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過去做財閥》第58章 20世紀什麽最重要?(第二更,求收藏
  第58章 20世紀什麽最重要?(第二更,求收藏)
  企業的產品要著眼於未來!

  在創辦飛躍無線電試驗室的同時,李毅安並沒有把心思全放到海蒂·拉瑪的跳頻技術上。

  那個技術太前沿,只是前研性研究,至於軍方需求量很大的無線電台,他連想都沒想,就直接PS了,因為這個市場早就被像摩托羅拉那樣的巨頭給壟斷了。

  別說是李毅安這樣的外國人想去插手,就是美國本土企業想去涉足這一行業,也需要面對壟斷巨頭的打壓,資本的衝突從來都是赤裸裸的。

  為什麽杜魯門在插手衝鋒槍合約的時候,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讓“復仇者衝鋒槍”代替M3衝鋒槍,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自保,而另一方則是為了避免損失到內部的利益群體。

  所以一個黃面孔的家夥,開辦的新公司,就別想在美軍訂單的大肥肉上咬上一口了。

  所以,在選擇公司的產品上,李毅安選擇了電視機!

  相比於收音機,電視機才是真正的未來!
  戰後,曾經被視為富人玩具的電視機得以大批量生產,即便是它賣到100美元、200美元,但是那些剛剛從泥濘的戰壕中爬出來的退役大兵們,仍然把它搬進家中,最終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家庭的必須。

  “現在只是一個奢侈的玩具而已……”

  自言自語的功夫,打開了電視機,預熱了差不多半分鍾,電視機才呈現出畫面,盡管畫面並不怎麽清楚,但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屏幕,注定將改變世界。

  關上電視視後,拿起桌子上的線路圖,仔細觀察了一會,然後李毅安就直接拿工具將電視機給拆開了。

  線路板上電子管以各種顏色的電線,不過是剛拆完了線路板,系統彈出了提示。

  【拆解電視機,無線電經驗+2,Lv1,2/100】

  拆散了電視機就拿到經驗了?

  李毅安不禁有些欣喜,這無線電技能看起來比其它的技能好刷一點。

  經驗漲的這麽快,李毅安更是來了動力,拿起烙鐵三下五除二的就將整個電視機全都給拆散了。

  “既然拆散了,那就再重新組裝吧。”

  電視機作為高檔貨,它的焊腳分毫不差,很快,李毅安又非常輕松的就將他組裝好了。

  【組裝電視機,無線電經驗+8,Lv1,10/100】

  在組裝完成之後,李毅安已經對電視機的構造有了充分的了解,最後,他又把目光投向顯像管,由電子槍、偏轉線圈和熒光屏三部分組成的顯像管才是電視機技術的核心。其它的電路版啦、電子管之類的,壓根就談不上是什麽黑科技。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真正的黑科技就是顯像管,在電視機發展的時代裡,包括蘇俄在內的很多東方國家都生產不出合格的顯像管,甚至蘇俄電視機還被稱為炸彈,一年引起上萬起爆炸或者火災事物。

  “想要抓住戰後電視機的風口,關鍵還是要掌握顯像管技術啊。”

  戰後電視機生產製造是風口,日本電子工業就是靠著電視機輝煌一時,可是這個風口的關鍵是什麽?
  就是顯像管!
  不掌握顯像管設計和製造技術,肯定是不行。

  片刻後,面帶微笑的李毅安,關閉了系統的提示。
    [發現顯像管,已經學習顯像管制造與設計。]
  不過在簡單的了解顯像管制造與設計知識後,李毅安的眉頭就皺成了一團,那怕那些知識中居然包括有彩色顯像管技術,他也笑不出來。

  涉及到的技術實在是太複雜,尤其是製造技術。

  “難怪人類社會越發展,發明家就越來越少了,一個小小的顯像管,居然涉及到這麽多技術,顯像管、玻殼、熒光粉、平板蔭罩……”

  只是稍微一盤算,李毅安就覺得眼下投資電視機制造不太現實,姑且不說製造顯像管技術極其複雜,就是生產出來了,市場的需求也跟不上。

  “得,先進行技術積累吧。”

  風口嘛,從來都是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深知未來發展方向的李毅安,很清楚自己應該幹什麽。

  再一次為電視機通電,看著顯像管後方像燈泡一樣被點像的電子管,瞧著電子管發出的光亮,李毅安的唇角輕揚,自言自語道。

  “其實,真正的風口還是你啊!”

  真正的風口是什麽?
  不是電視機,也不是其它電子產品,而是半導體!
  無論是電視機或者其它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甚至可以說,半導體直接決定了世界的未來。

  而現在半導體,也就是晶體管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得,得先挖幾個人才。

  二十世紀什麽最重要,當然是人才了!
  想要靠自己找人才,顯然不是太可能了,李毅安直接了當的選擇了獵頭公司。

  不過不是找獵頭公司去幫自己尋找人才,而是直接辦一家屬於自己的獵頭公司。

  為什麽要成立自己的獵頭公司。

  其實李毅安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在世界范圍風網羅人才。並不僅僅只是在美國。

  作為一家剛剛興建的企業,想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最重要的是什麽?
  就是需要人才,需要技術。只有如此才能快速成長起來。

  如果是在平常,想要獲取人才,網絡技術難度會非常大,但現在是二戰!

  這是最好的機會。

  二戰結束時,作為戰勝國的美國,不僅大肆搜羅戰敗國的機器、武器等“硬件”,而且不遺余力、不辭辛苦地獵取戰敗國的先進技術等“軟件”,尤其是那些掌握了先進技術的精英人才。他們甚至成立了“阿爾索斯突擊隊”,到戰敗國那裡把科技精英弄到手,他們秘密抵達德國,經過努力將德國許多著名的科技專家一一地俘虜過來。

  最終,那些德國科學家在各個行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是由於起用了希勞恩那個德國火箭專家,才使他們的三名宇航員成功地將火箭送到了月球上。

  “咱雖然做不到美國的那種地步,可只要趁著戰後的機遇,喝上一點湯,就足夠咱的公司成長成為一個巨無霸的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