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我馬謖隻想作死》第377章 全面勝利
   第377章 全面勝利
  在漢軍一系列的伏擊下,魏軍被迅速擊破。曹睿抵擋不住,被迫騎上馬匹,在近臣的護衛下走小路逃脫。

  然而,即便逃出了戰場,曹睿也並不能說是脫離了危險。因為當在近臣護衛下,逃回主營時,赫然看到自家大營正燃燒起熊熊烈火。

  與此同時,無數漢軍士卒正在營內與魏軍留守部隊廝殺。

  “連大營都被蜀軍襲了?”曹睿蓮臉色蒼白,心中大惶,連忙帶著近臣一路向東繼續狂奔。

  一路上到處都是漢軍放火與廝殺之聲,嚇的曹睿不敢停留。寒風呼嘯與鳥鳴之聲在惶恐不安曹睿聽起來,就好像漢軍殺奔而來一般,於是奔逃速度愈發迅速。

  一直奔逃到天亮,才突然有近臣上前拉住了曹睿的馬匹,止了曹睿繼續奔逃。

  “陛下……”

  “吾頭在否?”

  “陛下!蜀軍已經退走了,我們已經安全了!”

  在近臣的安撫下,曹睿這才從惶恐之中慢慢緩過神來。不過早已經被蜀軍這一次伏擊嚇出神經來的曹睿心神疲憊,
  “撤!全軍撤回許都!不能再跟馬謖打了!”

  此戰魏軍戰死者數千,自相踐踏失蹤者不盡其數。

  在此戰之後,曹睿一路顛沛奔逃,惶恐驚慌交織下,本來身體迅速虛弱下去。的返回許都之後是大病了一場,最後不得不被送回洛陽救治。

  緩過神的曹睿迅速下達撤軍的命令,命各部魏軍全線撤退。馬謖實在是太可怕了,我還是回去坐鎮中央,把軍功留給有能力的大臣吧。

  在柳隱引主力回到南陽後,孫禮郭淮二人引關中軍退回了武關。而被向寵吳班張郃等人包圍在丹水的朱然非常順滑的就投降了,沒有絲毫猶豫。

  不過這一戰最高指揮者並非是馬謖,而是馬謖留下的柳隱。而當天的白袍將軍則是喬裝打扮的馬岱扮演的。

  與此同時,柳隱在大敗了一次曹睿之後,隨後引漢軍主力退回昆陽。說到底他兵力終究還是少,不然這個時候趁勢反攻沒準可以攻克潁川全境。

  曹睿一走,潁川的魏軍開始全線進入防守狀態。尤其是在聽聞南方陸遜已經大敗而歸,而宛城的孫禮也被魏延趁夜伏擊,兵馬折損無數。接手的司空陳群因此命令魏軍深溝高壘,堅持執行避而不戰。

  不過即便沒能搶下潁川,僅僅讓魏軍徹底放棄反攻南陽,已經是極好的結果了。

  他的退路被斷了,兵少糧微,不存在突圍的可能。加上朱然又不是第一次投降了,也沒那麽大心理壓力,非常順滑就點了。

  曹睿有生以來第一次禦駕親征,就這麽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如果真是馬謖在場,即便曹睿走小道跑估計也跑不掉。

  自此,從建興十一年年初馬謖引五萬大軍兵出武當,開啟了第四次北伐。一直打到到現在,數十萬大軍在南陽極其淮南一線廝殺了一年,最終以漢軍佔據整個南陽,魏軍退守潁川告終。

  南陽方面的戰事,基本結束了。

  不過南陽戰事結束了,夷陵一線尚未結束。

  在馬謖火燒猇亭,孫桓自刎後,大軍順利奪取了猇亭。與此同時秭歸的費禕也得到了消息,引大軍進逼夷陵。
    前有馬謖,後有費禕,夷陵城內的剩余吳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被羈押的朱績不得不這個時候站出來,收攏軍心試圖固守。

  他對東吳還是有幾分忠心的,即便如此依然沒有向馬謖投降。

  不過有些事情,不是說你不願意就行的。這玩意就和高數一樣,再急也沒用,不行就是不行。

  夷陵城被圍十日,朱績糧盡,吳軍軍心渙散,毫無戰意。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朱績絕望之下與漢軍約法三章,隨後向馬謖請降。

  請降之後朱績還打算自刎向孫權謝罪的,不過被馬謖勸下來了。你爹都已經投降了,你們朱家也不欠孫權什麽,你在這裡較什麽境啊。

  而武陵方向上,吳將衛溫在聽聞陸遜和孫桓接連失利,立刻引軍退保長沙。自此東吳十萬大軍,除了荊南的三萬軍隊得以幸免之外,其余兵馬近乎全軍覆沒!

  至此,荊州戰事也基本平定,馬謖靠著無可匹敵的打法,硬生生把南陽從魏吳兩國的夾攻下搶了下來!
  “快去給丞相報喜吧,南陽光複了!明年只要糧秣充足,北伐關中便可暢通無阻!”馬謖對此非常滿意,雖然作死沒成功,不過血戰了一年搶下了南陽也挺讓人高興的。

  唯一讓馬謖有些犯怵的,就是這一次他作死頻率有些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沒有作死成功,現在他需要面對的,就是該怎麽向丞相解釋。

  出征之前,諸葛丞相可是警告過他,要是再冒險就會抽他的……

  不過都打了一年仗了,丞相應該已經忘了那句話吧。

  或許……

  …………

  …………

  …………

  在馬謖基本結束南陽戰事,開始分兵鞏固南陽各處關隘時,關中戰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馬謖打潁川,處境貌似最艱難的時刻,諸葛亮以陳式為先鋒,突然強渡渭水,背水扎營。這個變故嚇的司馬懿連忙把司馬師從武關調了回來,分派主力包圍漢軍,意圖速戰驅趕漢軍。

  不過司馬懿顯然有些低估諸葛亮的防守水平了,作為三國後期的著名軍陣大師,諸葛亮要是想據守,就算馬謖來了也沒用。

  三萬漢軍背渭水立營,司馬懿引十萬大軍四面圍攻數日,漢軍巋然不動。

  而北面薑維束吉張嶷等部的騎兵牽製,致使陳泰根本不敢向西威脅漢軍糧道。這也讓諸葛亮可以放心的在背靠渭水立營,而司馬懿卻束手無策。

  雙方僵持了百余日,司馬懿不斷派人挑釁蜀軍,希望引諸葛亮出戰。否則諸葛亮一直立在那裡,司馬懿根本騰不出手繼續支援南陽。

  然而很顯然,司馬懿的挑釁在諸葛亮這邊全都石沉大海,已讀不回。不動如山的司馬懿,第一次感受到了歷史上丞相的感受。

  這個人怎能這麽沉得出氣呢?
  就在司馬懿和諸葛亮二人就這麽對峙的時候,南陽方向傳回來最終結果,南陽姓劉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