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第104章 104推薦優秀中短篇獲獎候選名單
  第104章 104推薦優秀中短篇獲獎候選名單

  今天天氣不錯,中午吃完飯方明華沒事乾,乾脆坐在門衛室門口和張寶福邊聊天邊曬太陽,就看到陸遙匆匆走進單位大門。

  “陸大哥!”

  方明華招呼道。

  “小方,你這倒悠閑,我準備找你呢。”

  “什麽事?”

  “聽說你和孫編輯吵架了?”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啊。”方明華開起玩笑來。

  “吵架算個啥嘛,又沒打起來.我是想知道,讓伱非常推崇的那篇小說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篇文章,我想先睹為快。”

  “走,我帶你去看底稿。”

  兩人來到編輯部,從檔案室裡找到這篇已經經過人工校對,副本送到印刷廠印刷的原稿,陸遙認真讀起來。

  才8000字左右的小說他足足讀了半個小時,最後感慨道:“寫的確實很好,很難相信出自一位女大學生的手筆,在描寫青年與青年寫的作品裡,這樣的目光實在是鳳毛麟角!”

  “一般出現在讀者面前的,多半是一些批判的、受過傷害的、深沉痛苦有時仍然是熱烈執著,有時是冷峻嚴肅、有時甚至是“不懷好意”的眼睛,而這篇小說完全不同!”

  “呵呵,陸大哥,你評價的高啊,我準備給作者寫一封回信,要把你的對她的評價寫進去!”

  方明華真寫進去了。

  遠在武大的俞姍接到來自《延河》編輯部編輯方明華的親筆回信和匯款單。

  信中告訴她小說已經被編輯部采納,將在12月份的刊物上發表,還對此小說進行高度的評價,引用了陸遙那段話,並鼓勵她以後多向《延河》投稿雲雲。

  “哇方明華,陸遙!

  姑娘興奮的滿臉通紅。

  這都是自己喜歡和崇拜的作家!
  嗯!
  加油哦!
  姑娘暗暗揮舞了下小拳頭

  此時方明華正坐在陸遙家裡不走。

  原來,陸遙最近寫了一篇中篇小說《黃葉在秋風中飄落》,被方明華知道了,立刻跑到他家裡,請他將這篇小說投到《延河》。

  陸遙聽了有些為難,說道:
  “小方,我準備投《小說界》,而且還和他們的劉主編談及此事,他讓我盡快把稿件寄到燕京去。”

  “陸大哥,劉主編是不是約稿?”方明華問道。

  “不是。”

  “那你擔心什麽?你就說被《延河》雜志社的黃社長看到,直接截胡了!把責任推到黃社長身上!”

  旁邊坐著的林達聽了撲哧一下子逗笑了。

  “小方,可真有你的,讓你們黃社長背著這個鍋。”

  “他是領導嘛,背得動,總不能讓我這個小編輯背吧?”方明華嘿嘿一笑。

  看到陸遙還在猶豫,方明華繼續說道:“陸大哥,只要你投《延河》我保證以後咱們打麻將我絕對不糊你的牌,而且還給你放水!”

  “這話可是你說的?最近我手氣不好,老是輸。”陸遙說道。

  “那當然,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方明華慨然道。

  心裡卻在想.
  嘿嘿,陸大哥,就你這打牌臭技術,運氣來了也抓不住啊。

  於是,這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被搶了過來,安排在明年元月第一期雜志上發表。

  而這篇小說,後來又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如法炮製,方明華又跑到陳中時和賈平娃那裡,將陳中時寫的《康家小院》搶了過來,賈平凹說現在手頭暫時沒作品,但承諾明年他準備回老家“閉關”一陣,將寫出一個系列文集,其中肯定有小說將交給他。
    方明華知道,賈平娃的代表作之一《商州初錄》快要誕生了。

  12月份的《延河》雜志如期發行,雜志刊登的兩篇短篇小說《街上流行紅裙子》《女大學生宿舍》引起了讀者的興趣,這可是文壇上很少有描寫女性題材的小說!

  而且還是女性中很有代表性的群體——紡織工人和大學生!
  關於這兩篇小說的讀者來信很快如雪片似的飛到編輯部。

  今天中午方明華和白苗正在食堂吃飯,李天芳端著碗,興衝衝坐到他的桌子跟前,說道: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個月的雜志銷量開始回升了!”

  “是嗎?那不是我們這個月的獎金可以多發點?”方明華開起玩笑來。

  “你呀稿費那麽多,還在乎這幾塊十塊錢?”李天芳白了她一眼。

  “瞧你說的,李姐,十塊錢不少吧?再說了,我現在正攢錢呢。”

  “攢錢?是不是準備娶媳婦?”李天芳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喂,小方,前段時間經常找你的那個女兵叫宋棠棠的,我看不錯嘍,你們準備什麽時候請我們吃喜糖?”

  這女人呐
  八卦真是天性啊。

  “八字還沒一撇呢。”方明華趕緊換了話題:“李姐,今年推薦參選優秀小說的中篇和短篇都定了嗎?”

  “定了,我也正準備告訴你。”李天芳說道:

  “中篇準備推薦你寫的那篇《隱入塵煙》和黃建國的《和朋友們相會》,短篇推薦陸遙的《姐姐》陳中時的《立身篇》以及俞姍的《女大學生宿舍》和你剛發表的《街上流行紅裙子》。”

  “推薦我的兩篇小說,不太好吧?”方明華很謙虛。

  “問題是你這兩篇小說受歡迎啊。《隱入塵煙》不用說了,電影已經上映,很受廣大觀眾歡迎。”

  而剛寫這篇《街上流行紅裙子》來信中讀者反映很好,不推薦推薦誰?而且有兩家報紙全文轉載,還給與很高評價。”李天芳笑著說道。

  現在的文壇就和後世的網絡有點相似,只要出現比較火的文章,都瘋狂轉載,讀者、評論家齊上陣,品頭論足。

  那篇《太陽照常升起》就是這麽被炒熱的。

  當然轉載也需要給稿費的。

  白苗聽了插話進來:“可以啊,小方,兩篇小說被推薦,你要請客!”

  “還沒獲獎,請什麽客?!”

  “這叫預請.等獲獎了正式請客,我要求不高,羊肉泡饃一碗怎麽樣?”

  好吧
  這家夥就喜歡讓別人請客!
  年底雜志銷量回升當然是件好事,最起碼福利獎金有著落了!

  1982年即將過去,文壇上還發生了一件大事: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首都人民大會堂舉行,將近600位文藝界人士齊聚現場參加了這場儀式。

  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六位作家,手捧紫銅的獎章,向前來祝賀的人們致意。

  剛從川省農村趕來帶著一身泥土味走上領獎台的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作者)說:“我沒有感到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是羞愧和不安,我隻覺得肩頭的擔子更沉、身上的任務更重了。”

  《東方》作者魏巍的心裡,隻裝著一句話:“為人民服務”。

  數十年致力於歷史題材創作的姚雪垠,把獎勵當作鞭策。他說:”《李自成》第二卷還不是定稿,我要把它修改得更好。

  在創作和生活道路上經歷坎坷的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的作者)在典禮上說道:“在苦難中我沒有失望,是因為沒有離開黨和人民。今後,他將用自己的筆,來回答黨和人民給予的關懷、榮譽。”

  方明華沒有參加現場典禮,是在人民日報上看到整個頒獎典禮的介紹。

  莊嚴而又隆重。

  讓人羨慕啊。

  自己是不是也來一個大長篇,試試運氣?
   感謝親親哥哥、高高高高、冬蟲夏癡、想游泳的魚、趙肥魚、書友090905122042764、書友11040123329114投的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