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第5章 編輯助理?我不去。
  第5章 編輯助理?我不去。

  方明華一口氣背了好幾句。

  “呵呵.你果然看過《飛鳥集》,那我再問你,你讀裡泰戈爾的《飛鳥集》有什麽感想?”

  真是好為人師。

  方明華心裡嘀咕了句,又繼續回答:“《飛鳥集》大約有300多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題材基本上小草、落葉、飛鳥、星辰、河流等等。”

  “詩人具有敏銳洞察自然、社會的能力和一支善於表達心曲的妙筆,這些形似隻言片語的小詩就蘊涵了豐富的思想、深奧的哲理,表現出一種清新明快、優美雋永的風格。”

  “其實《飛鳥集》其中的一部分由詩人譯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詩集《碎玉集》,另外一部分則是詩人一九一幾年曾經年ri本時的即興英文詩作。詩人曾經盛讚ri本俳句的簡潔,他的《飛鳥集》顯然受到了這種詩體的影響。”

  董墨震驚了。

  如果說通讀《飛鳥集》已經相當不錯,竟然還知道《飛鳥集》的歷史!

  這是一個當過門衛所知道的嗎?!
  看著董墨驚訝的目光,方明華知道他在想什麽,不慌不忙還說道:“董主編,我在當知青的時候,那個村莊有個插隊的老教師,書是他偷偷藏下,我借來看,連這些知識也是他告訴我的。”

  “除了《飛鳥集》還有《新月集》”方明華又補充了句。

  原來如此!

  董墨點了點頭。

  “那這首小詩不用說就是伱寫的。”

  說著從上衣兜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一張紙,上面赫然是方明華寫的《春》

  “小張同志說是你寫的,我有點不信,現在聽你這麽一說我相信裡,風格如出一轍啊。

  是嗎?

  好像是。

  “寫的不好,讓您見笑。”方明華很謙虛。

  “哎,小方同志,謙虛是美德,但謙虛過分就是驕傲!這首詩寫的相當好,我準備刊登在下一期雜志的詩歌專欄,你同意嗎?”

  這個時候怎麽不同意?
  方明華同意了。

  董墨興衝衝走了,臨走前還囑咐方明華多讀書,爭取寫出更好的詩歌來。

  等董墨走後,一直沒吭氣的張寶福才急忙解釋道:“明華哥,昨天有個文學青年又要硬闖去找編輯,我就拿這首詩嚇唬住了他,結果讓董主編看到,就問我是誰寫的,我就說了你的名字,還沒來得及給你說,人家就來找你了。”

  “沒什麽。”方明華笑著說道:“你趕緊下班吧。”

  沒想到張寶福站著沒走:“明華哥,要不你再寫一首,讓我去唬那些不聽話的文學青年?”

  這次方明華沒有答應。

  倒不是沒有,好歹自己還看了不少小詩寫的還不錯,但再給張寶福一首拿去唬人,那真的是裝逼了。

  門衛那個叫方明華的小青年寫了一首詩,竟然被董主編看中,要刊登在下期《延河》雜志上!

  這個消息最初是在編輯部流傳,但很快就在整個雜志社流傳開來。

  有的人覺得這個小青年是可塑人才,好好學習努力創作,將來能成為一名詩人。

  但也有的不以為然。

  寫了一首三行字的小詩就是詩人了?

  詩人的名頭太不值錢了唄。

  今天在主編辦張丕祥公室裡,編輯部的三個領導就為他的事情在討論,

  當然話題不是方明華是不是詩人,而是如何培養。

  “我的意思是,既然小方同志已經初步顯露其詩詞方面的才華,和暫時將他解調咱們編輯部來,做個編輯助理。”董墨建議道。
    編輯助理,其實沒什麽編制只是臨時崗位,幫助編輯審閱稿件等。

  其實按照董墨原來想的,乾脆把他調過來直接當編輯好了。

  這種情況方明華並不是第一個,像陸遙、王曉新、白描等都是這種形式調到雜志社,審稿是其次,主要是方便他們專業創作。

  但又覺得別人不會同意,所以就臨時想了這個辦法。

  主編張丕祥沒啥意見,反正又不佔編制又不在編輯部領工資,還多了個乾活的——是培養,何樂而不為?
  另一個副主編何鴻鈞也沒啥意見,又不是正式編制,何必爭吵?
  但沒想到方明華不同意。

  “讓我去編輯部當編輯助理?不用了,謝謝董主編。”

  “為什麽?”董墨有點驚訝。

  “我覺得我能力有限,不能勝任。”方明華解釋道。

  “是嗎?”董墨看著他,臉上突然露出笑容,“你是不是嫌編輯部工作忙?”

  方明華嘿嘿一笑:“董主編,我覺得我現在最重要的是多看書!多寫詩,到了你們編輯部哪有這麽多時間?”

  這倒也是.
  董墨點點頭。

  現在投稿人數劇增,特別是詩歌組,經常加班是常有的事,審稿,討論,有的時候還需要和作者書信交流,忙的不停,還真沒有時間寫詩。

  “那好吧。只是有點委屈你了。”

  讓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看大門,這算啥事啊。

  “董主編,不委屈,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方明華又說道。

  “什麽要求?”

  “我能不能到社裡的圖書室借點書看?”

  “哦,這個我差點忘了。沒問題!明天我就給圖書室的張秀芳說,你可以隨意借書!”

  “那就太謝謝你!”

  最後,董墨走了。

  方明華靠在椅子上,哼著歌。

  開始他挺羨慕編輯部工作的,但看到一個個整天加班忙的像狗一樣,頓時沒了興趣。

  在這上班摸魚不好嗎?三班倒工作清閑,
  幹嘛跑到編輯部當個小編,而且還是那種沒編制的!

  不過董墨這個人很不錯,表面上看上去冷冰冰的實際是個熱心腸。

  這首小詩在《延河》10月份詩歌專欄如期發表,方明華也趕了個時髦,給自己取了個筆名——明華。

  同時領了三塊錢的稿費。

  幹了幾個月的雜志社的門衛他也知道詩歌稿酬價格——一行一元錢。

  為此,他還專門請張寶福到十字路口的老馬家泡饃館吃了一碗羊肉泡饃。

  5毛一碗,一個饃5分錢外加2兩糧票。

  方明華的生活並沒有發表一首小詩發生多大變化,依舊看著大門,平時沒事的就看書,有了董墨的一句話,去雜志社圖書室借書就方便許多。

  《紅與黑》《巴黎聖母院》.當然還有國內作家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班主任》.
  當然生活還是有了些許變化。

  雜志社的人進進出出的,好多人都和他主動打招呼,不像以前那個小透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