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8從獨立製片人開始》第43章 名動巴黎(求追讀)
  第43章 名動巴黎(求追讀~)

  民航的辦事處在巴黎十六區貝爾高萊澤街47號,曾經是李紅章搞揚武運動時住過的一間三層小公寓。

  這是很有歷史氣息的一棟建築,陳時平坐在二樓的小陽台上和商務印刷館正在聊小說推廣的事情。

  商務印刷館近幾年和英國出版協會的合作比較多,但是法國從六四年就和國內正式“合作”,屬於老合作夥伴了。

  就連國內到歐洲的民航第一站都是巴黎,其他的文化交流自然也不少。

  法國和國內的文化交流很多,還給國內很多文化圈的人頒發了獎章,余樺那小子還拿了騎士勳章呢。

  商務印刷館和巴黎很多的出版社關系都不錯,和當地的一些評論家還有媒體的關系也不錯。

  這對於陳時平來說非常關鍵,能夠通過小說的影響力來推廣電影,然後還能反哺小說。

  如果沒有小說他就只能拿著電影來,傻呵呵的什麽也做不了。

  商務印刷館駐法辦公室的人,此時正在給陳時平講解他們的推廣計劃。

  采訪、書店簽售、參加文學沙龍等等。

  陳時平聽完後問道:“這些活動大概需要多久,電影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開幕,我希望在電影節開幕之前把推廣做完,通過這些評論宣傳的影響力來影響評審團。”

  “今天就會開始,我們和法國幾家出版商舉辦了交流會,他們的影響力比單獨的評論家要大得多。”

  陳時平笑著說道:“萬分感謝,我想我需要好好準備一下該如何說服他們。”

  幾人又聊幾句後,就暫時休憩了,陳時平借用這裡的電話給國內打了一個電話。

  之前在國內宋懷瑰就和陳時平說好在他來巴黎的時候,會找巴黎藝術圈的朋友幫忙宣傳許三觀。

  十幾分鍾後,陳時平掛斷電話還沒喘口氣,劉小慶就湊過來了。

  “你原來安排了這麽多。”劉小慶神色感慨地說道:“投資你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陳時平笑著說道:“這是製片人應該做的事情,要對你的投資負責。”

  劉小慶搖搖頭說道:“哪怕這部電影不賺錢,我都沒意見,伱是我見過最負責的製片人。”

  陳時平哈哈大笑說道:“不賺錢可不行,我還指望賺錢娶媳婦呢。”

  “準備和陶慧閔結婚了?”劉小慶來了興趣笑著說道:“作為過來人,我勸你別結婚,你不適合。”

  陳時平:“.”你看人真準!

  時間很快來到傍晚,陳時平換上陶慧閔在國內給他買的西裝。

  陳時平看著鏡子裡版型松松垮垮的西裝,最後又給脫下來了。國內的西裝版型太奇怪,穿在身上像是偷來的一樣。

  在巴黎這樣的時尚之都,穿這身西裝出去會丟人的。

  重新換回自己的皮夾克後,陳時平就和商務印刷館的人出去了。

  巴黎的一家餐廳裡,西裝革履的出版商和作家人群中混入陳時平這麽一個穿著夾克的人,立馬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哈士奇裡面混進去一隻狼,自然會顯得與眾不同。

  很多人都好奇陳時平是哪位,在商務印刷館的人介紹下,陳時平第一次在法國文學圈亮相。

  陳時平很快就引起很多的關注,許三觀賣血記在巴黎雖然沒有大范圍推廣,但是不少人還是看過的。

  陳時平也抓住這個機會,和這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出版商還有作家們聊天,順便推廣自己的電影。
    在聽到陳時平還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參加這一屆的戛納電影節後,大多數作家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示會在電影節開始時去觀看電影。

  和商務印刷館合作共同出版許三觀賣血記的法國大學出版社編輯還和陳時平單獨聊了很久。

  小說改編成電影並且參加電影節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噱頭。

  在法國藝術家和作家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裡畢竟是世界藝術之都,法國也是為數不多擁有文藝片院線的國家。

  幫助陳時平宣傳電影他們也樂意參與,有更高的知名度才能讓小說的銷量增長。

  在後面的幾天裡陳時平接受采訪,在巴黎最大的書店舉辦簽售會,參加文學沙龍和文學評論家們討論中法文學。

  忙碌之後的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陳時平已經連續幾天在各種報紙上看到關於許三觀賣血記的新聞。

  “在小說中我們不難發現主人公在面對生活的絕境時,為求繼續生存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世界報報道。

  “《許三觀賣血記》其內容的具有典型性,它發人深省的主題思想讓人印象深刻。”————費加羅報報道。

  “《許三觀賣血記》不同於一般的悲劇,它是一出悲喜劇,充滿精巧的諷刺手法,使人悲喜交加。”——文學新聞雜志報道。

  “小說非常精彩,但是我更期待電影,這是電影史上少有的作家親自改編的電影,或許能讓我看到在作家視角裡的電影藝術。”——巴黎人報報道。

  民航辦事處裡,劇組的幾人此時都圍坐在一起,面前放了一堆報紙。

  “時平這下在巴黎也出名了。”田撞撞笑著說道。

  劉小慶也點頭說道:“而且我看這些評價比國內還要好,這算不算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他們只是喜歡看別人的苦難而已。”陳時平心裡也挺複雜的,搖了搖頭說道:“而且這些評論都是出版商花錢的,還有一部分是通過朋友關系換來的。”

  薑汶之前和陳時平不太對付,現在不太想誇他,就轉移話題說道:“現在電影獲獎的把握是不是更大了,紅高粱當時都沒有這樣的公關宣傳。”

  陳時平淡淡一笑說道:“還差一點,後面就要慶姐破費,需要花錢公關。”

  “沒問題,只是我這些錢夠嗎?”劉小慶擔心的事掉。

  陳時平自信一笑說道:“足夠了,後面的錢會有人幫我們出的。”

  三人全都疑惑地看向陳時平,不明白誰會幫他們出錢。

  此時的戛納已經熱鬧起來了,電影節開幕雖然還有兩天的時間,但是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和電影人都已經提前來了。

  戛納的一處海灘上,此次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維姆·文德斯正在看英文版的《許三觀賣血記》這幾天對於小說的宣傳太多,他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維姆·文德斯本身就是導演,他很喜歡塑造孤獨的流浪者的形象而且不喜歡劇烈的衝突和情感波動不同。

  他的影片中的情感清靜緩慢,但卻深刻到令人心絞痛,致力於塑造疏離、空虛但是充滿詩意的世界。

  在他看完許三觀賣血記的電影時就已經深深的喜歡上了,電影中許三觀的經歷太符合他的審美。

  現在看了小說之後,那種喜歡更加強烈!
  許三觀就是一個孤獨的流浪者一個悲情英雄,用自己的血肉支撐一個家度過一次次難關。

  沒有刻意的營造悲慘,一切都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發生的。

  維姆·文德斯看完小說後,心裡也明白這一屆的金棕櫚該投票給誰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