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225.第225章 我可是大虞皇帝陛下的嶽父啊(
  第225章 我可是大虞皇帝陛下的嶽父啊(求月票)
  大宋也不是沒有忠臣的。

  北門守將何灌便戰死在城樓上,李綱等人也帶兵拚死攻打被董璜軍佔據的梁門,甚至親冒弓矢,身受重傷;統製何慶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等俱是帶兵力戰而死。

  因為在任用郭京一事上舉措失當的禦史中丞何,更是要親率軍民巷戰,要以死明志謝罪。歷史上的他也是死得頗有氣節。

  聽說汴京外城失守,迫不得已出城救駕的姚友仲出城野戰,被高順所部擊敗,姚友仲戰死。

  種師道、姚古、種師中、姚平仲、張叔夜、胡直孺、宇文虛中、范致虛、王襄、錢蓋、以及童貫、范瓊、晁蓋(程昱)等人也已經在勤王的路上,最快的種師道、姚平仲所部已經匯集了十萬人,距離汴京僅有三日路程。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

  汴京陷落的實在是太快了,快到大宋的地方軍團,尤其是精銳的西軍和童貫南征方臘的主力都來不及回援。

  此時,被嚇破了膽深知逃跑無望的宋徽宗和宋欽宗,唯一想要的事,就是投降。

  【我的女婿/姐夫總不至於殺了我吧?】

  帶著這樣樸素的想法,二帝忐忐忑忑的主動提出投降,迫不及待的派人議和。

  宋欽宗更是搶先一步將自己的後妃、女官名冊交給了董璜,希望能夠仿照宋徽宗舊例,讓董璜得到滿足,以此換來喘息之機。

  這讓董璜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

  只能說,趙桓絕對是趙佶的種,他的母親絕對沒出軌。

  主動投降的宋欽宗很快又按照董璜的要求,讓城內軍民放下武器向大虞軍投降。

  因為大虞軍不僅秋毫無犯,還宣布懲戒“六賊”,再加上之前被俘虜過一次的大宋禁軍的言傳身教,汴京的局面竟然逐漸穩固了下來。

  而宋欽宗在大虞穩固汴京民心的時候,又接連按照董璜的要求下詔,命令大江以北的宋軍以及城池向董璜軍投降。

  種師道、姚平仲等人拒不奉詔,大部分城池的守將也拒絕了如此荒謬的詔書;但也有如范致虛、王襄、錢蓋等人在聽聞汴京陷落後,連夜逃遁。

  當然,他們的逃遁也未必是真正想要逃遁。

  汴京的陷落對大宋而言最大的打擊是沒有了皇帝,甚至沒有了一個可以成為皇帝的皇族。

  大宋的天下,失去了一個天下共主。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沒有共主,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共主。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五代十國才過去百余年呢。

  這個時候,擁兵十萬的陝西宣撫使范致虛想要帶兵回陝西,似乎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范致虛的運氣並不是很好。

  他還沒有退回到武關,就聽到了一個令他手腳冰涼消息——大虞軍黃忠軍團南下兵圍兵力空虛的洛陽,攻佔毫無防備的武關,如今長安情況未明。

  但此時長安有沒有消息已經並不重要,因為范致虛意識到,他的十萬大軍無家可歸了。

  歸師勿遏的前提是,這支被擋住回家的路的軍隊還有足夠的戰鬥意志與勇氣,但范致虛所部一來不是最精銳的西軍部隊;二來在不久前的宋夏戰爭中也出過力損失不小;三來他們先是急匆匆的武裝越野,又連汴京城的影子都沒看到就急匆匆的跑,大軍早就被折騰沒士氣了。

  這樣的軍隊又哪裡是養精蓄銳、鬥志昂揚的大虞軍的對手呢?
  歸心似箭的范致虛所部不得已在潼關下與黃忠所部交戰。

  結果被黃忠軍團潼關守軍楊阜部和埋伏在後方的夏侯淵部前後夾擊,范致虛所部大敗,范致虛僅以身免。

  范致虛的戰敗,導致大宋永興軍路、秦鳳路失去了最後一支成建制的援軍。

  自劉延慶兩次戰敗,劉法全軍覆沒,種家軍、姚家軍的勤王抽掉,以及最近的范致虛所部全軍覆沒,這一兩年間,秦鳳路、永興軍路等傳統西軍地盤,已經葬送了至少二十五萬大軍,又抽調了種家軍、姚家軍最後骨血勤王,已經是空前空虛。

  黃忠軍團帶著俘虜的七八萬降兵,轉了一圈,便攻下了大宋的西京洛陽,而後帶著俘虜們輕易拿下了陝、平路、京兆府(長安)一直打到鳳翔,拿下了鳳翔、寶雞和大散關才暫停進軍。
    范致虛的戰敗和洛陽的失守,讓種師道、姚平仲所部人心惶惶,進退兩難。

  然而,就算是後路被斷、皇帝被俘這等惡劣的形勢,也沒能讓歷史上失和的二人團結一致。

  姚平仲采取的策略是激進進攻,爭取打通通往內城的道路,聯系上徽欽二帝,然後爭取保護二帝出逃。

  姚平仲命將軍王通為先鋒,率五萬敢死士攻虞軍大營西側。

  然而,姚平仲所部的行動一開始,就被董璜軍斥候察覺。

  王通進入了董璜軍的兩座大營都是空營,正常情況下,第一座大營是空營的時候,王通就該覺察到問題不對了,但是不知道是王通實在頭鐵還是王通已經別無所擇,只有打穿董營救出徽欽二宗這唯一一條出路,所以王通硬著頭皮進入了第三寨。

  這可把華雄給樂壞了。

  本來華雄覺得自己的這個誘敵之計應該不會有傻瓜中計,結果還真來了一條大魚。

  “華爺爺在此等待多時了,小子拿命來吧!”

  華雄騎著高頭大馬,率軍突至。

  王通雖然抵擋了一陣,但最終還是戰敗身死。

  華雄開開心心的派人去報捷,自己則小酌了一口。

  王通戰敗的消息傳來,姚平仲連夜後退三十裡,等待養父姚古的大軍。

  種師道在暗恨姚平仲誤事的同時,對麾下說道:“劫營已誤,然兵家亦有出其不意者,今夕再遣兵攻之,亦一奇也!”

  於是種師道連夜組織麾下三萬精銳,再次突襲華雄軍。

  華雄無備,被攻破了兩道大營。

  華雄一怒之下帶領親衛守在第三道營門口死戰不退。

  種師道也發了狠,身先士卒帶人進攻。

  幾代人都在侍奉種家、身邊很多將官同袍都是親屬的種家軍一看六七十歲的種師道都不顧生死,身先士卒,所有人也都發了狠,瘋狂的發動了進攻,竟然硬生生的推開了第三道營寨。

  這個時候,華雄身上紅光隱隱浮現,顯然已經發動了能力。

  種師道自然也毫不示弱,他雖然沒有技能的概念,但是看種家軍的樣子,顯然已經進入了狂熱姿態。

  北宋最後的精銳,誓要與種師道共存亡。

  雙方兵對兵,將對將,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華雄身上多處受創,年老的種師道也血染征袍。

  不過,華雄的堅持很快得到了回報。

  他的死守,讓麾下的騎兵們得到了著甲上馬的機會,當韓德領著憋了一股火的騎兵出現時,這場戰鬥已經再無懸念。

  更何況,出現的不僅僅有韓德,還有接了賈詡軍令來援的太史慈。

  ……

  那兩個群滿了,先加這兩個吧

   部分歷史人物職務與歷史上相比有變動。

    最近幾章的部分內容參考了靖康年間金兩次伐北宋的事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