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85章 李贄
  第85章 李贄
  王文龍大學時為了去音樂社追女孩也學過鋼琴,雖然練琴練的不怎麽樣,但是他對於樂理的理解倒還到了及格水平。

  王文龍第一次看到巴赫所做螃蟹卡農的樂譜時就驚為天人,而現在則毫不要臉的剽竊到自己身上。

  王驥德將這張曲譜看了又看,鄭重說道:“先生大才,我終於知道對位法能做出怎樣的曲子來了。”

  王文龍笑著點頭,他之所以抄螃蟹卡農就是為了向王驥德展示一下歐洲人的作曲思維,看王驥德思索的樣子明顯是看明白了,而且還有些躍躍欲試。

  如果不研究複調音樂與和聲學,那麽十二平均率的意義幾乎就顯現不出來,在原時空之中大明的十二平均律之所以不廣為人知就是這個原因。

  而現在經王文龍一點撥,王文龍已經有點期待王驥德能夠在這年代的大明寫出《十二平均律曲譜》了。

  ……

  商城,黃蘖山。

  李贄今年已經七十三歲,剃了光頭,腦袋上戴著一頂棉帽子,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僧衣,胡子拉碴,看起來就仿佛一個瘋癲的老僧。

  “先生小心,腳下濕滑。”

  楊定見扶著李贄緩緩走上山坡,一路小心服侍,生怕李贄摔著。

  他是李贄忠實的門徒,自從在湖北麻城聽過李贄講學之後,就死心塌地的跟隨,花費錢財為李贄收集他所需要的各種圖書,並且用盡全力將李贄所寫的書籍出版。

  聽到楊定見的話,李贄自嘲一笑。

  “偌大的芝佛寺都被燒了,我一把老骨頭還沒死,橫不至於在這山路之上一跤就給我跌死了?”

  他說完就哈哈大笑,笑聲滿是自嘲,一旁的楊定見聽著卻是心中苦楚。

  他知道這時李贄的心中同樣十分悲痛。

  李贄曾經中過舉人,當過官,一直當到了姚安知府,只有舉人功名卻能躋身州府,已經是極大的幸事,但是他卻無心於此。

  二十年前,李贄從雲南辭職,來到湖北黃安的朋友耿定理家中,一邊當著耿家的私塾老師,一邊開始著書立說,漸漸揚名。

  李贄的思想與其說和明代人相近,不如說和王文龍的後世思想更加雷同。

  他十二歲時就寫出《老農老圃論》,大大嘲諷了孔子視種田人為小人的言論;成年講學後公然拒絕推崇儒家聖賢,認為“雖孔子亦庸眾人也”;對於程朱理學的“聖人”朱熹,更是直接說他有名無實遺害後世。

  對於所有的儒家經典李贄也直白的說出:那些不過是作者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論述,並不是所謂“真理”。李贄認為時代不同,儒家學說不能解決千百年後的所有問題。

  在此基礎之上,李贄對自己看到所有的社會問題都大膽說話。

  他認為婦女和男人有同樣的聰明智慧,只要不是重體力勞動,女人能夠和男人做的一樣好,那為什麽婦女不能做皇帝?他公開稱讚武則天做皇帝也算聖明,不比其他皇帝差,也認為婦女可以自主選擇配偶,喪偶之後有再嫁的權利。

  李贄所發現的道理其實很直白,很簡單,也很真實,但是這時人不會講,李贄講了就被天下斥為異類。

  收留李贄的耿家也是讀書世家,他們因為李贄的講學漸漸面臨壓力,耿定理死後其兄耿定向起初還願意收留李贄,但後來卻終於因為觀點不同而反目。
    耿定向來信尋章摘句列出理學經典用以批評李贄的學說,李贄直接寫信回復:我住在你家裡看你日常的行為和別人也沒有區別,種種日常生活也是為自己的身家考慮,可是開口談論道學時你卻說別人做事都是為私欲,而伱做事就遵照天理。

  “所講的,你未必去做,所做的,你又不講!”

  李贄為世人不容的根源其實從他寫給耿定向的信中就能看出,理學家說了不做,而李贄他是真的傳播什麽學說就做什麽事情。

  李贄覺得女子和男子沒什麽不同,所以在講課之時無論男女都能來聽,李贄覺得儒家經典好多寫的都不對,於是在講課之時就一條一條的分析其問題,而且他還把這些東西出成書。

  不光是當初收留李贄的耿家,整個士大夫集團都不可能容忍這樣的行為。

  從十幾年前李贄離開耿家在麻城講學開始,在耿定向的煽動下,湖北的士大夫都直斥李贄為妖人。

  但是李贄的人格魅力太強了。

  許多學子聞訓去聽李贄的講課,本來是想斥責李贄的學說,但一聽之下卻都由衷認同李贄的理論,並且被李贄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他的名聲越來越大。

  而這時李贄又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剃了光頭。

  《孝經》所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而李贄隻覺得孝經講的是什麽屁話?剪個頭髮就是不孝了?剪頭髮和孝不孝順有啥關系?

  李贄剪頭髮真不是因為想挑戰誰,只是十幾年前夏天天氣太炎熱,李贄那時六十多歲身體又不好,感覺熱的難受,當時他住在麻城的芝佛院,看見院裡的僧人剃頭髮,就請剃頭的僧人幫自己把頭髮也剃了。

  有人以為李贄皈依佛門,但是他根本就沒這個意思,只是對佛教思想表示欣賞而已,諸子百家在他眼裡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沒有一家學說可以完全指導現實生活。

  李贄覺得落發是自己的私事,但是一下子又引起道學家們怒斥,特別李贄落發又不願意當僧人,自然而然被此時人看成一個背叛世俗的怪癖行為。

  麻城的官紳聯絡巡道禦史趕走李贄,李贄隻好找朋友關系來到山西,繼續談學論道出版書籍,後來又輾轉京師、南直,每到一地就寫書,出書之後就引起風言風語,於是隻好尋求下一步的去處。

  去年李贄聽說芝佛寺已經為他修好去世後埋身的佛塔,於是又輾轉回到麻城,想在熟悉的芝佛寺養老送終。

  結果李贄一返回麻城,立即又引起當地驅趕的熱潮,湖廣僉事馮應京聽說李贄要去芝佛院養老,直接下令拆毀芝佛院,不允許此妖人在麻城安身。

  幾個月前,在冬雪之中麻城的官紳集體出動,道學家們寫出文抄粘貼在芝佛寺周圍怒斥李贄種種惡行,衙役驅趕芝佛寺的僧人,同時道學家們雇傭流氓無賴打進寺院,拆毀僧人給李贄修的佛塔,將芝佛寺付之一炬。

  李贄只能在門人弟子的幫助下一路北逃,來到黃蘖山躲避。

   終於有存稿了,以後可以定時發布,如果兩章就定在上午九點,下午十六點,如果當天有三章,就是九點,十二點,十六點。

    為這段時間沒有存稿發布時間不穩定向大家道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