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第370章 銘記歷史!
  “射雕”時的南宋,外有強敵,內有奸臣,看似和平,實則危在旦夕。

  江湖裡的紛爭,爭名號搶秘籍,實際上是愛國者與賣國者之間的鬥爭。

  江湖看似遊離於朝廷的體系之外,可仍然是國家的一部分!

  而《射雕》中最最明顯,在林秋看來,同樣最直接的細節,就是關於郭靖與楊康。

  ……

  林秋登上了老賊的博客,對於小說界前輩們的誇讚,林秋都是來到了他們的博客下禮貌回復。

  而老賊自身的博客,林秋就轉發了一則對於《射雕英雄傳》的解讀。

  那就是:“靖康之恥!”

  【兩個主角分別叫“靖”與“康”,勿忘靖康之恥!】

  所謂靖康之恥,知曉者,聽聞者很多,可真正了解者非常少。

  有關靖康之恥的慘狀,甚至用語言都難以去敘述。

  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金軍南下,汴京被破,宋徽宗並宋欽宗二帝被俘,與諸多宗室、大臣、后宮嬪妃一同押解北上。

  皇后等女眷成為金軍的隨軍慰安婦,飽受恥辱。

  太上皇做燈油,皇帝慘遭馬踏死。

  慘狀,恥辱,都一幕幕刻在了夏州歷史之中,刻在了每一名夏州兒郎的骨血之中。

  ……

  即便靖康之恥過去許多年後,南宋的愛國將領嶽飛還在《滿江紅》中這樣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郭靖與楊康,祖上都是英雄好漢,根正苗紅,又各有名師傳道授業。

  按照正常的發展,他們應當肝膽相照,外禦胡虜,內誅奸臣,屹立在抗金最前線,成為如同嶽武穆般那樣的英雄人物,建立可歌可泣的光輝事業!

  可命運卻同他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一個流落至蒙古,一個生長在仇家。

  可即便成吉思汗對郭靖視如己出,四王子與郭靖情同手足,華箏與郭靖更是青梅竹馬,可郭靖自始至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宋人,可楊康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這是老賊有意塑造的兩個互為參照物的藝術形象。”

  “一個為大義而舍生忘死,一個謀私利而認賊作父!”

  這就是網絡上諸多讀者們,對於郭靖與楊康二人的評價。

  郭靖代表的不僅僅是江湖,不僅僅是武俠,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尊嚴!

  就算當蒙古的鐵騎要踏平羸弱的大宋之際,即便知道可能無法挽回,郭靖依舊站在了家國的最前方,保家衛國!
  因而《射雕》這本書才被賦與了不一樣的意義,何為俠?!
  隱世不出,武功天下第一便是俠嗎?

  《射雕》中給出了答案,為國為民,才是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國家危難之際,需要千千萬萬個郭靖站起來,不計生死,共赴國難!!
    【銘記那些慘痛的歷史!!】

  【無論是內亂還是外敵!】

  ……

  《射雕》“爆”了。

  而且“爆”的沒有任何懸念。

  從看到《射雕》第一章文字質量的時候,就有很多讀者預料到了這一點,可卻沒有想到區區一本武俠小說,竟然能夠凝聚出如此強大的民族能量。

  一時間,整個夏州的網絡上,處處都是對於《射雕英雄傳》這本書籍的討論,而夏州各地的中學歷史課上,所有的歷史課老師,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在這個時間段拿出了宋朝這段時間的歷史!
  講述著恥辱的“靖康之難”!
  各大中學的歷史課上,所有學生從來沒有這麽專注過,在聽聞那些赤裸裸,血淋淋的歷史之時,無數年輕熱血的學生們都攥緊著雙拳,內心之中有一股怒火無處發泄!

  現在生活的是和平年代,吃喝不愁,可曾經的那段歲月有多少淒厲的慘嚎聲?
  當時的靖康之恥卻並未激發趙氏後代血恥之心,統治者仍舊是歌舞升平,偏居一隅,官員忙於內鬥毫無復國之心,成為了夏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

  在這種強烈的民族熱情加持之下,《射雕英雄傳》這部武俠書籍,自然被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七天時間,夏州本土銷量,直接媲美《哈利波特》與《福爾摩斯》系列作品!
  這對於通常被認為是“冷門”的武俠題材而言,已經是奇跡中的奇跡,而在九州之中,雖然銷量不及《哈利波特》與《福爾摩斯》系列,可依舊有著數千萬的銷量。

  越來越多的九州民眾,通過這部武俠作品逐漸了解夏州的歷史,夏州的文化!
  有些情感,這些九州的民眾是注定理解不了的,可他們只知道一點,《射雕英雄傳》非常精彩!
  【哇哦!從來沒有看過這麽精彩的夏州本土武俠作品!我愛夏州武術!】

  【我是在英州的夏州人,看到郭靖的母親被成吉思汗抓住,臨死之前告訴郭靖,要銘記靖康之恥,最後用那把刻著“郭靖”的匕首自殺的時候,悲從中來!我想回家了。】

  【老賊真的是一個神奇的作者。】

  【我聽我夏州的朋友說,江湖的盡頭,就是家國,這是什麽意思?】

  【我真的愛上這個夏州作者了。】

  【郭靖和黃蓉的愛情實在是太動人了!】

  【期待《射雕》後的第二部作品,會繼續寫郭靖和黃蓉嗎?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黃蓉了!】

  【黃蓉一定會成為一個溫婉賢良聰慧的母親!】

  ……

  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所能夠看到的事物截然不同。

  來自九州的讀者,他們能夠讀得懂《射雕》,可卻無法真正讀懂《射雕》。

  可就如朱夏華曾經所說的那句話一樣:“並不是讓人讀不懂的作品才叫好作品,能夠讓身處不同文化環境,不同教育環境的讀者都覺得精彩,都有不同深淺的感悟,這才是好作品。”

  就像是夏州的讀者們,他們沒有朱夏華,余老先生那麽專業的目光以及那麽深厚的文化內涵,看不出《射雕》深層次的隱喻,能夠讀懂的東西其實同樣並不深。

  可這些同樣是《射雕》中的重要內容,即便是僅僅是一句“牛逼”,一樣是重要的認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