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第4章 甄姬的貞操危機
  第4章 甄姬的貞操危機

  翌日。

  崇德前殿。

  腳步略有虛浮,但精神卻異常亢奮的董卓,在呂布、董璜、牛輔、李儒等人的簇擁下,劍履上殿。

  大殿之上,何太后、劉辨以及滿朝文武早已等候多時。

  何太后面色惶恐中帶著微紅,在看到董卓、董璜叔侄進來之後,臉色又變得慘白。

  她知道,決定她們母子命運的時刻來了。

  她甚至都不敢和以殘暴著稱的董卓對視,隻敢偷偷看向董璜,水汪汪的桃花眼裡滿是哀憐乞求,如同一隻即將被殺掉吃肉的小狗。

  董璜心下一哂,微微張口,唇語道:“帶筆了嗎?”

  何太后似乎讀懂了董璜的唇語,微微頷首,含羞帶怯,宛如初次和西門慶相會的潘金蓮,頭更低了,仿佛潘金蓮要撿筷子,卻不料被西門慶捏了腳。

  比起心中多少有些譜的何太后,小皇帝劉辨更是不堪。

  本來就生性懦弱的劉辨,董卓沒來之前就低著頭,等到董卓一來,竟然開始兩股戰戰,全無一點兒皇帝的威嚴,也難怪董卓看不上他。

  至於文武百官,比起何太后、劉辨母子來,要鎮定的多。

  不可否認,他們中的許多人或是出於忠義或是出於野心,有過串聯,也商量過對策,但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習慣了陰謀詭計,手中又沒兵的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

  當然,他們不會承認自己是屈服,只會說自己是留有用之身暫且與賊人虛與委蛇。

  董卓一來,文武百官們統統安靜了下來。

  隨著董卓宣布廢帝,太傅袁隗解下劉辨的璽綬,奉給陳留王劉協,然後扶劉辨下殿,讓劉辨北面向劉協稱臣。

  整個過程毫無波瀾,劉辨如同牽線木偶,董卓、袁隗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根本不敢反抗,倒是何太后看著兒子被廢,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

  今天之後,坐上皇位的可就是與她有著殺母之仇的劉協了!垂簾聽政的也將變成與她關系極度不睦的惡婆婆董太后!

  她怕呀!

  唯一令她欣慰的是,劉辨好歹還是一個王爵,而且還是漢中王!
  這與歷史上劉辨被封為弘農王有著很大的不同,也讓何太后以及滿朝文武浮想聯翩。

  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劉邦可就是第一任漢中王!

  這也就導致了,在漢代,漢中王有著極為特殊的政治含義,不論是開國皇帝劉邦還是光武中興的劉秀,都沒有分封過漢中王。

  準確的說,正統的漢代帝王,就沒有分封過漢中王!

  之所以封劉辨為漢中王,是董卓與董璜商量後,又征求了李儒等人的意見,才有的手筆。

  昨天晚上,被董璜說動的董卓,連夜叫來了弟弟董旻和女婿牛輔、李儒一同商議。

  董璜的州牧、封王的說辭,自然說動了董旻、牛輔、李儒三人,因為他們發現,董卓手下最有可能成為一州州牧乃至封王的,就是他們幾個!
  不論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還是子孫的未來,三人對董璜的建議都是鼎力支持!

  至於說其中改朝換代、天下大亂的風險與紛爭,三人沒有一個在乎!
  對於這些武夫而言,只要他們能夠封王,哪怕是天下重新回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也無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董璜的畫餅太大,這些土包子的胃口已經被完全吊起來了!

  董卓最終封劉辨為漢中王的目的,一是萬一劉協失控,到時候廢了或者殺了劉協,再扶植一個漢中王上位,也是名正言順。

  二來則是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劉辨就藩為掩護,拿下漢中,進軍益州,將益州這個最適合割據的地方掌控在手裡,以作後路。

  至於說日後派誰去就任益州牧,諸人卻沒有什麽爭搶,一致選擇讓董璜前往。

  究其原因,李儒沒有兵權且是董卓的核心謀主,根本走不開;董旻看上了洛陽的花花世界,還沒有享受夠,而且比起偏遠濕熱的益州,他更喜歡去冀州、徐州、豫州這種大州當土皇帝;牛輔則顧忌自己女婿的身份,在未取得老婆同意前,根本不敢開口;董璜自己則存了割據益州苟到吃雞的心思!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論是州牧還是封王,如今都還只是暗室之謀,不論是董卓還是李儒等人,他們都很清楚,想要將這一切變為現實,都得等到董卓權威穩固之後才行。

  如今已經行了廢立之事,天下的反對勢力恐怕很快就會做出反應了!

  董卓等人不知道這波反噬究竟有多大,但董璜卻很清楚,不久之後將會有十好幾路諸侯前來討伐董卓!

  如果加上其他戰爭代行者從中興風作浪,反水的諸侯恐怕會更多!

  這是一場必將會發生的戰鬥,同時因為戰爭代行者的出現,必然會生出無數變數。

  董璜倒不是不想先下手為強,提前除掉幾個未來的討董主力,只可惜可操作的余地卻不多。

  本來歷史上這個時間段應該還在洛陽的曹操,不知是被手下的戰爭代行者說動,還是在爭搶尹夫人的爭鬥中怕了董璜,既沒有像演義中那樣獻刀,也沒有靜待時機,而是直接扔下家小提前跑了。

  袁術倒是沒跑,但活著的袁術顯然比死了的袁術作用更大,董璜非但不能傷害他,還要盡可能的保護他!甚至說動董卓封他為後將軍。

  至於袁紹,則已經跑了好幾天了,但當時董卓還沒有徹底控制洛陽的軍隊,又需要太傅袁隗的支持,所以嚴令不準對他對手,等董卓有了能力,卻已經鞭長莫及。

  董璜倒是偷偷派了一隊騎兵去追殺袁紹,但袁紹也早有防備,帶了不少死士掩護,最終董璜棋差一招,讓袁紹渡過了孟津,逃到了冀州。

  最可氣的是,袁紹的年紀稍長的兩個兒子也逃到了冀州,這直接讓甄姬出現了貞操危機。

  必須要強調的是,董璜真的不是人妻控,也不是送女狂,但凡有一點可能,像甄姬這樣青史留名的神女,董璜還是想要原裝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就連近在洛陽的蔡昭姬都八字沒一撇呢,更不要說什麽甄姬了!

  董璜所能做的,也只能亡羊補牢一般將甄姬還留在洛陽的兄長甄儼收入麾下,順帶將甄姬的留在洛陽的大姐甄薑納為姬妾。
    至於說甄薑一個女孩子家家,為什麽不留在老家毋極,而是來到洛陽,則是因為甄儼覺得甄薑美貌異常傾國傾城,想要把她送給真正的達官貴人,以作進身之資!

  毋極甄氏是世吏兩千石的士族,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士人,隨著甄儼當縣令的父親英年早逝、大哥早夭,毋極甄氏越發沒落。

  當然了,這裡的沒落指的是官場的沒落,在毋極他們還是土皇帝,而且還是富可敵國的土皇帝,豪橫的程度,遠勝徐州的糜氏一族。

  畢竟,糜氏一族只是世代富商豪強,算不得士人統治階級,但甄家可是幾百年的兩千石,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但對於甄家這種中等偏下的士族而言,如果一兩代都得不到官職,恐怕很快就要淪落為幾乎沒有當官可能的豪強了。

  於是,守孝一結束,甄儼遍火急火燎的帶著巨資和妹妹來到洛陽,尋找機會。

  他好不容易走門路成為大將軍何進的大將軍掾,正想要依靠這個平台結識權貴、增進人脈、送出妹妹、飛黃騰達呢!

  結果,妹妹還沒有送出去,何進就被哢嚓了!
  之後洛陽大亂,甄儼也成了無根的浮萍。

  當董璜帶著幾百凶神惡煞的涼州猛士親自上門,以保他今日性命和日後至少成為九卿高官為條件,輕而易舉的說動甄儼成了自己的主簿。

  在刀劍的逼迫下,甄儼也很痛快的獻上了自己的長妹甄薑以及早就準備好的巨額嫁妝。

  於是,甄薑成為了這個世界第一個讓董璜撞的頭破血流的女人,也是董璜的第一個侍從!
  有一說一,真的很潤!
  不過,隻憑這層關系,想要讓甄氏一族拋棄毋極幾百年的基業舉族來投,無異於癡人說夢,甚至想要讓甄儼的么弟和其他四個妹妹都過來,都絕無可能。

  世家大族都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更何況還是董家的破籃子!

  故而,董璜也只能夠把洛神養成計劃先放一放,專心應對時局。

  當下的重中之重,還是增強實力,應對諸侯討董的危機。

  畢竟,有了這麽多的戰爭代行者參與,誰也不能夠保證這次的諸侯討董就一定會失敗!

  董璜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和最充足的準備!
  第一步,進一步收攏京兆方面的兵力,剪除四周的威脅。

  自從董卓收編了中央軍又吞並了丁原的軍隊之後,雒陽附近已經沒有了能夠威脅到董卓的軍事力量了,拱衛洛陽的洛陽八關也都在董卓的心腹手中,但洛陽附近,卻還有著京兆尹蓋勳、白波賊以及皇甫嵩的威脅。

  京兆尹蓋勳雖然兵力不多,但也有七八千人,駐扎在京兆,完全是臥榻之側;駐扎在扶風郡的皇甫嵩則有三萬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作戰經驗豐富的三河騎士與討伐過黃巾軍、羌人的老兵。

  萬一在諸侯討董的時候,兩人從內部起兵,多少也是個麻煩。

  至於白波賊,則是一股在白波谷造反的黃巾余孽,首領名叫郭太,麾下兵馬號稱十萬,除去老弱婦孺的話,可戰之兵大概能有兩三萬,雖然算不上多強,但也是一股威脅。

  董璜的建議是,明升暗降先禮後兵,召皇甫嵩和蓋勳入朝擔任高官,將他們與軍隊剝離,然後派人收編他的軍隊。

  白波賊那邊,則讓呂布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討伐,一方面消耗呂布的兵馬,一方面趁者呂布不在,趁機完成對剩余並州兵的真正整合。

  對於董璜的建議,董卓全盤接受,並安排董璜去收編皇甫嵩和蓋勳的人馬,同時他還暗示董璜,這些人和董璜現在控制的本部人馬,將是他入蜀的骨乾,董璜可以以護送漢中王劉辯就國的名義,先行前往漢中,屆時能夠趁機入蜀,就直接入蜀奪取益州。

  董卓的許諾這讓董璜大喜過望!
  在這個亂世,有兵才是草頭王!雖然說皇甫嵩、蓋勳麾下的這些人,根本就比不上何進麾下大軍、西園八校、並州軍來的精銳,但在沒有資格瓜分以上這些軍隊的情況下,這小四萬人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有了這些人做骨乾,如果真的能夠趁機入蜀的話,憑借天府之國的特殊位置,絕對能夠苟過三年!
  董璜恨不得現在就把何太后與劉辯送到漢中。

  只是,現在計策才剛剛定下,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先把何太后、劉辯以及他比較喜歡的宮女妃嬪和皇宮珍寶送出皇宮。

  畢竟,皇宮是要搬出來給小皇帝劉協的。

  至於被搬出來的何太后等人暫時住哪,董璜想了想,決定把她們送往已故大將軍何進的府邸。

  把妹妹送到已故哥哥的府邸,接收已故哥哥的遺產,這很合理吧?
  在前往何進府的途中,為了盡到臣子的責任,好好安慰因為被廢而心驚膽戰的何太后,董璜勉為其難坐進了何太后的馬車。

  見董璜進來,還未脫下袞服的何太后連忙掛上了討好的笑容,問道:“將軍可是來檢查妾身是否帶筆的?”

  “那你帶了沒有?”

  董璜勾起了何太后光滑的下巴。

  本來,他都要忘了這件事了,既然何太后主動提前,想必會有什麽驚喜。

  “將軍救命之恩妾身無以為報,將軍之命,妾身始終牢記於心!”

  何太后跪在董璜面前,小心翼翼的取出了那隻毛筆。

  “太后娘娘,你可真乖啊!”

  董璜很滿意的捏了捏何太后的臉蛋,隨即將馬車的窗簾打開了一道縫。

  “太后,多欣賞一下洛陽的繁華吧,以後可就很難看到了!”

  董璜讓何太后將腦袋從窗簾縫裡露出去。

  欣賞著入宮之後就未曾再見到過的人間繁華,知道自己這條命算是保住了的何太后身心完全放松,臉色也逐漸紅潤起來。

   求追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