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過去做財閥》第436章 保時捷,那是國民車(第二更,求訂
   第436章 保時捷,那是國民車(第二更,求訂閱)
  “讓美國人家家鍋裡有一隻雞,車庫裡有一輛車。”

  這句著名的口號是1928年胡佛提出來的,靠著這句話,他成總統,然後變成了笑話。

  笑話就是,第二年的經濟危機和隨後的大蕭條,讓美國人不僅沒吃到雞,甚至就連同基本生計都難以維持,而胡佛的這句話也淪為了笑話。

  美國人沒吃上雞,反倒是住上了胡佛村。不過能夠解決“住宅”問題也挺不容易的,就是條件差了點兒,四下裡漏風不說,還經常被強拆……

  雖然胡佛的話是笑話,但是這個口號卻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甚至就連同李毅安也不介意重複類似的話——“讓南洋人家家有一輛汽車”。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保時捷父子走進了總統官邸,作為“甲殼蟲汽車”的設計師,對於“國民汽車”,費迪南德·保時捷並不陌生,畢竟,“甲殼蟲汽車”就是一款國民汽車。

  “首先它的結構必須簡單,只有如此才會足夠的廉價。”

  在總統的辦公室之中,保時捷展示著他為南洋設計的“國民汽車”,乍一看上去,車首和菲力·保時捷去年設計的黑色保時捷356有點相似。

  目前保時捷356由“BMW”公司代產,而南洋的BMW公司生產BMW338的則在設計上參考了福特汽車,從去年開始進入了南洋市場,唯一的問題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寶馬”——在歐洲東德也有寶馬,事實上戰前“寶馬”的汽車工廠就在埃森納赫,而慕尼黑寶馬則沒有生產汽車的經驗。

  為此,南洋正在和東德打著官司——我這個最早用寶馬商標造飛機發動機的才是正牌寶馬,埃森納赫是後來收購的汽車廠,以後埃森納赫不準用寶馬這個名字了!雖然官司勝負還沒有得出,但結果必定很簡單——BMW的藍天白雲肯定會屬於南洋。

  如果僅僅只是弄出一輛甲殼蟲的話,那還不如直接從大眾公司把甲殼蟲的圖紙拿過來呢。

  現在,在設計南洋的“國民汽車”時,他們仍然選擇了以甲殼蟲為原型。

  李毅安一邊說,一邊拿起筆按照他想象中模樣,對汽車的外形進行了修改,很快一個新的草圖就被繪製了出來。與造型圓潤,車頭、車頂和前後輪拱都是圓弧形,如同甲殼蟲的身體的“甲殼蟲”不同的是,它的車體是更多的是方型。

  “它是不是和“甲殼蟲”太像一些?如果同時看到兩輛汽車,怎麽區別他們呢?”

  “方型的車體空間更大,從生產上來說,它的成本應該更低,成本,在國民汽車之中,最重要的是成本……”

  之所以要重新設計,也就是為了避免兩者在市場上形成競爭。

  面對保時捷博士展示的草圖,李毅安只是微微點頭,並沒有說什麽,不得不說,保時捷父子是靠著甲殼蟲吃老本的——保時捷356雖然雙座敞篷跑車,但是除了全鋁車身和中置發動機布局之外,其懸架和發動機基本來自甲殼蟲。車身設計是埃爾文·克蒙達也是之前甲殼蟲車型的設計師。

  “……它的懸架和發動機基本來自甲殼蟲,標配1.1L發動機,功率僅為18kW,好處是燃油經濟性高,符合民眾的基本需求。發動機放置在車輛後部,車頭內部的空間則用作儲物。車輛可以容納兩名成人,三名小孩,適合作為家庭用車。”

  雖然對於李毅安來說,他並不介意這一點,畢竟“甲殼蟲”是一款極其成功的汽車,但是因為“大眾”公司已經變成了他的企業,看著這款瞧著與“甲殼蟲”有八分神似的汽車,李毅安說道。

  不過“BMW”造的汽車太奢侈了——6缸直列四衝程發動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的——事實也是這樣,“BMW”都給南洋官方和富人拿去享受去了。所以,要造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汽車!
  而這也正是保時捷所擅長的,而設計豪車,不過只是保時捷的一個選項而已。

  其實李毅安本身也是一個汽車工程師,畢竟,早在倫敦的時候,就因為二手車交易激活了“汽車工程”的技能,對於汽車設計,他也是非常擅長的。

  “只有價格足夠低,才能讓所有人都負擔得起,我記得“甲殼蟲”戰額定的出廠價是1000馬克對嗎?”

  費迪南德·保時捷答道。
    “是的,先生,根據當時制定的融資預售方案:它的售價990馬克。購車人須每周支付5馬克,150周後,累計繳納總計750馬克的預付金,可以將一輛甲殼蟲。”

  雖然戰前沒有幾個人得到了“甲殼蟲”,但是1000馬克的售價卻是事實。

  “也就是400美元,而目前大眾汽車生產的“甲殼蟲”售價是540美元。就是憑著價格優勢,去年它在英國賣了50000輛。”

  這正是“甲殼蟲”橫掃世界的根本原因——價格,在美英等國市場上,它的價格僅相當於同類型汽車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基本上就是一輛二手車的價格。

  正是靠著如此低廉價格,甲殼蟲才橫掃了世界。

  “但是540美元,對於南洋來說,仍然太高了一些,我的目標是400美元,差不多就是初代“甲殼蟲”的水平,甚至還可以更低一些!在很多時候價格才是王道,尤其是在很多南洋工人的年收入,也就只有不到400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汽車價格,應該控制在年收入以內——即一年的收入,足以買以一輛汽車。”

  看著面前的這位暢談著“國民汽車”的總統,費迪南德·保時捷有那麽一瞬間,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他又一次回到了總理府,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那天,和那位奧地利下士一起暢談著“所有德國人的汽車”。

  其實在這一點上,李毅安和那位下士是有共通之處的,兩個人都希望通過汽車來改變國人的生活,雖然目的都不太相同。

  真正的“國民汽車”是什麽?
  當然是與普通人的收入息息相關,那怕是按照規劃,兩年後,也就是第一輛普及型轎車下線時,南洋職工的平均收入將會超過600元,但是汽車的售價最好控制了400元以內,只需要幾個月的收入就可以購買一輛汽車。只有如此,才能夠實現汽車在南洋的普及,進而帶動一系列的消費,也就是以汽車為核心的“消費升級”。

  頓了頓,李毅安指著草圖強調道。

  “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在成本上多考慮一些,不過,甲殼蟲的優點也可以保留一些——比如甲殼蟲的風冷四衝程發動機,就是一款非常好的發動機,完全可以直接拿過來使用。”

  這台發動機之經典自然不用多說,在這個很多國民車還有很多用二衝程的年代,風冷四衝程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甲殼蟲搭載的這台發動機雖然看來結構過於簡單,更談不上什麽參數,但在這台發動機是正經可以上高速的,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優秀小功率發動機。

  “先生,我們會盡可能的嘗試一下。”

  在父親還沉思著的時候,菲力.保時捷則在一旁說道。

  “我相信通過引進美國的自動化生產線,是完全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

  相比於父親,曾經到美國考察過的菲力,清楚應該通過什麽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

  那就是引進自動化生產線,通過大規模生產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對,新的生產製造技術,以及新的製造工藝,甚至就是新材料的使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李毅安和保時捷父子在那裡繼續討論著關於“國民汽車”的設計,他們就這樣一點點的在草圖上勾勒著這輛汽車,慢慢的一輛新型汽車就這麽呈現在他們的眼前,等到最後,當這輛汽車的草圖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