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武道從照顧皇后開始》第106章 三國易鼎,江湖與朝廷【求訂閱】
  第106章 三國易鼎,江湖與朝廷【求訂閱】

  雲陽帝國共有二十一州,疆域廣大,縱橫超過十萬裡,可謂廣袤無限。

  濟州位於雲陽帝國的東方,地大物博,人口過億,商貿繁榮,濟州江湖也武風盛行。

  在濟州有一個頂級勢力,乃是天下九大世家之一的南平南宮氏,這是一個十一境勢力。

  南宮氏即是江湖勢力,又是門閥,擁有不少私軍,但南宮氏在雲陽濟州的地位反而不如曹氏在大乾青州,即便陳留曹氏之前沒有天地通玄坐鎮。

  雲陽帝國國力鼎盛,當屬天下第一,國內有著無數強者,但大多集中在了朝廷,雲陽江湖被朝廷勢力壓製,江湖頂級勢力很少,以至於在三大強國中最弱。

  雲陽帝國的朝廷勢力強盛,使得雲陽江湖的各大勢力地位並不是很高,要看朝廷眼色,不敢忤逆朝廷的旨意,否則輕易被鐵騎踏破山門,覆滅傳承。

  這與五十年前的形勢完全不同,在戰國的兼並戰爭燃起烽火前,雲陽帝國國內的江湖勢力可是非常興盛的,一度壓製了朝廷勢力。

  自玄真王朝閃滅後漢開始,戰國烽火大幕被拉開,三十年的兼並戰爭,雲陽踏滅七國,疆土從十一州擴大到二十一州,號位雲陽帝國,兵鋒之盛,天下望而生畏。

  在這三十年內,玄真皇朝踏滅前唐、大吳、大勝、大奉、東宋等十國,直接從八州之地暴漲到二十三州之地,疆域比之雲陽帝國還要廣大。

  大乾皇朝踏滅西楚、西蜀、南秦、康周、北宋等五國,疆域從九州擴張到十七州,疆域和人口都是三大強國中最少的。

  雲陽帝國、玄真皇朝和大乾皇朝同為天下三大強國,國內的形勢卻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十年前,雲陽帝國江湖勢力壓製朝廷勢力,五十年後,朝廷勢力遠超江湖勢力,壓得江湖勢力喘不過氣來。

  究其原因,雲陽帝國的現任皇帝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今的雲陽皇帝乃是天下雄主,英明神武,雲陽帝國也是在他手中發展壯大到如今的輝煌鼎盛,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雲陽皇帝英明神武,高瞻遠矚,他舉賢使能、知人善任,親賢臣遠小人,察納雅言,乾綱獨斷,武道修為深不可測,可謂文治武功雙全。

  在三十年兼並戰爭中,他在鬥爭中尋求合作,驅虎吞狼,致使雲陽江湖勢力損失慘重,雲陽朝廷勢力卻越來越強盛。

  雲陽皇帝控制著帝國擴張腳步,始終讓朝廷勢力處於強盛時期,那些被新納進帝國的江湖勢力若是膽敢造次,大軍頃刻而至,直接踏滅山門,從無例外。

  兼並戰爭結束後,雲陽帝國疆域近乎翻倍,江湖勢力也增添了許多,但敢挑釁朝廷的江湖勢力卻越來越少。

  這二十年來,雲陽帝國休養生息,朝廷勢力還在迅速變強,帝國內新出現的九境、十境強者大部分都是朝廷中人。

  只有少部分是江湖中人,這期間江湖強者又死了一些,導致江湖勢力卻止步不前,與朝廷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

  擁有天人大宗師的江湖頂級勢力在雲陽帝國的地位,也就相當於宗師勢力在大乾皇朝的地位;十一境勢力在雲陽帝國的地位還不如十境勢力在大乾皇朝的地位。

  大乾皇朝中,許多州都有十境勢力,這些江湖頂級勢力在各州中都是霸主,連各州官府都要忌憚,不敢隨意與之爭鬥,如陳留曹氏這等門閥更是土皇帝,不但有大量私軍,還把控著青州大量要職和軍隊。

  這一點,雲陽帝國的江湖勢力就做不到,雲陽帝國朝廷的天人大宗師有很多,以至於朝廷並不把江湖十境勢力放在眼中,也就寥寥幾個十一境勢力能得到尊重。

  朝廷雖然尊重十一境勢力,卻不會讓它們成為一州的土皇帝,施加了許多限制,最多也就和一州官府平起平坐。

  雲陽朝廷是有實力覆滅整個雲陽江湖的,但雲陽皇帝卻不會這麽做,這等於是自斷一臂,搞得自身傷筋動骨、元氣大傷,只會給他國可乘之機。

  雲陽皇帝想將雲陽江湖的各方勢力掌控,一方面禁止江湖勢力遷出雲陽帝國,另一方面又給予一些恩惠,幫助他們發展。

  他想讓雲陽江湖勢力成為一把刀,所以不能自廢武功,這把刀不能太鈍,否則沒有什麽作用;這把刀也不能太鋒利,否則容易傷到自己。

  這其中的分寸被雲陽皇帝把控得很好。

  與雲陽帝國相比,玄真皇朝和大乾皇朝今昔又不同。

  五十年前,玄真皇朝朝廷勢力鼎盛,狠狠壓製江湖勢力,但五十年後又反過來了。

  究其原因,是玄真皇帝的鍋。

  當今玄真皇帝於戰國烽火大幕拉開前繼位,其好大喜功,志大才疏,對外頻頻發動戰爭,令玄真皇朝在三十年兼並戰爭中獲益最多,踏滅十國,疆域擴大兩倍。

  十國覆滅,無數江湖勢力被納入玄真皇朝,使得原本勢弱的玄真江湖瞬間強盛無比,元因學宮、天魔教、鈞天教、太玄宗、真武教、刀皇城等十一境勢力就有足足九個,十境勢力就更多了。

  玄真朝廷勢力雖然也在不斷增強,但與江湖勢力相比依舊有非常大的差距,江湖勢力尾大不掉,超出了玄真朝廷的控制范圍。

  為了維護統治,維持廣大的疆域,避免內亂引發嚴重後果,玄真皇帝也只有忍讓,對江湖勢力許多過分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五十年前的玄真國力是天下第一,江湖勢力弱小,雲陽帝國國力第二,江湖勢力天下第一;而今玄真國力第二,江湖勢力天下第一,雲陽帝國國力天下第一,江湖勢力弱小。

  雲陽帝國的國土和人口雖不如玄真皇朝,但在雲陽皇帝的執掌下,國力卻比玄真皇朝強很多。

  玄真皇朝一口吃成大胖子,直接消化不良,反受其害。

  至於大乾皇朝,五十年前的國力天下第三,江湖勢力天下第二,勉強維持了一個平衡。

  乾世宗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兼並戰爭爆發後,大乾皇朝是最後一個發動戰爭的,也因此看到了雲陽帝國、玄真皇朝在兼並戰爭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

  那些問題雖然當時不起眼,但高瞻遠矚的乾世宗知曉很可能釀成大患,必須謹慎對待,加之大乾皇朝的國情與雲陽、玄真不同,只能走另一條擴張之路。

  他倒是想學雲陽皇帝驅虎吞狼,奈何大乾江湖勢力看到前車之鑒,不與他合作。

  乾世宗也看到了玄真皇朝的前車之鑒,也不敢大肆擴張,否則結局可能比玄真皇朝更慘。

  大乾朝廷和江湖形成了平衡,不能輕易打破,否則就是兩敗俱傷,於是他便一直維持這種平衡。

  因而在三十年兼並戰爭中,大乾皇朝隻踏滅了五國,擴張了八州疆土。
    擴地八州後,這五國原有的江湖勢力並入大乾皇朝,增強了大乾江湖的實力,但大乾的國力也迅速增長,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

  後面二十年休養生息期間,乾世宗還與朝廷重臣制定了各種政策制度,力求逐漸增強朝廷勢力,增強大乾皇朝對各州的統治力,漸漸壓製江湖勢力,其中遷移人口是重中之重。

  大乾皇朝將核心四州外的其他五州人口遷移了二分之一到新增八州,又將新增八州的人口遷走四分之三,這數億人口少部分遷到了青州等五州,大部分都遷進了核心四州。

  遷移人口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耗費了整整十五年時間,牽扯到十幾億人口的大遷移,十五年時間還是太短了,朝中重臣大都建議將時間擴展到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但乾世宗不同意。

  如此操作自然會引發諸多事端,七年前爆發的白蓮教起義能在短時間內席卷八州三十六郡,也是人口大遷移導致的。

  大乾國力強盛,自然能夠輕易鎮壓,白蓮教起義翻不起風浪,迅速就被平定。

  兼並戰爭後,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大乾皇朝國力越發強盛,朝廷勢力和江湖勢力都顯著增強。

  雖然大乾的國力還是天下第三,江湖勢力還是天下第三,但維持了平衡。

  若是乾世宗一直在世,自然能鎮壓寰宇,壓製大乾各方,興許再過個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大乾朝廷勢力就能漸漸壓製大乾江湖勢力。

  而玄真皇朝應當是最早內亂的強國,玄真江湖勢力太過強盛,玄真朝廷勢力也很強,雙方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玄真朝廷遲早忍不住對玄真江湖勢力舉起屠刀。

  那時,玄真皇朝將會爆發最為有史以來最浩大的內亂,玄真皇朝無法采取措施壓製玄真江湖的話,極有可能分裂,重新化作一個個小國,虎視眈眈的其他國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這是天下各方的共識。

  但誰也沒有料到,玄真皇朝的矛盾還未爆發,大乾皇朝反倒撐不住了。

  原本欣欣向榮、國力平穩增強的大乾皇朝因為乾世宗突然身死,鼎盛之勢被中斷,新帝繼位也因實力不夠、威望不足,無法壓服各方,導致大乾皇朝有內憂外患的趨勢。

  若是正京城的鬥爭進一步激化,才過沒幾年的遷移風波很可能再次掀起巨大風暴,被覆滅的五國可是有超過一半人口被遷進了中州、乾州、雷州、神州這核心四州。

  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大乾皇朝將以極快速度的走向衰落。

  玄真皇朝是朝廷與江湖的矛盾鬥爭未來會引發內亂,而大乾皇朝是朝廷內部鬥爭引起的內亂,性質是不同的,但結果都差不多。

  一旦大乾皇朝到了那一步,虎視眈眈的各國都將動手,玄真皇朝也不例外,對外戰爭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手段。

  而大乾皇朝的局勢走向再度讓天下各方震驚,原本即將大亂的大乾皇朝居然因為曹少卿進京耍了個三板斧暫時壓製了下來。

  這讓磨刀霍霍向大乾的各國很不爽,雲陽皇帝便是最不爽的,大乾皇朝要是內亂,雲陽帝國就能趁機南下佔據大片疆土,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和底蘊。

  所以,雲陽皇帝準備教訓一下曹少卿這個眼中釘,若是能直接拔除就更好了。

  雲陽帝國,濟州,南平。

  雲陽帝國的江湖大勢力沒有將老巢放在城池中的,自然是擔心雲陽朝廷突然使壞,南宮氏也不例外,並未居住在郡城。

  南宮氏的老巢位於南平郡的劍南山上,依山傍水,修建了大量堂皇的宮殿樓閣,氣派非常,盡顯世家門閥氣魄。

  此刻,劍南山巔,有一須發皆白的老者正在觀戰。

  在數裡外的一座次峰上,有兩人正在對峙,一人手持長槍,一人手握重劍,兩者淵渟嶽峙,氣場激蕩之間,天象變幻不定。

  兩人同時大喝一聲,身形瞬間衝向對方,劍氣劃破長空,槍影化作電芒,相互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兩人修為高深,身手敏捷,每一次出招都使周圍的氣流湍急,每一招都充滿了力量,岩石破碎,煙塵遮天,重劍與長槍相撞碰,發出鏗鏘之聲,宛如驚雷震動八方。

  劍氣所到之處,裂天崩地,乾坤頃刻變色,長槍一掃,一截山峰直接被崩碎,無數碎石激射,雙方的招式更加迅速凌厲,狠辣無情。

  隨著戰局的不斷演變,雙方又施展出各種武學,一方運轉印訣,風雷四起,天地乍然變色,另一方則施展拳法,大開大合,狂野霸道,乾坤都為之驚顫。

  很快,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

  一方手持重劍,揮斬而至,劍勢虎虎生威,閃電般掃過,削斷一截山峰,勢如狂風暴雨,摧枯拉朽,而另一方則持槍化身為神龍,身法靈動,瞬間騰空,絕世槍法施展到極致,咆哮一聲,勢若雷電,破空而出。

  長劍劃破空氣,銀光閃亮如流星,削破虛空,斬向神龍,神龍咆哮一聲騰空而起,一道巨大的閃電擊向長劍,輕松將其化解。

  劍客眼中滿是戰意,猶如麒麟走穴般踏出一步,刹那間從天地間消失,直接出現在神龍的身下,劍客雙目一凝,心念一動,長劍懸於空中,刹那之間,萬千劍氣湧起,向著神龍狂斬而去。

  化身神龍的槍客大驚,心中一橫,瞬間施展秘法,身體霎時變大,長達數十丈,渾身龍鱗鐵甲,暴喝一聲,龍吼聲震耳欲聾,狂風掃蕩,整個空間仿佛都被撕裂開來。

  萬千劍氣紛紛破滅,龍吼聲也停歇,但神龍的鱗甲上卻出現了劍痕,密密麻麻,不計其數。

  劍客憑空而立,神色平靜如水,手中長劍一指,天穹瞬間凝聚出了億萬縷劍氣,看著對方笑著說道:

  “逍遙兄,還要打嗎?”

  聞言,神龍輕吼一聲,很快變回手持長槍的人身,南宮逍遙悶悶道:“不打了不打了,你的實力比我強出一籌。”

  “哈哈哈~”

  劍客大笑幾聲,也沒有糾正南宮逍遙的話。

  他的實力他自個知道,比起南宮逍遙可是強了不止一籌。

  劍客與南宮逍遙又聊了幾句,兩人雙雙向著劍南山主峰飛去,落在山巔之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