏熏。

  看著身前滿面憂愁,撓頭不已的趙高。

  李真對這事沒什麽興致,有點昏昏欲睡。

  “道長、道長。”

  “您歷經四朝,見多識廣,就給小人點意見。”

  被他吵的不行,無奈睜開眼。

  入目處,便是趙高那一雙隱隱期待的雙眸。

  撇撇嘴,心道你們皇帝家自己的事情,找我來幹什麽。

  但為了快點打發走他這個煩人的,還是隨口說道:
  “身份確定了,當真?”

  “當真無疑。”

  趙高臉上也有幾分無奈,但還是點了點頭。

  “其父趙程,先皇三子。”

  “當年燕賊攻入京城時,其正好外出狩獵,躲過一劫。”

  “後來一路逃入西域,隱姓埋名,娶妻生子。”

  “直到前些年病故,才將趙平托付給了一胡商,讓其送至京城,鬧出了眼下這一番風雨。”

  有些曲折,有些地方耐人尋味。

  但李真又不是來斷案,懶得深究。

  只是微微頷首表示自己了然。

  旋而問道:
  “那她呢,如何看?”

  “陛下.”

  趙高吞吞吐吐,最終還是明說:
  “陛下只是將那趙平帶入了宮中,至於其它盡數交給了我繡衣都。”

  “說該查查,該殺殺,趙平無辜但背後利用他的人都要揪出來。”

  “就這?”

  李真又閉上了眼睛,不知道他在擔憂個什麽勁。

  “皇帝如何說,伱如何辦就是。”

  “別忘了,眼下你是什麽身份。”

  隨口提了一句,他擺擺手表示送客。

  趙高在原地躊躇了良久。

  最終,還是轉身走了。

  想來他已經有了明悟。

  作為皇帝的刀。

  應是不需要有自己思想的。

  這是作為長輩,李真所唯一能給他的提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