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第70章 070投稿被拒(求收藏票票追讀)
  第70章 070投稿被拒(求收藏票票追讀)

  “小方,你的觀點和我基本相似。”這時候賈平娃插話進來:“我剛才給陸遙聊到這些,文中馬建強塑造的過於完美,正直無私、堅毅不屈、自尊自愛、樂於助人的美德,這種人在現實中是台上做報告的楷模,但不適合做小說的主角。”

  陸遙聽了臉色有點難堪。

  “不過,陸大哥,你這篇小說也超過許多人的作品,只是相對於《人生》稍遜。”方明華安慰說:
  “問題是,陸大哥,《人生》寫的實在太優秀,但它的壞處就是,這如同你給自己前進路上堆起的一座高峰,伱現在想爬過去,得費點勁。”

  “哈哈,我也是這個意思。一個作家超越自己是最難的。”賈平娃大笑。

  陸遙聽了,輕輕歎口氣。

  “好了,不說我的,說說小方的這篇小說。”陸遙話鋒一轉,很坦誠的說道:“其實我沒看懂這篇小說。”

  “沒看懂?”

  “對,四個看似獨立的故事竟然融合在一起,你這種寫法好像是西方流行的意識流?”

  “是的。”

  “我不太欣賞這種寫法,我還是喜歡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陸遙說道。

  “我倒是很喜歡小方這篇文章,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國內寫意識流的不多。”賈平娃接過話題,看著方明華:“你準備投哪裡?”

  “就投《延河》吧。”

  方明華說道。

  自己現在還是雜志社的人呢,當然要先投自己的雜志社的刊物。

  賈平娃聽了卻搖搖頭,轉過頭看著陸遙:“你覺得會被何主編采用嗎?”

  “難,她為人我很了解,文風相當保守,不僅是她,你沒發現《延河》雜志的整個文風都比較保守?”路遙回答道。

  的確如此。

  方明華點點頭。

  或許是秦省的歷史,這一方厚土過於沉重的緣故吧?接納新事物總要慢些。

  “那我投《長安》吧?你看了說還行。”方明華又看著賈平娃。

  賈平娃現在供職於在西京市另一家雜志社,《長安》文學月刊做編輯。

  “別,我們那座廟太小,容不下你這座大佛,埋沒了這篇文章。”賈平娃開起玩笑。

  “你還是投燕京的某本雜志吧,首都嘛,包容性強,影響力大。”最後他建議道。

  但方明華最後還是決定投《延河》試試。

  黃社長對自己還不錯,還有董墨。

  不行了再說。

  既然決定,方明華也不遲疑,第二天早上就把稿件直接交給何鴻鈞,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下午何鴻鈞就讓人把方明華叫到她的辦公室。

  態度挺和藹但說話內容
  “小方,你這篇小說大失水準啊,雲裡霧裡的怎麽讓人看得懂?你應該向陸遙學習,堅持現實主義創作路子,繼續寫傷痕文學,軍旅小說也可以嘛。”

  “何主編,我一直向陸大哥學習。”

  方明華這態度讓何鴻鈞很滿意。

  “不要緊,重新寫一篇,我看好你!”

  方明華拿著自己的文稿回到宿舍。

  到了下午快下班的時候,陸遙特意過來一趟找方明華詢問此事。

  “怎麽樣?我聽說沒通過?”

  方明華點點頭。

  “沒關系,雖然何主編包括我並不欣賞這種寫作手法,但並不等於沒人欣賞,聽平娃的,重換一家。”陸遙安慰道。

  “陸大哥,你準備投哪裡?”方明華問道。

  “《當代》。《青年文學》的編輯張玲曾經催過我寫《人生》的下部,我沒寫,所以不好意思再投她那裡,就準備投《當代》。”

  說到這裡,陸遙呵呵一笑:“我兩部中篇小說都被《當代》采用,我覺得《當代》是我的福地。”

  迷信這個?

  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好多雜志社編輯欣賞某一位作家的文章,投他被采用的概率就要大點。
    陸遙走後,方明華給自己泡了杯茶,思考這個問題。

  按照陸遙這個思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只有兩個中篇,《隱入塵煙》投到《延河》,另一篇《芳華》則是被《解放軍文藝》和《十月》都采用。

  現在《延河》的何主編已經明確表示拒絕,投《解放軍文藝》顯然不合適,這本雜志主要刊登軍旅題材的小說散文等,刊登一篇意識流風格的小說顯然不符合雜志的風格。

  只剩下《十月》了。

  要不就試試?
  今天已經遲了,明天一早寄出去。

  騎車回到家,妹妹也在家,全家人吃完飯後,老爸又去外面街道路燈下下棋,老媽去串門,妹妹則坐在小凳上拿著收音機在聽英語。

  Good morning.
  早上好。

  Good morning.
  早上好。

  I'm looking for Mr.Robinson.
  我找魯濱遜先生。

  方明麗聽的是英語節目《Follow Me》。

  1982年元月五日,央視引進了我國第一部原版引進的英國BBC情景會話英語教學節目,很快央廣跟進,國內大街小巷都充斥著“倫敦音”。

  方明麗就是節目的忠實聽眾。

  方明華沒事做,他看著認真朗讀妹妹,突然想到什麽:“小妹,我寫了一篇新小說,剛剛完稿,你想不想看?”

  方明麗知道最近哥哥在忙著寫一篇新小說,經常不回家,現在聽到他這麽一說,立刻回答:“好啊。”

  她放下收音機,接過哥哥遞過來的文稿,認真看起來。

  方明華則拿過收音機,英語節目什麽的,他不感興趣,他隨便調了個台,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楊七郎單人獨騎到幽州解圍,力殺三門,累得盔飛甲斜、帶浪袍松,餓得兩眼冒金花。找潘仁美要吃的,潘仁美不給”

  是單田芳的長篇評書《楊家將》!
  這個有意思。

  方明華拿著收音機興致勃勃聽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方明華剛剛聽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妹妹這時候也抬起頭看著他。

  “哥,你寫的這個,我有點看不懂。”

  “為什麽?”

  “我覺得很亂,雲裡霧裡的,裡面好像在講什麽,好像什麽又沒講,

  “這就是去年過年前在英語角,和那個外院教授聊的什麽意識流?”

  方明麗想到什麽,補充了句。

  “是的。”

  “哥,我估計這部小說拿到我們學校也沒幾個大學生能看懂。”

  這倒也是。

  當初薑紋這部電影拍出來,也沒多少人看懂。

  妹妹繼續抱著收音機練習口音,方明華將講稿子收拾好想這個問題。

  “年輕人裡,真沒人看懂?”

  方明華突然想起南疆的宋棠棠,她能看懂嗎?
  她寫信不是說如果寫好小說,讓她看看嗎?

  給她寄過去?
  不行,一來一回最起碼二十天實在耽誤時間。

  要不再抄一份?
  還好,也就五萬字
  邊抄寫邊修改,做當再過一遍稿子,精益求精。

  這一炮一定要打響!

  既然決定,方明華在屋裡呆了會就騎車趕往單位,泡好茶開始認真修改起來。

  熬夜吧。

  盡快完成。

   感謝關漢堡、書友20190214183755410投的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