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183.第183章 扶我上馬(求訂閱)
  第183章 扶我上馬(求訂閱)

  在董璜派出去的大軍之中,任務最重的,自然是張遼這一路。

  擅長奔襲的張遼和白毛軍師郭嘉率軍一路狂奔,路上眾多沒有反應過來的郡縣,大部分都被輕易攻陷,少數堅守的也被張遼放棄。

  張遼的目標只有一個,在遼軍反應過來之前,搶佔榆關。

  屆時榆關和居庸關在手,足以鎖住幽燕之地的咽喉,就算是遼軍大舉前來,他們也可以憑借山河關隘之險,為董璜軍集中兵力解除掉南方的威脅,贏得時間。

  如今,董璜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精兵多少的問題,而是士兵太多,僅靠幽燕之地無法養活的問題。

  畢竟除了董璜的三十萬精銳外,董璜還有三十六洞的蠻人以及一路俘虜收降的士兵要養,這麽多人,起碼得打下整個河北之地或者得到宋朝大量的輸血才行。

  因為遼軍完全沒有防備且主力不在,張遼軍一路進展的十分順利,直到薊縣,大軍才遇到了像樣的抵抗。

  薊縣守將是耶律得重,但他被兀顏光調到了涿州,已經身死,如今薊縣當家做主的是他的兩個兒子耶律國寶和耶律珍寶。

  兄弟二人得到了逃到此處的耶律淳的示警,早就想要大乾一場,結果沒想到張遼竟然來的這麽急。

  來了那就打唄,兄弟二人對自己的能力有著迷之自信,不顧耶律淳的反對,領兵出戰。

  至於說兄弟二人為什麽猛到連南京留守、魏王的話都不聽,原因也很簡單,耶律淳實在是太狼狽了,逃到這裡的時候身邊就只剩下了小舅子蕭敵裡一個人保護,且因為是光著屁股騎馬出逃,以至於屁股都被磨爛了,如今只能夠撅著屁股躺在床上。

  就這喪師辱國的狼狽模樣,誰能看得上啊!

  “蕭敵裡,耶律國寶兄弟輕敵必敗,算算時間,涿州兀顏光應該也已經敗了,我們必須要快走,去找陛下,告訴陛下這裡的情況!快,扶我上馬!”

  耶律淳吩咐道。

  “魏王,你……”

  蕭敵裡看著以前只有他的姐姐才看過的屁股,又是心疼又是迷茫。

  心疼是因為看著就疼,迷茫則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幹什麽。

  當時和耶律淳一起逃跑的時候他是沒多想,可是靜下來之後,卻陡然意識到,不僅是他的家人,就連他的姐姐也還在南京城裡呢!

  也不知道她們現在正在經歷什麽!
  蕭敵裡想死的心都有了。

  蕭敵裡顫顫巍巍的扶著耶律淳上馬。

  對於耶律淳他還是服氣的,甚至是崇拜的,如果按照歷史進程的發展,不久之後,因為遼天祚帝對金的不斷戰敗,他就會和侄子蕭延留等人一起,謀立耶律淳為帝。然後被耶律淳反手出賣。

  蕭敵裡很細心的在馬背上放了兩層絹帛,這才把耶律淳扶上馬。

  耶律淳倒也是漢子,哪怕疼的冷汗直流,竟然也一聲不吭。

  然而,二人剛剛爬上馬,城外忽然傳來了一聲驚天動地的歡呼,戰馬受驚一尥蹶子,竟然又把耶律淳翻了下去。

  “魏王!”

  蕭敵裡隻得下馬,過來攙扶耶律淳。

  好不容易把疼的直打哆嗦的耶律淳再次扶到馬上,就又聽到有人在喊:敵軍進城啦。

  已有心理準備的耶律淳長歎一聲,拍馬而逃。

  無可奈何的蕭敵裡隻得跟上。

  二人向著平州方向逃跑,過了平州出了榆關,他們就安全了。
    二人快馬加鞭,很快到了灤州,見到他們的平州守將遼興軍節度副使張覺大驚失色。

  “魏王,這是?”

  張覺一邊將二人迎入府邸,一面招呼尋找醫師上藥,一面焦急問道。

  “應該是宋國的齊王董璜率軍從海路偷襲,奪下了南京城,不久前已經奪下了薊州城,現在正往平州趕來,還請張節度使速做準備!”

  到了現在,耶律淳已經基本上反應過來佔據南京城的是誰了,很顯然,董璜大軍從山東北上霸州北伐,就是一個幌子,就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

  只是就算是知道了,也已經晚了。

  耶律淳能做的,也就只有趕緊去向遼天祚帝請罪,希望遼天祚帝能夠重新奪回南京道了。

  “另外,請張節度使替我們準備新的馬匹和乾糧,我們要親自去向陛下請罪!”

  耶律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已經顧不得養傷了,隻想趕快出關請罪。

  但他的話在張覺的耳邊卻自動翻譯成了:敵人太可怕,我隻想趕快逃命!

  “我馬上安排!”

  張覺不動聲色的走了出去,隨後卻命令親信牙兵將二人看守起來,而後召集親信道:“你我祖上本就是漢人,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才不得已在異族鼻息下生存,如今朝廷大軍已至,正是我們投誠的大好時機!”

  張覺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其實並沒有什麽民族傾向,但更多的還是一個投機者,他很清楚耶律淳是一個什麽人,如今既然連耶律淳都狼狽成這個樣子,且後面還有追兵,那恐怕不僅意味著南金城已經失守,還意味著南京道的二三十萬機動力量已經全軍覆沒。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軍隊,不管是哪一方的,都是一個新的粗大腿。

  張覺的果決,並沒有引起麾下的共鳴。

  張覺的心腹可不都是漢人,還有不少奚人、契丹人,更多的則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算是什麽人。

  大家在遼國生活了這麽久,雖然說文化上人就認同漢人的語言、文字、藝術、享受,但卻並不認同懦弱的大宋。

  現在遼國的武職子弟,大部分當年都參與過讓宋太宗驢車漂移的大戰,而遼國與宋國的戰鬥,也向來是贏多輸少,這也就導致了他們,都對懦弱的宋朝嗤之以鼻。

  今天你讓我們投宋人?
  信不信我們把伱的人頭送人?

  一群人看向張覺的目光仿佛在看一個傻子,要不是張覺一族在平州經營了數百年,枝繁葉茂牙兵眾多,早就有人忍不住動手了。

  不過,當他們在不久後看到張遼軍軍容嚴整鎧甲鮮明的前鋒後,頓時覺得張節度使真是目光長遠,實屬吾輩指路明燈!
  眾將很開心的隨張覺獻上了屁股開花的耶律淳和蕭敵裡,向張遼投降。

  張覺更是向張遼獻上了以他為先鋒,詐取灤州、營州與榆關的計策。

  張遼自然從善如流。

  於是,在張覺的幫助下,榆關以南的遼地,盡入董璜之手。

   張覺(?—1123年),一作張玨,平州義豐(今河北灤縣)人。遼金時代歷史人物。早年考中進士,出仕大遼,官至遼興軍節度副使。金兵攻遼時,投降完顏宗翰,拜為臨海軍節度使、知平州時。金太祖完顏旻以平州為南京,以為南京留守。暗中聯絡北宋燕山宣撫使王安中,歸降北宋,拜泰寧軍節度使,殺死左企弓和虞仲文。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先後受到完顏闍母和完顏宗望的金兵襲擊,兵敗逃奔燕山府,終為王安中所殺。

    耶律國珍是《水滸傳》架空人物,為耶律得重之子,武力值不錯,但是似乎缺乏實戰經驗;在檀州大戰董平,打了五十余回合不分勝負,耶律國珍的弟弟耶律國寶怕哥哥有閃失,於是就敲鑼鳴金收兵;這耶律國珍其實實力和董平差不多,但聞鳴金聲一分神,以為後方出現了什麽問題,結果就被董平趁機刺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