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季漢大司馬》第42章 風口
  第42章 風口
  東南風的變大,最先受益的是江東艦隊。他們處在上風口,而江夏艦船處在下風口。現在的情況下,江夏的艦隊享受到水流的優勢,而江東的艦隊卻是享受到風力的優勢。

  在風力的加持下,江東艦船上弓箭的射程比江夏艦船上弓箭的射程來得遠。若用遊戲術語來說,受風力影響,江東士卒弓箭射程+5%,江夏士卒弓箭射程—5%,一增一減之下,多了10%的射程差距。

  發現風力變化的江東將領們,也已經做出了調整,作為前部的黃蓋勒令艦船與江夏艦隊保持距離,采用弓弩。

  向來喜歡做先鋒的凌操,也放棄了血腥的接舷戰,而是在風力的加持下,命令自家的部曲使用弓弩,遠程打擊江夏艦隊。

  江東的箭矢如飛蝗般從艦船飛出,劃破天際,射向江夏艦船上。雖是大部分叮叮咚咚射到船體上,做了無用功;但也有部分射中甲板上的江夏士卒,刹那間便有近百名水卒受傷。

  而來自江夏艦船的弓箭大部分落在波瀾濤濤的長江水上,即便少數能射到江東艦船也僅是夠到邊邊。

  如此異常的情況,也讓江夏艦船發現了不妙,他們放棄了遠程作戰。在陳理、余時的指揮下,江夏水軍試圖向東吳水軍主動發起接舷戰。

  同時,徐琨的旗艦也到了前部,逼近交戰的第一線,徐琨作為大將深入前線,極大地振奮了正在與江夏水軍交戰的江東水軍。

  艨艟上,徐琨手撐在船牆上,望著前方的戰況,喊道:“江夏陣腳已亂,難以遠襲,不得已又發動接舷戰。今讓黃蓋不與其交鋒,讓其陣型混亂,然後包夾殲滅敵寇。”

  “諾!”

  旗手站在高處揮舞令旗,告訴黃蓋、凌操不要與江夏軍交戰,保持距離,用弓箭拉扯。

  黃蓋艦船上,時刻注意旗艦動向的瞭望手,喊道:“遠弓,不與交戰。”

  “好!”

  準備與敵船硬碰硬的黃蓋放棄了他的想法,指揮他的部眾後撤,利用船上的弓箭,憑借著風力優勢消耗江夏水軍,試圖讓江夏水軍深入船陣當中。

  徐琨的心思,熟悉水戰的陳就看了出來,喊道:“嚴令陳理、余時二人不得深入敵陣,先後撤之。”

  不過都已經深入了又怎麽能輕易地撤出去呢!

  從陳就發現前方不對勁,到下達軍令命二人後撤之時,已經過去了二刻(半小時),更不說陳理、余時二人收到軍令,中間要花了多久。

  此時余時已經率自己近半的部下突入進去了,唯有陳理率本部外圍晃悠著,想上似乎又不太敢上的樣子。

  當余時收到軍令後撤之時,他的動靜立刻被黃蓋、凌操察覺。他們二人也不等徐琨命令,直接率眾撲了上去。

  凌操又是率輕舟突進,手持弓箭,緊盯著那艘余時的鬥船。卻不料黃蓋也早已看上余時,將船速加快到最大。

  余時察覺到了不對勁,喊道:“轉向,迅速後撤!”

  船只在逆流的長江中轉向豈是那麽容易,吳船已經逼近他的鬥船。轉瞬間,情況又有變化,此前追著試圖接舷戰的余時所部,在躲避吳軍向他發起的接舷戰。

  就這樣雙方的船隻不斷在逼近著,臨近長弓射程之時,吳軍艦船先向余時所部發起拋射,殺傷那些江夏水軍。

  余時握著盾牌,小心翼翼躲避著飛來的流矢,招呼著手下加快速度,逃離吳軍船隻。

  然而擔心什麽就怕什麽,他的身影早就被黃蓋盯著。

  七十步外的黃蓋,在鬥船的高點,拉弓滿月,即便身體隨著長江水的起伏,他也是握持著穩穩的。感受著風向的變化,又感知船的起伏,‘嗖’的一聲,利箭破空,正中余時後背。

  余時隻覺得後背一股巨痛傳來,眼前一黑,便失去知覺,撲通一聲倒在地上。

  “校尉!”

  見余時倒在地上,船上的士卒悲痛地呼喊道。

  主將身死,軍心驟然下降,人心不齊。少頃,黃蓋率眾登船,降服了余時的旗艦。

  “該死!”

  凌操咒罵一聲,深感戰功被黃蓋搶走的不爽,拔出長刀,喊道:“加速,突入敵陣。”
    “諾!”

  隨著凌操的吩咐,輕舟突進江夏船陣內。

  就如同余時身死般,他麾下的戰艦不是被凌操手下登艦,就是被黃蓋手下降服。唯有陳理因膽怯不敢深入,從前方安全地撤了回來,並把余時的消息傳到陳就手上。

  實際上不用他的稟告,陳就自己也能看見不斷朝他逼近的凌操所部。

  陳就緊握船牆,歎氣說道:“向中軍稟告情報,言前部失利,恐說難敵江東水師,今請求撤軍。”

  “諾!”

  待陳就吩咐後,他不等黃祖的回信,便率著前部緩緩撤軍。開玩笑,等黃祖傳來消息,自己可就被江東水師咬住跑不掉了。

  見江夏前部後撤,一直在前線關注戰場情況的徐琨,大聲吩咐說道:“敵寇船陣已亂,旗艦壓上,吩咐前部追擊。”

  隨從提醒說道:“將軍,旗艦太過靠近戰線,若遇敵突襲,恐會給敵人可乘之機,不如小心為上。”

  徐琨面露不悅,大聲說道:“昔孫討逆大破黃祖時,便身先士卒,鼓舞軍士。今旗艦若離太遠,不便調度,將會錯失戰機。今日一戰,必克江夏。”

  “諾!”

  當下的長江面上,凌操為搶奪戰功,輕舟突進;徐琨認為黃祖軟弱可欺,旗艦挺進,督促前部追擊。

  ……

  站在三層樓船上的黃祖,眯著眼眺望遠方戰況,心中忐忑不安。

  半晌,斥候乘著小舟登上樓船,稟告道:“將軍,張校尉被敵先鋒斬首,陳都督不敵江東水軍,已經率部後撤。”

  “孫權小兒!”

  黃祖氣憤地拍了拍船牆,轉而他的目光便看見己方前部艦船撤退的身影。繼而黃祖的怒氣也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慌。似乎又回到幾年前自己兵敗孫策之手的那一幕,自己當下若是不撤,恐怕將會重蹈西塞山之戰的覆轍。

  轉念間,黃祖冷靜下來,吩咐說道:“傳令諸軍後撤,命蘇都督率兵殿後。”

  黃祖打了這麽多年仗,也是精通水戰之人,果斷命令手下撤軍,進行壯士斷腕之舉。

  “諾!”

  撤退殿後的信號,通過令旗瞬間傳遍整個艦隊。

  “終於撤軍了!”

  艨艟上的黃射似乎放下了什麽重擔,輕松地說道。

  然而霍峻卻愈發憂慮起來,他對這樣的戰果似乎並不滿意,必須要有作為啊!

  沉思半響,站在高處一直觀察戰場局勢的霍峻似乎想到了什麽,順著木梯下到甲板,沉聲說道:“少將軍,此地不利於蘇都督殿後堅守,當讓蘇都督率眾撤至天興洲一帶布防,憑借風勢足以逼退江東水師。”

  長江雖是從西向東注入大海,但實際上長江在夏口(武漢)地段河道極為曲折,時而向東南,時而向東北。

  此前大軍從夏口出發是向東北而行,然後在天興洲拐了個大彎,從東北變向東南而行。

  在東南大風的加持下,實際上江夏大軍在天興洲之後的河道上是處於逆風作戰。後撤到天興洲之前的河道上,東北走向河道與東南風將會形成直角,如果能搶佔到合適的地段,屆時江夏大軍就會搶佔到上風口,利用射程優勢逼退江東水軍。

  當然還不僅於此,若是江東水軍給機會,也能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塊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