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過去做財閥》286.第286章 摸著小日子過河(第一更,求訂
  第286章 摸著小日子過河(第一更,求訂閱)
  “陳先生為什麽投資收音機廠?”

  在古晉工業區的一家小工廠內,李毅安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位陳先生是一位暹羅僑商投資,他投資的工廠很小眾——收音機。

  “電子管,”

  陳康恭敬的回答道。

  “李長官,因為南海公司能夠提供電子管,所以我才會選擇製造收音機。”

  這就是產業集聚效應,當一個產業於某地發展起來之後,與相互關聯度較高的多個產業,會主動集中於其周圍。最終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產業中心。

  將來的古晉,不僅僅是婆羅洲的另一個石化中心,同樣也是電子工業中心,有輕有重,才能長達發展。這也是李毅安在制定產業規劃的時候,借鑒了另一個世界的經驗教訓而刻意規劃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產業集中,造成的產業衰退導致城市或者地區的經濟的衰退。

  所以,李毅安選擇了產業分散,將各種產業分散在幾個重點城市之中,讓這些城市在經濟上實現多樣化的同時。也有利於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另一個世界的長三角、珠三角那樣的一家獨大,本質就是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所導致的。而通過合理的產業以及教育布局,婆羅洲完全可以避免某一地區的一家獨大,從而確保地區間的經濟平衡。

  當然,婆羅洲不會只有古晉一個電子產業中心,山打根、巴厘巴板以及未來的馬辰,都會建立相應的企業。這既是為了內部競爭,也是為了保持地區經濟工業平衡。

  “那麽現在你這裡的產品銷售情況怎麽樣?”

  “上周我們賣了500台收音機。”

  想了想,陳康說道,

  “雖說眼下收音機的市場不大,可我對婆羅洲有信心,這裡的人員工資高,將來收音機肯定會是家家戶戶都會使用的東西。銷量很快就會上去的,畢竟,現在公署到處在建房子,大家有了家後,誰不想給家裡添點東西?”

  他的這句話,立即說到了李毅安的心窩裡。

  沒錯,有了家,誰不想給家裡添點東西!
  全世界人民都是如此。

  為什麽眼下的這個時間點非常重要,是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在歐美會出現上千萬個家庭,他們都會為自己的小家庭添置東西。

  其實,系統商城裡的那些時裝、家庭裝飾,還是小家電,甚至就連家具,也都可以拿出來作為樣版。

  相比於其它複雜的工業產品,無論是家庭裝飾,還是小家電,都是技術相對簡單的產品,而且也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工業,都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後者雖然對技術有一定要求,但畢竟不是芯片時代,本質上還是機械時代的產品,只是幾根電子管的堆砌。

  技術要求不高,但是利潤卻非常可觀。

  從發展路徑上來說,二戰後日本靠什麽崛起?
  靠的是“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為了推動這一國策,日本官方精心的規劃了其產業複興的步驟。重點發展的就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和輕機械工業。具體來說,一是紡織工業,這個領域日本具有傳統技術優勢等有利條件。二是雜貨工業,包括玩具、裝飾品、自行車、橡膠製品、燈泡等雜貨,其價廉、品種廣,一度成為出口的主力軍。

  從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輕工業和輕機械工業產品的出口在日本出口結構中佔主要比重,成為日本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他們就像兩台引擎一樣,推動著日本的崛起。

  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也開始了他們的產業升級,這一次升級的就是小家電,僅僅十幾年後,日本家電就橫掃世界,與此同時,日本鋼鐵、汽車以及造船等重工業也接連崛起。

  回憶著日本的發展路徑,李毅安的嘴角輕揚,自言自語道。

  “好了,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抄了,不僅要把系統商城裡的商品都弄出來,全都山寨個一遍,還可以……摸著小日本過河嘛!”
    摸著小日本過河!
  就眼下來說,小日本確實是最好的複製對象,當然就是複製日本崛起的路徑而已。

  畢竟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婆羅洲與戰後的日本是極其相似的——工業落後,
  從輕紡到家電,從家電到鋼鐵,從鋼鐵到汽車,從汽車到船舶,再加上因輕紡、家電等行業促進的化工業以及機械製造業,通過這樣一環扣一環的發展與規劃,最終成就了所謂的“富士山奇跡”。

  “從此之後,再沒有什麽“富士山奇跡”了!”

  將手中的筆放下來,李毅安頗為得意說道。

  “摸著小日子過河的滋味也不錯嘛!”

  感慨之余,李毅安倒也有些惆悵了,因為直到現在,北方都沒有好消息傳來,盟軍對日本的進攻仍然在繼續著,甚至就連吳健雄那邊也沒有任何消息。

  現在美國佬的原子彈開發到了什麽地步?
  小日子會在什麽時候投降?
  不得不說,小鬼子真他媽的嘴硬,哪怕是去年冬天日本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他們沒有服軟,現在被盟軍登陸並且佔領了半個九州,他們依然沒有投降,而是繼續頑抗,根據盟軍的通報,他們已經在九州消滅了超過兩百萬敵軍。

  別的不說,僅僅只是從數字上就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慘烈。

  不過,這一切剛剛好,在李毅安看來,小日子抵抗的越久,死傷也就越大,同樣盟軍也會付出更多的代價,但這也意味著盟國將來對日本的懲罰也就會更加嚴重。

  放下手中的筆記,李毅安拿起了太平洋盟軍司令部駐山打根聯絡處送來的情報,在翻看著戰事情報時,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六十六度,輕笑道。

  “看樣子,今年夏天盟軍就能差不多能佔領整個九州了,就是不知道,長崎還能不能趕上那個“胖子”。”

  胖子是誰,就是那個原子彈了。

  長崎,會不會被“胖子”狠狠的坐一屁股,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十之八九非得挨上原子彈之後,才會下定決心投降。

  其實,李毅安不關心日本什麽時候投降,他關心的是,什麽時候可以去日本搬家。

  日本擁有什麽?
  不在於日本擁有多少的機器,或者說設備有多麽的先進,重要的是,想要截胡日本,不僅僅是要複製日本的崛起之路,還有一個更關鍵地方——摧毀日本的工業。

  在婆羅洲的崛起之路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

  就是日本!

  相比於婆羅洲,日本人的普遍受教育水平更高,而且戰前就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即便是工廠在美軍的轟炸中遭受重創,但是主體並沒有損失多少,而且人員還在,因此在製造業效率上甚至技術上,都對婆羅洲有絕對的優勢,如果輕易讓他們重新恢復生產能力,那麽這將會威脅到婆羅洲的崛起。

  不僅僅是威脅,作為競爭對手的日本,將會在紡織業、日用雜化以及家電等各個行業,對婆羅洲形成競爭,這種競爭無疑是不利於婆羅洲發展的。

  所以,從發展的角度上來說,日本這個威脅必須要清除掉。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的摧毀其工業,搬空他們的工廠……

   設定錯了,,,今天只有三更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