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高考都拿下了,拿不下這娛樂圈?》第216章 不要命的宣傳
  樂言在學校裡的熱度始於獅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

  一個剛學習了半年表演的大一學生被那麽重要的國際獎項肯定,無論是學校還是新聞社都很樂於用這個噱頭做文章。

  而看中這個噱頭的,又怎麽會只有京影裡的人?

  《最好的他們》是小成本青春校園劇,預算大頭都給到演員和拍攝了,留給劇組的宣傳預算約等於沒有。

  但沒有宣傳預算,不等於放棄宣傳。

  獲得播出批號後,孔超第一時間拉著團隊小夥伴們討論如何在電視劇上映前把聲量做到最大。

  經過幾輪腦爆,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圍繞劇中的主演們做文章,給電視劇引流。

  而能利用的藝人只有三個,耿心遙、唐博宇和樂言。

  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分析
  耿心遙確實能製造一些熱點話題,但女明星的熱點多是和個人外形和穿搭相關,不好和電視劇做結合。

  唐博宇比耿心遙更適合一些,可他最近諸事不順,不是被換角就是項目取銷,這段時間他自顧不暇,完全沒有心思和《最好的他們》劇組做聯動。

  而最後一個主演樂言,唯一吸睛的話題度是他的緋聞.更不合適了。

  剛看到的一點希望似乎又被堵住了。

  就在劇組因為口袋空空焦頭爛額的時候,樂言獲得國際獎項提名的消息傳到了國內。

  春風這不就來了?
  京都某文化產業園。

  孔超導演給一群年輕的男男女女安排工作:

  “我們的宗旨是,只要有討論樂言獅城電影節提名的地方,必須有咱們電視劇的介紹出現。”

  《最好的他們》僅有的一點宣傳預算要用在刀刃上,就是開播的那幾天。

  所以無論是官宣,還是開播前的預熱都只能靠自來水熱度。

  但這個自來水也分熱水和涼水。

  在涼水裡撒一把種子立馬會沉底。

  但若是在熱水裡撒一把種子,那種子說不定能旋轉著開出美麗的花朵。

  而類似京影學生論壇裡那樣幾百層樓高的帖子就是一盆滾燙的開水。

  對於那些學生而言,樂言的演技是未知的。

  為什麽樂言能獲得提名?
  樂言的演技到底好在哪兒?

  想知道這些答案嗎?

  請看《最好的他們》吧!

  為了趕上樂言這股狂熱的春風,孔超提前了官宣時間。

  在無數個討論樂言的帖子下面,都會出現《最好的他們》劇組引流,而且不止是在京影的論壇。

  在外部論壇、外部媒體、外部社交平台,樂言出現的地方,必定會有人發布《最好的他們》定檔的消息。

  宣傳組雖然對以上的宣傳策略很認同,但他們對孔導的其中一個決策有很大的疑問:
  “電視劇莫名其妙變成雙男主了,唐博宇團隊不會有異議嗎?”

  孔超要求對外透傳的信息中,樂言變成和唐博宇平起平坐的雙男主。

  很多小夥伴都是從開機那天開始跟組的,他們眼見著樂言從男二,變成男一點五,又從男一點五變成半步男一,這爬升速度快趕上從甘露寺回宮後的嬛嬛了。

  雖然樂言比唐博宇更帥、比唐博宇演技更好、比唐博宇更有魅力還比唐博宇更man,但是臨近播出變卦.是不是有些過分啦?

  孔超聽到這個問題,心虛的揉了揉鼻子:
  “這個問題你們不用管我來解決。”

  大家見導演把這件事扛下來也沒有了異議。

  反正天塌了有導演扛著,他們就不操心了。

  但天塌了也砸不到孔超
  因為這樣宣傳,是他的新東家巨星娛樂要求的。

  孔超進入巨星2個多月了,威嚴的大領導田妮隻主動找過他一次,說的就是這件事。

  她要求孔超在宣傳《最好的他們》時,把樂言抬到男一的位置。

  孔超聽到的時候嚇死了
  雖然我也很想這樣做,但這事我說了也不算啊。

  即使不管唐博宇團隊的死活,製作公司同意嗎?資方同意嗎?播出平台同意嗎?

  但田妮用非常和藹的語氣,說出了一句霸氣側漏的話:
  “藝人那裡也好,製作平台、資方和播出平台也罷,統統交給我們來處理,未來無論出現任何問題都由巨星負責,你就隻管照做吧。”

  雖然不知道這樣做的原因,但既然巨型娛樂願意為此事承擔一切風險.孔超也只能咬著牙聽話的照做。

  播出前突然換番位的情況不是沒有發生過,只不過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背景來運作,而孔超認為,巨星的確有這樣的實力。

  因為田妮說這話的語氣,很像是孔超在年會上見到老板葉新純時對她的印象。

  如果這事葉新純要插手,即使臨時換了導演名字也不稀奇.
  而事實證明,孔超的判斷很準確。

  田妮對他說的話,確實是葉新純的原話。

  想要利用樂言獲得獅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噱頭的.遠不止表面這幾方。

  葉新純面前的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季學禮發來的「樂言每日工作進展」文件,她很隨意的問田妮:

  “那電視劇這麽早就官宣了?”

  季學禮學乖了,每天報上來的顆粒度細到樂言學校論壇裡的每一條留言,反正老板關心樂言,寫的再細也沒人會說他。

  在孔超印象中端莊嚴厲的田妮,在葉新純面前謹小慎微的像個學生。

  越是和葉新純有深入的交集,田妮越是覺得這個老板不得了.
  神秘的背景不是她最恐怖的地方,最恐怖的地方是她的決策力和執行力。

  她謹慎的回答:

  “這個劇組沒有什麽宣傳經費,正巧樂言最近有些熱度,所以提前官宣了,借著樂言的提名話題擴充聲量。”

  葉新純慵懶的輕笑一聲:
  “還挺懂取巧的。”

  電視劇因為資本運作邏輯和電影不同,宣傳方式也不同。

  電影的宣傳預算充足,所以可以留很長的預熱期,路演、點映和新媒體宣傳等手段也是一個套著一個層層遞進,最終推向電影上映,甚至可以拉出一個長尾效應。

  電視劇的宣傳預算少,花樣單調,都是大曝光的活動,所以不會提早太久官宣定檔,因為那會拉長預熱周期,把熱點和視線分散掉。

  《最好的他們》提前半個月就官宣了,這並不常見,甚至可以說很冒險。

  原來是借勢宣傳
  田妮馬上開始誇讚她招入麾下的導演:
  “孔超是新生代電視劇導演中很有靈性的一位,做事活絡,也有新媒體思維,他拍出來的東西很有看頭,通過他的電視劇升咖的演員有好幾位。”

  葉新純把電腦合上,看著田妮問:
  “跟這麽好的導演合作,為什麽樂言隻演了個男二?”

  田妮一怔。

  這問題.是不是應該問季學禮?
  項目又不是我給樂言找的,這是外面的項目啊。

  田妮腦中飛速思考要如何回答,但葉新純先一步開口了:

  “你的進展還是太慢了,如果這個時候樂言要上的是我們自己的項目,配合著提名的噱頭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現在他的待播電視劇是外部公司的,做起事來太麻煩。”

  田妮輕輕點頭,嘴上不敢說一個字。

  葉新純靠向一側的扶手,語氣平靜的說:
  “以樂言的底子,一步一步從下面往上爬太浪費,他應該是空降男一的條件,因為公司的項目跑不起來,逼得他只能去外面找項目上,提名新人獎這麽好的機會應該安排大肆做文章,但我如果直接宣傳無形中是給壓在他頭上的一番二番抬咖,也是在給別的公司臉上貼金,為了不給他人做嫁衣,我要大費周章的先給樂言運作升咖你說這浪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

  葉新純開始留意樂言是在去年十月底,也就是他和李亦然cp炒的如火如荼的時候。

  剛開始她只是要求藝人經紀部每周單獨上報樂言的工作進展,沒有特別留心。

  隨著樂言在蘇天招加入巨星的事件中起到關鍵作用,還有湘城衛視的領導主動提他的名字,葉新純開始重視起來這個年輕男藝人。

  但那個時候已是元旦,樂言拍攝完《最好的他們》了。

  如果葉新純早些介入,她可能不會讓樂言接這部劇,即使接,也必須是男一的身份入組。

  樂言可是她傾心培養的藝人,怎麽可能被人壓了番?
  而又這麽巧,樂言給力的提名了獅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其實大部分在國外獲獎或者提名的演員,經紀公司都不會花費真金白銀做宣傳,因為他們都是實力派演員.人家根本不需要炒作。

  可樂言未來的路子要走向頂流啊。

  這個國際獎項就是頂流之路的開端。

  而這個開端接著的是一部樂言隻做男二的電視劇這讓想要大肆安排宣發的葉新純非常苦惱和生氣。

  首先電視劇不是自己公司的,其次樂言頭上還有一個男一壓著,這錢砸的那叫一個心疼。

  想到這些,葉新純肯定要遷怒於內容負責人田妮,如果樂言待播的電視劇是巨星的就沒這麽多破事了。

  你的執行力太差,來公司半年了,居然一個項目都沒落地。

  但現在說這些也晚了.
  宣傳是肯定要宣傳的,只是在宣傳前要先做一些事情。

  田妮低下頭,默默的說了聲‘是’。

  葉新純敲著座椅扶手,用命令的語氣說:

  “這次這樣擦屁股的事兒我不想再做第二次,尤其是在樂言身上,未來樂言上的項目必須是大宣發、大製作、大預算的男一,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田妮重重的點頭。

  葉新純坐正了些,看著田妮認真的說:
    “你一直強調慢工出細活,項目應該反覆雕琢,我給足了你時間,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田妮的頭上出汗了
  去年她來到巨星後第一步做的事是整頓內部,所有的項目都停了。

  春節後,巨星的自製項目才開始重新跑起來。

  電視劇和電影的製作周期長,上線要後半年甚至是明年。

  所以第一批上線的項目全是綜藝,而第一檔綜藝是有賭博性質的《歌手》.
  田妮心驚膽戰的從葉新純辦公室離開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打電話。

  “壯壯,你現在在哪兒?《歌手》籌備的怎麽樣了?現在情況有變,我們有必要重新溝通下節目的目標和預期”田妮的表情無比嚴肅和認真。

  如果之前她還接受《歌手》做不出水花,那麽現在《歌手》已經沒有退路。

  它必須成功,必須成為一檔現象級的綜藝。

  為此田妮要重新和劉壯壯梳理下資源。

  田妮走後,葉新純的第一件事也是打電話。

  她打給了季學禮:
  “一切障礙都掃清了.計劃可以開始。”

  3月開始,樂言的工作節奏一個連著一個,葉新純親手為他打造的頂流之路可以開始了。

  而第一個節奏,就是獅城電影節獲得提名。

  這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最好的開端。

  葉新純命令季學禮在全網把這個消息鋪設開來。

  季學禮已經待命好幾天了,聽到這話開心的應和下來,只不過他猶猶豫豫的說:
  “所有樂言獅城電影節提名的內容下面,都會有《最好的他們》宣傳出現,這個沒問題嗎?”

  等待葉新純吩咐的這些天,季學禮也沒閑著,他在網上持續檢測自來水話題度和話題量,很快便發現了這個現象。

  我們的目的是宣傳樂言被提名.但似乎有個寄居蟹吸上我們了?
  葉新純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孔超是公司的簽約導演,樂言現在也是雙男主之一就給這電視劇加加熱度吧。”

  電影導演在上映前焦慮,他們怕演員暴雷,電影胎死腹中。

  電視劇導演在播出前也焦慮,他們怕電視劇熱度太低,沒有水花的上線又沒有水花的下線,查無此劇。

  還好孔超用最低廉的價格,找了十幾個大學生去各個平台發帖留言,可以說用最小的付出博得了最大的聲量。

  借著樂言獲得國際獎項提名的契機和大眾對樂言演技的存疑感,這些天這十個大學生玩出了千軍萬馬的姿態,勾得大眾那叫一個心癢難耐.恨不得馬上到3月26號晚上!
  但是可恨呐,還有半個月!
  看到劇組官微粉絲越來越多,孔超逐漸得意起來。

  我可真聰明啊,拍青春校園劇,就要了解青春的校園。

  80一天的大學生太香了。

  又聽話,事兒又少,讓幹什麽幹什麽.果然最好的用的是廉價勞動力。

  正在他沾沾自喜的時候,負責宣傳的小夥伴火急火燎的找到他:
  “出事了!導演,出大事了!”

  “什麽大事兒?藝人出負面了?”孔超嚇得魂兒都沒了。

  唐博宇亂搞被拍到了是不是?!
  宣傳擺了擺手,焦急的說:
  “咱們找的那些大學生不幹了。”

  “動動手指頭一天賺80的活兒都不乾?上哪兒找這麽好的待遇去?”孔超也急了。

  宣傳手機,指著屏幕上和大學生的聊天記錄給孔超解釋:
  “這些大學生說一天幾萬條帖子和微博只靠他們十幾個人回,手都複製粘貼出腱鞘炎了,說我們是資本家!”

  “什麽?”孔超搶過手機,“一天幾萬條帖子?”

  怎麽可能那麽多?
  之前一天能出幾百個新的就算不錯了.
  樂言獲得提名的消息是在2月底得到的。

  那之後的一周多,除了京影內部,和一些專業論壇專業博主討論,大部分娛樂資訊類平台和媒體都沒有跟進報道。

  只是提名得不得獎還不一定呢,而且距離頒獎典禮還有很久,不值得寫。

  寫李亦然素顏出街都比這個報道有流量。

  但從三月中旬的某一天開始,樂言獲得獅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的消息突然在全網爆炸開來。

  線上媒體、社交網站,線下紙媒、報刊雜志,流媒體、短視頻網站只要和娛樂沾邊的渠道,都在大量報道這個內容。

  原先只是京影的看門大爺知道樂言4月底要去獅城走紅毯,現在連鄧雪峰家樓下的看門大爺都知道樂言要去了。

  鄧雪峰拿著破舊的公文包進入小區,看到門口大爺手上拿著的報紙上有一個巨大的樂言彩色照片,上面顯目的標題是——樂言,一個被低估的新人演員。

  他看了一眼便別過去頭不再多看。

  樂言是憑借《偽裝者》獲得提名的,鄧雪峰全程參與了樂言的人物創作歷程和現場拍攝,樂言當時的表現有多好他非常清楚。

  不能膚淺的說是替樂言驕傲應該說是特別的替樂言驕傲。

  樂言果然是他這輩子最好的‘作品’!
  鄧雪峰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這個被低估的年輕演員是他鄧雪峰的學生。

  正開心的哼著小曲,手機一陣震動,拿起來一看又是彭一偉那個討厭的人。

  彭一偉:「我剛剛參加完一個媒體采訪,媒體讓我預估樂言能否獲獎,我說肯定能,因為他比他老師鄧雪峰強,他至少敢演,他老師鄧雪峰已經不敢演了。」

  彭一偉:「對了,你拿過國際獎項嗎?」

  彭一偉:「你上次獲獎是多少年前來著?」

  鄧雪峰笑著把手機塞回到口袋裡。

  彭一偉這些小伎倆已經無法勾起他內心的波動了。

  戲他肯定會繼續拍的.但要找一個合適的契機。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讓樂言被認可,這個認可不是外部而是學校內部。

  隨著近一段時間樂言的熱度火速攀升,大三大四學生對樂言演技的質疑聲音越來越大,每天表演教室門口都有人圍觀。

  其他老師聽到這事無非笑一笑,評價一句‘太無聊了’。

  但樂言是鄧雪峰最得意的弟子.你質疑樂言就是在質疑我鄧雪峰!
  介於身份他無法替樂言說什麽,不過這個想法已經在他心裡深深的扎根了。

  如何做能讓那些高年級學生閉嘴,且又能合理的替樂言撐腰呢?
  轉天,表演課上。

  “最近聽很多老師說,你們當中的很多人都開始接觸廣告或者短片了,這兩種形式承載力小,對於現階段的你們來說可以輕松應對,但輕松應對不代表可以正確應對。”

  教室裡的同學們緊張起來。

  鄧雪峰一直不支持學生外出拍戲,難道現在連廣告和短片也管了?

  鄧雪峰端起他的破茶缸子,繼續說:
  “下周五晚上我在表演系大教室有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表演與實踐的關聯性,講的時候需要一些案例,我點名的人都準備一下,到時候會根據課題內容點評並指導。”

  鄧雪峰每個月都會有公開課。

  他的公開課從來是座無虛席,不只是高年級的學生,連其他系的學生都會去聽。

  同學們馬上興奮起來。

  在鄧老師的公開課上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這不是一個絕好的宣傳機會?

  而且還有點評的環節,天大的好消息!

  去啊,都給我去!
  無數同學舉手報名,但這裡面並不包含樂言。

  鄧雪峰要急死了。

  你幹啥呢?

  我這課題都是為你臨時改的!

  樂言腦袋又扎褲襠裡了。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在葉新純不要命的宣傳預算砸下去後,最近這段時間樂言的風頭太盛了。

  出道半年,熱度從來沒有這麽高過.
  在學校被圍堵,在廁所被圍觀,連外賣小哥都不止一次把他認出來。

  他現在盡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出現,還是低調些為好。

  只不過天不遂人願,那麽多人舉手鄧雪峰視而不見,他第一個點的就是‘樂言’。

  樂言縮了下脖子,做最後的努力:

  “抱歉老師,我沒有拍過廣告和短片,其他作品也還沒有上映沒辦法帶著案例讓您點評。”

  鄧雪峰剛要發難,周圍七嘴八舌的聲音先把樂言埋沒了。

  “你怎麽會沒有作品?《最好的他們》下周就播出了,下周五你帶著它去啊。”

  “《最好的他們》,3月28日晚,小鳥視頻與你不見不散,宣傳語我倒背如流。”

  “你們這劇組真牛逼,在哪兒都能看見它的宣傳,無處不在,這是花了多少錢?”

  樂言不敢置信的看著左右的同學。

  我們那個小成本電視劇這麽出圈了?!(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