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
  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
  在經過去年年末開始的一系列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之後,如今華夏在積冰情況分析模擬,以及防除冰系統設計相關領域已經算是走在世界前列,這是沒有疑問的。

  但是常浩南萬萬沒想到,竟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裡就讓傲慢的老歐洲正藍底十三星旗人承認這一點。

  太離奇了。

  這可是90年代,歐洲大聯合思想最興盛的時候,別說華夏了,歐盟連美國都敢叫板。

  正在籌備發行的歐元就是挑戰美元金融秩序的武器之一。

  在常浩南上輩子的印象裡,這幫歐洲人,尤其是西歐人一般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

  只有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承認別人比自己強,而嘴硬的時間就更長了。

  比如某些歐洲國家自己修鐵路修了十幾年都沒什麽進展,隻好找華夏鐵建去施工,臨了還不忘嘴上幾句“影響國家安全”之類的廢話。

  這次的表現簡直突破認知。

  “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很意外,畢竟過去在像是殲7M這些項目的溝通上,咱們也算是見識過那些歐洲佬有多不好搞。”

  懷國莫作為分管對外技術合作的副主任,很是能理解常浩南表現出的震驚: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一方面是咱們在新舟60項目上和阿古斯塔公司展開50比50的合作,而不再是單純引進別人的技術,另一方面,也是在波音並購麥道的事情上,咱們選擇站在歐洲一邊,不光增強了互信,還建立了一個比較長效的溝通渠道,這次算是前面這些耕耘的總收獲吧,至於具體的情況,就要等一會到了地方再和歐方的人詳談了。”

  這個時候,坐在最前面,剛剛一直沒開口的易元和突然說道:
  “懷主任,您說的這些事情,好像都和咱們小常同志有關系啊?”

  猛地一句話讓全車陷入了短暫的寂靜,只剩下發動機聲和窗外的風聲嗡嗡地響著。

  “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

  大家之前一直都知道常浩南這將近一年以來幹了很多事情,但因為他涉及到的業務跨度實在太大,大部分又是涉密工程,加上畢竟還只是一個突然爆發的後起之秀,距離第一次出成果甚至都不到一年時間,所以也沒什麽人去做個系統性的整理。

  但今天是被易元和這麽一說,車上的人突然回過味來了。

  從幾乎可以說是賦予新舟60重生的新機翼,到對渦噴14進行大改,並在測試過程中引出了獨立自主航空標準的建設,再到後面研究飛機的防除冰系統,以及在波音並購麥道這件事情,乃至整個國產大飛機發展戰略上的建言獻策……

  一環扣一環,全都是連起來的!
  “常工這銜接的……挺好啊……”

  梁紹修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哪裡哪裡,有些也是趕上了。”

  常浩南擺擺手:

  “只能說,就是這條獨立自主的發展路線適合咱們的航空工業,我正好在合適的時候推了一把。”

  這倒也不是謙虛。

  在剛剛重生那會,他確實也沒想過這麽長遠的事情,只是準備靠著自己的經驗和系統的幫助在技術上做出一些突破。

  只不過隨著參與的項目越來越多,造成的影響也逐漸積累下來了。

  比如在涪城做高空台測試的時候,常浩南之所以要提出建立新標準的事情,初衷大部分是為了方便自己運用前世的知識罷了。
    如果不是有那麽一群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仍然堅持著沒有放棄自力更生路線的人,如果不是丁高恆等人在看到那份《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之後立即從中抓住了機會,可能這個事情也就會局限於航發穩定性評估,甚至局限於渦噴14這個型號本身。

  當然,從那個時候往後,常浩南確實就開始有意識地抓一些會影響到航空工業總體項目的重點方向了。

  但具體到眼下這件事情上,確實還是受到了不少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以至於常浩南自己都沒想到歐洲人會這麽快放低身段。

  “可不能這麽說,還是常工把咱們自己的水平給提上來了,才能抓住這些機會。”

  坐在林國范身邊的祝蘭輕輕理了一下耳邊的頭髮,也回頭插進話來:
  “就比如這次吧,如果不是去年咱們帶著那個姓科倫坡的意大利人做過一次自然結冰試驗,他們就算有對外合作的心思,最多也是去找俄國人,不可能找上我們。”

  這番話說的相當有水平。

  不單單是跟著別人一起誇了常浩南,也不點名地在懷國莫面前強調了一下她丈夫發揮的作用。

  總之又是一番相互讚賞。

  一時間車廂裡彌漫著快活的空氣。

  常浩南反而被一連串的吹捧搞得有些不好意思。

  有些事情無意中提一嘴,讓別人知道就可以了,要是反覆提及反而會顯得過於刻意。

  況且他做的東西丁高恆跟杜義山兩個關鍵人物都是清楚的。

  這就夠了。

  所以他順著祝蘭剛才的話岔開了話題:
  “說起來,祝教授剛剛提到羅西·科倫坡,這次事情也跟他有關系?”

  聽到這個問題,車裡面另外幾個參與過那次自然結冰試飛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最後還是梁紹修解釋道:
  “常工離開之後可能就沒再關注過這邊的情況了,咱們的老朋友科倫坡先生,回國之後就被調進母公司芬梅卡尼卡,目前負責國際航空合作業務。”

  “這一次也是他先提出來,可以在防除冰技術以及自然結冰天氣條件下適航審定方面跟我們合作的。”

  “難怪如此。”

  常浩南恍然大悟。

  其實國外的那些大型企業裡面,派系鬥爭和傾軋也非常嚴重,就比如阿古斯塔公司出身、負責與華夏合作的科倫坡上位母公司分管國際合作的崗位之後,他自然會讓手中的資源更加傾向於自己過去負責的項目,也就是新舟60。

  而這樣一來,科倫坡的個人利益就會跟華夏這邊的利益綁定在一起,變成一個至少相對可靠的盟友。

  只不過在90年代這會,華夏的管理學專業大多數都還在為西方大企業各種看似高大上的管理概念和冗雜無比的制度建設捧臭腳,對於這些真正有用的東西研究不多,因此吃了不少人事輪替方面的虧。

  一直要到2010年左右,才逐漸回過味來,開始進行比較系統性的人脈建設。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總結道:
  “這樣的話,科倫坡這條線,我覺得得想辦法長期經營下去,最好能讓他在那邊的位置再升得更高一些,對我們會有好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