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91章 殷墟甲骨
  第91章 殷墟甲骨
  既然不用再去東林書院,待到二月中旬福建的馬鈴薯也快成熟了,徐學聚已經幾次派人來信詢問王文龍何時返程,於是王文龍便收拾東西離開蘇州。

  告別那天吳山社眾人全都來送。

  葉晝則笑著取出兩封信交到王文龍手裡:“河南來信。”

  王文龍拆開第一封信,就先見到一張曲譜,兩條旋律上下排列並行,稿紙下面還有一些注疏解釋,王文龍瞬間知道這是王驥德寄來的信。

  五線譜是針對鋼琴弄出來的,除了最基本的譜例之外還有許多演奏所用的特殊符號。

  而王驥德顯然在使用過程中對五線譜也進行了自己的改造,使得這曲譜更適合此時的樂器演奏。

  除了曲譜之外,信封中還有幾張信紙,王文龍取出來閱讀之後才知王驥德和朱載堉已經見面。

  朱載堉寫出十二平均律之後一直想要將這套音律推廣出去,但是除了祭祀禮樂因為禮教原因主動使用之外其他場合卻對十二平均律並不太接受。

  對於這年代的樂器音準來說,編排此時的曲子用不用十二平均律聽著都沒啥差別,朱載堉也不知道要怎麽能夠推廣,甚至自己都覺得這東西推不出去。

  明明寫出了好東西卻不被廣泛接受,使得朱載堉十分鬱悶。

  而這時王驥德上門對朱載堉說出王文龍的建議,朱載堉瞬間眼前一亮。

  現在兩人已經一起合作想要完成這部平均律曲譜。

  第二封信是朱載堉寫的,對王文龍的律學水平大加稱讚,朱載堉自己作為鄭王世子雖然一直不願意接受王位,但卻也不好離開河南,於是請求王文龍有機會一定來河南相見。

  對位法在此時的歐洲雖然被提出,但是還沒有到完備的程度,王文龍和王驥德在研究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提出許多超出本時代歐洲音樂的理論。

  王文龍的樂理學知識雖然只是皮毛水平,但是畢竟超脫幾百年的時代放在那裡,王文龍隨便一說的東西都能讓王驥德覺得大開眼界,朱載堉也是稱讚不已。

  對於這樣的稱讚,王文龍恬不知恥的就接受了。

  收好書信王文龍就準備上船告別,來的時候他兩手空空,回去的時候卻是大包小包。

  吳山社眾人的提詩、名畫、葉晝則送他的古琴,董其昌和陳繼儒更誇張,兩人都喜好金石古物,一起送了一個青銅鼎。

  王平保一個人根本拿不了,東西太多,徐樹丕乾脆派了兩個家仆護送,他們要一路幫著王文龍拎東西送他回到福建再回來複命。

  看著那青銅鼎之中的銘文,王文龍突有所感,對董其昌問道:“玄宰公可曾盡解此銘文涵義?”

  董其昌笑著點頭,為王文龍一番解說:“這是金文……”

  金石學從宋代就開始發展,許多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名稱都是宋人就考證出來的,一路發展到明朝,認出幾個青銅器上的金文並不困難。

  王文龍聽了點點頭,開口說道:“我曾在福建藥鋪中見到一些龍骨上面刻有人工花紋,其形製與這青銅鼎中的金文有些相似。”

  董其昌好奇問王文龍道:“那些龍骨是何地所產。”

  王文龍編故事說道:“我曾仔細詢問,那賣藥商販說是產自漳德府西北的洹河南北兩岸,彼處有一村莊。”
    見董其昌露出專注神色,王文龍繼續說:“我查訪史籍,發現那地方古稱殷地,正是盤庚遷都所在,玄宰公你想,殷商之時已有文字,只是竹簡多年深埋多半腐爛,彼時人製造青銅器的技術也不算好,若是時人真有刻字在甲骨上的習慣怕不就是流傳下當時文字的最佳方式……”

  董其昌聽著聽著,眼睛越瞪越大,他連忙喚人拿來執筆:“建陽請將那地點再說一次。”

  王文龍邊說他就匆忙記錄,看樣子顯然等不及就要動身前往漳德府。

  對董其昌王文龍不怎麽感冒,但是他的確是此時最適合去發掘安陽殷商甲骨的人物,因為他有錢撐得起先期的投入。

  董其昌家中豪富,但是家教卻不好,特別是他的二兒子董祖權橫行鄉裡,曾強搶人家婢女。

  松江百姓不滿董家橫行霸道,說唱藝人編出小曲在街頭嘲諷董家行為,董其昌還親自下場去抓來寫詞曲的生員,將人逼死,生員的母親媳婦婢女上門討公道也被董家的家奴殘忍毆打、當眾侮辱。

  董家實在太驕橫,最後在松江落到人人唾棄的地步。

  只不過王文龍雖然知道董家的醜事,但是那是十幾年後的事情,王文龍連勸他好好教孩子也沒用,首先董其昌的二兒子如今才八歲,據說暫時還相當老實,其次董其昌自己就是個驕橫性格,他要能聽勸,董家就不會在松江那麽招人恨了。

  暫時無法可施王文龍只能先讓董其昌先發揮點余熱,將甲骨文給挖出來,憑董其昌的財力,絕對有能力研究。

  和董其昌說完話,王文龍又把目光轉向馮夢龍、袁無涯、葉晝則三人。

  袁無涯道:“建陽此來太過匆忙,若等到春和景明之時,同遊花街巷,建陽才知蘇州的風光旖旎。”

  聽到三人的話,又想到三人以後的遭遇,王文龍不禁想笑。

  蘇州的風月場在此時最有名的就是花街巷和柳巷,至於其余的幽蘭巷、蘇州河畫船之類也是數不勝數。

  吳山社名士沒有幾個不風流的,但是這三位都玩的有點誇張,趁著三人還年輕,王文龍想著救他們一把。

  他先跟袁無涯勾肩搭背說道:“無涯兄固然多情,但是還需惜身。”

  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袁無涯也是難得臉紅。

  這貨蘇州有名的多情,屬於花街柳巷常客,有個名妓即使已經被納做人妾,袁無涯還去查訪人家的地址,一封封給人家寫詩箋。

  歷史上馮夢龍對此不禁感歎:“無涯氏固多情種。”

  就袁無涯這種做派,沒挨打就算不錯,何況在這年頭秦樓楚館防護措施不當,很容易得病。

  接著王文龍轉向馮夢龍勸誡:“夢龍用情至深但也要找對人家,一腔心膽不要亂付。”

  馮夢龍的臉色也是瞬間變得有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