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第241章 七子去一子回!
  影視劇中,這種來自他人的認可與尊敬,實際上是最催人淚下的。

  無需一言,卻足以震撼人心!

  這一幕,萬千林秋的觀眾們,影迷們都很熟悉,因為《我不是藥神》裡就有過這樣的場景。

  當時是萬千病友自發送程勇,可現在《楊家將演義》的這一幕更加觸動人心。

  因為本身的故事更加悲壯,更加慘烈!

  楊府之前,楊家的一眾兒媳,女子,全部都身著白衣,眼眶之中滿是淚水。

  他們都是楊家兒女,戰死沙場可能就是他們的宿命。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戰竟然會如此慘烈。

  就在楊家兒郎們的屍體推到楊家前時,近乎所有的女眷都第一時間衝了上來,抱著自己丈夫的屍體,痛哭了起來!
  “大郎!”

  “三郎!三郎!”

  “啊啊啊……”

  這些一直以來堅強的女子們,到了這個時候再難堅強,伏在丈夫的屍體上嚎啕大哭!

  除了茫然的楊六郎外,其余楊家兒郎幾乎盡數戰死沙場!

  而老令公楊業,楊四郎,楊五郎的屍體甚至沒有帶回來。

  ……

  《楊家將演義》這兩集的故事,到了這一幕戛然而止。

  而當喧囂的哭聲從觀眾們的耳朵漸漸消散,觀眾們突然有種“剛剛的兩個小時我在幹什麽”的迷茫感覺。

  金雨薇抹了抹自己的臉頰,滿是淚水。

  與金雨薇情況相同的,絕不止一個兩個的夏州觀眾。

  真正的悲痛,永遠不是第一時間,而是第二時間。

  直到現在,萬千的夏州觀眾終於明白了這一集標題的意思……

  “七子去……”

  “六子回……”

  “原來是這個意思……”

  “臥槽尼德!”

  “原來六子回,指的僅僅是楊六郎回來了!這麽玩文字的是吧!”

  ……

  觀眾們的慣性思維與佘太君一樣,原本都以為是隻死一個兒子,可沒有想到這個六子回的意思竟然是這樣,一時間雙眼都有些發黑。

  誰都沒有想到,元宵節後的這兩集竟然慘烈到了這種程度!
  一時間,整個《楊家將演義》的劇迷群體徹底沸騰了,就連老一輩的觀眾們都被這個故事而震撼!
  楊門一家都是民族英雄,奮力抵抗外族入侵,為國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故事,試問哪個夏州人不為之感動?

  網絡之上,除了為楊家兒郎們的死而崩潰破防的言論以外,剩下最多的,就是對於皇帝趙光義的怒罵,大罵其是一個昏君!
  潘仁美是奸臣,大家夥都清楚,都知曉他想要致楊家兒郎們於死地。

  可若是皇帝能夠不被其言蠱惑,定然能夠避免這一出慘劇!
  可歷史上的宋太宗,真的是昏君嗎?
  還真不算。

  歷史上的趙光義在位時期完成了北宋的統一,其為北宋的強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雖在攻打幽州與北伐中出現了敗績,可整體瑕不掩瑜。

  在位期間鼓勵墾荒以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科舉規模,這些順應歷史潮流的舉措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宋朝以文立國的國策,實行文人統治招來了後世無數罵名和人間悲劇。

  可通常前一代“重文”,後一代就會“重武”,來回循環。

  在唐朝之時,對“武”的崇拜達到了驚人的高度。

  到了後期,甚至有守邊大將為獲得個人戰功不斷向周邊進攻,千方百計將別人逼反,然後自己去“平叛”,以獲戰功的情況。
    五代時期,更是武人橫行,動不動就發動政變,廢黜天子,另立新君。

  所以到了宋代,這種方針的出現不難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宋朝的治國之本。

  可惜最終走向變態和畸形,走向了唐朝、五代的反面。

  長期出現“積貧積弱”的局面,至少給後世提了個大醒。

  若是拳頭不夠硬,那就只能夠任人宰割!
  ……

  短短兩個小時內,林秋系統內的破防值飆升!
  方舟的整個超話內都是爆炸的狀態。

  楊七郎之死的情節,看的這些方舟粉絲們個個泣不成聲!

  本身小女生對於這種程度的悲壯劇情就沒有太高的抵抗力,再加上又是自己喜歡的偶像飾演。

  崩上加潰!

  這些謾罵,都沒有到林秋的身上,畢竟林秋現如今在娛樂圈的地位在那。

  就算為了方舟哥哥今後的前途,也不能隨意攀咬。

  更何況方舟在公共場合內,對林秋表達過不知道多少次崇拜和敬佩。

  宋太宗的飾演者好歹是圈內前輩,可潘仁美的飾演者就沒那麽好運了。

  每當一個熱播劇上映,反派的飾演者一定會遭遇到無腦觀眾的攻擊。

  聽上去很無腦,實際上這就是現實。

  就包括前世《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因為這一角色,導致她不僅僅被許多網友厭惡,還被一些親人所討厭,大大影響了其事業。

  ……

  【別問我為什麽在哭!我踏馬也不知道!】

  【兒女情長訣別詩,雄心豈入駑駘群!花樣的生命瞬間殞落,還是為了忠於那種皇帝,真是可悲……】

  【七子去,一子還!!】

  【哭完一包紙巾,實在繃不住,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天波楊府中少年們飛揚的笑臉,以及戰場上立起的飄揚的旗幟!楊家兒郎!沒有孬種!】

  【意氣風發的好兒女們,終究被踏碎在政治和戰爭的鐵蹄之下,扼腕歎息啊,歷史的車輪就是這般滾滾向前,只不過在歷史的車輪前,有太多英雄倒下!不管是有名字的還是沒有名字的!】

  【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個放走楊七郎的小兵,明知必死卻義無反顧!與楊家將一樣決絕!】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部電視劇一開始其實所有觀眾就知曉了結果,可我依舊領會到了楊家少年郎的風采,感歎這種年少和熱血的可貴!可最後用死亡摧毀它,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楊業在碑前以死明志,仿佛在質問著蒼天!】

  【真的不知道這部劇後面還怎麽拍……全tm死光了……】

  ……

  夫妻訣別,父子訣別,兄弟訣別。

  這部劇徹底將觀眾刀麻了,每一處訣別,都是那般的令人肝腸寸斷!
  楊家出殯時,白綾翻飛,引得無數觀眾為之落淚悲歎!
  《楊家將演義》真正致鬱了萬千夏州觀眾。

  林秋的好名聲在外,不太會有觀眾來謾罵林秋,這點與老賊極為不同。

  可一眾觀眾們,都對接下來的《楊家將演義》劇情產生了質疑……

  劇名為“楊家將”,可現在整個楊門中,死的就剩下楊六郎楊延昭一人。

  還怎麽拍?
  別說是男觀眾,就連女觀眾都是同樣的想法。

  或許他們在內心之中,潛意識內,同樣認為女將無法承擔戰場之上的重任。

  可楊門女將,卻可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