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第7章 要不,咱也湊個熱鬧?
  第7章 要不,咱也湊個熱鬧?
  等文學講座結束已經到下午五點,方明華準備回家,卻被妹妹叫住在學校吃完飯再走。

  “反正你回去也要吃飯,媽還不一定給你做,不如就在我們學校食堂吃。”妹妹說道。

  你們學校食堂的飯菜難吃啊。

  方明華心裡吐槽。

  中午吃的饅頭和白菜炒豆腐,難吃的要命。

  沒辦法,八十年代各高校食堂飯菜都不怎麽樣。

  “要不,我們去外面吃吧,吃伱最喜歡吃的油潑扯面!我請你!”方明華建議道。

  “哥,要節約!外面挺貴的,還不如媽做的的好吃呢。”

  好吧
  方明華隻好跟著妹妹乖乖向她宿舍方向走去。

  “還是跟中午一樣,你先吃,吃完以後我再吃。”方明麗說道。

  因為只有一套碗筷沒辦法,這年頭食堂又不提供一次性飯盒或者餐盤之類。

  “那行,你也別去食堂來就在宿舍休息,我吃完給你打回來。”方明華說道。

  “那好吧,這點時間我整理下剛才聽課的學習筆記。”

  到了女生宿舍樓門口,方明華接過妹妹給碗筷以及飯菜票,就向食堂方向走去。

  晚飯有面片、包子、饅頭之類,方明華到食堂打了一份面片和兩個饅頭,瞅了附近空桌上隻坐了一個女生,於是就過去坐在對面吃起來。

  嘗了口洋芋面片,味道還不錯,最起碼比白菜燒豆腐強多了。

  方明華肚子也餓了,先狼吞虎咽吃完一個饅頭,稍微墊下肚子,然後才放慢節奏。

  一抬頭才發現對面坐著的女生竟然剛才在教室裡演講的李麗。

  看見李麗正望著他,方明華就笑了笑,算是打個招呼。

  其實李麗早就注意到方明華,她想起在教室裡“詭異”的一笑,又想問問他。

  但彼此不熟而且自己是女生也不好先打招呼,現在看到他衝自己微笑,立刻問道:“這位同學,你說你不是西大的,怎麽有西大的飯菜票?
  真是個好奇寶寶。

  方明華如實回答:“我有個妹妹在你們學校上學,我用她的飯菜票。”

  哦.
  李麗點點頭,突然話鋒一轉:“這位同學,剛才我對那首小詩《春》的解析,我感覺你有不同意見?”

  啊?
  還糾纏這個?
  “其實,我沒別的意思,因為我很喜歡這首小詩,也願意和人分享,也想聽聽的感受。”李麗的態度很真誠。

  好吧
  反正現在就咱倆。

  方明華咽下饅頭說道:“我覺得,這首詩寫的是不錯,但他並不是現在興起的朦朧詩,沒有所謂的意象化、象征化、立體化,更沒有什麽象征、隱喻、變形.就是簡簡單單表述春天,描述愛情,真沒你想的那麽複雜。”

  “唐朝大詩人杜牧寫過一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首詩帶點模仿古人意味。”

  “另外,和顧城寫的《門前》有異曲同工之妙,就這句:風在搖它的葉,草在結它的籽,你站在那裡什麽都不講,已十分美好。”

  方明華侃侃而談,李麗一臉震驚。

  真是這樣?

  方明華說完,頓了頓又補充了句:“真的,詩歌沒必要過度解讀,好聽、易朗讀,能感受到詩中的音律之美、漢語之美就行了。”

  李麗沒有說話,筷子下意識在碗裡攪來攪去,似乎還在消化剛才方明華說的這番話。

  “再見!”方明華喝完最後一口面湯,站起來去食堂外面把碗筷洗乾淨,又回來給妹妹打面片和饅頭,看到李麗竟然還坐在桌子邊發呆。

  也沒管,飯打完剛準備出食堂門,就聽到後面有人喊了聲“等等”.
  原來是李麗追上了上來。

  方明華隻好站住。

  李麗跑的胸脯一起一伏:“同志,你剛才說顧城寫的那首《門前》,在哪本雜志上刊登?我怎麽從未聽過?”

  原來你在琢磨這個啊?
  難道這首詩顧城還沒寫出來?

  方明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很有可能。
    “哦具體哪本雜志,我也忘了,但肯定是顧城寫的,我還要給我妹妹送飯,再見!”說完匆匆出了食堂門,留下有點蒙圈的李麗。

  半個月後方明華接到西大的通知書:已經被中文函授班錄取,還特地注明一學期學雜費18元,開學時間定在12月26日。

  看到這張手寫的非常簡陋的錄取通知書,方明華心裡還有點小小的激動。

  現在自己也是愛學習的“四有”青年啊。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11月中旬,天氣冷起來,方明華也穿上厚厚的棗紅色高領毛衣——是老媽織的,門衛室裡也支起煙筒烤起煤爐來。

  這天早上,方明華來單位交接班後,看沒啥事,倒了杯水泡上茶——自然是最便宜單位發的勞保茶。

  穿越前方明華是喜歡喝茶的,當然看不起這最低檔次的茶葉,最起碼要喝幾百塊一斤的龍井,但來到這年代就沒辦法這麽講究。

  有茶喝就不錯啦.這還是自己爭取的。

  又在單位門口轉悠一圈,看到上班高峰期已過,門口安靜起來,就坐在門衛室靠窗的桌子邊,拿起一本書——《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看起來,這是從單位圖書室借的,作家周克芹所寫。

  小說以75年冬工作組來到四川農村開展整頓工作為背景,描寫老農許茂和他的幾個女兒悲歡離合的故事,獲得首屆茅盾文學獎。

  當然還不能全神貫注,還得注意門口動向。

  突然他發現一個胖胖的中年男人一手拿著黑色人造革公文包,一手夾著一支煙匆匆走進大門。

  “陸編輯,早上好!”方明華立刻站在門口笑著招呼。

  “小方同志好!”陸遙笑著回了句,腳步不停進了大院。

  “他今天來幹嘛?”方明華看著對方的背影有點好奇

  陸遙現在的身份是《延河》雜志社的編輯。據聽說是他從延大畢業後,經秦省作協爭取過來的。除了審稿之外,最主要自己的創作。

  更重要的是,據說陸遙是個夜貓子,晚上寫作白天睡大覺,一般是中午才來上報,後來還寫了一篇隨筆叫《早晨從中午開始》

  難道是開會?
  不過讓方明華感到驚訝的是沒過多久另一個四十左右,瘦瘦的一臉嚴肅的中年男人也走了進來。

  陳中實!
  緊接著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

  賈平娃!
  京夫!

  這些都是秦省文壇著名的中青年作家,也是《延河》雜志投稿的常客,都住在安西,但平時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今天是怎麽了?齊聚雜志社?
  發生了什麽大事?
  方明華一個小小的門衛,自然不能跑過去問這些將來的文壇大佬們:“你們今天怎麽了,不好好寫小說,都跑到這來幹嘛?”

  方明華站在門口正疑惑著,就看到一個圓臉姑娘從辦公樓出來匆匆向大門外走去。

  他自然認得,是編輯部的王娟,乾一些文秘之類的工作。

  “王娟!”方明華趕忙叫住她問道:“我看到陸遙、陳中實、賈平娃等作家都到雜志社,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你不知道呀?張主編準備推出一期“秦省青年作家小說專號”所以找路遙編輯他們來開會商議。”

  說到這裡,王娟壓低聲音故作神秘:“我聽說呀,主要是想提高咱們秦省作家的知名度,和燕京的史鐵生、劉心武、陳建功等打擂台呢。”

  打擂台?
  方明華笑了,這個詞用的還挺確切。

  八十年代文學圈,都有自己的江湖,其中以京圈人才濟濟。

  像茅盾、曹禺那些文學泰鬥就不用說了,單憑中青年作家,燕京也是笑傲江湖。

  西北圈稍遜,但也不可小覷,除了秦省這塊,還有寧夏的張先亮也非常厲害。

  “謝謝你,王娟。”

  “不客氣方明華,你是不是也想寫小說?”姑娘看著他開起玩笑。

  “我?恐怕不行。”

  “你不是能寫詩嘛,小說也能寫好。”

  寫詩和寫小說是兩碼事吧?
  不過方明華也知道姑娘只是隨口一說。

  王娟匆匆走了,方明華回到值班室想著剛才王娟說的話。

  要不,咱也湊個熱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