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44章 東林名宿
  第44章 東林名宿
  南直隸無錫縣,出了縣城東門有一片樹林,古木參天掩映著一座宋人所修的書院。

  顧憲成正指揮著自己的童仆清掃庭院。

  這處書院最近被他選做了和文人士大夫講議朝政之所,只是有些太過破舊,顧憲成打算弄一筆錢來將此修繕。

  他是萬歷八年進士,歷任驗封司、考公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等職。

  萬歷皇帝整天宅在皇宮,給了大明文臣們鬥法的大好機會,官場鬥的最好辦法自然就是結黨,於是從萬歷宅家開始,明末黨爭的苗頭就開始醞釀。

  原本應該妥協全天下黨爭的皇帝不乾活,文臣們自己卷,漸漸玩出了自己的規則。

  整個萬歷黨爭的主戰場有兩條,一條是就重大議題開吵,比如爭國本、榷稅,後來的明末四大案等等,每一次有什麽大事情,各路文官就爭相表態,結成派系,利用議題攻擊其他黨派。

  第二條則是每六年一次的京察,京察相當於幹部考核,過程中全國所有五品以下的官員都要在吏部走一遭。

  在萬歷之前,京察或許還能走走過場,可是萬歷年間黨爭加劇,文官們發現在皇帝不下場的情況下京察是他們所能掌握的弄死敵人的最好辦法,於是迅速將京察從官官相護變成了互相摳眼珠子。

  雖然京察只針對五品以下官員,但是哪個文官不是從五品以下當上來的?
  到此時,官場上的遊戲規則已經變成哪個派系能在六年的京察到來之前掌握吏部以及相關部門的主要位置,就能在考核之中將其他派系的人一個一個整下台,還能提拔自己的後備力量,借由這條通道,一個個黨派正在迅速崛起。

  這時再看看顧憲成去職之前當的官:驗封司、考公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沒有一個官職超過五品,但是卻是全部在京察體系之中。

  顧憲成被安排在這樣的位置,幾年之間所掌握的人事權早已讓他在朝中培養出一張網絡。

  他的權力大到何等地位?

  四年前,顧憲成作為一個吏部主事,吏部尚書孫龍被免職,內閣首輔王錫爵推薦自己的親信羅萬化接任,顧憲成上疏反對王錫爵,推薦右都禦史陳有年。

  顧憲成六品,王錫爵是首輔,但最終吏部尚書給了陳友年。

  不過也是同年,首輔王錫爵辭官,萬歷要廷臣推舉新的首輔,吏部尚書陳有年也對顧憲成言聽計從,跟顧憲成一起推舉王家屏。

  王家屏是啥人?

  張居正死後七年,王家屏當閣老,萬歷開始宅家生活,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上《酒色財氣四箴疏》,督促萬歷少喝酒少宅家少天天跟娘娘們玩耍,要出來乾活。萬歷皇帝當時就是一個逃課學生的想法,被直斥其非氣的要死。

  萬歷生氣的找王家屏抱怨雒於仁太過無禮想要求認同,而閣老王家屏卻直接表示:雒於仁說的沒錯,皇上要聽。

  萬歷快要氣死,之後王家屏還自己上,上疏勸皇帝出來乾活。

  後來爭國本時王家屏當上首輔,更讓萬歷火大。

  當時禮部主事上疏請萬歷趕快讓長子出閣讀書,萬歷大怒,下旨將上疏的官員降級調用,王家屏卻直接利用閣臣的權力將聖旨“封還”,不讓發。

  萬歷看著王家屏眼睛都冒火,好不容易把這家夥從閣老的位置擼下來,顧憲成居然提議再讓王家屏坐上去,於是萬歷終於忍無可忍,打發顧憲成回家。

  顧憲成對此也是根本無所謂,雖然只是六品的品級,但是顧憲成下野之後對朝廷的影響力絲毫未減。

  顧憲成已經把大明的黨爭給玩透,這幾年他回到家鄉,悠遊林下,與一群讀書人一起諷議朝政,漸漸聚集起一個政治集團,對於朝堂的影響力甚至還高過當官時。
    ……

  在一塊寫著“東林書院”的破舊牌匾下清掃好門廊,顧憲成正讓仆人去煮茶,就聽書院的破門被人敲了幾下。

  顧憲成抬起頭,道:“進來。”

  破門被仆人拉開,門外一個童子走進院子,行禮後對顧憲成道:

  “俺是錢家的書童,我家主人叫我從福建給先生帶來一本好書,叫先生一定看看。”

  接過書童手中的包袱打開,顧憲成看了一眼那書籍的質量就笑道:“哪裡淘換來的麻沙刻?”

  錢一本是萬歷十一年進士,幾十年前因為彈劾張居正被削職為民,此後一直在無錫講學,這東林書院原來就是他的地盤。

  最近錢一本去了福建遊玩未歸,所以今天只有顧憲成一人在東林主講。

  這幾年南直隸和浙江的印書業都飛速發展,所產的書籍質量非常好,而且江南讀書人多,新書的種類也更加豐富。

  對於江南文人來說建陽刻本已經有些看不上了。

  不過錢一本被削職為民之前當過福建道禦史,在福建有許多朋友,時常有人給他寄一些建陽新出的刻本來。

  顧憲成也知道非是極好的他不會送到自己這裡來顯擺。

  讓那書童下去,顧憲成就翻開葡萄牙國史閱讀。

  讀了幾頁之後顧憲成漸漸感到驚訝,他身處南直隸,南直是此時天主教在大明的一個重鎮,常有傳教士往來,作為名士的顧憲成也經常跟海外之人打交道,對於海外的情況也算有所了解,但此時的大明還真沒人能把歐洲國家的事情講得如此清楚,政治從歐洲國的歷史中提煉出有用的評論。

  這王建陽究竟是哪裡出來的名家?其製史的功底與評論的老辣都絕對能在此時的士林之中達到頂級的水準。

  甚至其書中還發許多奇妙之言,乍讀之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細細思索,卻又正是那道理。

  顧憲成讀到葡萄牙國強盛的歷程就已經坐不住,以敏銳的政治眼光,他已經能預計到這本書在政治上絕對可以有很大作用。而書中所記載的奇妙故事又讓他不忍釋倦,於是這一坐就再沒起身,晚上吃飯都是捧著飯碗一邊看書一邊吃的,花了一下午加上一整夜,終於將葡萄牙國史的上半部給看完。

  顧憲成長舒一口氣,隻覺此書極為奇妙,而書中所載的內容在政治上又有極大可操作空間,他想到如果這書流傳開來,肯定能夠在黨爭之中起到作用。

  顧憲成放下書本這才有時間拆開錢一本所寫的信,他早就好奇這書作者王建陽究竟是什麽人物,只不過之前因為書中故事太過吸引人,所以一口氣讀完居然都沒有時間去看錢一本的介紹。

  之後從錢一本姓中看到這王文龍原來是一個海外歸客,而且剛剛回國就因為寫小說被高宷抓去做事,顧憲成也覺哭笑不得。

  他思索一陣,喚來仆人為自己鋪紙磨墨,然後便開始給錢一本寫信:
  “此時雖然文字粗俗,但論理精到,歷數一國之興衰過程,與我大明世人所用,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兄當訪求王建陽其人,若是可造之材,或可拔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