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夢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第390章 春秋臨,秦漢合,高天擊鼓時!
   第390章 春秋臨,秦漢合,高天擊鼓時!
  “道友何出此言?”

  阿彌陀佛微笑,循循善誘:

  “若道友為佛道第三主,當共享我佛門氣運,來日若欲證道果,輕而易舉矣!”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
  “雖以道友之能,非道果而可匹敵【得道】,但終究不是個事兒,還是早日證得道果的好,畢竟這道果之位,只剩下一個半了呐”

  陸煊臉上浮現出猶豫之色,依舊在歎:

  “元始為吾師,吾若棄道入佛,豈非不義?道友還是勿要再提,勿要再提!”

  “非也,非也!”

  阿彌陀佛含笑:
  “君不見,玉虛門下之慈航、普賢、文殊、懼留孫,都曾入我佛門,或為大菩薩,或為佛陀,再看那碧遊門下,多寶亦曾做過佛祖!”

  說話間,他再次替陸煊倒上一杯茶,一杯更為玄妙的茶,又道:

  “生死、陰陽雖為對立,但卻又是一體,佛、道亦然,佛本是道,道本是佛呐.”

  “也是,也是。”

  阿彌陀佛大笑。

  “快快住口,快快住口!”

  他起身,來回踱步,似乎焦慮,最終複又落座,長歎一聲:
  “道友.”

  陸煊臉上浮現出思忖之色,

  阿彌陀佛起身,手中浮現出一方古樸佛衣,
  佛衣呈現八十一色,包含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智慧、無量清淨等意韻,
  衣上又繡著三百六十五線,一線便是一條絢爛大道,袖口亦有燙金紋路,沉浮諸世界之景、諸天之相.
  他不由分說的,將佛衣往陸煊身上一套,
  陸煊色變,感受到浩瀚無垠的運勢加持在自己身上,他看見整個【佛道】之過去、現在、未來,
  又於此時此刻,一切時空、一切世界、一切廟宇中,在其主殿之上,
  在菩提、阿彌陀之側,又都多出了一方威嚴佛像。

  得道大器,每一個都不俗,對於得道者來說也極為珍貴。

  “不要也罷!”

  與此同時,漢末歲月。

  屬於【得道】一級的大器!

  而此時,道果棋局之側,陸煊捶胸、跺腳、愁眉、苦臉,
  最終一聲長歎:
  “道友,你這是害苦了我,害苦了我呐!”

  “何來此言,何來此言?”

  許久過去,他猶猶豫豫開口:
  “若吾師責罰”

  佛音連綿,從古至今,似從來如此。

  唯有伏羲,神情古怪,不知在想著什麽,最終還是什麽也沒說,只是眼中浮現出幸災樂禍的神情來。

  “唉,唉,唉!”

  陸煊身著佛衣,端坐青蓮,面露悲苦,居然真有幾分得道佛主的意韻在,
  又憑虛而現八根菩提妙樹枝,算上之前一根,合九之數,彼此糾纏,化作一方大樹,在陸煊身後搖曳,潑灑無量智慧光。

  阿彌陀佛溫和開口:
  “而若元始道友當真因為這點小事便上綱上線,欲阻道友之道途,如此之師”

  佛像身著大佛衣,頭頂火焰寶蓋,左手端大宮,右手做拈花狀,似笑似慈似悲似憫。

  他伸手探入某一段歲月,朝著菩提古佛討要,後者暴跳如雷,但最終還是給了出去。

  他笑聲逐漸洪亮,三清的面色看著都很不好看,妖祖臉上也浮現出異彩,

  阿彌陀佛面上浮現笑容:
  “道友之宮,玄妙莫測,以紫霄為名,或合乎此物品。”

  古老之中,法寶為下,大器居中,至寶為上,得道一境亦是如此,
  得道級至寶,古老寥寥,譬如青萍劍,譬如開天幡,譬如太極圖
  諸如天地玄黃玲瓏塔、三寶玉如意、誅仙四劍等,又譬如阿彌陀佛贈給陸煊的大無量佛衣和十二品造化青蓮,皆是得道一級的大器!

  “放肆!”正在爭殺的瞎眼道人側目,臉上做震怒狀,菩提古佛則是微笑:
  “道有三友,佛亦有三友!”

  如此,菩提妙樹八十一枝,已去十七,唯剩六十四枝。

  阿彌陀佛收回了準備壓落的佛掌,亦自我寬慰道:

  陸煊大驚失色:

  諸金剛、諸羅漢、諸菩薩、諸佛陀誦念:

  陸煊三歎,旋即雙手合十,歎道:

  “僅此而已,出不得大事,無礙,無礙”

  天地人三燈,若分離,各自是道果級器物、古老級至寶,若合,則是道果至寶,

  “事已至此,事已至此!”

  說著,他安撫陸煊,攙著陸煊重新落座,最後神色微微一肅,蹙眉道:
  “只可惜,我佛門之至寶,無有留剩這般,吾卻叫菩提,再折八根菩提妙樹枝條予道友,湊成九之數,另”

  “南無紫霄大慈佛主!”

  “道友既已端坐棋盤,實際上,已與我等無高下之別,皆並肩,何來責罰一說?再且,元始道友也絕不會這般小心眼!”

  看著有些焦躁不安的阿彌陀佛,陸煊慈悲一笑:
  “阿彌陀,不必操心,佛母坐鎮人世,當出不得意外,道友還是少插手的好,免得與大天地牽扯太深”

  阿彌陀佛大笑,朝著陸煊做了一禮:
  “道門有三友,此後佛門,亦有三友!”

  諸世諸界的僧侶齊齊誦念:
  “南無紫霄大慈佛主!”

  頓了頓,阿彌陀佛緊鎖眉頭:
  “天地人三燈?此物居然現世.”

  只是笑著笑著,他眉頭微微一蹙,側目看向歲月長河,看向漢末,臉上浮現出一絲陰翳:
  “又現意外了?”

  說話間,他伸手一推,有一方青蓮浮現而出,蓮花之上,妙理無窮,妙道無盡,
  其中孕生七十二色,一色一法相,一相一須彌。

  一尊至高大羅,轟然崩塌。

  整個人世都猛地一寂,無數目光投來,或驚悚,或震怖,或倉皇,
  有無上者再度顯於世間,神色陰沉至極,大日如來伴在左,瑤池仙母隨於後!

  欲謀劃的佛道之主大位忽的被奪,本就使佛母驚怒痛惜,結果眼下,人世之中又出現意外,一位至高大羅喋血!

  “一群廢物!”

  佛母冷聲,親自走入人間,一步踏在蜀地之上,蜀地上空,蒼天傾斜,似欲崩落!
  諸葛孔明色變,直面道果,被猛地壓落至地上,心頭生出濃濃的無力感,高天之鼓依舊未現!

  撐住,撐住!
  他震聲,七燈同時發光,伴隨照破古往今來,掀起一道歲月大潮,自最古之年席卷而來,

  諸葛孔明神色浮現出大潮之聲,硬抗無上者之威,欲複登天,被壓的佝僂的身軀強行挺直,身中骨骼發出不堪重負的斷裂聲。

  但下一刻,諸葛孔明神色驟變,察覺到自己喚來的歲月大潮,卻是在某一段歲月中被截下了!

  他駭然回首,卻發現是在數百年前被截下的,出手截取之人是.
  鴻鈞前輩??
  諸葛孔明一愣,借助七燈之能,凝視過去,看見鴻鈞前輩截留歲月大潮,有很多熟人從其中墜出,落在了過去的蜀地。

  他隔著歲月長河,與過去的鴻鈞前輩對視,
  看見那位微微一笑,似對自己輕語:

  “三刻鍾後,高天擊鼓。”

  諸葛孔明忽而大徹大悟。

  他複觀天上,凝視震怒的道果,哈哈一笑,蒼老的身軀撐起大旗,【蒼天已死,清天當立】八個字迎風獵獵,

  旋即,

  諸葛孔明大聲呵罵:

  “賊子,賊子,端居於天,竊取天寶,令人世苦楚更多,劫難更多,何能自命為佛?所謂道果,不過如此,只是賊子!”

  他罵一聲,便頂著莫大的壓力強行往天上走一步,身上肌膚也龜裂一分,骨頭破碎一分,
  耗一刻鍾,連罵九聲,連走九步,已至九天上。

  同樣,身軀十分,龜裂九分,骨骼十分,破碎九分,已不成人形。

  佛母微微蹙眉,覺得有些不對,他目光略過了諸葛孔明,凝視玄鳥台,心頭不詳的預感越演越烈,最終不欲再等。

  巨大佛掌壓落,擊向黃金台、琅琊台、銅雀台,亦擊向蜀地的玄鳥台,
  諸葛孔明大口咳血,雙手持大旗,猛力震搖:
  “賊!子!”

  四盞輔燈搖曳,青燈、幽燈、蒼燈亦在此刻煌煌,三燈合,通天道,徹地德!
  有一縷大天地意志加俱於諸葛孔明的身上,他再呵再罵,吐聲似雷,掀起大天地之威,居然擋住了道果落下的一掌!
  “聒噪。”

  佛母冷漠側目,道果殺機碾下,伴隨諸世諸界沉塌的虛幻相,化作一道天雷,一潑狂風,一縷暗火,
  天雷似矛,自頭顱而入,將諸葛孔明釘穿,暗火則將大旗點燃,一路燒至老丞相的身上,

  至於狂風,則吹的七燈都暗淡無光了!

  每一個刹那,諸葛孔明承雷災穿身、火災灼體、風災蝕骨之苦楚,頃刻間便已搖搖欲墜,
    但他依舊未放下大旗,拚命震搖,下定決心:
  “以我諸葛一脈先祖、後輩之一切壽數為養料,以吾軀吾魂為薪柴,火,火來!”

  七燈在道果殺機下變的暗淡的燭火複又明亮。

  “不夠,不夠”

  諸葛亮雙目通紅,再度催動七燈,溝通歲月大潮,借用鴻鈞前輩賜下的一縷靈光,席卷盛世到來!

  歲月長河在此刻混亂了,春秋世與當下短暫融合,被桎梏入【玄清界】中的陸子歷史烙印再現,
  伴隨孔聖、諸侯、周天子等,伴隨一卷道德經,綻放大光明!

  道德五千言具化,落入七燈,燭火暴漲。

  而後,是秦世。

  大秦之世亦與此時短暫相合,嬴政駕九龍,玄黃的歷史烙印亦乘坐真凰輦而來,伴無數秦世百姓的呼喊!
  “風,風,大風!”

  後,真有大風起,這風非是吹滅一切的風災,而是助長火勢的風!

  秦時之風吹至此刻,吹的七燈燭火再漲!
  還沒完。

  最後降臨之大世,是漢末。

  四帝從過去走來,張道陵站在龍虎山上,行在最前的是張角,是曾短暫席卷人世的太平道,

  隨之而起的,是一聲聲‘蒼天已死,清天當立’!
  諸葛亮手中的大旗於悄無聲息中蛻變,有一縷天意道韻、超脫特征加於其上,一點一點的浸潤大天地。

  他並不知曉,只是繼續揮舞大旗:

  “道果?佛母?”

  儒和的老丞相爆出最原始、最質樸的粗口:
  “我入你娘親!”

  七燈大放光明,蒼燈承載春秋之世,青燈沉浮大秦之世,幽燈映照漢末之世!
  三燈並立,三世並立,燭火交替,燒出一個佛母熟悉無比的面龐。

  “聽到了麽,佛母。”

  那本該被桎梏在玄清界中的天地意志所化的面龐,含笑:
  “入你娘親。”

  瑤池仙母神色驟變:

  “太上玄清!”

  佛母亦頭皮發炸,此人不是被阿彌陀佛桎梏了麽??

  他心頭那種不妙的預感越來越重,很多凌亂的線都交織在一起,
  太上玄清,玄黃,鴻鈞道人
  佛母悍然出手,欲直擊毀四神台,但諸葛孔明卻硬生生的擋下了擊向玄鳥台的一掌!
  三處大世在他身側,春秋之世中,有一悠閑老農,有陸子之歷史烙印,大秦之世中,有一跛腳老道,有玄黃帝尊的歷史烙印,
  而這漢末之世中,亦有瞎眼道士的身影,有國師鴻鈞的歷史烙印!

  大混沌,阿彌陀佛驟然色變,在看到太上玄清面龐忽現的時候,他就有些忍不住了,此刻當即便要親自入人世。

  紫霄大慈佛主規勸道:
  “看似手段玄奇,但道友你仔細再瞧,卻還無法與道果媲美,沒必要插手,若和大天地牽扯太深,事後也麻煩。”

  阿彌陀佛神色陰晴不定,最終止住腳步,深吸了一口氣:

  “幸得道友所勸,大天地意志似乎在暴動,卻是不好直接走入其內,干涉諸事”

  “是啊。”陸煊含笑:“還沒到那一步。”

  說話間,漢末。

  兩刻鍾悄然流逝。

  佛母焦躁不安了起來,動用真正大手段,橫擊而下,春秋之世中的老農、大秦之世中的跛腳道人、漢末之世中的瞎眼道人,
  也都在此刻被拽走,被妖祖、伏羲、菩提所糾纏,

  諸葛孔明肉眼可見的衰竭著,燒盡了後世子孫的壽數,拚盡了自身一切手段,
  三方大世亦被他完全借力,三個時代都在助他,陸子走來,玄黃走來,鴻鈞走來,

  三道歷史烙印投入三盞燈中,燭火前所未有的明亮。

  “賊!子!”

  諸葛孔明發出此生最嘹亮的呵聲。

  一句大音過後,三燈齊暗。

  而那佛母,卻在這一聲中,被呵退九萬萬裡,灑落三千血,伴隨骨裂之聲!
  整個大天地中,無論是天上仙,還是地上人,又或者九幽鬼,都目瞪口呆。

  “一個不朽.”

  天庭,立在玉皇身旁的九尊喃喃:

  “一個不朽,呵退了道果??”

  他們覺得一切都有些幻滅,頭暈目眩,心頭驚悸至極!

  玉皇卻輕聲道:

  “朕還是先.登台吧。”

  在他面前,是鑄好的一方巨大神台,用來大封仙神的。

  玉皇緩緩走上高台。

  此時,人間。

  盧修遠呼吸急促,目眩神馳,林羲眼中露出異色,興趣更濃,在心頭自語:
  “這一局,似乎還沒完全拉開,紫霄宮主和陸煊的關系,比我想象中要密切啊.不過卻也無礙,陸煊不足為懼,麻煩的是太一。”

  在她心頭自語間,
  在諸葛孔明倚著大旗悲笑之時。

  “慈悲,慈悲。”

  佛母一步走了回來,傷勢已愈盡。

  “傾盡所有,迫退吾一步,有意義麽?”

  他淡淡的凝視著諸葛孔明,這個螻蟻有了讓他直視的資格。

  人世各處的歡呼聲戛然而止,

  諸葛孔明重重喘息,身側三燈徹底暗淡,短時間內無法再悸發方才的一擊。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頭,輕聲道:

  “值得。”

  “為何?”佛母凝視著這老人。

  “因為.”

  諸葛孔明蒼老的臉龐上,浮現出一縷笑意,左手持大旗,又是亦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方羽扇,輕輕搖曳。

  他一邊咳血,一邊輕搖羽扇,一邊平靜開口:
  “三刻鍾,已過。”

  “什麽?”佛母蹙眉,下一刹。

  ‘咚!咚!咚!’

  天穹上,三十三重天,有鼓聲隆隆。

  佛母、大日如來、瑤池仙母、諸葛孔明、盧修遠
  盡抬頭看去。

  是天庭,很多天卒在擊鼓,玉皇登臨一座神台,莊嚴肅穆。

  神台之側九尊似乎有所察覺,

  驪山老母對著佛母恭敬開口:
  “天庭冊封仙神,無意打擾”

  佛母不答,只是凝視著天庭神台,覺得有些眼熟,仔細看,再看,恰與人間四台,有異曲同工之妙.
  卻聽見諸葛孔明放聲大笑:
  “七燈懸在空,大宮已洞開,高天在擊鼓!”

  “便是此時。”盧修遠亦走來,手中浮現出一方巨大的幡,震搖之,佛母色變,阿彌陀驀然起身。

  ‘咚!咚!咚!’

  高天之上,擊鼓聲更盛,玉皇立在其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