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第106章 105現實題材?現代題材?(求首訂,
  第106章 105現實題材?現代題材?(求首訂,求追讀)

  問題現在是寫什麽呢?

  這個得好好考慮考慮。

  方明華仔細分析獲得茅盾獎的六部小說,這裡面除了《李自成》屬於歷史類小說,《東方》可以歸結為軍旅題材,其余四本都是現實主義題材。

  這是必然的。

  從建國到現在(80年代初)三十多年,作家的創作都是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特別是大長篇,像改革開放後開始興起先鋒類小說,基本上都是中短篇小說,而且還處於新興事物,否則那篇《太陽照常升起》就不會引起這麽大的爭論。

  其實,後面茅盾獎的獲獎作品也大多數都是現實主義題材。

  再進一步分析,這六部小說的所描述的內容時間跨度都很大,短則十年長則數十年,從不同角度描寫社會變革波瀾壯闊的畫面。

  按照這個思路過去,那麽想獲獎也必須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而且時間跨度也比較大。

  原來那些獲得茅盾獎的小說像張潔的《沉重的翅膀》莫言的《蛙》就不當時空搬運工了吧,實際上方明華在穿越前也沒看過。

  記得自己原來上大學的時候,文學圈流行這麽一句話:

  “想要做個高逼格的文藝青年,要必須知道:法語文學是最適宜的,德語文學充分重視,ri本極少有好作品(春上春樹之流的作品入不了高逼格文青法眼,那是中階文青的讀物。)韓國沒有文學,中國近代可以閱讀,當代作品不主動接觸.
  還是人到中年後,從那些所謂的圈子裡出來,看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小說和電視劇感覺也相當不錯。

  還有兩部電視劇豆瓣評分很高《闖關東》和《大宅門》,這兩部方明華都看過包括原著。

  雖然在當時並沒有獲得茅盾獎,但如果拿來修改修改沒準就行?
  沒記住一些具體細節沒關系,只要知道大致情節,人物設定、特別是幾個主角的刻畫,經過這幾年的練筆,方明華覺得自己有把握寫出來。

  不一定非要和原著一模一樣。

  具體哪一部呢?

  方明華看上《闖關東》。

  小說以魯省章丘人朱開山夫婦和三個兒子闖蕩關東的故事為主線,塑造了以朱開山、朱傳武等為代表的平民英雄群像。方明華也欣賞李幼斌的出演的朱開山。

  整個小說充滿了一種野性味道,相比較《大宅門》講的是燕京的醫藥世家的傳奇故事,多的是鬥爭和陰謀。

  還是前者,看起來比較爽。

  還有個現實原因,老爸方長河就是東北人!

  聽說方家的祖上就是從魯省過去的。

  既然決定,方明華就著手準備,還要資料,東北的白山黑水風土人情他並不熟悉,包括那段歷史背景他並不是很了解。

  不過這不要緊,問老爸,掌握第一手資料。

  當然這還不夠,雖然沒有度娘,但有書可查,雜志社沒有這麽多資料可以去西大、秦師大去找,甚至可以去省圖書館查閱不對公眾開放歷史實資料,只要拿著作家證都可以暢通無阻。

  反正也不急,用一年時間搞個大長篇也足矣。

  但沒想到元旦剛過,竟然收到《收獲》雜志社的一份約稿,讓他寫一篇先鋒類小說。

  這天早上,他剛上班,張寶富就拿來一封信給他。

  拆開一看,竟然是《收獲》編輯部副主編肖岱的一份親筆信,在信中說非常欣賞在《燕京文學》雜志上發表的《太陽照樣升起》和《驢得水》這樣題材新穎,寫作手法獨特的作品。

  同時也認同他寫的那篇《意識流小說前生今世以及在國內的發展史》裡的一些觀點,所以希望他能再寫一篇類似的先鋒類型作品。

  方明華有點沒想到,《收獲》竟然會約稿!

  穿越以來,他比較熟的除了西京,就是燕京的幾個雜志社,到燕京去了好幾次,但從未去過申城。
    《收獲》也是當今我文壇四大名旦之一,更重要的他的主編是文壇泰山北鬥鈀金!

  《收獲》是由鈀金和靳以在五十年代創立雜志,歷盡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是國內文壇頂尖嚴肅文學雜志之一。

  鈀金對這本雜志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從創立開始擔任主編,到了晚年辭掉很多職務,《收獲》主編卻一直到去世,成為終生頭銜!
  不過,《收獲》為什麽要向我約稿?非要先鋒類小說?

  方明華仔細一想,也就不難理解。

  北《當代》,南《收獲》,國內文壇兩大嚴肅刊物巨頭,但兩者風格有所不同。

  “文學記錄中國”,是《當代》的現實主義堅守。

  以作品說話,切身感受中國的迷惘和疼痛,能夠親身見證中國的努力和堅持,能夠忠實記錄中國的挫折和進步。

  但《收獲》不同,依托申城這座海納百川、生機勃發的中國現代都市,延續五四新文化血脈,堅守文學獨立品格,“把心交給讀者”。

  號稱“中國當代文學的簡寫本。

  方明華記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收獲》連著兩年都做了先鋒文學專號。那麽現在主編對於先鋒類作品感興趣就不足為奇。

  怎麽辦?
  搞原來的現實主義作品還是回應《收獲》編輯部的邀請,寫先鋒小說?
  有點糾結啊。

  不過方明華經過認真思考,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那個紫銅的獎章實在讓人羨慕。

  於是準備給肖岱回封信說明自己現在準備籌備寫現實主義作品,暫時婉拒約稿。

  但信還沒寫好,一件事改變了方明華的想法。

  這天中午剛上班,方明華拿了份投稿還沒仔細看,就聽到對面的白苗接過話筒聽了兩句衝著他喊了聲:“小方,你的電話。”

  一個辦公室坐四個人,只有一部電話,座機位置距離白苗最近,所以他就成了義務電話接聽員。

  方明華拿過話筒,裡面傳來趙紅軍的聲音:“明華,彩電票搞到了,你什麽時候來取?最好快點,民生百貨進了一批“海燕”14英寸電視機,最新型號,很搶手的!”

  “是嗎?那我馬上就來!”

  方明華掛掉電話,到隔壁辦公室給李天芳請了個假就下樓騎著自行車離開單位,向省府方向騎去。

  原來自從電視興起,這玩意立刻就成了個好東西,筒子樓一樓五嬸家買來一個黑白電視成了全筒子樓的寶貝。

  老媽也喜歡過去看,可是人太多遲了連個地方都沒有,於是就琢磨著自家也買一台?
  四、五百塊錢一台咱家還是買得起。

  方明華聽到了立刻反對,幹嘛買黑白的?
  彩色電視機不更好嗎?
  也就一千來塊錢嘛,錢我出,彩電票我去弄!

  於是就給在計委上班的趙紅軍打了個電話,讓他幫搞一張電視票。

  這對於管計劃批文的趙紅軍來說簡直小菜一碟。這不,沒過兩天就打來電話。

  憑著工作證進了新城大院,到了計委樓找到趙紅軍,對方將一張彩電票遞給方明華,還關心問道:“要不要,冰箱、洗衣機票?也給你弄兩張。”

  “我想要啊,問題是家裡地方小,冰箱沒處放。洗衣機倒實惠,可是一層樓就一個水龍頭,怎麽用?”方明華笑道。

  “筒子樓條件確實差。”趙紅軍聽了點點頭,突然想起什麽,壓低聲音:”我們單位內部準備集資修家屬樓,也給我了一個名額,伱要不要?轉給你。”

   感謝8專家啊喔喔是我等人的投票,感謝花紅正合嗅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