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88從獨立製片人開始》137.第136章 余樺給狗落戶口了
  第136章 余樺給狗落戶口了
  晴朗的天空,陽光照在積雪上閃閃發光。

  陳時平踩著積雪從家屬院的傳達室出來,手裡拿著一堆的信和各種包裹。

  有雜志社轉交過來的讀者來信,也有朋友寄過來的新年問候。

  大包小包的包裹是陶爸陶媽寄過來的特產。

  此時陶慧閔還沒下班到家,陳時平把東西放下後,把爐子上的水換了,又把煤球換掉。

  忙好之後陳時平才坐在書桌前喝著茶開始看那些信,朋友的信他要回,讀者的信要挑著回。

  陳時平最先翻出來的是余樺寄過來的信,裡面只有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他和狗子在西湖遊船。

  看著笑的賤兮兮的余樺,陳時平抽抽嘴角想著回頭年後去陶慧閔老家的時候,順帶著把狗搶回來。

  不過照片裡狗子笑的太開心,陳時平有一種被被背叛的感覺。

  陳時平想了一下,提筆給余樺回一封信,雖然能夠打電話,但是寫信的意義是不同的。

  就比如陳時平用了五百多字罵余樺,要是打電話的話,第一句說不完就會被余樺給掛了。

  看完余樺的信,陳時平又看了其他朋友的信,大多都是文學班的同學寄過來的。

  影視圈裡的人基本不會給自己寫信,當然也有例外,就比如朱林給自己寫了封信、

  信裡面只是簡單的問候,然後問陳時平電影什麽時候會上映。

  妻妾成群的審核問題,陳時平現在有點把握了,剛剛在圈子裡風光一把,自然要趁現在去找領導通融一下。

  陳時平給朱林回復一份信,告訴她先等等,最遲三月底會有答覆。

  把朋友的信一一看完回復之後,陳時平又開始看讀者來信。

  不少讀者的信署名都是情書主角的名字,像是在模仿小說裡的人物,希望能有一個人會給自己回信。

  這些讀者不僅給陳時平的信會用小說人物的名字,還會隨便找個地址把自己的信寄出去,希望能遇到同樣喜歡小說的人給自己回信。

  這已經成為一些文藝青年最時興的活動,不過在陳時平看來有一種漂流瓶的既視感。

  把信寄出去後,會懷著忐忑和希望的心情等待,會盼著郵遞員出現在自己家門口,會幻想收到自己信的人會是什麽樣,是男是女,長得好不好看
  陳時平也沒想到發表一篇小說,竟然還給文藝青年們提供了一種新型交友方式。

  讀者的來信大多都很有意思,就像是自說自話一樣,把自己讀小說的感受寫出來,也有質問陳時平為什麽寫的這麽純淨,浪費了自己的衛生紙。

  看到這種信,陳時平就是笑笑,感覺讀者蠻可愛的,把自己當成寫地攤文學的作家了。

  不過自己的確寫過地攤文學,銷量還很不錯呢,現在很多書攤還會出現他的那本小說。

  等年後就可以商量情書出版的事情,銷量應該不會太低,當然也不會像紅牆那樣正版盜版加一起上千萬冊那麽誇張。

  不過陳時平對情書這本小說有不一樣的規劃,打算把小說炒熱,讓情書變成暢銷書。

  之後再改編成電影,這樣的話能夠拉動電影票房。

  最主要的是陳時平想要嘗試運作小說IP改編,培養小說IP粉絲,將讀者轉化成觀眾。

  內地現在的小說大多沒有這個概念,就算改編小說拍成電影,也會把電影名字改掉。

  導演們似乎都極力想要擺脫原作者,不想讓別人認為電影的成功是來源於小說。

  就算是不改名的電影,也不會大范圍宣傳原著小說。

  陳時平想試試看IP運作,或許能夠帶來驚喜。

  如果能夠成功的話,也會讓文學圈還有影視圈的人意識到IP運營的重要性。

  電影市場要多點開花嘛,不然怎麽把市場搞起來!

  陳時平看著讀者來信中的署名,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宣傳點。

  把小說變成新型交友方式,再捏造幾個成功案例,寫成浪漫的小故事報道出去,小說的銷量一定會大賣!

  陳時平翻看著一封封來信,忽然發現一封不太一樣的讀者來信。

  寫信的讀者自稱是北電表演系的學生,說自己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如果陳時平以後有改編電影的想法,可以給她一個機會。

  信封裡還加了一張照片,是站在滿是白雪的山坡上拍的。

  無論是背景還是穿的衣服都和小說裡的描寫一模一樣,看來是真喜歡這個小說。

  看著照片上閉著眼睛的迎接雪花的俞飛紅,陳時平覺得挺有意思的,不過也是看一眼就放下了。

  他可不會因為一張照片就選擇俞飛紅來演,等到時候在慢慢選擇演員吧。

  陳時平挑了幾封讀者來信做了回復,放下筆伸個懶腰有些奇怪陶慧閔怎麽還沒回家。

  這都六點多了,按理說早就應該到家了才對。

  陶慧閔還沒有大哥大,她心疼錢不願意買,還是在用傳呼機,陳時平隻好給她留言。

  滴滴滴~
  陶慧閔掏出傳呼機看一眼後就放進口袋,看著坐在對面的劇團團長說道:“團長,我真想好了,您給我停薪留職吧。”

  “行吧,既然你想好了,我也不留了。”

  劇團團長覺得陶慧閔辭職挺可惜的,有陶慧閔在劇團裡,還能和陳時平搭上關系,還能提前知道不少小道消息。

  不過人家要辭職,他也不能攔著啊。

  他還挺納悶的,陳時平現在都要升了,陶慧閔在劇團再乾幾年差不多也能往上升一升,怎麽就離職了呢。

  “你現在辭職是準備回家做賢妻良母了?”劇團團長一邊在報告上簽字,一邊笑著問道。

  陶慧閔點點頭說道:“明年就準備結婚了,而且我準備下海闖闖,現在不是流行下海嘛。”

  劇團團長笑著恭喜幾句,把簽好的報告遞給她,等陶慧閔走之後,他才慢慢琢磨出味道來。

  結婚了還下海幹嘛?肯定是陳時平給她出的主意。

  想到陳時平還管著合拍片,他感覺陶慧閔辭職下海肯定有什麽貓膩。

  不過這沒什麽,這麽乾的人多著呢。

  “陳主任這是錢權兩不誤啊,怪不得這麽積極推動取消統購統銷呢。”

  另一邊陶慧閔又把報告交到人事處才返回家裡。

  明天就是年假了,陶慧閔不想年後再辭職,就趕在這之前辭掉了,辭職下海本身就是佔便宜的事情,沒必要再拖下去。

  再說了她又不是不相信陳時平,總不能在自己辭職後,還會吵架鬧分手吧。

  今年的春節和去年也沒什麽兩樣,都是迎來送往的拜年。

  唯一的不同就是年後去陶慧閔老家,都定下明年結婚了,今年過年肯定是要上門的。

  陶慧閔的老家在溫州瑞安,陳時平到地方之後就蒙圈了。
    溫州話完全聽不同,陳時平感覺周圍的人都在說外語。

  但是陶慧閔卻活潑很多,回到家鄉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摟著陳時平和他介紹這裡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

  “前面就是我以前的高中,我那個時候在學校可出名了,好多人追求我呢。”

  “那家的炊糕很好吃的,我上學的時候每次路過都可饞了。”

  “好幾年沒吃到楊梅了,我們這的楊梅又大又甜。”

  陳時平聽著陶慧閔的話,腦海中也浮現出一個扎著馬尾辮小女孩路過炊糕店的時候頻頻轉頭又失望的離開。

  瑞安是個小縣城,經濟發展還不錯,溫州人先來是會做生意專研的。

  未來瑞安還是百強縣呢。

  陳時平的到來得到陶爸陶媽的重視,準確的說七大姑八大姨都很重視,全過來看新姑爺了。

  晚上不出意外的喝多了,陳時平原本以為南方人不能喝酒,但是沒想到瑞安盛產名酒,這裡的人酒量都不差,直接把他放倒了。

  後面的幾天陳時平基本上都是處於暈乎的狀態,南方人勸酒雖然不像北方那麽豪邁,但總是不給你拒絕的機會。

  等到陳時平和陶慧閔坐上火車離開瑞安後,一直暈乎的陳時平才算是稍微清醒一點。

  本來就不喜歡喝酒的陳時平,這下是更討厭喝酒了!

  “伱說余樺在家嘛,要是不在家怎麽辦?”

  汽車上陶慧閔有些擔心地問道,還順手往陳時平嘴裡塞了一瓣橘子。

  陳時平哼了一聲說道:“我昨天晚上還和他打電話呢,打的座機!”

  “就你聰明。”陶慧閔忍不住笑出來,感覺他和余樺之間為了一條狗鬥智鬥勇還挺好玩的。

  瑞安距離嘉興並不算遠,中午的時候,陳時平和陶慧閔就到嘉興下面的海鹽縣了。

  濕冷的寒風吹過來,陳時平都清醒不少,一路上到處打聽,終於找到余樺家。

  在家門口見到陳時平的時候,余樺毫不意外反而笑著把他們迎進來。

  陶慧閔見到余樺這個樣子,偷偷在陳時平耳邊說道:“應該明天來的,你昨天給他打電話他應該猜到了。”

  陳時平:“.”這鬼小子怎麽這麽奸詐。

  陳時平兩口子一進門開始找狗,打算先把狗子搶到手再說。

  “八公!”

  “八公出來!”

  余樺看著他們找狗嘿嘿一笑然後說道:“狗不在家,找它老婆去了。”

  陶慧閔:“.”怎麽都找上老婆了,是打算在這安家嘛!

  “好你個余樺,竟然用這種手段!齷齪!”陳時平忍不住笑罵,心裡還挺無奈的。

  余樺哈哈大笑說道:“劉震雲教我的!它已經在這落戶咯。”

  陶慧閔有些不知所措地拉拉陳時平的衣角,現在可怎麽辦啊,是把狗子拆撒還是成全它啊。

  只能成全狗子了。

  中午陳時平氣呼呼地灌了余樺很多酒,第二天就和陶慧閔返回京城了。

  回到京城後,年假也結束了,陳時平開始上班,陶慧閔已經辭職就開始籌備結婚的事情。

  陳時平開年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版社談情書出版的事情,並且和出版社商量出一套完整的宣傳計劃。

  首先要在當代雜志上刊登一些讀者來信,之後要在報紙上報道讀者寫信交友的事情,然後寫幾個小故事把熱度炒起來。

  陳時平還要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透露有意把情書改編成電影的事情,並且打算全國征集演員。

  小說出版需要熱度,有熱度才會有銷量。

  在和出版社商量好出版的事情後,宣傳就已經開始了,先是當代雜志的宣傳,然後是報紙上也出現各種報道。

  陳時平新作《情書》掀起寫信交友。

  《情書》將改編成電影,全國選拔演員!

  京城一小夥通過寫信找到靈魂伴侶。

  各種報道的出現,直接將情書的熱度炒起來,小說一上市就受到讀者的熱捧,銷量直線上升,已經成為年後第一本暢銷書,甚至可能是今年最暢銷的小說。

  情書越火,就有更多人關注電影改編的事情,不過圈裡人都知道陳時平現在忙著籌備霸王別姬,情書的拍攝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才可以。

  不少電影廠的人看到情書的案例,都開始琢磨著改編暢銷小說的事情。

  有讀者基礎,就意味著電影上映後會有一定的觀眾基礎。

  現在電影市場化改革,拍什麽樣的電影能有票房是各大電影廠都很關注的事情。

  有的忙著跟風拍攝武俠電影,有的學著香江的警匪片模式,開始拍犯罪題材的電影。

  現在是市場變了,電影廠也要跟著變,不變就是死。

  陳時平之前的報告中說的很清楚,一旦由市場決定,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也會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如果不能好好把握,電影廠將會成茬的倒在市場的浪潮中。

  香江方面很多人已經知道內地取消統購統銷,那就意味著合拍片不再是隻拿拷貝錢,而是看票房成績。

  這是巨大的誘惑,他們能夠在內地巨大的市場中吃到更多的蛋糕!

  唯一煩人的就是合拍片合作模式也要變。

  這就逼著香江的電影公司,想要在內地市場分一杯羹,就必須要拍內地觀眾喜歡看的電影才可以。

  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意識到陳時平上一次來香江說的那些話是真的。

  擁抱內地市場,就是擁抱內地觀眾,內地觀眾喜歡看什麽他們就要拍什麽才可以。

  可是內地觀眾喜歡看什麽呢?

  很多電影人想到陳時平的武俠片,想到灣灣那部被引進的媽媽再愛我一次。

  或許要往這方面靠攏才可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