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第178章 最好的時機
   第178章 最好的時機
  “對,這家研究所我想用香江外資的身份進行投資,這樣今後也能避免很多扯皮的麻煩。”

  孫向陽坦然的說道。

  這裡面自然有他的私心,但無數經驗都說明,讓研究所成為雙水灣名下的集體單位,是不可行的。

  別的不說,如果打著香江外資企業的幌子,他想怎麽漲工資就怎麽漲。

  但如果是雙水灣的研究所,就算老支書跟沙宏成全都支持他,可患寡不患均是天性。

  都是雙水灣旗下,憑什麽研究所能拿好幾倍的工資?

  剪紙畫要不要漲工資,煤礦要不要漲工資?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行為已經屬於……

  更何況,將來研究所如果有了什麽成果,再想轉為私人,會涉及到更多的麻煩,哪怕工藝成果是孫向陽自己研究出來的,這種行為仍舊屬於侵吞。

  與其如此,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掰扯明白,讓這家研究所完完全全屬於香江那邊的外資,僅僅只是把雙水灣當成一個投資的地點。

  打造什麽明珠不明珠的,他壓根就沒想過,原本在他心裡,只要能讓雙水灣的人填飽肚子,就可以了。

  這會就算讓他閉上眼睛,他也沒什麽好遺憾的。

  但他就是有點舍不得,想再看看,萬一雙水灣真的變成孫向陽說的那個樣子了呢?

  而現如今,雙水灣有了黑壚土地,有了煤礦,甚至還有了剪紙畫,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幾乎可以預見的是,今年雙水灣絕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豐收年。

  真要說起來,還是雙水灣拖累了你,以你的能耐,不管去京城還是香江,都能有一番大作為。”

  老支書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因為孫向陽給的太多了,而人的欲望則是無窮的。

  畢竟雛鷹總要離開母親的懷抱才能展翅高飛。

  問題的關鍵在於,以前孫向陽的表現太過無私了些,不管是不是沒看在眼裡,但這樣下去,勢必是不行的。

  一次,兩次,三次,然後呢?
  指望所有人一直感恩是不可能的,但凡自己的利益受損,就會抱怨,曾經的恩情也會變成理所當然。

  讓這家研究所乾乾淨淨的。

  所以他情願孫向陽稍微自私一點。

  從一開始,就杜絕今後能扯皮的麻煩。

  這跟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差不多。

  甚至就算佔了雙水灣的土地,孫向陽也寧願出錢買。

  他有時候也會忍不住想,讓孫向陽留在雙水灣,是不是耽誤了他?

  可以說,從今往後,雙水灣的人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同時,他好歹也多吃了幾十年的鹽,那什麽碳纖維他不懂,但人性他見多了,或多或少也能幫著孫向陽出出主意。

  像在雙水灣建研究所,孫向陽想的是不靠村裡,自己去香江賺錢投資,對此,他並沒有覺得孫向陽異想天開,以他對孫向陽的了解,只要對方說了,那就肯定能做到。

  “我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再者說了,你用你自己賺的錢投資,研究所不是你自己的,是誰的?

  不管實際上,還是名義上,這家研究所都不歸雙水灣管,雙方僅僅只是合作關系。

  這樣今後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老支書,雙水灣才是我的福地,要是沒有雙水灣,或許就沒有我了,我不留在這裡,去哪?外面的世界其實也沒那麽好混,還不如老老實實待在這裡。

  而研究所,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有成果的,需要不斷的往裡投資,或許一年,三年,甚至五年都說不定,如果讓雙水灣背上這個負擔,足以把雙水灣給拖垮。

  至於我這邊,您也不用擔心,上次我跟黃經理談過,在香江,風水大師可是很受歡迎的,隨隨便便一件風水法器都能賣十萬,要是幫人尋龍點穴,賺的就更多了。

  我一年只要跑個一趟,就足以維持研究所,所以對我來說,這壓根就不算什麽。

  等到未來,研究所那邊開花結果,我將得到百倍,千倍,甚至是萬倍的回報,所以這筆生意,著眼在未來,至少也是五年以後。

  那個時候,雙水灣的基礎也已經打好,正好可以借助這股東風,大力發展雙水灣。

  所以,我說的明珠,並非在開玩笑。”

  孫向陽解釋道。

  “五年?”

  老支書呼吸都不由的粗重起來。

  “對,五年!”

  孫向陽目光望著前方,心中湧出前所未有的豪氣。

  在雙水灣建研究所,如果是研究什麽衛星,芯片,光刻機,半導體,那絕對是他瘋了,屬於異想天開。

  但碳纖維,作為一種新型材料,未來的發展也證明了它的潛力,關鍵是它對生產設備的要求,還沒達到被封鎖的程度。

  不像有些設備,直接在禁運名單裡面。

  而孫向陽之所以說五年,是因為五年後,時機才剛剛好。

  無非就是這五年,他需要持續不斷的養著這家研究所,但只要第一年設備都購買齊全,後面每年的試驗,頂了天幾十萬就夠了。

  跟那些隻投入,看不到收益不同,孫向陽回去後,越想越覺得自己可以將碳纖維的生產工藝轉化為技能,也就是說,他的研究所壓根就不存在打水漂的問題。

  只要他掌握好時機,便大有可期。
    曾經,他對雙水灣的規劃有幾個版本,從1.0到2.0。

  沒有電的雙水灣,即便有煤礦跟剪紙畫,最多也只能到1.9版本,始終無法突破到2.0版本。

  電,尤其是工業用電,才是雙水灣更新版本的希望。

  就如同研究所,沒有電是萬萬不行的。

  只要雙水灣通上電,那就是2.0版本的啟航。

  接下來研究所的成立,便是在這個版本上不斷的更新,直到達到極限。

  那個時候,只有一個辦法可以突破版本的限制,那就是研究所研究成功,將可以用於工業製造的碳纖維量產化。

  雙水灣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這便是3.0版本。

  這個版本,將是雙水灣正式騰飛的起點。

  當初孫向陽在煤礦旁邊的小屋子裡苦苦思索,始終找不到適合雙水灣工業發展的道路,因為不管煤炭深加工,還是再找別的礦產,都只能讓雙水灣有錢,也無法達到真正發展的目的。

  攀科技樹,就更別想了,雙水灣壓根就沒這個基礎。

  至於說靠著風水局打造療養院,再用那塊黑壚土地種植高品質藥材,他也想過。

  一來,現在是78年,而不是2020年以後,人們對於養生,幾乎沒有太多的概念,連填飽肚子都困難的時候,誰有閑心去想養生?

  如果主打高檔療養院,那麽雙水灣就更別想發展工業了,估計這邊連一家企業都不能有,煤礦也得關掉。

  那樣可就有違孫向陽的初衷了。

  所以,這個想法也不可行。

  那天晚上,他思來想去都沒有找到頭緒,原本以為,會很久以後才會有答案。

  誰也沒想到,陳舒婷的大哥,陳書垣的到來,竟然讓他看到了那個契機。

  他思前想後發現,對眼下的雙水灣而言,沒有什麽比碳纖維研究所更合適了。

  當然,眼下才78年,所以他不能著急。

  但陳書垣,以及他之前那個研究所解散,讓孫向陽沒法再猶豫,再去等待。

  因為在他眼裡,這就是最好的時機。

  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再想招人反而會更難,除非他願意等個十年八年,可那個時候,又太晚了。

  所以,他寧願現在多付出一點錢,也要先把人給籠絡住。

  為未來碳纖維研究所奠定基礎。

  “好,五年的時間我肯定還能等,就算癱在床上,我也要堅持看到那一天。”

  老支書狠狠的說道。

  “老支書,以您老現在的身體,還有咱們雙水灣的環境,再活個十年二十年,都沒問題,最起碼也能看到跳跳娶妻生子,看到雙水灣拿下一個又一個榮譽,徹底閃亮的那一天。”

  孫向陽在旁邊說道。

  “我也想啊,不過上了年紀不服老不行,你得趕緊把擔子接過去,我往後渾身輕松了,說不定還能多活兩年。”

  老支書微笑著說道,甚至有種滿足。

  “這個也不是我說的算啊,您老還是多擔待一段時間。”

  孫向陽嘴角也露出微笑。

  接下來幾天,雙水灣這邊有條不紊的發展著,首先在正月十三的時候,剪紙畫全部交付給了黃德發留下的那人,其中大師級,也就是特意挑選出來的精品剪紙畫一共261張。

  這也多虧了其中兩個生產大隊,竟然真找來了兩個技術不比郭珍差太多的婦女,這也是精品剪紙畫變多的緣故。

  其余普通的剪紙畫739張。

  當一千幅剪紙畫如數交付的時候,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最近一段時間,為了完成任務,很多人都是晚上兩三點才睡覺,然後第二天一早就爬起來繼續剪,甚至手上磨出水泡也毫無怨言。

  正因為如此,所以原本應該到月底才能完成的任務,提前了差不多半個月。

  黃德發留下的那人點清楚數量,留下一份收據,便匆匆離去。

  至於錢,等他回去之後才能打過來,畢竟精品剪紙畫跟普通剪紙畫的價格不一樣,雙水灣這邊沒有完成任務前,誰也不知道兩者的具體數量。

  如果按照精品剪紙畫十美元一幅,普通剪紙畫三美元一幅,這次雙水灣可以得到4827美元。

  關鍵是這裡面所代表的意義:出口創匯!

  相信用不了多久,等對方將美元打過來,就是引起轟動之時。

  剪紙畫都能出口創匯,無疑是振奮人心的,錢不錢的先不說,但標題一定會大。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方面的原因,當初縣裡才會親自下場,臉都不要了。

  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估計這次應該不敢了。

  就在雙水灣歡欣鼓舞的時候,陳書垣也帶著趙富貴跟孫建剛來到曾經生活過的研究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