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卷功德天書》143.第138章 嶗山道?不!梅山道!(求月票
  第138章 嶗山道?不!梅山道!(求月票!求訂閱!)
  只見年輕道人將身上的衣服解開,然後在火堆上一抖,道袍便懸浮在火堆的上空,跟著他往火堆裡加了幾把柴火後,手指快速的虛空畫符,口中念道:
  “天地無極,五行借法,急急如律令!引火燒身!”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只見隨著年青道人的咒文頌出,虛空所畫之符立刻衝到了道袍裡面,隨後下面的火堆猛地燃起了數米高的大火,將上面的道袍團團圍住。

  神奇的是雖然道袍被火圍住了,但是卻沒有燃燒起來,反而是道袍裡面的塵土、水跡立刻化作了白霧消散在空氣中。

  隱藏在陰影裡的陳衍眉頭一挑,這道人火燒道袍的法術和道門的‘清風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清洗之用。

  只是這火烤道袍來洗去塵埃的操作陳衍還是第一次見,就跟這年輕道人有大門不走非得翻牆一樣,多少有點離譜。

  也就是這個時候,年輕道人終於是察覺到了正殿之中有其他人的存在,立刻一驚,從地上彈起來,一手取過身旁的寬劍,身法如行雲流水一般轉身、拔劍、戒備,說道:

  “誰在那裡!什麽人在此鬼鬼祟祟?”

  “鬼鬼祟祟?”

  陳衍從陰影裡走出,毫不客氣的來到火堆旁坐下,身後跟著發財和黑虎,看向神情戒備的年輕道人,笑著說道:

  “好像這間道觀是我先來的,如果要說鬼鬼祟祟,不知閣下這位連正門都不走的遊方道人是否更加可疑?”

  待看清從黑暗處走出的是一名身穿道袍的中年道人後,年輕道人松了一口氣,戒心降低了幾分,在聽到陳衍的話後,臉色一紅,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尷尬的笑了笑,將寬劍插回劍鞘,朝著陳衍行了一禮,道:
  “在下不知道長已經在觀內歇腳,多有唐突,貿然闖入,還望道長見諒。”

  “道友著相了!”

  陳衍笑了笑:“本就山野荒廟,非是我一人所有,大家都是在尋找一處安身之所,又何必如此客氣呢?”

  “哈哈哈!道長說的不錯,是在下著相了!”

  那名年青道人笑著坐了下來,將寬劍放在身邊,從百寶箱中取出一壺烈酒,喝了一口,客氣拱手道:
  “在下張天正,還未請教道長尊名?”

  “林九英。”

  陳衍眸光淡淡,眼皮都沒抬一下,張嘴吐出三個字。

  “林九英……”

  張天正暗自嘀咕一句,似乎是在想這個名字是否有聽過。

  “道友不必多想,山野閑人一枚,道友沒聽過也實屬正常。”

  陳衍笑著說了一句,他隨意起的一個馬甲,若是這關正聽過就奇了怪了。

  關正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所謂說得越多,錯得越多,陳衍並不準備在這個話題上談論太多,忽然注意到張天正手邊寬劍上的圖案,目光一頓,張嘴說道:

  “不知道道友是否可以借佩劍與林某一觀?”

  “當然可以!”

  也不知道張天正是天性如此真無戒心,還是裝出不在乎,總之,在陳衍提出這個看似無禮的要求後,毫不猶豫的滿口答應下來,絲毫戒備心都沒有,沒有半點猶豫的就將佩劍交給了陳衍。

  陳衍接過佩劍,打開一看,只見這把寬劍的劍刃寬四指,長三尺半,劍柄雕有五蝠,劍尾以紅玉鑲嵌有洛書,在劍身上以極細的微雕之法刻有上百種道符,絕大部分都是驅鬼誅魔的道符。
    目光一轉,他又看向了寬劍劍柄與劍身連接處的一道圖案,被雲霧繚繞的高聳山峰,這個圖案陳衍他並不陌生,因為他從此前太平村那些征糧官兵身上的嶗山令上看到過一模一樣的圖案。

  倒也不能說一模一樣,因為張天正這把寬劍上的山峰圖案還是和嶗山有一些區別,但區別也並不大。

  嶗山道的人?
  陳衍眼睛一眯,卻是沒有多說什麽,他將劍合上,還給年青道人,說道:
  “好劍!的確是一把上等的精鋼符劍!”

  說到這,卻聽陳衍話鋒一轉道:

  “不過……不知道友和這嶗山道是何關系?”

  說完,便目光炯炯的直視年輕道人。

  面對陳衍炯炯的目光,張天正顯得非常坦然,似乎早就不準備隱瞞,點了點頭,抱拳直言道:
  “不錯,在下正是出自嶗山,不過非是嶗山道,而是【梅山道】子弟。”

  “梅山道?”

  張天正神情認真的點了點頭,似乎很是較真梅山和嶗山的區別,特意的解釋道:

  “我梅山和嶗山那些左道旁門不同,我梅山雖不入仙佛正宗之列,但是卻依然有著不輸給仙佛正宗的淵源歷史,翻壇祖師張五郎老祖曾得太上老君傳法,雖非道門真傳,卻也是道門正宗。”

  “原來是梅山張五郎老祖的弟子後人,失敬失敬!”

  陳衍肅然起敬,拱手回禮。

  梅山陳衍他並非第一次聽說,從劉老道傳給他的道家古籍上,他也知道道家有這麽一個流派,自稱梅山水師,擅治土、治煞、催生、收驚之法,大到驅逐邪師,起五雷火打精治邪等等無一不精通。

  有點類似遊方道士那種,不過由於道統不高,怎麽說呢,一直頗受道門正宗的排斥和打壓。

  至少靈山道門是不怎麽認這門‘窮親戚’的。

  不然的話梅山的山門就不應該是在嶗山,而是在靈山了。

  陳衍本以為梅山一派早就消亡了,沒想到竟是流傳至今,而且看情況是混入了旁門左道之流,在嶗山落了腳?

  只是看起來這梅山的祖訓傳承的極好,哪怕身處嶗山這旁門左道之地,卻依舊信奉道教祖訓,沒有和嶗山鬼道、屍道之流同流合汙。

  從張天正這刻有上百種道符的符劍不難看出,嶗山梅山一道的傳承還頗為完整,就是不知在這‘嶗山道’裡佔據何等地位了……

  陳衍心中思緒萬千,但面上卻不動聲色,拱手又問:

  “林某沒記錯的話,嶗山應是在湘西境內,張道友怎的來這長澤郡了?當然,若是不便,道友也不必透露。”

  “也沒有什麽不便透露的。”

  張天正灑然一笑,旋即面容一肅,義正嚴詞道:
  “在下為除這【黑山】三爺殷無常而來!”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