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夢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185.第183章 入秦宮,始皇做後輩
  第183章 入秦宮,始皇做後輩

  大城燃光,其勢熊熊,老幼婦孺為薪柴,百萬生靈做火光,映的整城之天穹染紅光。

  旱魃自城中走過,站在瀕死而未死的地仙城主身前,悲憫開口:
  “要怪,就怪你們的國君不禮拜西極之巍峨天庭,罪孽深重,罪孽深重呐。”

  地仙城主艱難的抬起頭,一呼一吸之間,灼灼焰浪順著氣管,將肺髒燒成了黑炭。

  他茫然四顧,看著近前燒成灰的孩童,看著滿城被點燃的骸骨,悲從心中來。

  “萬民何辜.萬民何辜!”

  旱魃好奇的歪了歪腦袋,注視著眼前將死未死的地仙,燦爛一笑:
  “萬民與我何乾?若禮天庭,敬仙神,拜帝主,便是吾等之子民,而既不禮天庭,不敬仙神,不拜帝主,又與螻蟻何異焉?”

  說話間,旱魃蹲下身,嬉笑的看著眼前被一點一點灼爛的中年人:
  “你說,接下來我去哪裡,去哪座城市呢?聽聞東邊有個大城,其中有七八百萬人,我去那裡,好不好?”

  城主艱難的抬起手,指著旱魃,目呲欲裂:
  “爾等怎配為仙,怎配萬民敬仰,怎配”

  話還沒說完,他指著旱魃的整條手臂都燃成了焦炭,旱魃笑嘻嘻的敲了敲,焦炭四分五裂,飄散在灼灼烈火中。

  旱魃笑道:

  “我燒你們,伱們也該跪拜,因為我為仙,為西極之浩浩天庭的使者,而你罵我,我很不開心,就罰你們”

  她想了想,發出怪異的笑聲:
  “就罰你們,連輪回都不準入吧。”

  說話間,滿城大火驟然升騰,不燒萬物,隻灼魂靈。

  城主看著一道道生魂被灼成虛無,發出不似人的哀嚎聲,旱魃則是發出銀鈴般的笑聲,樂道:

  “難過嗎?傷心嗎?憤怒嗎?”

  頓了頓,她又笑著開口:
  “但你卻拿我一點辦法有沒有我是仙,你們是人,你們被吾等圈養的小寵,小寵敢不禮拜主人,自然是要罰的。”

  她本身就是災仙,享受哀嚎聲和苦難,看著眼前這個地仙越難受,她便越興奮,興奮雙眼中都似要淌出水來。

  “好啦,我去下一座城市了,我不會燒毀你的魂靈,我要讓你和我一起享受苦難,聆聽災厄。”

  說話間,旱魃手掌在城主的頭顱上輕輕一撫,中年人整個身軀都被徹底的燃成了焦炭,唯剩下三魂七魄和一點真靈自軀殼中飄蕩了出來,

  她將這又悲又怒又哀又泣的真靈抓在掌中,緩緩走出城去。

  而後,旱魃身後的這座大城火光再盛,將其中萬民的魂靈都給燒滅了,輪回都不得入。

  “我可是說到做到喔!”旱魃又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哼著小曲,晃晃悠悠的朝著下一座城市趕去。

  在她走後,黑白無常自虛無中浮現而出,看了一眼滿城之死寂,黑無常搖了搖頭,忌憚道:

  “這位殺性也太重了.白來一趟,一顆魂靈都不剩下。”

  白無常抬起頭,眺望旱魃遠去的身影,輕聲道:

  “人間亦有大能在,她這樣做,就不怕大能震怒嗎?”

  “恐怕還真不怕。”黑無常又搖了搖腦袋,道:“旱魃持西極天庭的法旨而來,誰敢為難呢?”

  頓了頓,他繼續敘述道:

  “西極那位主兵戈,掌爭戰,執災禍,秦君不朝不禮不拜西極天庭,那位倒是正好派下旱魃布災行厄,或可自萬裡災禍中汲取不少好處.”

  “慎言!”白無常警告道:“不可妄議帝主,小心招來大災禍.行了,跟在旱魃後頭吧,看看能不能渡一些亡魂回去,哎.”

  他也歎了口氣。

  黑白無常即便作為地府的鬼神,見慣了悲苦,此刻目睹如此慘烈之象,卻也依舊心有戚戚。

  萬物傷其類,人亦是生靈。

  但他們又敢說什麽呢?

  且不提旱魃本身是執西極天庭法旨而來的,
  走完這一趟人間,潑灑如此多災禍,恐怕回天庭時,旱魃自身也能破境,身成不朽了,化為天尊了吧?
  得罪不起,得罪不起呐。

  …………

  大日煌煌化燈引,雄關萬軍舉刀兵。舉刀兵,做儀仗。做儀仗,迎陸子。

  秦穆公看著眼前的端於大青牛上的垂暮老人,忽而熱淚,折腰而拜:

  “陸子.您回來了。”

  “此去經年,忘卻歸期,說好要給那個叫做【政】的孩子做福的。”陸煊笑道:“不過應當也不算太遲。”

  頓了頓,他摩挲著手中竹簡,又溫和開口:
  “我出洛陽而來,既是為赴約,也是為傳道,這第一道,便穿於秦國之都,如何?”

  秦穆公神色一振,在世人眼中,陸子尊而崇,起勢伐齊,亦為孔子之師,雖杳無音訊三十年,但隨著近年來孔夫子之名漸盛,陸子之名便也未曾墮下。

  但他知道,世人看到的,終究還是片面。

  伐齊那一日,玉虛之仙都被陸子一掌拍落,西極天庭疑似有大仙神震怒出手,隨後整個西極天庭卻有半數墜下人間
  陸子是陸子,但絕不止於陸子呐
  秦穆公再做大拜:
  “陸子願講道,為天下解惑,是吾等之幸,是蒼生之幸呐.”

  “談不上解惑。”陸煊輕輕笑了笑:“我所傳之道,非我之道,而是吾師之道。”

  頓了頓,他又輕聲開口:
  “走吧,去雍城,吾還想要見一見那個叫做【政】的孩子。”

  雍城,為秦國此時之都。

  秦穆公按捺住心頭振奮,再執一禮,又做引於前,側邊,萬軍再舉刀兵,垂首而拜。
    青牛未上雲端,就這麽行於大地之上,牛兒一步落下,越百川,跨千山,秦穆公伴於側,八十一甲隨於後。

  他暗自心驚,陸子所乘的這頭青牛,似也不俗,牛蹄一邁,千裡萬裡盡落於一步方寸間
  所幸,秦穆公自身也為大品,雖這個時代的大品無法如同後世一樣邁出金光大道,一步能至念頭所至之處,
  但真疾行起,一息萬裡也只是等閑,倒是可以跟上青牛的步伐。

  伴行間,秦穆公恭聲:
  “陸子此離三十載,天下變換呐”

  陸煊平和的笑了笑,忽而想起什麽似的,笑問道:
  “近年來,諸子百家可有再添賢德?”

  “有。”秦穆公點頭道:“最出彩的,當時一位叫做鬼谷子的大德.於您伐齊那一年降誕,如今卻已是大德了。”

  他讚歎道:

  “那位鬼谷子,天資可謂卓絕,創下一個嶄新的學家,座下弟子不乏大賢之輩,如今有人將其盛讚為當世諸子第三人。”

  “喔?”陸煊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問道:“前二人是誰?”

  “您和孔子。”

  說著,秦穆公似乎想起來什麽一般,又補充道:

  “孔子似也有所悟,攜弟子開始周遊於列國,儒家如今在天下間也是一等一的學說了。”

  “善。”陸煊頷首。

  兩人言談之間,千山萬川都已跨過,雍城近在眼前。

  秦穆公連忙加快了步伐,做引在前,城中諸官都早早來迎,城門大開,無數民眾也都在翹首以盼。

  牛兒卻不曾頓步,繼續緩行,而明明緩行,卻似驟然之狂風,一步一步,一裡一裡,直入城中。

  待青牛載著老人入城之時,此間又響起鋪天蓋地的頌聲,皆在頌迎陸子。

  陸子之名雖響徹人間山河,但真要說起來,便是在洛陽於秦地最為盛。

  前者是陸煊久居之地,幾次三番顯化大跡,後者則是得益於秦穆公殷切傳播,如今家家戶戶無人不頌陸子之名,甚至隱隱約約有神化的趨勢,
  以至於秦地原本湧去天穹上的香火眾生念,大半都歸在了【陸子】的身上。

  在萬民和百官的夾道歡迎中,陸煊平和的笑著,周身之勢去越發的洶湧、壯大,頭頂紫氣再現,

  直至走入秦王宮中時,外頭的頌聲依舊高昂,萬民都在歡欣。

  “吾卻是難當此禮啊。”陸煊騎著青牛入王宮,歎道:“這還是吾第一次來秦地,這些百姓卻如此稱頌於我,愧而難當。”

  “您說笑了。”秦穆公垂著頭,眼中卻是神采奕奕,輕聲道:“若非是您伐齊,止住了齊桓公的瘋狂擴張,恐怕此間早已陷入戰火,民不聊生。”

  說著,他忽而想起諸地間四起的災與禍,神色微微暗沉了些許。

  如今,秦地不起戰事,但卻依舊民不聊生呐.
  陸煊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只是從青牛身上一翻而下,拍了拍牛兒的腦袋,旋即捧著道德經,在秦穆公的做引下朝著王宮大殿走去,

  八十一甲和青牛則是都候在大殿之外。

  才入王宮,陸煊便看見一個面容壯武,身上隱隱約約繚繞龍吟虎嘯的青年疾馳而來。

  陸煊神色微微一動,感知到青年明明年歲不大,但身上卻纏著足足百份的人道大勢,且這運勢似非後天而聚,而是先天便存
  思索間,青年已走至近前,神色看起來有些緊張,一旁的秦穆公笑罵道:

  “混小子,這位便是你整日念叨的陸子,愣著做什麽?”

  青年回過神來,連忙做拜:
  “秦國趙政,見過陸子!”

  說著,他又朝秦穆公一拜:
  “父祖!”

  陸煊眼中浮現出了然之色,果然
  一旁,秦穆公一邊做引,請陸煊上坐,一邊介紹到:

  “陸子,這便是我那第十九世孫,以趙為氏,以政為名,這孩子倒算是聰穎的”

  陸煊凝視著底下恭敬站著的青年,心頭忽然生出感慨。

  這位,便是那千古一帝,便是古來第一位皇帝麽?

  青年周身龍吟虎嘯,伴隨尋常不可見的厚重人道運勢,若是仔細看去,卻有盛極之相,
  再看去,這盛極之中,又添幾分吞吐山河之氣魄來!

  半數之人族,以漢民自居。

  而秦統山河,遺之於漢,漢承秦製。

  始皇帝者,蓋聖人之威,施於後王。

  他想起了環繞整個太陽系,抵禦了妖族六千八百年的星空長城,神色鄭重了些許,若非眼前這位,恐怕現世中,祖星早就被妖族所佔據了呐
  陸煊頷首,凝視著青年,笑道:
  “果真如秦公之前所言,儀表非凡,氣度不俗,來日定成大器,興許能平天下之亂。”

  此話一出,恭候在殿門口靜聽的百官都色變,近前的秦穆公、商鞅臉上也浮現出驚色,都沒想到陸子會給趙政這麽大的論詞,

  就連趙政本身也愕然,懵懵的抬起頭,旋即面色沉穩的又做一禮:
  “陸子讚,小子誠惶誠恐!”

  他盡管心頭驚喜,但臉上卻並未失態,一言一行,一絲不苟。

  胸有驚雷,面如平湖,波瀾不驚。

  端於主位的老人臉上浮現出笑容來,一邊摩挲著手中竹書,一邊抬了抬眼瞼,眼眸中的混沌氣緩緩流淌,似蘊藏著深空星海。

  他笑道:
  “吾伐齊之時,汝恰巧誕下,吾與秦公言說,本是要來替你引福開智,卻不想再回人間已過去了三十年。”

  頓了頓,老人神態祥和,繼續道:
  “雖遲了三十年,但也不算晚,不過可惜汝之道不在於賢與德,不能為吾弟子秦公,吾欲引此子為吾後輩,可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